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欧洲的常规军备谈判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11 评论:0

60年代后期起,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各种类型的裁军谈判开始出现。裁军谈判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和人民要求和平安全的心声。
裁军谈判有三种类型。一是美苏双边的谈判,主要涉及双方的核武器(包括在欧洲的导弹)。二是欧洲国家之间的谈判,主受涉及欧洲的常规军备。三是联合国举办的多边裁军谈判,议题比较庞杂。欧洲的常规军备谈判有些是集团对集团的双边谈判,有些是包括欧洲所有国家的多边谈判。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美洲国家,是北约成员,又在欧洲驻有常规部队,因而也参加欧洲的谈判。
目前正在进行的欧洲裁军谈判共有三台。第一个是1973年10月30日起在维也纳进行的中欧裁军谈判。参加国有北约集团的英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华约集团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共11国。中欧裁军谈判如今已迈入第15个年头,可谓世界上最旷日持久的谈判。
第二个是1984年1月起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洲裁军会议。参加国包括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所宥33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共35国。其第一阶段会议已于1986年9月结束。
第三个谈判由北约组织16个成员国和华约组织7个成员国参加,预备会议正在举行,正式谈判将于1988年底开始。
这三场裁军谈判虽然在范围、任务、参加成员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所以,从总体上看,欧洲裁军谈判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3—1986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是毫无成效,且又拖而不断。1986年后为第二阶段,以欧裁会达成斯德哥尔摩协议为转机,出现成功的迹象,但具体成果的实现,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旷日持久的中欧裁军谈判①


欧洲裁军谈判历史的第一阶段是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虽然这一谈判至今毫无成果,但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欧洲裁军谈判的基本动因,东西方对安全和裁军问题的原则要求,以及各个集团内部的矛盾分歧等,这些都是战后欧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问题。
裁军谈判的起因: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70年代上半期欧洲缓和进程中的两个重要议题。中欧裁军谈判的积极倡导者是北约集团,而欧安会的“版权”属于苏联。虽然倡导者、参加者的动机、目的各不相同,但这两个谈判的实现反映了东西欧之间要求相互承认、共同生存的政治动向。
众所周知,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分裂,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沿东西欧分界线武装对峙的局面。沉重的军费负担使各国不堪忍受,而中欧,特别是两个德国、两个柏林之间一触即发的严重局势又使各国惶惶不安。无论是西欧,还是东欧国家,虽然需要依赖军事集团提供的安全保护。但都不愿长期生活在这种僵硬对峙、互不来往的冷战气氛中,更不愿被拖入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因此,欧洲国家希望缓和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愿望显然只能在美苏关系调整后实现。
60年代中期起,美苏关系出现松动迹象,欧洲形势也随之出现一些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西欧一些国家开始逐步改变自己的对苏政策,如法国的戴高乐总统提出对苏“缓和、谅解、合作”的三原则,联邦德国开始酝酿与东方相互承认,缓和关系的“新东方政策”。与此同时,北约组织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政治战略。1967年12月,北约部长理事会通过了著名的“哈默尔报告。”①该报告强调北约今后面临的任务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军事性的,提出“缓和加防务”的重要原则。“均衡裁军”的要求正是在这个报告中首次提出。第二年,即1968年6月,北约部长理事会雷克雅未克会议正式提出与华约举行“共同均衡裁军”谈判的建议。
北约把裁军和军备控制谈判作为缓和进程的主要内容,原因之一是想降低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对抗水平,以此减少军费开支,并改善自己的防务处境。在西欧看来,国家安全是与东西方的力量均势相联系的,如果出现不平衡,重量大的一方必对重量轻的一方形成威胁。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机构,北约的防务能力因此受到某种程度的削弱。与此同时,其他一些西欧国家想削减地面部队,以节约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从维持均势的角度出发,西方绝不能单方面裁军。除非得到某种补偿,例如美国增加驻欧兵力,或者华约削减兵力,使东西方军事对抗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保持平衡。当时,北约选择的是后者。北约1968年雷克雅未克公报明确指出,“……北约的总体军事能力不应该削减,除非这种削减作为在范围和时间上均衡的共同削减方式的一个部分”,共同削减“将有助于以低的代价维持现存的安全程度,而不应该是那种破坏欧洲稳定局势的危险”。这就是人们后来常说的“低水平均势”的主张,而这个目标只能通过裁军和军控谈判实现。
原因之二是对付美国国会要求单方面从欧洲撤军的压力,稳住美国在欧洲的驻军。战后美国在欧洲(主要是联邦德国)驻有30万左右的军队。所谓欧洲均势,说到底是美苏两家在欧美的均势。所以,驻欧美军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它不仅是美国承诺保护西欧安全义务的具体体现,而且是联结欧洲常规力量与美本土战略核力量的纽带。越南战争开始后,美军大量调往印支地区,驻欧美军的战斗力受到一定影响。更令西欧担心的是,美国会要求单方面从欧洲撤军的压力日益增加。1971年5月1 1日,参议员曼斯菲尔德突然提出削减15万驻欧美军的建议,作为修正案附在另一项即将提交表决的议案后,此即震惊欧美的《曼斯菲尔德修正案》。虽然,该议案最终被否决,但西欧对此种倾向仍忐忑不安。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同均衡裁军也是防止这种倾向继续发展的措施之一。据基辛格说,北约秘书长布罗西奥曾坦率地向美总统尼克松承认,提出共同均衡裁军的主张是企图“防止美国单方面削减兵力”。
原因之三是为了在改善东西方关系中争取主动,对抗苏联积极鼓吹的欧安会计划。毫无疑问,苏联也希望缓和欧洲局势,但与西方的目的大相径庭。60年代起,苏联逐步走上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为此,它急于稳定欧洲局势,解除后顾之忧,并争取时间积聚军事力量。当时苏联在欧洲的外交目标转为积极倡导召开全欧范围的安全与合作会议,以图利用欧洲人民对缓和的渴望,取得各国对战后欧洲边界现状的承认,从政治上固定雅尔塔会议的成果。西欧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开始对召开欧安会感兴趣,但它们一反对把美国、加拿大排除在外,二不愿在缓和进程中显得被动,三也想通过缓和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提出共同均衡裁军建议与欧安会建议相对抗,并要求两者相联系。苏如不同意前者,后者的美梦就不能实现。
从上述几条原因可以看出,北约急于进行裁军谈判的动机反映了它所面临的一种防务困境。设在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乔纳森·阿尔弗德曾感叹到,“就象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祖父一样,一个国家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地理环境。西欧的不幸就在于它不舒服地靠近一个超级大国,而另一个则远隔重洋。”美国不可能进一步增加在西欧的常规力量,西欧的中小国家更不可能与苏较量,增加防务开支,因此,它们“急切地抓住缓和,视它为走出防务困境的一条出路。”
苏联当时正处在扩张势头上,勃列日涅夫对北约的建议根本不予理睬。1968年8月20日,苏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西方虽然对华约的突然袭击能力感到吃惊,但这件发生在苏联集团内部的事并没有影响它们对缓和的态度。1970年5月,北约部长罗马会议再次发出共同均衡裁军的呼吁,苏联仍不予理睬。
70年代起,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中苏边境冲突,中美的接近,迫使苏联急于同西方缓和;另一方面,西方在对苏缓和中坚持联系原则,不仅欧安会与共同均衡裁军相联系,与四国关于西柏林地位的谈判相联系,就是勃兰特已经与苏联、波兰签定的条约,也要与四大国西柏林协定一起提交联邦议院讨论批准。这样,苏联被迫改变态度。1971年3月30日,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上建议,首先在“中欧——军事对抗最危险的地区”酎减军备。6月14日,勃发表演说,明确表示同意进行北约建议的共同裁减军备谈判。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在达成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等一系列交易的同时,双方确定了欧安会与共同裁军虽是两个分别举行的谈判,但应平行进行的原则。 5月31日, 在美苏最高级会谈之后,四大国西柏林协定最后议定书即将签字之际,北约部长波恩会议正式同意参加欧安会的准备工作。1972年9月,基辛格再次访苏,双方最后敲定欧安会与共同裁军谈判的日程表。欧安会的筹备会议定于1972年11月22日举行,中欧裁军会议的筹备会议定于1973年1月31日举行。
根本对立的立场和方案。中欧裁军谈判从一开始双方的立场就毫无“接近”、“协调”可言,因而注定要陷入一场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北约在最初的建议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谈判范围。1972年10月23日,北约成员国就应有哪些国家参加中欧裁军谈判取得一致意见。北约的原则是,属于中欧“裁减区”内国家的本国军队以及外国驻军都在谈判之列(边界守备部队和其他辅助军事力量以及海军不包括在内)。北约方面的正式谈判代表为联邦德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以及在联邦德国有驻军的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北约认为华约方面的正式代表应为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在上述国家有驻军的苏联。法国在联邦德国也有驻军,但法已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机构,当时的总统蓬皮杜坚决反对“美苏共管”,所以法明确表示不参加中欧裁军会议。北约对它无奈,苏联后来只好放弃这一要求。匈牙利在蹉商过程中也拒绝参加谈判。
1973年1月31日至6月28日,中欧裁军会议举行筹备会议。争论主要是两点,其一是匈牙利与会问题。考虑到苏联在匈牙利的驻军①,北约国家竖持匈牙利属于中欧范围,应以正式代表资格参加谈判l。华约国家反对,理由是匈牙利属南欧范围,除非北约方面让意大利也作为正式代表与会,否则不考虑匈牙利与会问题。北约只能让步。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北约7国(联邦德国、比、荷、卢、英、美、加)和华约4国(民主德国、波、捷、苏)为正式代表,北约的意大利、希腊、土耳其、挪威、丹麦和华约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
争论的另一问题是裁军谈判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这个问题贯彻整个裁军谈判始终。其焦点是北约坚持的“均衡”裁减原则和华约坚持的“对等”裁减原则。
早在1968年,北约雷克雅未克会议公报中就提出了“均衡”的原则。1970年北约罗马会议公报进一步提出了北约关于裁军的四个基本原则,其中第二条是:“削减必须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在范围和时间上是分阶段的和均衡的”。
从筹备会议的公报上看,北约方面坚持的“共同均衡裁军”中的“均衡”一词不见了。公报关于谈判主旨的措辞是“共同削减在中欧的武装力量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其目的是“有助于在欧洲实现更稳定的关系和加强和平与安全”。但是,这并不等于原则之争就不存在了。
北约坚持的“均衡”原则实际上是“非对称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多的多裁,少的少裁。北约的理由是,华约与北约在中欧的军事对比本来就存在着三个根本上的不对称,即常规军备、部署态势和地理位置方面对华约有利、对北约不利的不平衡状态,只有华约方面多裁减,才能达到保持平衡之目韵。
据北约的统计,华约无论在武装人员数量上还是武器系统数量上,都大大超过北约,在中欧地区,华约更是集中了优势兵力。1976年年中,北约在中欧的地面部队(包括法国)总兵力为79.2万人,其中战斗和直接支援人员64.54万人,拥有6755辆坦克,空军19万人,拥有1320架作战飞机。华约在中欧地面部队总兵力89.9万,其中战斗和直接支援部队72.73人,拥有1.57万辆坦克,空军18.7万人,拥有3000架飞机。时至今日,这种常规力量的不平衡依然存在。据1988年英国国防部向下院提交的防务预算报告透露,北约(包括法国)和华约在中欧地区的力量对比是:总兵力1:1.22,主战坦克112.1,反坦克制导武器1:1.6,火炮1: 3.23,固定翼战术飞机1:2.04,华约拥有全面优势。
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西方人对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也有不同看法,许多人承认北约在武器性能、质量上拥有优势。关键的问题是双方常规力量的结构和部署态势上存在着不对称,即北约是“防御性”态势,华约是“进攻性态势”,具备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和突然袭击的能力。华约不仅拥有更多的坦克、火炮、战斗机等进攻性武器,而且战斗力相对大于北约①。华约部队的编制结构也不同于北约,华约师的人数较少,但配备的坦克和火炮多于北约,华约师的作战能力和突击能力强于北约。从兵力部署上看,华约是一种前出突击的态势,而北约不仅是守势,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如战斗力较强的美军驻在联邦德国南部,远离北德平原主战场。更重要的是,苏军的作战指导思想立足于在常规战争中取胜,强调突然袭击,先发制人,集中兵力,速战速决。1968年苏军开进捷克斯洛伐克以及1979年入侵阿富汗,都是在常规战争条件下实施突然袭击的实例。华约的这种大规模突然袭击能力是北约最为担心的②。
从理论上说,兵力上和部署上的不对称是可以改变的,唯一不能改变的是地理上的不对称。地理上的不对称在军事上的意义有两点。首先,苏联的西郊边界离中欧东西分界线仅600—700公里,而美国则隔着大西洋,距离5000—6000公里。这意味着华约在增援速度上占有天然优势。其次,苏联的腹地在北约驻中欧部队的直接行动距离之外,在1983年美在中欧部署潘兴Ⅱ型中程导弹之前,北约没有一种武器可以打到苏联境内。与此相反,联邦德国(西欧经济最强大的国家)25%的工业生产和30%的人口距离东西分界线不到100公里,极不容易防卫。
总之,由于以上种种不对称,北约认为只有通过“不对称”的削减,才能实现既降低对抗水平,又不危及安全利益的均衡目标。
苏联坚持“对等”削减原则,即双方按同等数量或同一百分比裁减。在正式谈判开幕前夕,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公开提出削减必须严格地在数量上或百分比上对等,应包括全部地面和空中部队,以及所拥有的核武器。苏联的理由是,华约和北约在中欧的军事实力处于均势,双方兵力“大致相等”。①苏联之所以要把核武器列入谈判范围,是因为当时北约主要依靠战术核武器抵销华约的常规优势。
从以上两种对立的立场出发,华约和北约在正式会谈开始不久各提出一套裁减方案。
1973年10月30日,中欧裁军正式会议在维也纳开幕。华约参加国于11月8日提出华约的第一个裁军方案,即分三阶段裁军:1975年双方各裁减2万人(包括相应的军事装备和设施);1977年双方再各裁减5 %;1 1977年再各裁减10%。外国军队必须撤回到本国领土内,并规定区内各国兵力的最高限额。
北约认为,这样裁减的结果,华约的数量优势依然存在,不符合“均衡”原则。1973年11月22日,北约参加国提出自己的裁军方案,即第一阶段,美国和苏联各自裁减其在区内15%的地面部队(即美国撤走2.9万人,苏联撤走6.8万人和1700辆坦克),第二阶段北约和华约有关国家再进行裁减,以实现双方各为70万地面部队的共同最高限额(不规定各国限额)。据计算,按照北约的方案,华约在第一阶段多削减兵力后,第二阶段还得削减15.7万,而北约第二阶段只须削减4.8万人,这样,削减的实际比例为3:1。
从双方的初次交锋起,问题的症结即已明瞭,因而也就注定是不可调和的。之后,双方就象聋子对话一样,进入建议对建议的争论之中。15年来,一些小的进展还是有的,如苏联接受北约关于双方在中欧的最高兵力各为90万,其中地面部队70万的要求;放弃削减应包括核武器的要求(北约单方面主动削减不算①);以及接受西方关于第一阶段美苏率先削减的要求(但不同意西方要求苏削减的数字②)。总的说来,双方的基本立场无大的改变,因而至今未达成任何协议,更谈不上削减一兵一卒一枪一炮。
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达不成协议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根本无意于裁军谈判。从一开始,苏联就是被动地参加谈判的,同时,在谈判会场外,苏联积极从事于扩张实力。1977年起,苏联开始在欧洲部署SS-20中程导弹。1979年,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从而使裁军谈判完全成了一场闹剧。其次是,北约的谈判意图是打掉苏联在中欧的常规优势,改变与自己不利的防务处境,这是当时的苏联决不能同意的。第三个原因是,1979年起美苏关系和欧洲局势出现紧张趋势,双方围绕欧洲中程导弹的争夺日益激烈,军事力量对比的实际向上平衡代替了谈判桌上讨论的向下平衡。所以,维也纳裁军谈判虽然还继续维持,已变得毫无意义。

初见成效的欧洲裁军会议


1984年1月,另一场欧洲裁军谈判开始出台。严格地说,这算不上是什么裁军谈判,因为它不涉及削减兵力的问题,而是讨论在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以减少突然袭击和爆发战争的危险。会议的正式名称是“欧洲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和裁军会议”(以下简称欧裁会)。1986年9月该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标志着欧洲裁军历史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的概念,在1975年欧安会赫尔辛基最后文件里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欧洲两个军事集团武装对峙40年的残酷现实。自二次大战中希特勒的坦克军团横扫欧洲大陆后,集中优势兵力、以隐蔽手段发动突然袭击便成了一条致胜的作战原则,而为避免陷入毁灭性打击之中,又产生了一条发动预防性先发制人袭击的原则。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即可能由于判断错误、或其他失误,而导致一场双方起初都无意卷入的大规模战争。因而,西方国家认为, 在两个集团武装对峙暂时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下, 需要先建立一套防止突然袭击和估计错误的信任和安全措施,使军事活动更加公开、更易观察、更易预料,以达到减少战争危险的目的。这种想法不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在实践中也是有用的。1968年苏联用演习名义突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前西方就毫未察觉。因此,在1975年欧安会最后文件里,西方国家坚持要作出有关建立信任的具体规定。当时的规定是,各国在距离同其他与会国共有边界250公里的地区以内举行有2.5万人以上军队参加的军事演习时,应在21天前通知有关国家,并邀请它们派观察员出席。但这个规定里没有核查措施,不具备强制性,因而西方并不满足。
1978年5月25日,一直拒绝参加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的法国,在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合国大会上阐述了自己的裁军主张,即召开一次分阶段的“欧洲裁军会议”,第一阶段制定信任措施,第二阶段再限制进而削减“具有强大进攻力”的常规武器。法国不想参加集团对集团的谈判,希望在欧安会35国范围内讨论上述问题。
西欧国家赞同法国的建议。美国向来不愿意让中立国家在裁军问题上多嘴多舌,反对在35国范围内举行谈判。苏联提出把核武器列入日程的要求,这与法国坚持独立核力量的立场相违背。经过一番争论、协调和幕后活动,在西欧中小国家的推动下,1983年欧安会马德里续会闭幕前终于作出决定,1984年1月17日召开欧裁会,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讨论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然后视其结果,由预定于1986年11月召开的欧安会维也纳续会决定是否转入第二阶段讨论欧洲裁军问题。
1983年底,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随着美国把第一批中程导弹运进欧洲,苏联中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三个裁军谈判,即美苏间的日内瓦中导谈判和削减战略核武器谈判,以及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拟议中的欧洲裁军会议成了双方之间唯一尚未关死的大门。西欧国家为了不使局势失去控制,竭力促使会议如期召开,并撮合美苏派外长出席开幕式。美苏在激烈争夺的同时也不愿完全堵塞对话渠道,失去回旋余地。何况面对当时欧洲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谁都不愿承担破坏缓和的责任。在这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欧裁会如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
欧裁会的开幕式很是热闹,包括美国务卿舒尔茨、苏外长葛罗米柯在内的35国外长出席了会议,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议进展缓慢,似乎有成为另一个维也纳式谈判的危险。1984年1月24日,土耳其代表北约16国提出关于在常规军备方面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的6点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交换军队组织和驻地的情报;交换某些军事活动的年度预报;进行重大军事活动前45天发出通知;邀请观察员观察这类活动,安排监视和核查各国遵守协议的情况;改进各国政府间的联系。这些建议超出了1975年欧安会最后文件有关规定的范围。北约的目的是使华约集团在欧洲地面的部队实力和活动情况变得更加“透明”。秘密减少,安全自然会增加。
华约方面认为,北约所谓建立信任和安全的措施,是想让它们轻易暴露军事机密,只会导致间谍活动,而不会增加信任和安全感。1984年5月8日,在通过民主德国非正式提出类似建议的基础之上,苏联方面提出了加强欧洲信任与安全的正式建议。主要内容包括:有核国家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两大军事集团缔结互不使用武力条约;冻结和削减军费开支;从欧洲撤走化学武器;在巴尔干、北欧以及中欧双方接触区建立无核区;根据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有关规定的经验,建议制订“就性质来说更为重大,就范围来说更为广泛的补充措施”。
这个方案的前几条,苏联和华约集团曾多次提出,北约也多次拒绝。北约现行的战略思想是依靠核武器提供有效的威慑,用以抵销华约的常规优势,所以北约一直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也反对把欧洲变成“无核世界”。至于互不使用武力原则,北约认为它们早就通过联合国宪章等各种文件表示接受,现在就这一原则进行泛泛的讨论并不能代替建立信任与安全的具体措施。北约坚持两点,一是集中讨论常规问题,二是讨论以核查为主的具体措施。北约把包括现场观察在内的核查措施看得很重,在所有的谈判里都坚持这一原则①。它们认为,没有核查,就等于没有协议,“两个潜在对手间达到的军控协议不可能建立在信任之上”,核查所被确定的程度“是决定协议本身实质和重要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双方的立场既然如此对立,欧裁会陷入僵局之中是毫不奇怪的。欧裁会形式上是多边会谈,所以一些中立国家,以及罗马尼亚也提出自己的方案,企图促使两大集团的立场能有所靠近。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还亲赴会场,警告说,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欧洲战争“就象是神经质的食指扣在扳机上”,一触即发。但这些努力都毫无结果。
一直到1986年,欧裁会才出现转机,其背景是紧张了6年之久的美苏关系开始松动。1985年11月,美总统里根和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首次会晤。这次会晤虽然没取得具体成果,但它是以后两人4次会晤,国际形势出现一系列显著变化的开端。它表明,在对抗了6年之后,美苏从各自的处境出发,都迫切需要松动一下双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苏联,对外政策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戈尔巴乔夫自上台以来,在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政治改革的同时,提出了外交政策上的“新思维”,开始重新审查以往的对外指导思想和具体作法。不管西方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动机作何猜测,都不能否认他的态赛已使欧洲裁军谈判出现令人可喜的转机。
1986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提出内容广泛的裁军新建议,主要点是到2000年逐步消除全部核武器,其中也表示准备同意实行严格的核查制度。
1986年4月18日,戈尔巴乔夫又提出就欧洲常规力量和核力量举行范围更广泛的谈判的建议,目标是最终裁军25%,涉及范围是从大西洋到苏联乌拉尔山脉之间的全部区域。这是苏联方面首次表示扩大参与裁军谈判的苏联领土①。
1986年8月19—9月19日,是斯德哥尔摩会议原定日程的最后一轮会议。在开幕第一天,苏代表明确表示,“我们能够同意现场核查的做法”,“从逻辑上说,核查范围应当包括军事演习、部队活动和调动这些具体的应加以通报的军事活动。”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还专程到会表示,接受从空中和地面对苏进行现场核查。
由此,最后一轮会议才真正出现认真的谈判。1986年9月22日(此预定会期延长3天),与会35国代表终于就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达成协议。这是自1979年美苏达成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但未得到美国会批准)以来首次达成的东西方军备控制协议。
协议的基本内容为:确认和平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原则;规定在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范围内,必须至少提前42天预报1.3万人以上的地面军事演习;1.7万人以上的军事演习须邀请其他与会国派观察员观察;每年11月15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的军事活动日程表; 4万人以上的军事演习必须提前一年通报;7.5万人以上的军事演习必须提前两年通报,否则不得进行。
关于核查的具体规定为,每个与会国如对另一国是否遵守协议产生怀疑,有权提出要求,进入该国领土检查;一国每年要接受检查在三次以内,没有义务在同一年度里接受同一国家超过一次以上的检查;一方在接到另一方检查要求后,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予以答复,最多不得超过24小时,应允许检查小组在发出要求后36小时内进入其领土;可用于进行军事活动的区域不得被宣布为禁区,某些永久性的或临时性的军事设施除外(但这些区域应非常小);如需要使用飞机,所使用的飞机将由检查国和被检查国双方协商决定。
斯德哥尔摩协议的达成是苏联方面的重大让步。尽管核查原则是双方对等的,苏联也可以检查西方,但多年来苏联一直反对现场核查。在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苏联虽然无法排除西方侦察卫星在其领土上空巡视,但一直反对派人员进行地面核查。现在,虽然某些规定还不够明确(如禁区的划分,交通工具的选定①等),毕竟第一次确立了现场核查的原则,从而确保了协议的有效性。后来,这一原则在美苏中导条约中得到进一步确认。现场核查原则的确立,不仅有助于防止欧洲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也会对华约内部关系产生影响。如果一国不可能在不提前通知或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集结大量兵力,那么,象苏军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事情就会变得难以进行。
当然,西方国家也作了相应让步,美国向欧洲调动部队也要预先通报,以及把互不使用武力解决冲突的原则写进协议。
1987年1月1日,斯德哥尔摩协议正式生效。到目前为止,执行情况良好。1987年里,北约、华约国家互相交换了军事活动的年度计划,互相邀请观看军事演习,北约国家的7个演习和华约国家的8个演习得到了观察。单方面要求的核查在1987年共进行5次,英、美、民主德国各要求了一次,对象分别是苏联在民主德国的演习;苏军在明斯克地区的活动}以及联邦德国的演习。苏联要求了两次,对象分别为北约在土耳其的演习和美军在联邦德国的行动。
从上述情况看,虽然斯德哥尔摩协议并不涉及削减兵力的问题,但有助于在欧洲建立信任,减少偶发性战争的危险,因而有利于保持局势的稳定与安全。斯德哥尔摩协议是欧洲裁军历史上第一个有形结果,受到东西方国家舆论的一致好评。它的意义超过了具体的技术规定,它和以后的美苏中导协议、苏军撤出阿富汗等事件联系在一起,标志着东西方关系的重大改善。

酝酿中的全欧常规军备谈判


1983年在商定欧洲裁军会议日程时,参加欧安会马德里续会的35国代表一致同意斯德哥尔摩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会议为第一阶段,以后还应有第二阶段。但能否转入第二阶段,当时各国并不清楚,因而没有确定日程。
1986年以来,局势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有利于常规军备削减的新迹象。这次一反往常,是出于苏联的主动行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不仅推动了斯德哥尔摩协议的达成,而且在维也纳中欧裁军“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开辟了全欧裁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前景。
1986年6月11日,在戈尔巴乔夫4月18日裁军建议的基础上,华约组织发表致北约和欧洲各国的呼吁书,建议大规模削减驻欧洲的武装力量。具体裁减分两步,第一步是今后1—2年内华约和北约各自削减兵员10—15万人,第二步是到90年代初,双方削减各自在欧洲的25%的武装力量,·即每方削减50万人以上。与过去相比,这个建议有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内容。首先,扩大了裁军的地理范围,主动把苏联的西部领土包括在内;其次,提出了削减武装部队的具体要求,所建议裁减的数量超过西方在维也纳中欧裁军会议上的要求;在核查问题了也作了一定让步。
北约国家虽然被戈尔巴乔夫接二连三提出的裁军建议搞得迷惑不解,还是很快就作出了反应。1986年5月30日,北约外长在加拿大召开会议,赞成加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整个欧洲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并批准北约研究在常规武器控制方面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把西方组织起来,进入全欧常规军备控制谈判的新阶段。
1986年12月,北约布鲁塞尔会议建议举行新的关于欧洲常规力量的谈判,其目标是消除不平衡,减少发动突然袭击和大规模进攻行动的能力,在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全欧范围内建立一种“稳定的安全的可核查的力量水平”,同时呼吁采取措施,扩大斯德哥尔摩协议的有关规定。当时欧美之间尚未就谈判的组织形式达成一致意见。法国主张在欧安会35国的范围内,与苏联和中立国家的要求相同,而美国主张在北约16个成员国和华约7个成员国的范围内,不同意让中立国家参加。
一直到1987年6月的北约外长雷克雅未克会议上,法美之间才取得一致意见。在英国、联邦德国的推动下,双方各作让步,达成妥协。1987年7月10日,北约向正在进行的欧安会维也纳续会(1986年11月起胥开)提出建议,即欧安会采取新的信任和安全措施,作为斯德哥尔摩欧洲裁军会议的后续行动,同时23个北约和华约国家就“常规军备稳定”问题举行会议,这23个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不对地向参加欧安会的其他12个中立和不结盟国家通报情报,交流意见。
在此之前,从1987年2月起,华约和北约的代表就开始在维也纳进行非正式会晤。10月份起,两个集团的代表开始就全欧裁减常规武器会谈的内容和范围起草文件,并取得重大进展。
在1988年1—3月召开的欧安会维也纳续会上,双方进一步商定,全欧范围的常规军备削减谈判将于1988年底开始。
从目前情况看,苏联要求裁军的急切心情是比较明显的。1988年6月8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第三届裁军特别联大上又提出一个更加明确的欧洲裁军新建议,即第一步,两个集团根据相互正式交换的常规军备实数,将那些“不平衡”和“不均等”的常规军备进行削减,第二步,双方就削减50万左右的兵力进行谈判,第三步,进一步削减双方的军队和常规武器,使它们只具备“防御的能力”。这些现象表明,为了减轻军费负担,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经济改革,从而在下一个世纪继续维持大国地位,苏迫切需要改善周边的国际环境,需要收缩过份膨胀的军事实力。
与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的起点不同,这一次两个集团都有比较迫切的需要和比较认真的态度。谈判在酝酿阶段就比较顺利,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象历史上的任何裁军谈判一样,新的全欧常规谈判也不会一帆风顺。目前,在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范围里,北约16个成员国的总兵力为300万人,坦克1.7万辆,火炮1.06万门,飞机4300架1①,华约7国的总兵力为400万人,坦克5.1万辆,火炮3.75万门1,飞机7700架②。这么庞大的兵力和装备,涉及这么多的国家,可以料想任何削减都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谈判的关键还在于东西方关系的前景。

① 本文中所使用的“西欧”、“东欧”,是政治概念,分别指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而“中欧”是地理概念,指欧洲中部地区,包括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这是目前的通用用法。① 皮埃尔·哈默尔是当时比利时外交大臣,在他的倡议和领导下,北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北约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建议。“哈默尔报告”即为该小组的研究成果。①4个师,约7千万人,2500辆坦克.①华约总兵力中编入战斗部队的比例大于北约,而北约部队中后勤人员比例大,如苏驻中欧地面部队总人员的65%编入战斗部队,而美国驻欧部队只有43%。②北约1967年正式采用灵活反应战略,该战略要求发展比例得当的常规力量、战术核力量和战略核力量,以威慑敌人,使战争不致发生,或发展成大规模消耗战。但因经济困难和意见分歧,北约的常规力量从来就没达到原设想的程度。①苏联指责西方的统计不真实,直至1976年6月才公布它自己的数字,总兵力98.7万,其中陆军30.5万。西方认为苏联少报了15—20万,由此引起一场“数据”之争。①1975年,北约曾主动提出撒走1000枚战术核弹头,36枚潘兴Ⅰ型导弹和54架F-4鬼怪式战斗机,以交换苏撤走6.8万人和1700辆坦克。②西方要求苏联第一阶段撤军的数字一直在后退,最初为6.8万人,1979为3万人(美为1.3万人),1986年为1.15万人(美为5000人)。① 1970年北约罗马会议关于共同均衡裁军的四点基本原则的第四条即是核查要求。① 乌拉尔山脉是苏联领土上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以西的苏联领土是苏军事部署的重点地区。① 苏联曾要求检查人员必须使用东道国提供的飞机,北约担心苏联在飞机上捣鬼,拒绝同意这一要求。苏联也不同意北约使用中立国飞机的建议。① 北约的总兵力包括14个欧洲成员国的兵力和美国、加拿大驻欧洲的兵力,其中法国、西班牙是北约的成员,但没有加入一体化军事体系。② 华约的总兵力包括除苏联外6个成员国的兵力和苏联位于乌拉尔山以西11个军区的兵力。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