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日本开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40 评论:0

所谓“日本开国”, 指的是十九世纪中叶,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 日本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放弃闭关锁国政策,与外部世界重开国交与贸易往来的历史事件。由于这一事件对日本近代的历史影响深远,常常被看作明治维新的开端。

从锁国到开国的背景


1603年建立的江户幕府, 在德川家康晚年和他逝世之后,开始执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锁国, 始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幕府从1633年发布第一个“锁国令”,至1639年发布第五次锁国令,宣布加强贸易统制和沿海警备, 严禁日本船只出海贸易, 严禁日本人的海外往来, 查禁天主教, 将外国人驱逐出境, 等等。以1639年的锁国令为标志, 幕府确立了日本锁国体制。从此, 除与中国和荷兰在长崎一地维持少量的贸易外, 完全断绝了与外部世界的交往。
日本的锁国制度持续了200多年,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它极大地阻碍了日本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贸易的停滞,使日本经济与世界市场隔绝,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延缓了封建经济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也大大抑制了产业的发展;与外国交流的中止,对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极为不利,使江户时期的日本文化失掉了开阔与雄伟的精神。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故,历史学家称之为“历史的悲剧”。
锁国时期的日本处于幕藩体制的统治之下。天皇作为日本式政治建筑物上不可缺少的点缀品,在京都的御所(皇宫)中赋闲。控制了政治和军事大权的将军,不许公家(廷臣)和大名染指中央政治。幕府明令划分“四民”等级,即士、农、工、商,士属统治阶级,农、工、商为被统治的平民,此外还有叫做“秽多”、“非人”的贱民等级的人,上下尊卑,等级森严。这种严格的封建身份制度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十八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近畿、尾西等地的棉纺织、丝织等重要行业中出现了手工工场。但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还是高利贷资本以批发行的包买形式控制的农村家庭工业。
德川后期,幕藩体制陷入了日益深刻的危机之中:封建领主不断加重剥削,广大农村盛行堕胎、溺婴、弃婴,周期性的严重饥馑大约每七、八年发生一次;由于连年的灾荒,全国人口自1721至1846年的125年间没有增长,大致停留在2,800万至3千万之间; 耕地面积160年间徘徊在290至300万町步; 幕府财政困难, 靠改铸劣质货币来弥补亏空。天保12年(1841年)改铸货币之所得, 竟占岁入的51.4%。封建危机的最严重表现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城市捣毁运动。据统计, 1590—1867年的278年间,共发生农民起义2,809次, 即平均每年10.1次, 而且越到幕末情况越严重。
就在日本沉睡于闭关锁国之中的时候, 西方世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英、美、法等主要西方国家, 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 逐步向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需要‘寻求国外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作用下, 从十七世纪末起, 西方列强为了建立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纷纷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 伸向日本, 并进行激烈的角逐。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即鸦片战争之前, 除了东亚(中国、朝鲜、日本)和中非之外, 亚、非、拉的广大地区都已在列强的坚船快炮和廉价商品的进攻下, 沦落为殖民地和附属国。
为迫使锁国的日本开放国禁, 从1794至1823年30年间,欧美国家到日本的活动就有19次之多。只是由于或者实力尚不足, 或是忙于各自战争, 加之日本的拚命抵挡, 尚未能迫使日本开国。日本尚能对英、法、美、俄的不断叩关搪塞于一时。但是, 到十九世纪中叶, 列强加紧向东亚侵略扩张, 特别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又使中国迅速地半殖民地化。日本朝野震惊, 加之幕府的腐朽衰败, 它已无力抗拒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渐。这时的日本已不能再继续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了。也就是说, 日本的开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问题只是由谁来加以实现罢了。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伦敦大学教授比兹里在研究鸦片战争后英国的对日政策时指出:“英国的商人们不关心日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深信,中国有着广大而未开发的贸易和富源,只是由于政治上的困难和排外主义的中国政府的政策,才未能开发。因而他们认为,如要确保对这一传奇的神话般的市场的接近,正确的作法应当是,即使冒着战争的危险,也要努力支持政府……无论是商人还是政治家,都不把日本与对华贸易等量齐观。虽说有几个人热心宣传,但是,日本贸易的‘神话’终未激起商人们的普遍向往。”很明显,中国的市场和财富深深地吸引了英国,使它暂时顾不上染指日本。
与英国这种冷漠的对日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国的对日政策则越来越趋积极。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1)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之后,美国对华贸易迅速发展,中国成为美国棉纺织品的最大销售市场之一。1853年,美国输出中国的棉纺织品达283万1千美元,占美国棉纺织品输出总额的32.2%。但是,这个数额也只及英国对华输出棉纺织品的一半。
为了与英国争夺在华利益,美国首先要在对华交通上另辟捷径。前此,美国来华必须横渡大西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由印度洋抵达中国沿海,远不如英国来得方便。1846年,美国占领俄勒冈,1848年又从墨西哥手中夺取了加利福尼亚,使美国的领土由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因而,开辟横跨太平洋抵达中国的航路对美国更富有吸引力了。但是,由于当时的汽船还不能带足横跨太平洋的燃料,寻找一个可供添煤的驻足地便成为当务之急。日本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之地。所以,能否敲开日本大门成为它争夺在华利益这一战略目标成败的关键。
还有一个因素也推动着美国去开辟太平洋航路。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淘金者趋之若鹜,1849年就达10万人之多。无奈人多金少, 不少人便转向对华贸易寻求出路。
(2)美国独立前, 捕鲸业已很发展, 当时主要以新英格兰为根据地在北大西洋进行。独立后, 由于北大西洋的大头鲸逐渐减少, 便转至北太平洋。1838年, 在北美西北海岸发现大渔场。
1843年, 又在鄂霍次克海发现了更加丰饶的渔场。1848年,更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十九世纪四十一五十年代, 美国的捕鲸业空前繁荣。1830年,捕鲸船总吨位为3万9千吨,1844年则超过20万吨。1845年,投资于远东的捕鲸业资本为1,700万美元,从业者万人以上。北太平洋捕鲸业的发展, 迫切需要在日本寻求港口补充燃料、粮食和淡水。另外,在日本近海遇难船员的救助也亟需日本大开方便之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1846年(日本弘化3年)和1849年(嘉永2年),美国先后两次派遣比德尔和格林率舰赴日, 要求通商和接回漂流至日本的遇难船员。格林归国后,在致政府的复命书中说:“日本开国的时机确已到来。所用手段, 以武力威胁为得策”。美国政府最后挑选了取代奥利克成为东印度舰队司令的海军准将培里作为赴日特使。培里出身于海军军官家庭。他本人不仅是海军技术专家,有“蒸汽海军之父”之称,而且也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

炮口下签订的“亲善条约”


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1852年11月24日,培里率舰两艘启程赴日。途中,他致函美国海军部长肯尼迪,主张“如果日本政府反对在本土提供这样的(用以停泊和补给的)港口,如果不诉诸武力和流血就不能获得港口的话, 我舰队在日本南部有良港和便于获得淡水、粮食的一两个岛上设立基地,并以亲切、温和之态度怀柔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这既是理想的,也是必要的”。显然,培里曾打算用武力占领琉球的若干岛屿。
在到达中国之后,培里把舰队扩大至4艘(其中蒸汽舰两艘)。1853年5月,舰队抵达琉球那霸。6月6日,访问了首里王宫。7月8日(日本嘉永6年6月3日)“黑船”舰队出现在江户湾浦贺附近的海面上。
日本方面要求美舰队驶往长崎进行交涉,被培里一口拒绝。幕府无计可施,允许就地呈递国书。7月14日,旗舰“萨斯奎哈纳号”响起震耳欲聋的炮声。培里率水兵300名在久里浜登陆,呈递了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致日本国天皇的国书。国书提出3项要求:通商,供应美国船只煤炭和粮食,保护遇难船员。培里本人也致书将军,表示明春要重来江户湾等待答复。他并威胁说,如果必要,明年来时将率更大舰队。在测量了江户湾之后,培里于7月17日率领舰队离开了日本。
美舰离日一个月后,由海军上将普提雅廷率领的俄国舰队(由4艘军舰组成)也接踵来到日本,要求开国。这就给幕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德川幕府自“开府”以来,一直不许朝廷和各藩大名过问国政,但在美国的坚船利炮面前却慌了手脚,一反常态,竟向朝廷请示机宜,并下令全国诸侯、官吏以至平民,均可上书言计,为此事献策。各藩的意见不一致,但大体上说,拒绝开国者占大多数。幕府没有积极对策,只图拖延蒙混而已。
1854年2月11日, 培里果然率领了一支由7艘舰船组成的舰队(其中蒸汽舰3只)再次来到江户湾。为了把谈判地点置于美国舰队的大炮射程之内,给日方代表施加压力, 培里要求谈判在横滨举行。幕府派出要员林、井户觉弘、伊泽政义和鹈殿长锐4人
为谈判代表, 并确定了全部接受美国要求的交涉方针。3月8日,培里率500名全副武装的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士兵, 在17响礼炮声中登陆, 开始与日本代表谈判。
3月30日, 双方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条约共12条, 核心内容有3项:(1)日本对美国船只开放下田、箱馆两港, 为美船提供煤炭、粮食和淡水,并接纳遇难船员; (2) 今后日本给予别国权益时, 也须无条件给予美国; (3)美国可在下田设立领事馆。6月20日,双方又签订《日美亲善条约附属条约》(也称“下田条约”)。该约共13条, 对开放下田港作了细则规定。培里舰队在完成使命之后, 于6月22日


培里与日本天皇的使者在横滨会面

驶离日本。
美国炮舰外交的成功刺激了其他欧洲列强。1854年初,英、法两国就有派遣舰队前往日本的打算,因克里木战争的爆发而中止。1854年9月17日,英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史透林率舰4艘来到长崎,要求日本不要给俄国军舰提供特别方便。幕府害怕英、法与俄国的战争波及日本,10月4日以不为交战目的使用开放港口、不在日本近海作战为条件,与英签订《日英协定》7条。
俄国的普提雅廷得知日美签订了条约,也躲过英国舰队的搜索,悄悄溜到日本要求缔约。经过与幕府代表川路圣谟、筒井政宪的多次谈判,于1855年2月7日签订了《日俄亲善条约》9条及附属条款4条。
荷兰尽管一直与日本有外交关系,此时也要求缔约。幕府曾要求荷兰帮助日本购买军舰、武器和训练海军,荷兰驻长崎的商馆长寇蒂斯便以缔约为交换条件。1855年7月,荷兰把军舰“森宾号”送给幕府,并答应帮助幕府训练海军。11月9日,幕府代表荒尾成允、川村修、浅野氏绥与寇蒂斯签订了《日荷亲善条约》27条。日英、日俄、日荷之间的条约,内容大致与日美条约相同。

“五国通商条约”的缔结


《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虽然打破了日本的锁国制度,但没有满足美国的通商要求。而没有通商的“开国”是不足以使美国却步的。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只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结果。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
培里在评价《日美亲善条约》时就指出, 它是“向通商协定前进中的最重要的一步”。他还乐观地估计了对日贸易的前景:“可以毫无顾虑地预言, 这个优秀国家是东方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我们将能够与它建立有利的贸易”。他举出, 日本人爱好并需要欧美的羊毛织物和棉布, 而日本可供输出的产品则有金、银、铜、樟脑、木材、干鱼、菸草及绢布、麻布、漆器、陶器等。他认为,在必要的时候, “将用外力把中华帝国和日本帝国拉入同等的国际义务和权利关系之中”。也就是说, 要把它们强制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与日本签订通商条约的任务落到了美国首任驻日总领事哈利斯的肩上。哈利斯出身于纽约一个陶瓷进口商人的家庭, 本人长期从事往来于美国至香港、马尼拉、新加坡等地的商业活动。1854年被任命为驻宁波领事。1855年, 他回纽约时, 适逢美国政府物色驻日总领事人选。一些有影响的纽约商人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推荐哈利斯。推荐他的人中还有培里和参议院议员、后来的国务卿西瓦德。哈利斯也毛遂自荐, 向总统表示:“如果要在驻清事务官和驻日领事间作一抉择的话, 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我十分清楚, 在日期间必须忍受离开社会的流放和生活上的精神孤独, 我有忍受这些的准备。”1856年6月, 经参议院认可,他被正式任命为首任驻日总领事。1856年8月21日, 哈利斯到达下田, 在下田近郊的玉泉寺升起了星条旗。
以老中阿部正弘为首的幕府执权者, 基本上已决定了开国的方针,但还不愿让哈利斯径来江户,而要他在当地与下田奉行交涉。经过一系列谈判, 1857年6月17日, 哈利斯与下田奉行井上清直及中村时万签订了《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条约》共9条, 主要内容为:除下田、箱馆两港外,再对美开放长崎;美国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第四条规定:“日本人对美国人犯法时,由日本官员按日本法律惩处。美国人对日本人犯法时,由总领事或领事按美国法律惩处。”美国人带来的货币,可与同种等量的日本货币交换(只征收6%的改铸费);来日美国人可在下田、箱馆居住,美副领事可长驻箱馆等。
《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条约》签订之后,哈利斯又强烈要求前往江户晋见将军和缔结通商条约。此时,适逢英国舰队藉“亚罗号”事件炮击广州,荷兰驻日商馆长寇蒂斯力劝幕府开国。这一劝告对老中堀田正睦发生了相当的影响,决定允许哈利斯前来江户。
1857年10月14日,哈利斯到达江户。18日会见堀田正睦,21日晋见将军,呈递了国书。哈利斯老于权术,来江户前多次宣称他有“重大事件”必须面陈堀田。日本官员无论怎样追问,他都故弄玄虚,秘而不宣。
26日,堀田终于安排接见,特意听取他关于“重大事件”的陈述。哈利斯讲了因汽船用于航海而引起的世界形势变化,力说日本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放弃锁国政策,进行自由贸易。他抬出英国在亚洲的侵略,尤其是英法正在进行的对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来威胁日本。说英国的香港总督包令正准备来日,“将率领日本人迄今所未曾得见之大军舰,来到江户要求谈判”。他还大肆宣扬美国的所谓“和平主义”,说美国不指望在东方获得领土,并说,英法曾要求美国参加这次对华战争,遭到了美国的拒绝。他力劝日本应在英国舰队到来之前与美国签订条约,以为日后与英国缔约提供一个有利于日本的范本。哈利斯提议这个条约主要应包括:(1)外国公使常驻江户;(2)美国人与日本人自由贸易,官员不进行干涉;(3)增开港口。堀田对哈利斯关于形势的通报表示感谢,但说缔约之事因要和很多人商量,需要一定的时间。
过了一个月, 哈利斯仍未得到幕府的答复, 又进行威胁说,“若不接受我方要求, 即当降旗回国。日本以此侮辱美国全权代表, 美国当兴师问罪。”幕府即派下田奉行井上清直、目付岩濑忠震为代表, 自1858年1月25日开始与哈利斯交涉。经过14次谈判,最终议定了《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及贸易章程,只等4月18日正式签署。
但是, 这时围绕着将军继承人的问题, 政局突然复杂化。一桥派反对把持幕政的南纪派与美签约。为了得到天皇对条约的“敕许”, 幕府派堀田正睦前往京都作朝廷的工作。但是朝廷在一桥派的怂恿下一味支吾搪塞, 不肯批准。1858年6月1日, 堀田空手回到江户, 签约日期早已过去。就在此时, 井伊直弼担任了大老, 他在哈利斯的强烈要求下, 不待敕许, 命井上清直、岩濑忠震于1858年7月29日与哈利斯在美舰“波瓦坦号”上签署了条约。
《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共14条, 其主要内容为: (1)互派外交代表, 常驻对方首都, 并享有在其国内的旅行权。(2)依次开放神奈川(1859年7月4日)、长崎(1859年7月4日)、新(1860年1月1日)、兵库(1863年1月1日)。神奈川开港6个月后关闭下田港。此外, 江户(1862年1月1日)、大坂(1863年1月1日)辟为商埠。美国人可在各通商地点居住和修筑房屋。(3)在各通商地进行没有日本官员干预的自由贸易。(4)外国货币可与日本货币同种等量交换, 并可在交易中通用。(5)美国人对日本人犯法, 由美国领事按美国法律惩处。(6)制定协议关税。
接着,以此条约为蓝本,日本全权代表又分别与寇蒂斯签订《日本荷兰修好通商条约》10条(8月18日),与普提雅廷签订《日本国鲁西亚国修好通商条约》17条(8月19日),与额尔金签订《日本国大不列颠国修好通商条约》24条(8月26日),与葛罗签订《日本国法兰西国修好通商条约》22条(10月9日)。各条约中都附有贸易章程。这些条约因是安政年间与5个国家签订的,所以总称为“安政条约”或“五国通商条约”。
安政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状态,完成了开国的历史进程。

日本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导致日本彻底开国的安政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它从以下5个方面破坏了日本的主权:
(1) 列强在日享有治外法权——西方国家的公民可以在日本为所欲为,日本的法律不能用来保护本国和本国公民的利益与安全。
(2) 列强在日本享有关税协议权——等于列强共管了日本的海关,日本丧失了保卫本国经济利益和产业的最重要手段。
(3) 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一个外国在日本取得殖民主义权益,其他外国便可同时获得,日本受到的损害以“累进”方式剧增;而一个外国在另一个外国取得好处,却与日本毫不相干。
(4) 列强在日本开港地设立居留地——居留地在治外法权的庇护下,性质与列强在中国的“租界”相差无几,成为日本主权不能完全达到的“国中之国”。
(5) 条约不规定有效期限,修改须经对方同意——条约持续多久, 是否允许修改, 主动权实际上操于侵略者之手。因而, 安政条约的签订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开始向日本倾销,棉布、棉纱、食糖等大批进口, 打击了日本本国的生产。1863年进口的棉织品为182,241反, 毛织品为92,841反。1867年棉织品约增为1,087,163反, 毛织品约增为371,396反, 棉纱则为20,970担,砂糖为259,443担。生丝大量出口, 1858年日本开港前, 几乎没有出口, 开港后的1859—1860年, 出口额为6千捆, 1862—1863年已增为2万6千捆。国内丝织业出现了危机, 西阵和桐生的传统丝织业难以维持。桐生1,500名职工无法生活, 派代表请愿,要求幕府停止出口生丝。西阵的丝织行称, 因缺乏生丝, 供应将军穿用的料子也织不出来。
当时, 日本国内的金银比价为1比5, 而国际市场则为1比16,于是从西方来到日本的“公使、领事、海军官佐以及商人们几乎人人都搞这种(以白银套购黄金的)投机事业, 致使帝国的黄金外流异常迅速”。就这样, 开港贸易仅半年, 日本黄金外流了100万两。出口激增, 黄金外流, 币制混乱等情况, 最终导致了物价暴涨。1859—1867年, 丝、茶、蚕卵纸、盐、酒、棉、麦、米等, 少者涨价两三倍, 多者涨价10倍。整个经济陷于大混乱之中。
经济的破坏, 造成了包括下级武士在内的人民生活的更加恶化, 也使得幕府和各藩的财政更加困难。
为了解救财政危机和加强军事力量以镇压人民的革命斗争,封建统治者大批购买武器和军舰, 甚至以主权作抵押, 以求得列强的贷款和帮助。据统计, 1871年废藩置县时, 明治政府承认的各藩外债包括利息在内共计400多万元。
借款中有许多是政治色彩极强的抵押借款,如水户藩借荷兰商人洋银10万元,以福山、江刺两港税收作担保。幕府为了取得法国的贷款,宁愿由法国来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甚至出卖北海道的森林、矿山开采权。只是由于1866—1867年的经济危机和幕府的迅速垮台,这个计划才未能实现。
列强还利用幕府的腐败,要求连条约中也没有规定的驻兵权。从1863年起,英、法借口保护居留地,调集军舰10余艘进驻横滨,常驻水兵近两千人。横滨简直成了英、法的军港。日本政府想在横滨修建炮台,却因英、法的蛮横干涉而只得作罢。在日本,横滨之于江户,正如在中国,天津之于北京。在这个敏感地区大批驻军,从政治上、心理上给予幕府以极大的威慑和影响。
1861年发生的对马事件,还表明列强有着直接掠夺日本领土的野心。这年4月,俄国军舰“鲍萨德尼克号”侵入对马的芋崎,以“修理军舰”为名,建造兵营等永久性设施。他们无视对马藩当局的抗议,肆意测量水域,砍伐山林,实弹射击,索要妓女。当地人民忍无可忍,对俄国侵略者进行了武装抵抗。英国也早已垂涎对马,而美国则要把它作为列强共管的自由港。看到沙俄首先下手,英国便出动军舰进行干涉。最后,在日本人民的坚决抵抗和英国的干预下,俄国军舰被迫撤走。
总之,日本在开国之后,由于被强加上不平等条约,陷入了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严重民族危机之中。
日本开国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显然,马克思把日本和中国的开国看作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 日本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从此将作为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中的一环而起作用。
其次, 由于开国所产生的剧烈的政治和经济震荡, 加速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瓦解, 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危机的加剧, 迫使日本作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明的那种历史性抉择: 要么是民族灭亡, 要么是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正是民族灭亡的危险, 呼唤着日本人民起来为挽救民族的命运而斗争。日本开国后8年, 终于使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灭亡, 明治维新运动登上历史舞台。日本历史揭开新的篇章。

① 德川幕府时期, 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掌握日本军、政大权, 将其统治机构将军府——幕府设于江户(现东京)。
② 锁国之初对荷兰贸易没有限制, 但1685年规定自日本输出限额为金5万两,1695年又限制为银3千贯。1700年规定每年来船不超过5艘。1715年限定每年来船为2艘, 贸易额不得超过银3千贯。对中国的贸易额, 1685年限定为银6千贯。1688年限定中国来船70艘, 1715年削减为30艘。
① 据梅森三郎《凶荒志》,整个德川时代,严重的歉收共130次。据小鹿岛果《日本灾异志》,严重的饥荒共35次。
① 日本土地面积单位, 1町步合0.9918公顷。
② 《列宁选集》第1卷, 第187页。
① 因舰只通身涂以黑漆,日本人称之为“黑船”。
② 该信名义上是致日本天皇的,但由于当时日本的政权由幕府将军掌握,实际上乃是预定将此信交给将军的。所以培里并未率舰队到天皇所在的京都,而是将舰队开到将军所在地江户。
③ 据统计,在幕府收到的被征询大名的54份意见书中,主张拒绝开国要求的有34份。
① 《列宁选集》第1卷,第186页。
① 老中是幕府常设的最高执政官。
② 奉行,幕府职名。下田奉行,为下田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① 目付, 德川幕府职名, 负责监视武士, 类似监察官。
② 一桥派, 中心人物为萨摩藩主岛津齐彬、越前藩主松平庆永等, 因主张拥立一桥庆喜为将军继承人, 故名。
③ 南纪派, 中心人物为彦根藩主井伊直弼等, 因主张拥立纪州藩主德川庆福为将军继承人, 故名。
④ 幕府在有特殊必要时, 在老中之上设立大老一职, 总摄政务。
① 反, 日本量布的单位, 通常以长2丈6尺至8尺(各地略有不同), 宽9寸(即鲸尺)为1反。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
①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254—255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8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