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欧洲共产主义的出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99 评论:0

欧洲共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理论和政治倾向,反映了以西欧地区为主的一批共产党提出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带有共同性的战略和策略主张。这种理论和政治倾向的核心内容是主张通过和平民主的途径过渡到社会主义,以民主的多党制的模式管理国家,在党与党的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原则,力求在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斗争中探索既不同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又不同于社会民主党的”第三条道路”。
欧洲共产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对世界政治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欧洲共产主义产生及其渊源


“欧洲共产主义”( Eurocommunism)一同是西方记者1975年报道意大利共产党同西班牙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会谈及其公报的政治主张时提出的,很快流传开来,成为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共产党的大致相同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概念。意大利共产党和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尽管以为这一概念不甚确切,还是接受并采用了这一提法,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反对使用这一概念,不久转而认可和采纳。1976年在柏林召开的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意共总书记恩里科·贝林格指出:“十分有意义的是,西欧其他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通过他们自主的探讨,在有关实现社会主义所应走的道路以及在本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方面得出了同我们类似的结论。这些相同的意见与共同的特点,最近在我们同西班牙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英国共产党的同志们共同发表的声明中都表示出来了,有人把这些新的探讨和结论称之为‘欧洲共产主义’。这个名称显然不是我们创造的,但是它如此广泛流传韵事实本身就正好说明,人们对于在西欧国家确定和实行社会主义意义的社会改造的新型解决办法的要求是何等深广”。 1977年西共总书记圣地亚哥·卡里略出版《‘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一书,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欧洲共产主义这一提法十分流行,尽管并非共产党人所创造,且其科学价值也还是值得怀疑。但在舆论中,它已经有了一种含义,并且一般说来,成为目前各种共产主义倾向之一。……这种倾向力图切合本大陆的实际情况(虽然在根本上对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效),力图使得具有当代特点的世界革命进程的发展符合欧洲的实际情况。1977年法共总书记乔治·马歇也声明说:“欧洲共产主义不是我们的发明, 但是我们采用了这个词”。 1978年4月西共第九次代表大会、 1979年3月意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79年5月法共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都将“欧洲共产主义”作为政治概念写进党纲或大会文件。
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思想溯源可以追溯到30年代初期意共创始人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著述。葛兰西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欧洲的实际,在革命理论和战略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认为中欧和西欧国家的上层建筑不同于列宁时代的沙皇国家,因此必须有一个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革命战略。他认为国家不仅是阶级压迫的机器,而且也是“ 意识形态的机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包括取得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他提出要创立“群众性的党”、克服雅各宾式极权主义弊病的主张。他主张建立工农联盟,团结广大劳动人民,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组成人民阵线式的“历史性集团”以实现劳动人民的领导权。他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发扬民主,建立自治制度,让工会独立自主,尊重多数群众的宗教信仰等等。这些思想不反对意共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欧洲共产主义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葛兰西被许多欧洲共产党人推崇为欧洲共产主义的思想先躯,葛兰西的著作《狱中札记》成为欧洲共产主义的经典。
欧洲国家的共产党组织人民阵线的活动为欧洲共产主义提供实践经验。所谓人民阵线,就是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934年法国共产党同社会党签订了第一个共同行动纲领,最早提出建立人民阵线的主张,随后意大利共产党也转而奉行人民阵线的政策。这对当时以反对社会民主党为重要目标的共产国际的传统路线形成重大冲击, 导致1935年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正式接受人民阵线的战略。会后许多欧洲国家的共产党同社会党、社会民主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采取联合行动,开展反法西斯统一斗争,取得很大的成效。1936年西班牙共产党、社会党、左翼资产阶级共和党、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党联台建立人民阵线,不久又组成人民阵线政府。1937年法国共产党进一步同社会党、激进党等69个党派团体建立人民阵线,共产党人在议会中取得72个席位。直至1939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反对势力的破坏,欧洲各国蓬勃发展的人民阵线先后遭到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使欧洲各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段独立自由的发展时期,它们以多种形式,联合各阶层人民,推动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不断取得胜利。战后初期,法国、芬兰、意大利、冰岛、卢森堡、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共产党在大选中获得重大胜利,并参加了政府。人民阵线的实践使欧洲国家共产党获得同社会民主党及资产阶级民主党派联合行动、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进行合法斗争以及参加政府等方面的经验。在这基础上,法共和意共领导人都提出“走不同于俄国共产党人的道路”,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找到自己的道路”,“把民主发展到极大限度”。
南斯拉夫的道路对欧洲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起着重要的借鉴和鼓舞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共产党依靠人民的力量解放了自己的国土,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由于南共坚持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同苏共发生矛盾和冲突。1948年6月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南共于1949年夏天宣布:1.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国共产党一律平等,反对任何一个领导中心;2.社会主义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一律平等;3.根据自己的传统以及文化,政治和经济条件,有关国家都有权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南共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扩大民主,实行自治方针,让人民参加各级政府,让直接生产者参加经济领导,创造了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正如卡里略所说,“南斯拉夫的经验对推动自主和思想创造性的潮流业已作出贡献”,“是欧洲共产主义的基石”。
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是产生欧洲共产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客观背景。从政治上看,西欧国家战后40多年来的政局在总体上没有大的动荡,比较稳定,有着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传统。人民群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过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暴虐,憎恶专制,害怕暴力,向往和平安定,因此战后对民主政治乐于接受。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为了发展经济和稳定政局,在战后也更多地采用“民主开放”政策。许多国家允许共产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公开活动,在多党制的条件下进行合法斗争,甚至容忍共产党在某种范围内参加执政。特别自1968年以来,在人民群众争取民主自由的浪潮冲击下,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独裁政权相继发生变化,转而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化。这三个国家的共产党取得了合法地位,并投身于促进本国“民主化进程”的活动。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本来都有议会合法斗争的经验和传统,面临上述形势更增加了在和平民主的条件下开展合法斗争的信心。另外,西欧国家共产党还看到西欧一系列国家的社会党通过议会合法斗争相继上台执政,从而相信“没有比民主道路更好更短的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从经济上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的需求带来技术上新的突破,战后推广到民用领域,引起生产力的很大发展。尽管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受到危机袭击,还是得到较快的发展。根据联合国统计,从1950到19gO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4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28倍。工业劳动生产率指数以1950年为100,至1983年,联邦德国为4 30,法国为380,英国为310,美国为260。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特别西欧诸国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实行“高福利”政策,使工人在基本生活资料和生活条件有较快的增长和改善,阶级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工人阶级内部,蓝领工人(体力劳动者)人数减少,白领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人数增加。白领工人比蓝领工人要多23%。蓝领工人与白领工人的收入差别正在缩小。科技发展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人员扩大。他们人数很多,如法国占就业人数的36.5%。他们不同于资本家,因为主要依靠薪水收入,又不同于产业工人,多数处于管理和指挥的地位,按照西方国家通行的作法,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形成了人数众多、影响很大的新的“中间阶层”。这部分人与老的中间阶层(如自由职业者)加在一起,据统计占各国就业人数的50—70%。 中间阶层和白领工人在政治上要求改革又害怕动乱,他们对共产党的政策主张有重要的影响。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正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上述政治经济情况和工人阶级的觉悟程度制订的。
欧洲共产主义作为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成为西欧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大体一致的政治路线,主要还是在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的变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引起很大的震动,促使西欧国家的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问题存在的严重缺陷进行研究并发表公开评论。1956年4月共产党情报局解散,《真理报》发表专文, 承认各国共产党的独立性,“考虑到本国民族条件的特殊性”,制定一项“最符合每一民族各自特点和传统”的政策。在这种形势下, 欧洲各国共产党内部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意共总书记帕尔米罗·陶里亚蒂认为,苏联的模式已经“不能也不允许再具有约束性了”,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正在形成“多中心体系”,“再也谈不上有一个统一领导了”。陶里亚蒂继承和发展了葛兰西的某些主张, 提出“多中心论”和“机构改革论”,为意共确定了一条独立自主地通向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而且成为许多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所仿效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意共带头之下,西欧许多共产党内部经历分化改组,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1968年8月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促使更多的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路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浪潮。原来一些与苏共关系较密切的政党改变态度。如西班牙共产党过去虽然在内政上有许多不同于苏共的观点但在对外政策上基本追随苏共。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后,西共提出抗议,参加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行列。法国共产党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之后,1968年12月通过《为先进的民主而斗争, 为社会主义法国而斗争》的宣言,1971年提出《改变航向》的纲领, 举起了独立自由的旗帜。欧洲有18个共产党谴责苏联出兵。尽管各党所持的反对立场在程度上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2/3以上的欧洲共产党起来反对苏联决定的重要行动。
进入70年代,欧洲一批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共产党之间加强联系,通过双边或多边会晤,就理论和政策进行探讨,达成大体一致的共同看法,使欧洲共产主义正式形成。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几次活动是:1975年7月,意大利共产党和西班牙共产党举行双边会谈,发表《意大利——西班牙共产党宣言》,宣布两党建立社会主义的共同解决办法,确定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政治路线。1975年11月,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举行最高级会谈,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党“面临着的基本问题有它们的共同性,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协调一致”。1976年6月在柏林召开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上许多西欧共产党代表在发言中宣传欧洲共产主义的观点。1977年3月,意大利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德里会晤,达成三党一致的“在民主、自由中实现社会主义”的纲领,确定了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1.三党完全自主地制订自己的政策方针;2.三党有权选择符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3.三党准备同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一起尊重、保证并发展集体和个人的各种自由,尊重普选制和多数派民主轮换执政;4.三党主张共产党、社会党、基督教力量以及各种民主力量之间进行对话,取得谅解与合作;5.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展国际主义团结和友谊,各党权利平等,互不干涉;6.促进缓和与和平共处,促进真正裁军,使欧洲摆脱分裂或互相敌对的军事集团,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和独立的,没有军事基地也没有军备竞赛的欧洲。这是西欧三个主要共产党的第一次多边圆桌会议,会上所确定的原则表明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开始系统化。这个声明概括了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大体一致的政治主张,被誉为“欧洲共产主义宣言”。

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治主张


欧洲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政治倾向,其本身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领导中心,而且由于各国条件和各党处境的不同,他们的主张又有若干差异,甚至有明显的分歧。这是欧洲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欧洲共产主义只是西方,特别是西欧一些共产党大体一致的战略和策略路线。意共总书记贝林格指出:“所谓‘欧洲共产主义’就是从欧洲资本主义的特殊条件出发,寻求社会主义的道路。它不同于欧洲社会民主党所走的道路,也不同于苏联东欧已有的模式”。它是“在欧洲发达的工业国家通过民主途径,寻求所有社会主义工人力量、进步力量和民主力量的团结,实现社会主义变革。”
关于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主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欧洲共产主义各党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提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各党肯定马克思和列宁的伟大历史作用,同时认为当代世界、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提出许多马克思、列宁无法预见到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使传统的解释“现代化”。他们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词是在列宁逝世后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把“苏联的样板绝对化”,“把苏联共产党的领导权强加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贝林格认为,列宁是一位杰出的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家,始终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任务来进行活动和写作的,从来也不企求确立万古不变的真理。他主张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分开提“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前一种提法给人“固步自封”的印象,后一种分开的提法强调了“非教条的、批判的、生气勃勃的性质”。目前意大利共产党更多是使用“马克思思想”、“恩格斯思想”、“列宁思想”、“葛兰西思想”,“陶里亚蒂思想”。西班牙共产党提“马克思主义”或“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法国共产党提“科学社会主义”。
2.关于革命道路: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强调各国,各党的历史条件不同,革命道路也应该不同。西欧国家将走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可以不搞暴力革命、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通过议会选举,同时与议会外的群众运动相结合,依靠人民的大多数拥护来取得政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要取得国家政权,但可以不打碎国家机器,而是通过对国家机器的各主要部分实行民主改革,把旧国家机器改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工具。他们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起着保障社会和扩大再生产全过程的作用,国家既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又是独立于资本家各阶层的国家;它所实行的政策既是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势力协调的结果,又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妥协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国家机构内部民主化、改变阶级力量对比来达到改变国家的性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共产党都强调争取军队、警察工作的重要性,主张实行“军队民主化”,利用现行民主制度打入军队、警察,通过议会加以控制。这条道路还强调实行大多数人民的联合,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盟和政治联盟,以工人阶级为核心联合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妇女、中间阶层等各种可以联合的社会力量,以共产党为核心联合社会党和其他政党的左翼等政治力量。意大利共产党的社会联盟政策强调工人阶级和脑力劳动者的重要作用,同时把青年运动、妇女运动视为基本力量;其政治联盟政策,主张共产党同社会党等左翼民主力量一起建立联合政府。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在联盟政策的内容上有差别,但都强调举起“民主团结”的旗帜,视联盟政策为实现民主走向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之一。
3.关于国家政权: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对未来的社会主义政权不提无产阶级专政,而代之以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或支配权。他们认为,根据1917年俄国的特殊情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仍然需要,但是在西欧,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反映“经济发达和民主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的独特的民主道路的现实”。他们逊认为,列宁所讲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暴力,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欧洲共产主义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政权,不只是属于无产阶级一个阶级,而是属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即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所以无产阶级专政“不是劳动力量建立和巩固领导权的途径”。他们还解释说,“专政”一词源于拉丁文,含有“独裁”的意义,容易同“暴力”、“独断专行”相联系,是对民主的否定。因此,不论从“无产阶级”的概念来说,还是从“专政”的概念来说,提无产阶级专政都是不恰当的。意大利共产党主张用工人阶级领导权来代替。法国共产党提出将要“建立的国家应当成为代表劳动人民,由工人阶级发挥政治领导作用的政权”。西班牙共产党提出建立“工人阶级劳工和文化力量在社会上的领导权”。总之,欧洲共产主义各党主张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由劳动力量和文化力量领导的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政权。
4.关于政治体制:欧洲共产主义各党主张在取得政权以后采取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他们认为,西方已建立的政治制度,如议会制、政治多元、权力分散、地方自治等将仍然有效。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中“议会能够而且应该起积极作用”。新的政治体制的重要特征是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政治领导多党制。政治民主化的内容是使广大劳动人民广泛参加政治管理,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公民通过普选定期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扩大地方自治权,使政权更接近人民。政治领导多党制的内容是建立多党派联盟,通过普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选举中反对党派获得多数就必须尊重公民投票的结果更换政府。他们认为在西欧多党制的国家里,多党制不仅是民主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容,而且是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模式。
5.关于经济体制:欧洲共产主义各党认为在所有制方面应当把主要的生产资料和交换资料社会化,同时保护私有制,在很长时间内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形成以公有制占优势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实行按劳分配,实行经济民主化。欧洲共产主义在理论上提出消灭剥削,但在具体政策上承认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仍存在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差别,允许剩余价值的生产,允许私人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社会通过税收措施限制剩余价值的生产,同时又要利用剩余价值刺激私人的积极性。经济民主包括计划民主和管理民主, 自下而上地制订经济计划,克服自上而下的官僚式计划;由国家掌握主要资源,劳动人民参加经济管理并由劳动人民作出与他们有关的决定。对外经济政策强调独立自主,同时对外国资本和多国公司实行开放政策。
6.关于革命政党:欧洲共产主义各党承认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的组织,同时强调党的民主性和群众性。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强调充分发扬民主,入党退党比较自由,允许教徒入党;承认社会民主党(含社会党、工党)也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在同其他政党的联盟中不要求“领导地位”,而把自己看成是同其他政党和派别平等的伙伴。他们不主张党对国家的领导,“党不想变成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力量,也不想把党的思想作为官方思想强加给国家和社会。党的使命是为劳动力量和文化力量夺取政权——社会领导权做出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否定党对革命的决定性作用和领导作用,认为党对革命的胜利起着根本保证的作用,是“可靠的和巩固的中流砥柱”(意共)、“没有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是不能胜利的”(法共)。他们认为党的领导作用,“应当通过同那些向往社会主义的不同政党和派别合作和谅解”,“通过多党制联盟来实现”。
7.关于国际主义:欧洲共产党各党主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党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反对存在“领导中心”或“领导党”,摒弃过去那种以忠于苏联共产党为标准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提倡实行“新国际主义”。长期以来,西欧各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基本上是从属关系。1956年意共领导人陶里亚蒂提出反对国际领导中心,认为“整个体系正在变为多中心的,而共产主义运动本身,也不能服从唯一的领导”,并在意共八大的报告中明确反对在国际共运中存在“领导国”、“领导党”。此后,西欧许多共产党宣告:各国党完全独立自主,认为“国际工人运动中没有共产党领导党和被领导党:各国党在判断它们面临的局势和决定自己的政策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它是向本国人民及全世界劳动者对自己的政策的唯一负责人”(意共十大报告)。1977年3月,西共,意共和法共三党联合声明指出:“三党在独立自主、权利平等,互不干涉,尊重在自由选择符合各国情况的、争取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的基础上,发展国际主义团结和友谊静。这个被称为“欧洲共产主义宣言”的联合声明以文件形式概括了各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欧洲共产主义各国拒绝照搬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模式,主张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搜索适合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鉴于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把苏联的利益说成是国际共造的利益,把对苏联的态度作为区别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试金石。欧洲共产主义各党拒绝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这种解释,往往使用新国际主义这一提法。他们认为,新国际主义的试金石是各党在本国革命的能力,能否代表本国人民利益,能否领导人民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每个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加强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还认为不能把新国际主义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无产阶级,新国际主义的准则是承认差异,尊重自主。新国际主义要求各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在不同条件下工作,党与党之间友好合作,互相支持,为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贡献,同时支持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
8.关于对外政策: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奉行和平、民主和积极中立的对外政策。他们反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反对国际军事集团的对抗,主张谈判、缓和与裁军,以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世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反对苏联的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批评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但在对待美苏态度上侧重反对美国,把苏联看作社会主义大国。他们认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本国探索在民主、自由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前提,积极推行建立独立于美苏的,统一的欧洲战略。1985年12月,意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通过了两项重要文件,即《提纲建议》和《纲领建议》,其中关于对外政策部分坚持了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大体一致的上述立场,并根据形势作了某些策略性调整。如在争取和平、裁军与国际合作等一贯主张方面更加突出了超越集团,加强各党独立自主、反对美苏“两极政治”的内容。在对待苏联和美国政府的态度问题上,在继续侧重谴责美国的同时更多地注意鼓励美苏双方的关系保持缓和。
9.关于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欧洲共产主义各党一般都重视中国,积极同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关系。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和肯定了各国党发展友好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以来,西班牙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希腊共产党(国内派),荷兰共产党、法国共产党、比利时共产党、瑞典左翼党(共产党人)、圣马力诺共产党等先后同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关系。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在欧洲共产主义各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纳塔在我党代表会闭幕后访华时强调指出,“我们怀着强烈的兴趣注视你们所执行的政策,这些政策将会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在各个方面都是现代化的和进步的国家”,“你们正在试验的大胆和独特的办法和道路,引起了我们的共同兴趣”。欧洲共产主义各党还关心中苏关系,希望中苏和解,长期以来坚持反对苏联共产党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进行反华的主张。

欧洲共产主义的力量和影响


目前在西欧公开主张或赞成欧洲共产主义的战略和策略原则的党有: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英国共产党、瑞典左翼党(共产党人)、比利时共产党、希腊共产党(国内派)和荷兰共产党等,基本上支持或接近欧洲共产主义主张的党有:芬兰共产党、瑞士劳动党、圣马力诺共产党、挪威社会主义左翼党、丹麦社会主义人民党和冰岛统一社会党等。这些党的党员人数约280万人,占西欧各国共产党党员总人数的90%。这些党都参加本国议会竞选,绝大多数党在本国议会拥有议席,共获得选票在2000万张以上;在欧洲议会中也有相当大的势力,拥有44个议席。
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西班牙共产党、作为欧洲共产主义的骨干和代表,它们都是在西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党、意大利共产党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大的共产党,党员170多万,1979年全国大选中得票1100万张,占总票数的30.4%,在众议院的6 30个席位中占201席,在参议院的315个席位中占109席。1985年地方选举中受挫,得票率仍有30.2%。意共领导下的总工会(会员450万)、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5.6万)、妇女联盟(会员40万)、全国游击队员协会(会员10万)、全国合作社联盟(会员300万),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法国共产党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中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大党,党员71万,1981年立法选举中得票400多万张,占有效票数的16.7%,在国民议会的491席中占44席,在参议院的238席中占23席,并曾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198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受挫,得票率为11.28%,后退出联合政府,目前仍是法国的一支重要致治力量。法共领导下的总工会(230万会员),共产主义青年运动(9万会员)、法兰西妇女联盟(10万会员)和全国学生联盟(3.7万会员),对国内政治有重要影响。西班牙共产党党员20万,1979年全国大选中得票196万张,占总票数的10.7%,在众议院350席中占23席。1982年大选失利,从议会第三大党降为第四大党。
此外,日本共产党、澳大利亚共产党、墨西哥共产党和委内瑞拉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等也程度不同地支持或接近欧洲共产主义的观点,使欧洲共产主义的影响范围越出了欧洲的地域。总的说,欧洲共产主义的绝大多数党都是在20年代共产国际的推动下成立的,历史悠久,在国内领导着工会、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争取人类进步事业、争取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欧洲共产主义在70年代后半期迅速传播,受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种政治力量的重视,有支持和赞赏,也有非难和攻击。苏联共产党指责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背叛十月革命、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是同社会民主党合流。但苏共不敢对欧洲共产主义各党采取断然决裂的方针,有时也容忍他们的一些观点。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罗马尼亚共产党和朝鲜劳动党对欧洲共产主义持支持和赞赏的态度,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也不同意对欧洲共产主义的攻击。中国共产党同欧洲共产主义各党的关系近几年来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对他们的斗争表示同情和支持,赞赏他们坚持独立自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他们在本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共领导人指出,“欧洲共产主义是对还是错,也不应该由别人来判断,不应该由别人写文章来肯定或者否定,而只能由那里的党、那里的人民,归根到底由他们的实践做出回答”。
欧洲共产主义刚一出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当局疑虑重重,攻击它是“改头换面的斯大林主义和乔装打扮的暴政”,表示决不能做任何可能给予欧洲共产主义不必要的合法性的事情,如果不能阻止共产主义在欧洲胜利进军,不久“一党统治的裹尸布”就将覆盖在欧洲身上。近年态度有所变化,美国开始向意大利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有一些接触,企图利用欧洲共产主义党对苏联的独立倾向,为其同苏联争夺霸权服务。
进入80年代以来,欧洲共产主义内部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西共就战略问题产生分歧,逐步发展为公开争论。1982年意共与苏共进行激烈论战,西共,法共没有进行配合。法共在越南侵略柬埔寨和苏联侵占阿富汗等问题上与意共、西共采取了不同的立场。西共党内斗争尖锐,并在1982年10月大选中遭到挫折,这种形势使欧洲共产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欧洲共产主义”这一提法本身不甚科学,因为奉行者并不是全部欧洲共产党,也不仅限于欧洲共产党。1982年法共二十四大已不用这一概念来阐述党的战略原则,意共现在一般也不再使用。欧洲共产主义作为一个称呼今后可能为其他名词所代替。但是它所概括的原则,是许多共产党经过多年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不可能轻易改变。它将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潮长期存在下去,在实践中发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