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墨西哥独立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32 评论:0

墨西哥独立战争爆发于1810年,从开始起义到宣布独立,历时11年。它是当时席卷整个拉丁美洲大陆的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革命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国家。西班牙人到来之前,这里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正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阶段。1521年8月,殖民强盗科尔特斯以火和剑占领了土著居民——阿斯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从此,墨西哥便沦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殖民者在征服过程中,实行了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他们成批地杀害印第安人,“象赶羊似地把印第安人赶进围栅里,互相比赛,看谁能更灵巧地把印第安人一下子劈成两半,或者把内脏剜出来抛到外面”。特诺奇蒂特兰被攻占后,殖民者“把孱弱的居民成千成千地屠杀”,“使这个城市变成了一座废墟和一个可怕的屠场”。许多地区的印第安人被杀戮殆尽。因此,墨西哥的人口直到十八世纪还没达到殖民者入侵前的水平。
殖民地时期,墨西哥和中美洲、西印度群岛一起属“新西班牙总督区”(简称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土地、居民和一切财富都被看成是西班牙王室的财产。代表国王的总督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行政、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在首府墨西哥城,设有主要行使司法和监督职能的检审法庭。总督下面设5个省,省下面是负责地方行政事务的郡守和市议会。除市议会是由当地有权势的富人组成外,所有的殖民官吏都是国王和总督委派的。为了便于统治,西班牙人还保留了由土著酋长管理的印第安人村庄,作为殖民机构的基层单位。
殖民地时期的土地政策,起初是“大授地制”(“委托监护制”)。殖民当局把土地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印第安人一起授予征服者。如科尔特斯征服墨西哥后,被授予22个城镇,2万5千平方英里土地,11万5千名印第安人。征服者“监护”印第安人,使他们皈依天主教,交纳贡赋。印第安人必须为监护人无偿劳动。在这种制度下,印第安人名义上是自由人,但不能离开监护者,不能离开土地,实际上成了征服者的奴隶。他们除向酋长、税吏纳税外,还向监护主、西班牙国王缴税。结果,一个印第安人有时竟要交纳20次赋税。
十八世纪中叶,大授地制瓦解,开始大地产制。地主、教会、军官占有大量土地。印第安人由于土地被掠夺,不得不到庄园里给地主当雇工,租佃地主的土地,被奴役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在庄园里,地主常常通过赊购商品、放债、替印第安人缴税等手段使雇工欠下一笔永远还不清的债务,以“债役制”的形式继续把印第安人束缚在土地上。马克思曾对此揭露说:“在有些国家,特别是墨西哥……奴隶制采取债役这种隐蔽的形式。由于债务要以劳役偿还,而且要世代相传,所以不仅劳动者个人,而且连他的家族实际上都成为别人及其家族的财产。”
过度的劳累、饥饿、疾病和非人的待遇,使印第安人大批死亡。以墨西哥中部为例,1519年印第安人为1,100万,到十七世纪中叶只剩了120万人。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当局又把非洲的黑人输入墨西哥。但是,黑人也无法忍受繁重的劳动。1570年,墨西哥有黑人2万多,十八世纪末仅剩下6千人了。
墨西哥北部以采矿为主的地区流行“米达制”。根据这种制度,印第安人村庄每年要抽出1/4的人去矿山服役,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8-22小时。矿山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死亡率高达4/5。凡被抽去服役的人,行前,村里都为他们举行“送葬”仪式。不少母亲将婴儿杀死,使他们免受开矿的折磨。因此,人们谈到这种制度时,说它“比任何天灾都可怕,比任何瘟疫都厉害”。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都是为宗主国的利益服务的。墨西哥只能生产西班牙本土不能种植或无法供应的作物,如小麦、大麦、水稻等。一切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农作物,如蚕桑、葡萄、橄榄、大麻等,都禁止种植。能为宗主国统治阶级提供暴利的农作物,如棉花、甘蔗、可可、蓝靛、烟草、金鸡纳树等,则大力发展。仅蔗糖一项,十八世纪末,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年产量,已达2万5千吨,其中2/3供出口。不准墨西哥开采和加工矿石,制造铁器;禁止生产丝绸、棉布和毛织品。只能把原料廉价卖给宗主国商人,制出成品后,再返回墨西哥高价出售。墨西哥与外国及与西属各殖民地间的贸易都是严格禁止的。对外贸易只能由宗主国每年两队结队行驶的商船队(“双船队制”)担任。这种垄断性贸易的利润极高,有些商人一个单程的航行获利率就高达300%。殖民当局还强征进出口税、销售税、纸张税、矿产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对盐、水银、纸张、烟草、火药等实行专买专卖。殖民地末期,墨西哥的税收竟多达60余种。
残酷的殖民掠夺给宗主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784-1789年,从新西班牙送入宗主国的钱达到年均600万比索,这个数字相当宗主国国库全部收入的2/3,“比人口多四倍的不列颠印度上缴英国国库的数量多一倍”。1809年,新西班牙全部收入1,440万比索,其中800万送入了国王的腰包。
除殖民官吏和白人地主的压迫外,印第安人还受到教会的剥削。早在殖民者入侵的同时,西班牙的传教士就随之涌进了墨西哥。在整个殖民地时期,教会不仅在精神上愚弄人民,设立宗教裁判所镇压人民的反抗,而且还是最大的地主和高利贷剥削者。殖民地末期,它已占据着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通过经营矿山、商业,放高利贷,征收什一税及洗礼费等聚敛的财产达到4,700万比索。墨西哥大主教仅财产收入每年就达13万比索。教会严格控制墨西哥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教育。学校讲授的课程主要是神学。出版的书籍多半与宗教有关。一切进步思想及书籍,都被视为“异端邪说”。在殖民统治期间,仅墨西哥城以异端邪说罪名被烧死的就有41人。成百上千的人被投入监狱,进步书籍被焚烧。
殖民者贪得无厌的掠夺和野蛮的压迫不断激起墨西哥人民的反抗。1680年新墨西哥省印第安人起义,杀死几百个西班牙人,控制全省达12年之久。1712年恰帕斯地区的暴动有2万余人参加,坚持战斗几个月。1761年尤卡坦地区的印第安人起义,迫使殖民当局调动全省的兵力才把起义镇压下去。1767年,米却肯州的印第安人斗争扩大到100多个村庄。墨西哥独立战争正是这种反抗的总爆发。
十八世纪中叶后,墨西哥的经济与政治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殖民者极力压制,墨西哥的经济依然在向前发展。墨西哥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是采矿业,主要是采掘金银。随着宗主国需要量的增加,墨西哥金、银的产量不断上升。十六世纪中叶,墨西哥银的产量占世界1/3。同期,新西班牙年产金银200万比索,1670年达到330万比索,1750年1,370万比索。在对外贸易上,宗主国不能满足墨西哥对商品的需求,非法的走私贸易十分兴盛,有的时候竟达到合法贸易额的10倍。这种情况,使宗主国不得不进行某些改革。
1765年,查理三世解除了加的斯港对贸易的垄断,另开了9个港口与殖民地贸易。1774年取消双船队制,殖民地之间可自由通商,关税也降低了。这些措施刺激了殖民地贸易的发展。1728—1739年,驶进韦腊克鲁斯港的船只为222艘,而1784—1795年,抵达墨西哥的船只已达1,142艘。1778—1788年,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贸易总额猛增了6倍。到十九世纪初,新西班牙的金、银产量又比十八世纪中叶增加了近1倍,达到2,300万比索。其中银产量比欧洲银产量的总和还多9倍。
仅次于采矿业的纺织业发展也很快。1571年新西班牙有80多家纺织工场。到1803年,仅克雷塔罗城一地就有纺织工场345家,织机1,280台,工人9千人,年产值达1万比索。另一个纺织中心普韦布拉有一半人口从事纺织业。1807年瓜达拉哈拉的轻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万比索。造船、玻璃、锻铁、制革、烟草、肥皂等行业都有了发展。1788-1808年间生产增长了5倍。
生产的发展使阶级关系出现了变化。殖民地时期,阶级压迫和种族压迫是交织在一起的。殖民当局不仅根据欧洲人血统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的高低,而且对出生在美洲的土生白人另眼相待。土生白人大部分很富有,但地位低人一等,基本上被排斥在殖民地的一切高级职务之外。如在殖民地时期的61个总督中,只有3个是土生白人;171个主教中土生白人只有41个。他们的经济活动也受到殖民政策的种种约束和“半岛人”的压制。
十八世纪中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土生白人开始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在历史舞台。他们不再把自己看成是西班牙人的后裔,自称为美洲人。他们吸收欧洲的哲学思想武装自己,歌颂、赞美养育自己的土地,把墨西哥看成是自己的祖国。他们不满半岛人的歧视,要求自由贸易和政治权利。特别是土生白人下层中的低级神职人员、医生、律师、商人、军官,成了一支十分活跃的政治力量。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后,北美英国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了墨西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在土生白人中秘密传阅。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土生白人的思想日趋成熟。在思想界,出现了以哲学家巴尔托拉、阿尔萨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派。他们反对殖民当局的经院哲学,提倡认真学习、探求真理、研究历史,并组织了“爱国者协会”,开办学校,宣传消除不平等、取消专制、摆脱西班牙控制、实行社会改革的主张。殖民当局对这股新思潮的出现十分不安。1767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亲自下令把鼓吹独立思想的耶稣会教士驱逐出新西班牙,并加强了对思想及舆论界的控制,要人民对国家大事“只能缄默和顺从,不能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
1793年,瓜达拉哈拉200多名土生白人密谋造反。1794年,下层土生白人胡安·格雷罗在首都组织起义。1799年,20多名土生白人组成“砍刀会”,公开要求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而独立。这些活动虽然由于组织不周和脱离群众而失败,却预示着墨西哥与宗主国的决裂已不可避免。十九世纪初,当西班牙由于内政腐败和对外战争而日趋衰落的时候,墨西哥独立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伊达尔戈领导的独立战争


墨西哥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对西班牙的占领。1808年初,拿破仑的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侵入西班牙。5月,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被迫退位,由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就任西班牙国王。
消息传到墨西哥,人们立刻骚动起来。土生白人兴奋地谈论着宗主国的事变,感到独立的时机已经到来。早就鼓吹脱离西班牙的教士塔拉曼斯特、墨西哥城市议会议员阿斯卡拉特、律师韦尔达德等人积极活动,要求召开国民大会,宣布墨西哥独立。土生白人控制的墨西哥城市议会认为,既然宗主国已处于无政府状态,墨西哥理应“还主权于民”,由市议会接管权力。然而,被半岛人控制的检审法庭却坚决反对任何脱离宗主国的企图。总督伊图里加来在双方的斗争中态度暧昧,他支持召开国民大会,又不赞成独立。9月15日,势力强大的半岛人发动政变,逮捕了总督,塔拉曼斯特等人都被关进监狱。这一行动,使首都爱国者的力量遭到了镇压。独立活动不得不以其他方式开始,这就是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在远离首都的乡镇首先发难。
墨西哥城西北瓜那华托州的多洛雷斯教区,有个土生白人神甫叫伊达尔戈。他1753年5月8日生于该州巴利阿多利德(今莫雷利亚)一个大农庄总管的家庭。1767年在该市一所耶稣会学校上学,后转到圣尼古拉斯神学院读书。1773年神学院毕业后,担任过教师、司库和院长。1793年任圣·费利佩教区神甫。伊达尔戈学识渊博,认真研究过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阅读了许多“禁书”,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他在自己的教区宣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揭露殖民当局的残暴和腐败。他在家里经常召开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参加的集会和舞会,使圣费利佩充满了自由的空气,被称为“小法兰西”。1803年,伊达尔戈来到了印第安人集中的多洛雷斯教区。他经常深入群众,了解人们的疾苦,传授农业知识,帮助印第安人种植殖民当局禁止的橄榄、桑树和葡萄,教他们养蜂、酿酒、鞣革、制陶等,深受人民的爱戴。


宣告墨西哥独立战争开始的多洛雷斯大钟
1808年首都爱国者的独立活动失败后,伊达尔戈和圣米格尔镇的民团上尉阿连德、军官阿尔塔马、郡守多明格斯等爱国者建立了联系。他们常常秘密集会,分析宗主国和墨西哥的形势,还到墨西哥城、韦腊克鲁斯等地了解情况,酝酿独立。1809年,米却肯州首府巴利阿多利德发生了争取独立的密谋,由于计划败露,没有成功。1810年,在阿连德的介绍下,伊达尔戈参加了旨在推翻西班牙人统治的秘密团体“文学和社交会”。他和阿连德等人一起制定了在全国发动起义的计划,准备于当年10月1日起义。
1810年9月中旬,密谋被告发,殖民当局立刻派兵搜捕起义者。15日,郡守多明格斯被捕。阿尔塔马获悉,星夜赶到多洛雷斯告诉伊达尔戈。伊达尔戈当即决定,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提前起事。这时,天已黎明,伊达尔戈下令释放监狱里的囚犯,逮捕镇上的西班牙人。然后,像平常一样敲响教堂的大钟。当远近数千名印第安人到齐,伊达尔戈登上讲坛,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人们。他以坚毅的目光看着大家,激动地说:“孩子们,你们愿意成为自由人吗? 300年前,可恨的西班牙人从我们祖先手里夺走的土地,你们愿意夺回来吗?”顿时,长期蕴藏在人们心中对殖民者的怒火迸发了。人群振臂高呼:“绞死卡丘平!”“打倒坏政府!”“美洲万岁!”这就是墨西哥历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这一响亮的呼声宣告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开始。
在伊达尔戈的号召下,印第安人拿起棍棒、斧头、砍刀、投石器等,很快就形成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起义军由多洛雷斯出发,一路上捣毁庄园,焚烧契约,严惩殖民者。广大被奴役的印第安人、债役农和矿工纷纷投奔起义军。9月,起义军攻克瓜那华托城。10月下旬,当起义军逼近首都时,人数达到七、八万人。
当时,西班牙军队的主力远在北方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墨西哥城的守军只有3千多人,在特鲁希略上校的指挥下,布防在城郊拉斯克鲁斯山口一带。战斗开始后,起义军前赴后继,经过9小时激战,大败殖民军。特鲁希略损兵折将,只剩2千人左右退回城里。通向首都的道路打通了。此时,起义军本可一鼓作气拿下首都。但是,伊达尔戈认为起义军缺乏训练和弹药,不可能占领首都;即使占领了,也无法抵挡西班牙军主力的反攻。于是,不顾阿连德等人的反对,先打算与总督谈判,后决定撤退。这一决定错过了攻占首都的良机,挫伤了起义军的锐气。不少人开始退出革命队伍。
撤退途中,起义军在阿库尔科与卡耶哈统率的殖民军主力突然遭遇。卡耶哈率领7千人,其中5千人是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伊达尔戈的队伍大部分是毫无军事知识的印第安人,许多人甚至拉家带口跟着队伍前进,所以很快就被击溃。起义军撤退到塞拉亚,决定分兵两路:主力部队由阿连德率领去西北部的瓜那华托;另一支为数不多的队伍由伊达尔戈率领回到南方的巴利阿多利德。
伊达尔戈起义的同时,革命之火迅速在全国蔓延。圣路易斯波托西、瓜达拉哈拉等地都发生了争取独立的战斗。广大农民、矿工、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和中小资产阶级分子都踊跃参加革命。根据形势的变化,伊达尔戈决定改变原计划,率部前往瓜达拉哈拉,与当地起义者汇合。
11月26日,伊达尔戈的队伍进入瓜达拉哈拉。他采取了一系列壮大革命力量的措施。他在解放了的地区组织行政管理机构和统一的革命政府,出版发行2千多份的革命报纸《美洲觉醒者报》,颁布带有社会改革性质的革命法令。11月29日的法令宣布废除奴隶制,10天内必须解放奴隶,违令者处以死刑;取消人头税及对生产的垄断和烟草、火药、酒的专卖权等。12月5日的法令要求把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归还原主,立即取消印第安人必须以地租偿还的债务,停止向印第安人公地征税等。伊达尔戈还十分注意团结所有土生白人一起战斗。1810年11月15日,他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尚在为殖民当局效劳的土生白人转到革命者一边来。他声明,革命者的目的仅仅在于“剥夺欧洲人的权力”。这些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革命队伍又开始发展了。
起义军的主力在阿连德的带领下到达瓜那华托不久,就遭到了敌人的进攻。卡耶哈亲率几千名殖民军,分两路向阿连德猛扑。由于起义军的武器奇缺,又得不到支援,抵抗6个多小时后退出了该城。12月中,阿连德率残部来到瓜达拉哈拉,与伊达尔戈重新汇合在一起。
1811年1月中,卡耶哈带着8千多殖民军到瓜达拉哈拉镇压起义者。阿连德主张采取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伊达尔戈却相信已有七、八万人的起义军可以战胜敌人,主张出城迎敌。战斗于1月17日在瓜达拉哈拉城东南的卡尔德龙桥地区展开。起义军战斗很英勇,两次击败了殖民军的进攻。卡耶哈孤注一掷,调10门大炮向起义军阵地猛轰,一发炮弹击中了起义军的弹药库,引起混乱。卡耶哈乘势反扑,起义军失败了,数以千计的战士牺牲了。
卡尔德龙桥失败后,一部分人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伊达尔戈。伊达尔戈被撤去了最高统帅的职务,由阿连德统领全军。阿连德决定向北方撤退,与那里的起义者汇合,同时求助于美国。由于叛徒出卖,起义军在萨尔提略北面的巴杭矿场中敌埋伏,伊达尔戈、阿连德等革命领袖全部被俘并陆续遇难。7月30日,伊达尔戈被害。他的首级被送到瓜那华托,放在铁笼子里示众达10年之久。
1811年8月19日,伊达尔戈的余部在腊伊昂的组织下,于西塔库阿罗建立了新的革命领导机构“美洲最高民族委员会”。其它地区的革命者也以游击战的形式继续活动。南方的莫雷洛斯力量逐渐壮大,成了继伊达尔戈之后独立运动中最杰出的领袖。

莫雷洛斯领导下的独立战争


何塞·马利亚·莫雷洛斯是印欧混血种人,1765年9月30日生于巴利阿多利德一个穷木匠的家庭。父亲早亡,他从小就在村里务农,当过马伕。1790年考入伊达尔戈担任院长的圣尼古拉斯神学院。1798年任乡村神甫。由于出身低微,莫雷洛斯接近下层人民群众,对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有切身的了解。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他很早就确立了反抗殖民统治的志向。
伊达尔戈起义后,莫雷洛斯立即投奔起义军,被伊达尔戈派往南方卡拉库阿罗地区发动革命。莫雷洛斯坚定勇敢,有卓越的组织才能,几个月的功夫就组成了一支二、三千人的队伍,在南部山区开展活跃的游击战。伊达尔戈牺牲后,莫雷洛斯决定继承他的遗志,完成独立大业。
莫雷洛斯吸取了伊达尔戈失败的教训,非常重视起义军的军事训练,重视革命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他以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多次打败政府军,先后解放了奇尔潘兴戈、库阿乌特拉、特华坎等地。1811年底,墨西哥南部除首都和一些大城市外,几乎都被莫雷洛斯领导的起义军所控制。
1812年2月,殖民军攻占了西塔库阿罗,把腊伊昂领导的“最高民族委员会”逐出该城。接着,卡耶哈又率5千名殖民军来到库阿乌特拉,企图消灭莫雷洛斯领导的起义军。莫雷洛斯指挥部队沉着迎战,尽管敌人炮火猛烈,攻势很凶,甚至几次攻入城内,都顽强抵抗,将敌人击溃。后来,卡耶哈改为围困。守城军民坚持了72天,水尽粮绝, 5月2日凌晨被迫撤退。拿破仑十分赞赏莫雷洛斯的军事才能。他得悉莫雷洛斯指挥军队胜利突围后,曾惊叹道:“我要是有5个莫雷洛斯,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1812年8月,莫雷洛斯的部队经过休整又转入进攻。起义者很快就收复了库阿乌特拉、奥里萨巴,不久攻占特华坎和瓦哈卡,次年4月拿下重要海港阿卡普尔科。南方又被起义者控制了。
1813年9月14日,在军事斗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莫雷洛斯在奇尔潘兴戈召开了“美洲最高民族代表大会”(实际上它是个相当于议会的常设机构)。会上通过了莫雷洛斯起草的名为《民族意识》的重要文件。文件宣布:“美洲是自由、独立的美洲,她不隶属于西班牙和其他任何民族、政府或王朝”,号召“赶走西班牙强盗”,“摧毁专制政权并代之以自由政府”,“按照人民的意志”建立主权来自人民的、三权分立的国家。文件还要求“永远废除奴隶制和血统差别”,“缩小贫富悬殊”,“废除徭役、贡赋、捐税等无数重课”,对外主张和平外交,尊重民族主权,反对侵略行动。这一文件表明,在莫雷洛斯的心目中,独立战争决不仅是争取国家的独立,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政治内容。
莫雷洛斯同一时期签署的其他文件还宣布:所有的高官显贵都是“民族的敌人”,“暴政的随从”,革命军应没收其土地和财产;消灭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每个劳动者都应得到一块足以谋生的土地”。这些切中时弊的主张深刻地触及了社会的阶级矛盾。比起伊达尔戈来,莫雷洛斯的思想前进了一步。会上,代表们拥戴莫雷洛斯为革命军的最高统帅,赋予他全权处理行政事务的大权。
奇尔潘兴戈议会作出的另一贡献,是通过了《墨西哥独立宣言》。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宣布独立是不赞成的,他们想继续打着费尔南多七世的旗号活动。由于莫雷洛斯的坚决斗争,1813年11月6日,大会通过了《墨西哥独立宣言》,宣布:墨西哥不再受西班牙的控制,已从殖民地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奇尔潘兴戈大会后,莫雷洛斯决定进攻敌人的战略重地巴利阿多利德,把革命向北方推进。但是,莫雷洛斯由于忙于组织会议,忽视了军队的训练。殖民当局乘机加强了反革命力量,组织了专门对付莫雷洛斯的北方军。1813年12月22日,莫雷洛斯率6千人,带30门大炮来到巴利阿多利德城郊。守城敌军只有1千多人,本不是起义者的对手。不料,正在激战时,卡耶哈的北方军赶到。起义军腹背受敌,不得不撤出战斗,后又被敌人偷袭,遭到严重损失。莫雷洛斯的亲密战友、著名的游击队领袖马塔莫罗斯等被杀害。军事上的失利使革命队伍内部以腊伊昂为首的反对派抬头。他们撤销了莫雷洛斯的最高行政权,只让他指挥作战。这一决定削弱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
1814年,欧洲和宗主国的形势也发生了不利于墨西哥革命的变化。3月拿破仑战败, 5月费尔南多七世在“神圣同盟”的支持下复位。顿时,反动势力又猖獗起来。墨西哥的殖民当局得到宗主国的增援,加强了对革命的镇压。他们恢复了旧的司法制度和宗教裁判所,重新强迫印第安人缴纳人头税,宣布对所有参与反政府活动的人处以死刑,还用拉拢收买土生白人的办法分化革命队伍。一时,上层土生白人纷纷投奔殖民当局。
为了重申革命纲领,回击反动势力的反扑,1814年10月22日,奇尔潘兴戈议会在米却肯州的阿帕辛坎颁布了墨西哥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墨西哥美洲自由制宪法》。宪法宣布:墨西哥将确立共和政体,人民有权随时更换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议会由每两年一次的三级选举产生,最高行政权由议会任命三人掌握,每年更换一人;总统抽签产生,每4月一次。它还规定了普选权、言论自由、人人平等、发展教育等民主措施。这部宪法是以1812年西班牙的进步宪法为蓝本,并参照美国、法国宪法制定的,远没有象《民族意识》那样表达下层人民群众的意愿,其繁琐的条文也不可能执行。但是,它宣布墨西哥为独立国家和确立共和政体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1815年,南方的游击队除瓜达卢佩·维多利亚、腊伊昂、盖雷罗等仍在坚持斗争外,几乎全被镇压了。为了躲开敌人的追击,建立新的根据地, 9月底,奇尔潘兴戈议会决定迁往北方的特华坎。代表们要求莫雷洛斯担任护送任务。中途,由于走漏消息,11月5日,队伍在特斯马拉卡一带遭到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袭击。莫雷洛斯不顾个人安危,毅然留下狙击敌人。他们打败敌人的几次冲锋,最后因叛徒出卖而被俘。关押期间,莫雷洛斯坚贞不屈,1815年12月22日壮烈牺牲。
伊达尔戈和莫雷洛斯领导的独立战争是下层民众广泛参加的革命运动。它不仅反映了殖民地被压迫人民的独立愿望,而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社会改革的要求,因而带有社会革命的性质。伊达尔戈和莫雷洛斯被害后,下层民众的革命力量遭受了很大损失。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开始转到上层土生白人手中。这个阶层的代表就是奥古斯丁·伊图尔维德。

墨西哥的独立


奥古斯丁·德·伊图尔维德1783年9月生于巴利阿多利德一个白人大庄园主之家。15岁便辍学当了地方民团的军官。伊图尔维德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1808年首都的半岛人发动政变时,他的一家都站在西班牙人一边。多洛雷斯起义后,由于伊达尔戈和他曾在圣尼古拉斯神学院相识,便邀他参加革命,并答应任命他为少将。伊图尔维德害怕人民革命危及他的财产和地位,认为群众造反“会把全国夷为平地,破坏财富,激化欧洲人和美洲人的矛盾,牺牲数以千计的生命”,因而拒绝伊达尔戈的邀请,投奔了政府军。以后,他残酷镇压革命运动,野蛮屠杀起义者,甚至连他们的家属也不放过。他因为对起义军作战有功,由上尉擢升为上校。
伊图尔维德代表着上层土生白人的利益。这个阶层从殖民统治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较多的特权,虽然不满半岛人的歧视和压制,但更惧怕人民群众的反抗。独立战争初期,这个阶层和殖民当局一起极力扑灭革命的烈火。当各地的人民起义被镇压后,他们与宗主国的矛盾又尖锐起来。摆脱西班牙控制的渴望,南美各国纷纷独立的榜样,使他们感到:墨西哥独立的果实已经成熟,是该采摘的时候了。
1820年3月,西班牙发生了革命。费尔南多七世被迫恢复1812年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加的斯宪法。消息传来,墨西哥人民也要求颁布和执行这部宪法。这一形势,使上层土生白人开始担心宗主国革命的火焰蔓延到墨西哥,同样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决定出来领导独立运动,使之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这样,伊图尔维德就成了他们的理想人物。
1820年11月,在以墨西哥前宗教裁判所所长蒙特阿古多、宗教裁判所成员提腊多和检审法庭庭长巴塔耶尔为首的上层土生白人的支持下,伊图尔维德被任命为南部梅斯卡拉河地区军队司令,专门对付反抗殖民统治的由盖雷罗领导的游击队。开始,伊图尔维德企图消灭起义者,屡遭败绩,于是改为联合盖雷罗。
1821年2月24日,伊图尔维德在伊瓜拉城公布了他的独立纲领——“伊瓜拉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墨西哥摆脱西班牙和其他一切国家而独立;建立以费尔南多七世或波旁王朝其他代表为首的君主立宪政体;管理制度和行政机构维持现状;天主教为国教;保护教会特权,不侵犯教会财产;一切种族必须团结;全体居民都有参政权。这是一个充满对统治阶级妥协、让步,极力保护旧制度的极不彻底的独立纲领。它和伊达尔戈、莫雷洛斯的独立思想是根本不能相比的。但是,在大规模的人民起义遭到镇压的情况下,这一纲领毕竟反映了广大民众要求独立的愿望。它逐渐被广泛接受了。6月,瓜达拉哈拉公布了伊瓜拉计划,接着其他城市也纷纷仿效,宣布脱离殖民当局、拥护伊瓜拉计划。许多游击队领袖,如盖雷罗、尼科拉斯·布拉沃、瓜达卢佩·维多利亚等,都参加到伊图尔维德的队伍中来。
伊图尔维德声称要保证实现以“宗教、团结、独立”三原则为基础的伊瓜拉计划,建立所谓“三保证军”。不到半年,三保证军扩大到4万余人,攻占了瓜那华托、巴利阿多利德等城市, 7月初逼近首都。总督阿波达卡被迫辞职。
7月30日,新总督奥诺多胡抵达韦腊克鲁斯。当时,西班牙军队不足6千人,只控制着首都等几个孤立的大城市。墨西哥殖民制度的废除只是时间问题。奥诺多胡感到,阻挡殖民地的独立已不可能,继续战斗下去只会使宗主国遭到更大的损失。西班牙的革命形势也不允许调集援军到殖民地来。奥诺多胡决定同伊图尔维德谈判。1821年8月24日,双方在科尔多瓦城达成协议,承认了伊瓜拉计划。9月27日,三保证军进入墨西哥城。28日,临时委员会宣布墨西哥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组成以伊图尔维德为首的摄政会议。
墨西哥独立了。代表上层土生白人利益的伊图尔维德窃取了革命的果实。1822年5月,曾支持伊图尔维德上台的旧势力又一次策动军队叛乱,公然恢复帝制。7月25日,伊图尔维德加冕,称为墨西哥皇帝奥古斯丁一世。但是,这一违背时代潮流的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同年12月,韦腊克鲁斯守军军官圣塔安那发动起义。不久便波及全国。1823年3月19月,伊图尔维德被迫退位,流亡欧洲。11月7日,制宪大会开幕。1824年1月31日正式批准了国家的独立和共和政体。墨西哥人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墨西哥南部的中美洲,殖民地时期是新西班牙总督区管辖的一个独立单位。墨西哥独立战争开始后,这里也发生了土生白人领导的起义。1821年9月15日,中美洲地区宣布独立;1822年1月25日,合并于墨西哥。伊图尔维德帝国瓦解后,1823年7月,中美洲脱离墨西哥,组成中美洲共和国联邦,首府设在危地马拉城。1838年,中美洲共和国联邦解体,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先后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

墨西哥独立战争的特点和意义


墨西哥的独立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同西属美洲殖民地其它地区相比,墨西哥的独立有着自己的特点。
首先,革命战争的爆发不是在首都。由于半岛人势力强大,首都爱国者的活动遭到严密监视和残酷镇压,独立战争不得不在远离首都的农村开始。这就决定了墨西哥独立的曲折路程。
其次,革命起于基层,最初由接近下层人民的土生白人领导,受压迫最深的广大印第安人积极参加,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些领导人物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不仅要求国家独立,而且在斗争中提出许多符合人民要求的社会改革主张,使革命同时具有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再次,独立战争后期,上层土生白人掌握了运动的领导权,墨西哥实现独立是沿着一条极不彻底的道路完成的。到1821年宣布独立时为止,墨西哥不仅君主制没有废除,旧制度、旧秩序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比起南美大陆其它独立国家来,墨西哥独立战争所取得的成果更加有限。
尽管墨西哥独立战争的道路崎岖曲折,毕竟是以墨西哥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套在人民头上300年的殖民枷锁被打碎了,墨西哥成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殖民制度的消灭,强迫劳役制、人头税、贵族爵位的废除和宗教裁判所的撤销,打击了封建制度,削弱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加之革命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这一切又为墨西哥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国际范围来说,墨西哥和整个西属美洲殖民地的解放,是十九世纪初叶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震撼了世界殖民体系,尤其是对古巴、波多黎各等尚处在西班牙统治下的殖民地人民,给了巨大的鼓舞和支持。
若干年来,许多国家的史学工作者,在墨西哥独立战争问题上写了大量著述,对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考证。但是,对革命前墨西哥的经济发展程度、战争的领导权、运动的性质等问题,仍有颇大争论。有些人认为,革命前,墨西哥的经济主要是封建性的殖民地经济,资本主义因素十分微弱。还有的人认为,拉丁美洲从来就没有封建社会。因而,独立战争只是土生白人领导的分离主义运动。另一些人认为,革命前,墨西哥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独立战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举起争取独立的旗帜,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一次反殖反封斗争”。我国史学界的一般看法是,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下的这次运动,是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的的,革命的结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它应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的民族解放战争。说它仅仅是土生白人的分离运动或断言为资产阶级革命,都有所偏颇。

① 即新加利西亚、新比斯开、新莱昂、新墨西哥和尤卡坦。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1页注(40)。
① 殖民地时期,出生在西班牙本土的殖民者被称为“半岛人”。在墨西哥也被蔑称为“卡丘平”,意为“装靴刺者”。
① “文学和社交会”是当时活跃在克雷塔罗市的一个反西班牙秘密组织,主要组织者是多明格斯、阿连德、阿尔塔马等人。它以文学和社交为名进行争取独立的活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