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慕尼黑协定·通向慕尼黑之路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09 评论:0

希特勒虽然不得不暂时退却,但他并没有放弃侵捷计划。5月28日,希特勒修改了“绿色方案”,开头的第一句就是:“我的不可变更的决心就是在最近的将来以军事行动粉碎捷克斯洛伐克”。5月30日,希特勒签发关于“绿色方案”的新指示,规定“绿色方案”实施的最后期限是1938年10月1日。
五月危机过后,英法绥靖主义者没有改弦更张,反而更加积极地准备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以求同法西斯德国妥协和勾结。
5月23日,张伯伦在下院辩论中公开宣称,“五月危机是一场大灾难,把五月危机公诸于世更是如此”,这样一来“给了希特勒考虑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借口”。
也就在张伯伦发表演说非难捷克斯洛伐克的同一天,达拉第对德国大使韦尔茨克说,他担心可能会发生欧洲战争,欧洲文明可能会遭到彻底毁灭。
5月23日,庞纳对英国大使说,他准备对捷施加一切压力,目的在于迫使捷克人变得聪明些。他应允,如果捷克人不想变得聪明些,他就将明白无误地向他们(指捷克人)声明,法国不认为自己受条约义务的约束。
三天后,庞纳又向德国大使重申,正是5月21日使他确信必须完全抛弃捷克斯洛伐克,任凭德国处置。
美国驻法大使布利特在5月22日给罗斯福的报告中建议采取措施,使法国从对捷承担的义务中“解脱”出来。他认为,为了解决捷克问题,必须由罗斯福提出召开四国会议的建议(如果他们希望,美国也可参加)。为了使希特勒同意参加上述会议,他建议罗斯福对柏林说,这一会议将把布尔什维克阻止在苏联与欧洲分界的沼泽地那边。
希特勒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心和英、法、美当权人物的纵容逐步铺平了通向慕尼黑之路。
绥靖主义者认为,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障碍有法捷条约和苏捷条约。英国政府从4月起,就开始策划使捷克斯洛伐克“中立化”。英国计划的目的,一方面使法国援捷的义务失效,避免在对德冲突中把英国拖进去(因为英国对法国负有条约义务),另一方面则是要消除有可能阻碍德国向东扩张的条约体系,使捷克斯洛伐克孤立无援,束手待毙,听任希特勒宰割,进而挑起苏德冲突。
为了压捷屈服,英法政府决定对贝奈斯总统使用大棒。7月26日,张伯伦在下院宣布,英国议员伦西曼勋爵作为调解人到布拉格,为“普遍绥靖敞开道路”。伦西曼是英德亲善协会的骨干成员,他于8月3日到达布拉格。在所谓调解活动中,他公开为汉莱因谋划,劝汉莱因不要仅仅限于要求苏台德地区“自治”,应当要求把这一地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割出去。伦西曼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一份报告书,建议把日耳曼人占多数的地区割让给德国,在占半数的地区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这是公开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方案,也是未来的慕尼黑协定的蓝图。
在西方绥靖政策的鼓舞下,希特勒又蠢动起来。9月3日,他召集会议,讨论实施“绿色方案”的具体措施,决定德军在9月28日前进入战备状态。尽管此时捷政府在西方的压力下,已经作出了最大的让步,全盘接受了卡尔斯巴德纲领。9月5日,贝奈斯总统接见苏台德区的领袖孔特和西伯科夫斯基,表示不论他们提出什么要求,他都将全部接受。但是, 9月7日,希特勒指使汉莱因再次中断同捷政府的谈判。9月12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发表演说,叫嚣德国不能容忍捷克斯洛伐克的现状继续下去,德国要出面支持汉莱因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要产生严重的后果。汉莱因此时已偷渡去德国,宣布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当晚,汉莱因分子在苏台德地区发动武装暴乱。捷政府在人民的支持下出动军警迅速敉平了暴乱,并宣布边境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希特勒立即召回驻捷公使,在边界集结军队。捷局势再次趋于尖锐,出现了九月危机。
其实,希特勒的威胁主要是虚声恫吓。英国驻柏林大使汉德逊在8月21日给伦敦的报告中说,“希特勒的战争挑衅在军队和居民中引起了不安,动摇了法西斯制度的基础”。他还指出,“如果从外部对希特勒施加压力,希特勒经受不了这一打击,他的制度就会垮台”。一天后,汉德逊又报告说,“如果我们在今年或明年为苏台德问题同希特勒开战,完全可以相信,我们会把他打败”。但是英法政府避战求和心切,惟恐同德国发生冲突。张伯伦的顾问霍拉斯·威尔逊说,“从冲突中得利的只有布尔什维克。而这是应当防止的。应该承认德国人向东南扩张的权利”。威尔逊的这一段话道出了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中所采取的政策的动机。
9月13日,法国内阁举行紧急会议, 认为形势极端严重。当晚达拉第与英国大使埃立克·菲普斯紧急磋商,要求张伯伦亲自出马,去同希特勒谈判。张伯伦决定利用这一机会,直接同希特勒会谈,达成英德谅解。于是,张伯伦向希特勒发了十万火急的求见电报。他不顾高龄,风尘仆仆第一次乘飞机前往德国。9月15日,张伯伦和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举行会谈。在会谈中希特勒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等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地区给德国的要求,并以战争相威胁。张伯伦当场明确表示,他“承认苏台德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为了掩饰自己的叛卖立场,他诡称需要回国取得内阁的批准,并要同法国政府协商。张伯伦向希特勒保证,英国无论如何不会对德国开战。同日,戈林与汉德逊进行会谈。戈林更加露骨地进行威胁,声称“德国尚可静待第二次会谈, 但这是最后一次会谈,决意不再拖延。如果英国竟对德国作战,前途将如何殊难设想。只有一件事是有把握的,就是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能够活下来的捷克人一定不会多,伦敦能保持完整的东西也有限了”。
9月16日,张伯伦返回伦敦,当即召集内阁会议,提出只有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才能劝阻希特勒诉诸武力。同一天,伦西曼代表团自布拉格返回伦敦,也提出把日耳曼人占多数的地区不经公民投票立即移交德国。
9月18日,英法政府领导人在伦敦举行会议, 一致决定压捷对德国让步。19日,两国政府照会捷政府,要求捷立即把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说什么“如果把苏台德区继续保留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境内,就一定会使捷克斯洛伐克的本身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受到威胁”。英法建议设立有捷代表参加的国际委员会来主持交割手续,划定新边界。英国还表示它准备对捷新边界提供“国际保证”,其条件是要废除捷同其它国家,首先是同苏联的条约。两国政府要求布拉格迅速接受他们的这一“建议”,以使张伯伦好再次同希特勒会谈。
9月20日晚,捷外长克罗夫特答复英法政府, 捷政府愿意促进世界和平,但指出接受英法建议将给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照会要求根据1925年德捷仲裁条约,由英国仲裁。
英法政府为了使捷屈服,决定施加更粗暴的压力。9月21日凌晨两点一刻,英法公使把贝奈斯从床上叫起来,强要捷政府收回复照,火速采取另外一种决定,并威胁说,捷的复照一公布,就会立刻引起德方进犯,而捷政府也会因“不是无条件地和立即地接受英法提案,那就要在全世界面前对因此而引起的战争负全部责任”。贝奈斯回答英法公使,他把他们的声明视作是“一种最后通牒”。在这一天的24小时内,英法公使五次会见贝奈斯,对他施加压力。英国公使牛顿竟公开威胁说, “捷政府如再顽固不化,英国就不管它的命运了”。法国公使也说, 如果挑起一场战争,法国将不履行它的条约义务。
在此危急关头,苏联政府采取了支持捷克斯洛伐克抗击侵略的坚定立场。9月19日,捷政府接到英法建议后, 曾向苏联提出询问,如果法国给予援助,苏联是否履行它的条约义务?如果捷请求国联行使盟约第十六条、十七条,苏联是否将根据这些条款给予捷援助? 9月20日,苏联给予了明确肯定的答复。不仅如此,苏联政府还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准备履行自己的义务。
9月21日,苏联代表李维诺夫在国联大会发言, 声明苏联将根据条约义务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并呼吁所有大小国家集体支持捷反对侵略。
但是,正如哥特瓦尔德所说,不幸,捷克斯洛伐克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宁可耻辱地投降,也不接受苏联伸出的援助之手。
捷克斯洛伐克的统治集团也象其他欧洲国家的统治集团一样,害怕布尔什维主义的传播。捷农民党领袖贝兰就公开表示,捷政府拒绝苏联的援助,“因为它不能在欧洲的眼里扮演布尔什维克前卫的角色”。右派社会党领袖杰雷尔表示了相同的态度。
9月21日,捷政府接受英法建议。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到戈德斯堡同希特勒举行会谈。这次,希特勒又提高要价,提出了戈德斯堡备忘录和一张标有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的地图,要求在日耳曼人占多数的地区,由德国军队实行军事占领。其余地区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捷应于9月26—28日两天内自苏台德地区全部撤退, 并不准带走任何物资。同时,捷还必须满足波兰、匈牙利提出的领土要求。同一天,匈牙利向捷提出了对卢西尼亚的领土要求。在此之前,波兰已提出了对特申地区的领土要求。波、匈均在边界集结军队,企图趁火打劫,参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张伯伦苦苦哀求希特勒接受原来的方案,以后再商量其它要求。希特勒一口拒绝,只答应将占领苏台德地区的时间宽限到10月1日。希特勒对张伯伦表示,占领苏台德地区是他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并保证对英国友好, 不同英国进行战争。9月24日,张伯伦带着戈德斯堡备忘录和标有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的地图返回伦敦,设法说服内阁接受希特勒的新要求。
希特勒的无理要求激起了捷克斯洛伐克广大人民的无比义愤。捷政府在人民压力下于23日宣布总动员。动员进展非常顺利,获得了捷人民的广泛支持和世界民主舆论的同情。在捷许多驻外代表机构处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志愿人员, 表示愿同捷人民一道,抵抗希特勒的侵略。9月23日,苏联警告华沙政府, 如果波兰侵捷,苏将废除1932年的苏波互不侵犯条约。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政府也在人民压力下发表声明,如果匈牙利发动进攻,他们将援助捷克斯洛伐克。
9月25日,苏联政府通知法国:30个步兵师和骑兵师已经在苏联西部边界集结,空军和坦克部队也处于战备状态,只等捷发出求援的信息。
同一天,英法政府在伦敦再度进行密谈,英国内阁的大臣们和法国外长庞纳都主张对希特勒全面让步。达拉第最后也表示同意。会谈期间,张伯伦心腹霍拉斯·威尔逊带着他的私人信件急飞柏林,建议召开有英国代表参加的德捷直接谈判, 商讨“移交这块领土的办法”。但希特勒拒绝了。
9月26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发表演说,宣称他要“立即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并威胁说:“现在捷克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接受,或者拒绝,如果推拖,我的大军就要在10月1日冲进去”。
9月27日,牛顿向贝奈斯转交了张伯伦的信。该信宣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制止德国军队入侵,劝捷投降,让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同一天,英国政府照会捷外交部,准备提出一个当时局势“唯一可行的解决问题的计划”。这个计划规定: 德军于10月1日前占领苏台德地区;捷、德、英三国代表于10月3日会晤,召开三国会议来确定新国界,根据全权代表的裁决修正边界和在个别地区举行公民投票;英、法、德、捷四国进行关于以“中立”保证条约代替捷同其它国家的条约体系的谈判。照会威胁捷方说:“这个计划如果不能实现,贵国除遭到武力侵略和武力肢解外,将别无其他出路。”
与此同时,英法分别宣布进行局部动员。9月25日, 达拉第声称,如果捷遭入侵,法将根据法捷条约,履行对捷的义务;次日,英国政府也声明说,德国如果对捷发动进攻,其直接结果是法国必然援助捷,而英国和俄国自必支持法国。在伦敦,政府下令在公园里挖战壕,向居民分发防毒面具,在众目睽睽的繁华路口和桥梁上架设高射炮,并散布即将向乡下疏散居民的空气。在巴黎也玩弄了类似的把戏。
英、法两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方面是为了对要价越来越高的希特勒施加一点压力,以便达成妥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用战争恐怖气氛来吓唬群众,为它们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推行的叛卖性政策制造舆论。
在这种情势下,张伯伦大谈什么必须尽一切力量来“拯救和平”,宣扬若要避免战争,唯一的办法是同希特勒达成妥协,并表示他准备为此目的第三次去会见希特勒。
9月26日,罗斯福在专门的私人信件中呼吁希特勒、贝奈斯、张伯伦和达拉第继续进行谈判,不要用武力解决争端。他说,“冲突将意味着欧洲成百万人生命的消灭,并置现代社会结构于威胁之下”,希望他们尽力达成协议。美国总统把这一步骤通报给墨索里尼,要他出面斡旋,以促成用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解决争端。9月27日晚,罗斯福又单独给希特勒发函,建议在欧洲某一中立国家举行有关国家会议,以便在“持久的基础上”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同一天上午,墨索里尼出面要求希特勒把总动员时间推迟24小时,并建议举行国际会议。下午2时,希特勒同意于次日在慕尼黑召开国际会议,并向英法意三国发出邀请。可是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却被排除在会议之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