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纳粹德国的战时经济·闪击战的暂时得逞与“和平式的战时经济”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40 评论:0

纳粹德国从进攻波兰起到入侵苏联之初止这段时期的战时经济,常被西方一些史学家称之为“和平式的战时经济”或“近似和平的战时经济”,是指纳粹德国的经济在“闪击战”得逞时期与战前相比并无重大的变化。这段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军事生产没有大幅度的增加,甚至一些最重要的军火工业部门,如大炮、弹药、军舰制造业等,产量在1942年以前一直是下降的。以1940年为基数,军火成品的生产指数在1941年平均增加不到1%, 德国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仍保持较高水平(1940/41年间为1938年的98.5%),军工厂几乎到处都普遍实行一班工作制。

实际上,纳粹德国早在战前的和平时期就已建立了适应其对外扩张侵略的战争经济,其主要措施是:(一)优先发展作为全部军备工业基础的重工业(铁、钢、煤、电、机器制造、非铁金属、化学产品、交通工具等)。如:在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两年,即1935年,德国重工业生产即已达到1928年也就是世界经济危机前一年的水平,到1938年,德国重工业生产已比1928年增加了43%。而德国的消费资料生产直到1937年才超过1928年的水平,到1939年仅比1928年增长12%。1932—1938年间, 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煤产量从1933年的1.26亿吨增加到1938年的1.95亿吨,发电量从1933年的186亿度增加到1938年的455亿度。这一时期,德国的工业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其发展速度为英、法、美等国所望尘莫及,某些重要产品的绝对量也大大超过了英、法二国,铝、镁、车床的生产已高于美国。

(二)大规模增加军费开支。1932年,即希特勒上台前夕,德国的军费开支仅为6.7亿马克,约占当年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10或国民收入的1.5%;而1933—1939年秋的六年内, 德国军费支出已高达400多亿马克①, 占同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2/5或国民收入的10.6%。

(三)大力兴建军工企业,增加武器装备的生产。仅在1933—1936年的四年内,纳粹德国新建投产的军工厂就有300多个,其中飞机制造厂55—60个,汽车、坦克制造厂45个,化工厂70个,舰船制造厂15个。1933—1938年间, 德国军工生产增加了近九倍。1939年,其军火产量超过美、英两国同年军火产量之和一倍多,并略高于苏联。

(四)按照军事化的要求改组德国经济,在企业中推行“领袖制”原则,建立军事化经济调节机构, 由垄断寡头同法西斯官僚加强对经济军事化的全盘控制。纳粹政府早在扩军备战之初,就规定帝国经济部是全国经济的最高中央调节机关,在它下面设立了各种专业管理局分管工业、农业、市场、物价、对外贸易等等。1934年1月,纳粹政府颁布《民族劳动自治法》,规定企业主是企业的“领袖”,是企业内“拥有全权的统治者”, 工人被法定为“企业领袖的下属”,下属只应对企业领袖“保持企业协调所必须的忠诚”。同年11月,经济部长沙赫特根据《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新设了分上、中、下三层,按部门和地区组织的经济调节机构,交由垄断寡头及其亲信直接掌握。纳粹政府强制命令德国所有经济实体都须加入相应的组织,并服从上一层经济组织的“领袖”指挥,各层经济组织的“领袖”均有权任免其下一层经济组织的“领袖”;任何企业如不参加组织,不但要受巨额罚款的处罚,而且必须关闭。1935年5月,纳粹政府任命经济部长沙赫特为“战争经济全权总办”,并在关于经济备战的第一个帝国国防法令中规定,“战争经济全权总办的任务是把一切经济力量都用来为战争服务”。到1936年, 纳粹德国进入全面备战的“新四年计划”阶段后,希特勒提出德国两大任务,即“四年内必须有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和“四年内德国经济必须为战争作好准备”, 又任命戈林为“四年计划全权督办”,另设了一套所谓“执行四年计划全权机关”,对德国经济的军事化施行直接的控制。

纳粹德国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六年内大肆扩军备战的结果,不仅重建了一支装备较新、陆海空三军俱全、特别是机动作战能力较强的战斗力量,而且已拥有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强得多、比当时它的任何一个对手准备得好的战争经济。但是,纳粹德国妄想征服欧洲和重新瓜分世界,野心很大而力量不足,其战争经济的最大弱点是不能支持长期的战争,而根本的问题是:一缺劳力,二缺战略原料,三缺资金(希特勒上台时国库有九亿多马克的黄金储备,到1939年已所剩无几)。其中,尤以缺乏战略原料问题最为严重。

对于现代化战争而言,大约有20多种基本产品是不可或缺的。如:作动力的石油和煤炭,制炸药的棉花,运输上用的橡胶,炼钢铁用的铁矿石,制造军火用的镍,制造弹药用的铅,雷管上用的汞,造飞机用的铝,制造炸药用的甘油和硫磺,制造无烟火药用的纤维素,化学仪器上所用的铂,炼钢和一般冶金工艺上用的锑、锰,等等。而德国除煤外,几乎样样都缺。德国在农产品方面(如棉花、小麦、动物油脂、乳酪、蛋等),长期来也需依靠进口弥补不足。纳粹政府在战前的扩军备战中虽然强调解决战略原料短缺问题,要求在第二个四年计划中达到自给自足,实际并未完成。战前突击进口又受外汇不足的限制,储备增加不多,一般只能维持一年战争,充其量不到一年半。其他如限制民用,发展代用品生产(人造原油与人造橡胶等)也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战争爆发时,德国的铁矿石2/3仍靠外国供应, 自产天然油和人造油仅能满足平时需要的1/3, 国产纤维物资平时仅为需要量的40%。储备的锡和铜在1939年即已消耗殆尽。铝矾土、锡、铜、铅、锌等始终大量依赖进口。

德国国防军内一部分将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惨败记忆犹新,对德国战略原料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的消耗而忧心忡忡,对希特勒的“闪击战”战略能否取胜也有所怀疑,因而主张德国应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彻底改组国民经济,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大规模扩大军备生产。如,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国防经济与军备局局长托马斯将军等人就持上述观点。

然而,纳粹统治集团内秉承大垄断资本的旨意、急于对外发动扩张侵略战争的实权人物希特勒、戈林等人,却把赌注押在“闪击战”上,不重视长期进行深度的经济备战,而以适应短期的闪击战需要为发展德国战争经济的主要方针。这些法西斯冒险家认为,只要德国的经济备战早于对手几年,使德国国防军拥有短期作战的军火和物资储备,并采取突然袭击、各个击破的办法,运用飞机加坦克的新型战术,打速战速决的短促战争,就能在对方来不及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之前战胜对手,夺取被占领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补己之不足,从而增强德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进一步推行法西斯的战争计划。因此纳粹德国战前的军火生产水平并不很高。据美国轰炸德国军事目标的调查报告材料,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时,每月只生产大约700架飞机、50辆坦克、1,750辆汽车和1—2艘潜艇。1939年,德国军用品产值总共90—100亿马克,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8%。战争初期,纳粹德国从事军备生产的人员共250万人, 不到全国就业人数的10%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5%。

即使是“闪击战”,纳粹德国的经济准备与后勤准备也不很充分。如德军侵波战争结束后,弹药和车辆奇缺,要经过几个月的补充,才能投入新的进攻作战。而纳粹德国的闪击战之所以在波兰、挪威、法国以及低地国家等处获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西方国家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德国起了纵容与支持的作用;其二是对手警惕不足、军事思想和军事装备落后;最后是纳粹德国早有战争准备,发动突然袭击,而且装备和战术又比对手先进几分。

在“闪击战”一时得逞的阶段, 纳粹德国小有损失而大有所得,其经济实力在战争的头两年中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也正是纳粹政府在战争爆发后仍能使“民用生产几乎保持不变”,并认为“无需对德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任何影响深远的改变”的原因所在。征服波兰,使德国控制了上西里西亚整个工业区。挪威战役的得手,保证了铁矿砂可以继续供应德国。法国和西欧其他一些国家的沦亡,不仅使这些国家的庞大工业能力可供德国使用,而且还使它增加了非常重要的原料储备(尤其是铜)。南斯拉夫的降服和肢解,使德国获得了更多的战略资源(铅、锌、锑、铜等)。此外,罗马尼亚提供的石油对法西斯的战争机器也非常重要。据统计, 仅法、比、荷、丹麦、挪威及波兰六国,就供应了德国总值达128亿马克的武器及军火。

希特勒被“闪击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1941年6月22日悍然发动了侵苏战争,妄图“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入侵苏联刚三个星期,忘乎所以的希特勒就发出指令,说陆军的兵力可在“最近的将来大大减少”,军火生产将以海军舰船尤其是空军飞机为重点,以便对最后的敌人英国以及美国作战。 同年9月底,正当德军集中兵力大举进攻莫斯科之时,希特勒进一步指示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准备解散40个步兵师,以便腾出这部分人力来用于工业生产。在这个战争狂人看来,德国已经储存的军火和武器将足以应付对苏战争的需要,而对苏战争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了!

①由于纳粹德国对军费开支严格保密,对战前德国军费总额的估计不一,也有估计为740多亿马克或更高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4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