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纳粹党的形成和“啤酒店暴动”·“啤酒店暴动”的历史背景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07 评论:0

希特勒建立纳粹党是为了反对魏玛共和国,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夺取全国政权,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利用一战后德国民众反对凡尔赛条约的愤懑情绪,利用各个阶层对魏玛共和国的失望和不满,准备策动反对共和国的叛乱。

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初期,经济十分困难。1921年4月,协约国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德国没有支付能力。1922年上台的法国总理普恩加莱对德实行了强硬政策,坚决要求德国执行赔偿条款。当1922年7至8月德国再次要求延期支付赔款时,法国坚决拒绝,声称除非给予法国“生产保证”,包括开采鲁尔煤矿的权利。于是,法国帝国主义借口德国没有按期支付赔款,伙同比利时军队占领了德国工业基地——鲁尔区。1923年1月11日,法国五个师、比利时两个师侵占埃森、波鸿和多特蒙德等城市。

普恩加莱此举的意图是,或者迫使德国履行条约,或者使法国得以长期利用德国资源,削弱德国。德国政府对此实行“消极抵抗”政策,鲁尔区的企业,凡是它们的产品可能为占领国所利用的,必须停工,由政府资助工人们举行总罢工。随着反对鲁尔被占领的“消极抵抗”运动的开展,全国掀起了民族主义的集会浪潮。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报刊、垄断组织的发言人声称,必须忘记阶级仇恨,建立统一的民族阵线,使“共和国与祖国”不致受到“世仇”的侵袭。德国共产党号召举行罢工以示抗议,提出组织反对占领军的统一战线,建立工农政府的口号,主张“在鲁尔区和施普雷河上打倒古诺①和普恩加莱!”

鲁尔危机使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美元对马克的兑换率扶摇直上。法、比军队占领鲁尔那天,马克与美元的比值是一万八千比一;到7月1日,十六万比一;8月1日;百万比一;11月,四万二千亿比一。金融混乱达到极点。通货膨胀更趋严重,1923年10月,仅一个鸡蛋的价格就高达三千万马克。德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劳动人民是直接受害者,大批工人失业,广大劳动者陷入苦难的深渊。

1923年8月12日,古诺政府垮台,古斯塔夫·施特莱斯曼继任总理。施特莱斯曼执政的“一百天”,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9月26日,施特莱斯曼宣布无条件取消“消极抵抗”,并表示德国愿意恢复赔款负担。这两项决定遭到保守派——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和民族主义分子的愤怒抗议,这种抗议运动集中在巴伐利亚。施特莱斯曼预感到这股反抗力量,因此,在宣布上述两项决定的那一天,就请艾伯特总统颁布了紧急状态法,即从1923年9月26日至1924年2月将德国的执行权力交给国防部长奥托·格斯勒和陆军司令冯·西克特将军。实际上,西克特和他的陆军成了当时德国的独裁者。

巴伐利亚是反动势力的汇集地,是分离主义势力较强的一个州。形形色色的分离主义者、民族主义者要求向右转,反革命势力占了上风。慕尼黑聚集着一批军国主义分子,鲁登道夫等人便定居在这里。巴伐利亚冯·克尼林政府为抗议放弃“消极抵抗”,于9月26日在本州也宣布了紧急状态,任命右翼保守派古·冯·卡尔为州长官,拥有独裁大权。巴伐利亚军队司令是冯·洛索将军,州警察局长是冯·泽塞尔上校。这“三巨头”控制下的巴伐利亚坚决维护君主制度,对抗共和国政府。基督教势力,魏特尔斯巴赫王朝的保守势力都支持冯·卡尔。卡尔梦寐以求的是复辟巴伐利亚王国,为此,同以前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人普雷希特王子保持着联系。为达到复辟王朝的目的,就必须推翻共和国和得到慕尼黑民族主义战斗组织的支持,而当时民族主义战斗组织的领导人就是希特勒,卡尔和他们是有联系的。

1923年,在巴伐利亚有四个武装的“爱国团体”和纳粹党联合组成“祖国战斗团体工作联盟”,希特勒担任政治领导。9月间,通过罗姆的努力,把几支准军事部队,其中包括由戈林领导的纳粹党冲锋队合并组成“德国战斗联盟”,希特勒是领导人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推翻共和国,撕毁凡尔赛和约。9月1日至2日,由武装爱国团体之一“国旗社”倡仪在纽伦堡举行庆祝德国1870年在色当战败法国53周年纪念的“德意志大会”,这是各“爱国”组织的总誓师大会,这次大会发出了推翻共和国行动的信号。希特勒在鲁尔危机期间曾说过:“敌人并不在国外,敌人就在国内”,主张“不要反对法国人,而要消灭共产党人和十一月的罪犯”。希特勒的目标是摧毁共和国,至于法国,可在实现了民族主义革命和建立独裁政权之后,再去收拾它。

巴伐利亚的分离主义者企图举行暴动。各种反革命集团都厉兵秣马,准备“向柏林进军”。但是,不同的人怀有不同的政治目的:卡尔反对共和国是为了争取巴伐利亚的特权,希特勒则要把巴伐利亚作为他攫取全国政权的跳板。

1923年德国的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为希特勒的暴动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他认为这时正是他推翻共和国的绝好机会。

1923年秋,巴伐利亚和柏林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激化。全国政府向巴伐利亚政府发出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要求取缔纳粹党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原因是它发表了对西克特不敬的言论。但是,卡尔拒绝执行这项命令。第二道命令是逮捕巴伐利亚一些武装团体的首脑:海斯上尉、埃尔哈特上尉和罗斯巴赫中尉。对此,卡尔也置之不理。西克特又命令洛索执行这项命令,他迟迟没有遵命。于是,国家总统艾伯特在西克特的支持下,罢免了洛索的职务。卡尔并没有退却,他打出巴伐利亚政府对柏林全国政府享有自治权力的旗号,任命洛索为巴伐利亚陆军司令。

为了对付来自巴伐利亚的危险, 艾伯特总统于11月3日命令西克特将军把国防军开到巴伐利亚。西克特拒绝执行这项命令,因为他想避免国防军的分裂。他同时也严厉批评了洛索的抗命行为。11月5日,西克特给卡尔写了一封信,他没有象艾伯特下达的指示那样用武力去维护共和国的威信,而是向卡尔表示,他同他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他要同施特莱斯曼保持距离,并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的敌人。在这封信的草稿里,他也曾表露共和国并非是“不可触动的”。

11月8日,即将发生暴动的谣言在柏林盛传,在这一天艾伯特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普鲁士内政部长卡尔·泽韦林问西克特,如果第七师向柏林进军,国防军是否会保卫柏林?得到的回答是:国防军不打国防军。

希特勒企图抓住巴伐利亚分离主义者同柏林发生矛盾这个时机,抢先行动打击共和国政府,以达到建立军事恐怖专政的目的。他准备要求卡尔和洛索趁柏林尚未向慕尼黑进军之前就向柏林进军。于是,11月8日,希特勒一直设法会见卡尔,企图在暴动问题上达成默契。但是,卡尔等人不敢轻举妄动,不肯接见他,这便使希特勒产生怀疑。虽然希特勒本人也有顾虑,一方面他担心卡尔和洛索会卸磨杀驴将他抛弃;另一方面,“向柏林进军”毕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希特勒是个冒险家,他象赌棍一样,不放过任何微小的机会。为“取得权力而不尝点鲜血的滋味就没有乐趣”。他认为卡尔和洛索在进军柏林一事上优柔寡断,决定先发制人,企图劫持“三巨头”,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为取得政变的成功,希特勒竭力争取鲁登道夫对他的支持。这个军事独裁者对民主政治深恶痛绝,是魏玛共和国的最激烈的反对者。1920年3月,他就参加过以推翻共和国、重建君主政体为目的的卡普暴动。希特勒早就企图拉拢这位“老将军”,因为,鲁登道夫在军官团和保守派势力中具有一定的声望。希特勒同鲁登道夫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特希勒认为把鲁登道夫纳入他的计划是理想的,可以利用鲁登道夫作为一个“军事领导”,一个“政治领袖”的声望,实权仍操在自己手中。而鲁登道夫这时也想利用希特勒的宣传才能,“把希特勒看成是自己思想最有能力的传播者和执行人”。

这时,鲁登道夫对巴伐利亚的分离主义计划并没有多大兴趣,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军人专制政权。而希特勒既不赞成卡尔的分离主义,也无意于鲁登道夫的军人政权,他所向往的是由他实行独裁的专制政权。希特勒认为纳粹的基本力量足以发动一次政变,于是,他在纳粹党的策源地慕尼黑,效仿墨索里尼一年前“向罗马进军”的榜样, 着手于策划“向柏林进军”的叛乱,并以1923年11月9日进行了夺权的尝试。

① 当时的德国总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3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