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克里木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667 评论:0

1853年7月至1856年3月的克里木战争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一场重要国际战争,是法国、英国、土耳其、撒丁等国为一方,俄国为另一方,为争夺欧洲优势与中近东而进行的激烈军事冲突。它起因复杂,后果严重,历来受到各国史学家们的关注。

干戈原由


法、英、土、俄兵戎相见,决非偶然。克里木战争是十九世纪前半叶数十年来有关“东方问题”与欧洲霸权的国际斗争的结果。
俄国沙皇为首的欧洲君主于1815年打败拿破仑一世后,建立了神圣同盟。俄国沙皇等认为“保卫信仰、和平与真理”的反动秩序将永世长存。但事与愿违,受到损害的法国图谋复仇,英国对神圣同盟若即若离,互称“亲兄弟”的奥地利、普鲁士与俄国逐渐离心离德。二十、三十年代不断演变的矛盾,四十年代迅速激化,五十年代便导致火并沙场。
当时最突出的矛盾为关于奥斯曼帝国“遗产”的争夺。1453年,土耳其人攻克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城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 改称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曾经强盛一时,地跨亚、欧、非3大洲。它于十八世纪末陷入危机, 十九世纪中叶濒临崩溃,但仍包括小亚细亚、巴尔干、波斯湾沿岸、红海沿岸和埃及等广大地区。君士坦丁堡被称为“东西方的金桥”, 欧洲和亚洲的贸易交换,东南欧与西欧的物资流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商业往来, 多以此地为枢纽。俄、英、法、奥等欧洲大国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战略地位早已垂涎。谁能获得此份遗产,谁便将成为西方头号强国。但是, 它们之中谁也无力独吞。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问题,史称“东方问题”。
在1815年以前的100年内, 俄军曾数度跨过普鲁特河,甚至有时渡过多瑙河。十九世纪上半叶, 沙皇俄国大力南侵, 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主要威胁。1829年俄土战争时,俄军长驱直入, 渡过多瑙河,跨越巴尔干山, 占领亚德里亚诺波(埃迪尔内),直接威胁君士坦丁堡。三十年代初,俄国乘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反对奥斯曼帝国素丹马赫穆德二世之机, 以“保护”素丹为名, 派遣海陆军来到君士坦丁堡, 控制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1833年, 俄国迫使素丹签订立翁克尔—伊斯克列西条约: 除俄国外,素丹政府对其他各国军舰关闭两海峡。英、法对此大为不满, 派舰队驶向两海峡。事后, 俄军撤走,但俄国完全控制了黑海。俄国南下的攻势和获得的上述特权激化了国际矛盾。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 俄国的主要竞争者为法国。十九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之后, 英国成为俄国的主要对手。1840年,英国联合奥地利与普鲁士, 迫使俄国取消1833年俄土条约。次年7月, 英、法、奥、普、俄、土6国在伦敦开会, 专门讨论两海峡问题。会议决定, 奥斯曼帝国在和平时期对于各国军舰一律关闭两海峡。这是关于两海峡的第一项国际协定。俄国丧失独自派遣舰队通过两海峡的特权。
俄国忍受如此重大的外交失败,完全出于无奈。它面对英、法、奥、普、土5国的合作只有让步方为上策。但是,尼古拉一世的沙皇宫廷决不就此罢休。四十年代中期,俄国重新加紧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1844年尼古拉一世出访英国。他在伦敦公然说奥斯曼帝国是个“病夫”,“它正在死亡”,建议一旦危机成熟,俄、英应共同进行瓜分。1852年,沙皇再次旧话重提,希望瓜分病夫的遗产。英国对此持保留态度。
五十年代初,这场国际争端由于“圣地”问题而激化。耶路撒冷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历史上几经劫洗后,基督教在此保存了伯利恒寺等著名圣殿、教堂与钟楼。掌管这些建筑物与获得其他权利,被称为“上帝陵墓的钥匙权”。十六至十八世纪,天主教拥有此项权利。十八世纪,钥匙权被东正教夺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问题重新提出。
1850年5月,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向奥斯曼帝国素丹阿布都尔-麦吉德明确要求,应由天主教掌管上帝陵墓的钥匙权。
奥斯曼帝国范围内,尤其巴尔干和希腊,居住着许多基督徒。圣地之争实际为争夺对于广大基督徒的控制,也是一场对于帝国遗产的角逐。法国政府的目的还在于削弱俄国的影响。英国政府表示支持。圣地之争是东方问题的宗教表现。土耳其的贵族们早已愤恨俄国的南侵,希望保持奥斯曼帝国往日的威严。现在,他们在数害之中择其轻者,企图依靠法、英支持,抵御俄国威胁。1852年2月,土耳其素丹同意将圣地钥匙权转交天主教掌管。俄国大为不满。圣地之争成为爆发战争的直接原因。
沙皇俄国的南侵政策,主要出自俄国封建贵族扩张领土的野心。俄国在近东市场贸易中受到英、法的排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法、英两国的有关政策, 亦出自其重大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需要。英、法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需要寻求广阔市场、大量原料, 保证交通安全与贸易发展。法国在土耳其拥有大量投资。英、法在近东市场已逐渐排挤俄国, 但未摧毁俄国的竞争能力。英、法资产阶级在中近东谋求的政治经济利益, 是驱使它们走向冲突的主要动力。英国企图控制地中海与中近东, 保证自己与印度殖民地的联系。法国希望控制中近东, 并为在远东的殖民侵略建立安全通道。英、法之间虽也存在矛盾, 但它们逐渐联合起来, 共同反对俄国。
1853年初, 圣地之争恶化了局势。俄军15万人奉命在靠近奥斯曼帝国边境普鲁特河左岸结集。英、法舰队也已抵达爱琴海一带。战火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同年2月28日, 沙皇副官海军上将缅希科夫乘俄国军舰到君士坦丁堡。他趾高气扬地与奥斯曼帝国的官员们进行秘密谈判,要求与土耳其建立永久同盟, 并保护素丹所属东正教臣民。在俄国使团的威胁下, 素丹外交大臣富阿德由于执行亲法政策而被迫辞职。5月5日, 谈判破裂。缅希科夫代表俄国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 要求俄土结盟, 保证东正教臣民信仰自由等, 限制5日内答复。
素丹阿布都尔-麦吉德在法、英政府的支持下予以拒绝。缅希科夫于21日离开君士坦丁堡, 行前威胁地表示: “此次便服来访,不久将身穿军装重新归来。”俄国与奥斯曼帝国断交。6月初, 英、法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6月25日, 沙皇尼古拉一世发表强硬声明: 将和先辈一样保护奥斯曼帝国之东正教臣民。7月3日, 俄军渡过普鲁特河,侵入奥斯曼帝国。克里木战争中,就交战的法、英、俄而论, 皆为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战局演变


克里木战争有3个重要战场:巴尔干半岛、克里木半岛和高加索,其中决定性的为克里木战场,故称克里木战争。此外,在波罗的海、白海和远东也曾发生零星战斗。
法、英、土为一方与俄国为另一方的这场战争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为俄土在巴尔干半岛作战;后期主要是法、英、土、撒丁与俄国在克里木半岛作战。
战争前期,或称巴尔干时期。1853年5月俄土断交以后,7月3日,米·德·戈恰科夫率领8万俄军渡过普鲁特河,侵入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此两公国当时仍属奥斯曼帝国版图。俄军入侵表明沙皇政府对奥斯曼帝国不宣而战。战火首先由沙皇俄国点燃,“东方危机”演变成为“东方战争”。此后局势迅速变化。9月末,英、法舰队应素丹要求,由达达尼尔海峡到达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政府在英、法支持下,要求俄军于18天之内撤出侵占地区。俄国不予理睬。10月4日,土耳其向俄国宣战。11月1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不久,土军15万人到达维丁和沃耳特尼察等地,迎击多瑙河对岸的俄军,其中1万人渡过多瑙河与俄军作战。此时,俄土军队之间仅仅发生小规模战斗,双方隔河对峙。俄军侵占两公国的局面未有变化。与此同时,土、俄双方在高加索也开始战斗。
11月30日,继俄军越过普鲁特河之后,纳希莫夫率领的俄国黑海舰队袭击了停泊于锡诺普港湾的土耳其黑海舰队。土耳其舰队仑促应战,交锋数小时,结果几乎全部覆没,舰队司令奥斯曼帕夏受伤被俘。停泊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英、法舰队受到公开挑战。
锡诺普海战终于促使英国内阁决心反对俄国, 也激怒了法国政府。1854年1月4日, 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俄国于2月21日向英、法宣战, 27日, 英、法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3月初,英、法、土3国缔结军事防守同盟,“决心保卫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3月23日, 俄军5万人渡过多瑙河, 向土军发起攻击。27日,英、法政府对俄国宣战。至此,主要参战的国家已经卷入战局。
1854年夏天在克里木战争的前期具有重要意义。5月, 俄军围攻多瑙河右岸的锡利斯特拉, 土军顽强防守。俄军被歼5万多人。锡利斯特拉之战引起了奥地利的干预与法、英军队登陆瓦尔纳。
奥地利十分关注战局。俄军侵占两公国与控制多瑙河口, 使它与该地区的贸易大受损失。奥地利帝国对于巴尔干半岛早已怀有野心。现在, 面临俄国威胁, 它派遣8万大军云集东部边界,准备攻击俄军后方。奥国于6月3日发出最后通牒, 强烈要求俄军撤出两公国。法、英看到巴尔干战局不利于土耳其, 便派遣两国联合舰队运送5万英、法军队于6月24日在瓦尔纳登陆, 并向多布罗加进兵,企图从侧翼打击俄军。土军的坚持抵抗, 英、法军队的侧翼包围和奥军的背后威胁, 使俄军陷入困境。6月末,俄军开始撤退,9月,撤回普鲁特河左岸, 放弃了一度占领的两公国。俄军掠夺了当地金库。奥地利根据与土耳其的协定, 出兵占领两公国。
俄国进攻与土耳其防守是当时战事的主要态势。恩格斯曾指出:“尼古拉自恃有百万大军……在1853年向西方进行挑战”。但是, 巴尔干初期交锋的结果对俄国颇为不利, 锡利斯特拉之战使俄国遭受惨重损失。它未能实现占领两公国的企图, 却促成了国际局势于己不利的演变。
战争后期,或称克里木时期。俄军撤走后,法、英两国政府并不满足,它们充分了解俄军实力犹在,企图给俄国以真正打击。法、英在瓦尔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攻打克里木半岛。它们的作战方案,在于夺取塞瓦斯托波尔,占领克里木半岛等地,以求消灭俄国黑海舰队,切断俄国与黑海的联系,从而阻止它的南下势头。
1854年9月13日早晨,俄国海军上将科尔尼洛夫与中将纳希莫夫在塞瓦斯托波尔最高点——海军图书馆阁楼上用望远镜瞭望。他们大为吃惊地发现海面天际驶来一群敌舰。14日,300多艘舰船运载的6万2千名法、英、土联军在该城北方的耶夫帕托里亚登陆。
法、英军队经过周密考虑,不曾直接进攻塞瓦斯托波尔。塞瓦斯托波尔是俄国在黑海的要塞、舰队的基地。法、英军队在克里木半岛登陆,战火烧到俄国。战争进入关键阶段。
登陆军队未曾遇到抵抗。当时,沙俄宫廷正调集大军密切注视西部边界,等待敌人进攻首都彼得堡。它仅仅派遣缅希科夫率军3万余名防守克里木半岛。缅希科夫昏庸无能而狂妄自大,对敌军来犯毫无估计,半岛设防不严。
在海上,英国舰队是主力。在陆地,法军从人数到战斗力皆超过英军。土军人数较少。法军司令是圣阿尔诺元帅,英军司令为拉格兰勋爵。
法、英联军登陆后,于9月19日发兵南下,指向塞瓦斯托波尔城。20日,法、英联军在阿尔马河遇到俄军,双方发生激烈战斗。法军博斯凯的骑兵师猛攻俄军左翼,英军攻其右翼,俄军败走。缅希科夫被人们称为“伊兹缅希科夫”,即叛徒之意。他率领俄国野战军队通往塞瓦斯托波尔东北的巴赫奇萨拉依。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奉命负责塞瓦斯托波尔的城防, 守军约为2万水兵。法、英联军在此重要关头未曾充分利用俄军城防甚差并在阿尔马战败之机, 立即挥戈南下直取塞瓦斯托波尔。此种犹疑迟缓举动令当时国际舆论吃惊, 也使后世史学家与军事家费解。俄军得到喘息机会后, 加固城防, 准备坚守。
塞瓦斯托波尔守军凿穿数艘军舰, 沉入港内, 封锁了港口。俄国水兵和部分居民在城外修建了由多层工事组成的保护圈。守军自感力量不足, 盼望缅希科夫所部野战军队的支援。阿尔马战后, 由康罗贝尔将军接替病重的法军司令圣阿尔诺。法、英联军数日后开始南下, 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城。克里木战争的高潮塞瓦斯托波尔争夺战从此开始, 并延续了349天。
俄国野战军队得到增援, 10月末在巴拉克拉瓦进攻并取胜。11月, 法、英军队在英克曼之战中以少击众, 俄军损失1/3。远在约2千公里之外的彼得堡宫廷, 无视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困境。沙皇尼古拉一世于1855年2月下令进攻, 以求切断法、英联军的供应线。战斗发生于耶夫帕托里亚, 俄军再次惨败。沙皇政府认为缅希科夫无能, 令其“因病”辞职, 改由米·德·戈恰科夫担任克里木半岛俄军司令。司令官的更替也未改变俄军处境。8月,乔尔纳亚列奇卡一战, 俄军的进攻又以失败告终。俄国野战军队从此无力解救围城。塞瓦斯托波尔只得任凭法、英军队攻击。
自从1854年9月末开始围攻以来, 法、英联军不断加强攻城力量。土耳其也从多瑙河调来援军3万5千人。同时, 法、英积极争取盟友。它们于1855年1月与撒丁王国结盟。撒丁王国立即派遣1万5千军队参加战斗。军事力量的增加使法、英处于十分有利地位。盟军达到12万之众,且装备精良、弹药充足、供应良好。守卫在克里木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城的俄军共有5万多人,后又派来增援军队, 共计为十数万人。


1853年—1856年克里木战争地形图 1


1853年—1856年克里木战争地形图 2


1854年10月,法、英联军初次炮轰塞瓦斯托波尔。俄方死伤千余人, 海军上将科尔尼洛夫被击毙。1855年4、5、6与8月, 法、英联军接连炮轰塞瓦斯托波尔, 守军大片工事被摧毁, 兵员伤亡惨重。8月炮轰时,俄方每日平均被击毙近3千人。海军中将纳希莫夫于6月巡视工事时遭敌军枪击, 重伤而死。数月围攻, 几番炮轰, 使得俄军损兵折将, 伤亡惨重, 外壕丢失, 抵抗减弱, 濒临绝境。
法军司令康罗贝尔将军与英军司令拉格朗不和, 只得于1855年5月辞职,改由别利西埃将军继任。拉格朗于6月因病去世,由辛普森继任司令。法、英联军加紧争夺护城工事,不断收缩包围圈。
9月5日,700门大炮猛轰塞瓦斯托波尔。3日之内弹雨纷纷,血肉横飞,俄军工事大量被毁。这是法、英第6次,也是最后一次炮轰。8日,法、英军队发起总攻击,经过激烈厮杀,法军终于夺下马拉霍夫冈高地。这是俯瞰全城的制高点。它的丧失使该城无法继续防守。残留的守军被迫经由事先架设的便桥撤到北岸。塞瓦斯托波尔落入法、英联军手中。克里木战争基本结束。此后,其他地区仍有一些战斗,但已无关大局,不能改变俄国战败的事实。
在此前后,法、英联军在舰队支持下,曾占领刻赤、阿纳帕、金布恩等黑海沿岸城镇,并在亚速海沿岸毁坏俄军粮食储备和焚烧若干小城。法、英军队在克里木获得大胜之后,未曾出师北征,侵入俄罗斯帝国内地。看来,拿破仑一世的惨痛教训,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除了巴尔干和克里木之外,高加索、波罗的海、白海与远东也先后发生过战争。高加索战场尤为重要,波罗的海战场也别具特色。
俄、土之间对高加索地区的争夺由来已久。在克里木战争中,高加索的战斗开始于1853年10月27日土军进攻圣尼古拉哨所,结束于1855年11月卡尔斯投降。它与巴尔干和克里木战事同时进行。
1853年10月至11月,10万土军发动进攻,目标为第比利斯。俄军此时约为3万之众,他们于12月在巴施卡迪克拉尔重创土军。冬季,大雪封山,道路阻塞,双方停战。1854年5月, 12万土耳其军队重新发动进攻,但6月至7月俄军又取得胜利。8月,俄军再次击败土军主力于丘柳克一达拉,它本身也受到重大损失。冬季到来, 双方转入休战状态。1855年春, 俄军主动出击, 不久开始围攻卡尔斯要塞。此城易守难攻。土军坚守5个月之久,终于在11月28日被迫投降。卡尔斯的胜利只是稍微改善了俄国的处境,不能改变俄国的败局。
1854年7月, 由52艘军舰组成的英、法舰队在波罗的海对俄国要塞喀朗施塔德进行封锁, 并企图在汉科、阿多和埃克涅斯等地登陆。8月16日,英、法舰队攻占阿兰群岛的博马松德俄军要塞。但波罗的海受冰封等自然条件所限,一年之内仅有部分时间可以作战。英、法舰队后来离开波罗的海。1855年, 英、法舰队仍以封锁海岸为主, 并曾炮轰塞阿堡等沿岸城市。英、法舰队虽然攻克博马松德要塞,但未能夺取喀朗施塔德这一预定目标。波罗的海战斗就此结束。
1854—1855年, 英、法舰队曾在白海向俄国发动进攻。他们从海上炮轰科拉等地, 并试图进攻阿尔汉格尔斯克。1854年8—9月, 英、法舰队在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登陆。1855年, 它们又企图在鞑靼海峡的德卡斯特里登陆。在这些战斗中,英、法未曾动用强大兵力, 因而战果不大。
克里木战争的基本进程表明,俄军由前期的进攻转为后期的防守,法、英、土军队则由被动变成主动并取得最后胜利。从战事本身来看, 前期战斗较为缓和, 后期, 尤其塞瓦斯托波尔之战空前激烈。这是拿破仑一世之后数十年来欧洲未曾见到的一场恶战。仅仅塞瓦斯托波尔的争夺, 俄军死伤就达十余万人。

战争与外交


围绕克里木战争所进行的外交斗争,从某种程度看来, 甚至比战事本身更为复杂。外交斗争与军事行动相配合。1853年上半年,缅希科夫出使君士坦丁堡期间,各国外交活动十分活跃。战事之初,即1853年下半年,外交活动处于沉寂状态,军事活动暂时压倒外交斗争。不久,外交家重新展开活动,奥地利进行多次调停,法、英与撒丁建立同盟。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寻求出路为当时外交的特征。巴黎和会以外交途径结束了这一场战争。
俄国从1844年之后企图与英国结盟,但英国在经济和政治上与俄国争夺中近东,矛盾重重。英国著名政治家帕麦斯顿指出:“欧洲沉睡良久,此刻正在苏醒, 以便消除沙皇在其辽阔国土四周采取的进攻体制。”消除俄国影响是当时英国政府的明确主张。
与此同时,俄国政府先后与丹麦、瑞典和波斯进行谈判,以求壮大自己力量。丹麦不愿保持中立。瑞典不肯支持俄国。波斯拒绝参加反对土耳其的战争。俄国陷于孤立,独自与欧洲数强较量。
1853年,法、英正在逐步走向联合。俄国过高估计了法、英之间的矛盾。当时,法国外交部长德鲁安·德·吕伊斯指出:“拿破仑三世的目的是为了打破1815年之后的欧洲联盟”。法国的矛头必然指向当时欧洲大陆的霸主——俄国。拿破仑三世奉行联英抗俄政策。经济上在中近东排挤俄国与政治上限制俄国对外扩张,成为法英联盟的基础。
1853年3月至5月,法英合作外交的初步表现为协同反对缅希科夫使团。法、英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德·拉库尔与斯特拉福共同采取灵活策略,支持素丹与缅希科夫周旋。他们公开表示相信缅希科夫的声明,即为协商圣地问题与黑山国事件而来。他们进而证明,素丹准备就圣地问题进行尽可能的让步,而且土耳其军队镇压黑山国反抗的战斗在奥地利压力下已经停止,土军即将撤回。他们造成俄国使团已经“完成了”公开任务的局面,逼迫缅希科夫或启程回国或另提苛刻要求,从而为英法干预提供充分理由。尼古拉一世中了外交圈套, 匆忙对素丹发出最后通牒。法、英外交获得初步成果。
锡诺普海战消除了英法的一切疑虑,促使它们决心建立联盟。1854年1月4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 军事与外交密切配合, 回答俄国的挑战。1月29日法国《通报》发表拿破仑三世致尼古拉一世的公开信, 宣布俄国应负战争责任, 代表法、英两国抗议俄国在锡诺普的罪行,要求俄国从多瑙河两公国撤军。拿破仑三世以法、英代表姿态对俄方施加了巨大的外交压力。
尼古拉一世于2月9日在《圣彼得堡报》也以公开信形式回复,宣称“1854年的俄国将和1812年一样显示自己的力量”。21日, 俄国向法、英两国宣战, 显然决心将战争政策推行到底。
法、英外交在1854年2月底至6月采取了一系列行动。2月27日法、英对俄发出最后通牒。3月12日, 英、法、土三国结盟,声明“决心保卫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27日, 法、英对俄国宣战。4月10日, 法、英签订正式盟约。至此, 克里木战争的力量结构基本形成。法、英联军在瓦尔纳登陆, 迫使俄军撤回普鲁特河左岸。4月拿破仑三世访问英国与9月维多利亚女王访问法国促进了两国的团结。1854年8月8日, 法、英与奥地利从维也纳向俄国发出“四项条件”的照会: 法、英、奥、普、俄共同保护两公国,它们暂由奥军占领;5国共同保护素丹所属基督臣民; 5国共同监督多瑙河口; 重审1841年有关达达尼尔与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条约。四项条件为将来和平之基础。但俄国不作答复, 它坚持继续作战。9月中, 法、英军队在克里木半岛登陆,战争进入决胜阶段, 外交活动处于低潮。
塞瓦斯托波尔的长期对峙为法、英外交提供了新的机会。两国外交官员寻求新的盟友参战。1855年1月10日, 法、英与撒丁王国结盟。法、英协同外交为其军队在克里木战场上增添了新的盟军。
1855年3月2日,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长子即位为亚历山大二世。此年春夏,俄军在塞瓦斯托波尔日益面临危机,俄国全国陷入困境。9月,塞瓦斯托波尔终于失守。外交家们投入了频繁的活动之中。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之初曾希望结束战争,通过谈判解救危难。
法、英亦面临是否继续进行战争的问题。法英两国皆曾主张继续战争,摧毁俄国。为此,1855年秋法国与瑞典进行谈判,希望从陆地进攻俄国主要地区。但瑞典国王奥斯卡一世要求英法派遣5万联军协助他占领芬兰,并永久拥有此地。英国不愿出兵,瑞典拒绝合作。法国政府看到与英国的分歧和瑞典的拒绝,因而主张停战,乘有利时机实现和平。英国、撒丁与土耳其希望依靠法国陆军占领克里木,深入俄国腹地,控制波罗的海与高加索等地。法国由于与英国有分歧,且国内局势不安,便与俄国开始秘密谈判。但是,法、俄私下谈判未能终止战争。只是由于奥地利的干预,俄国才决心和平。
克里木战争期间,奥地利帝国的外交作用远远超过了它的军事作用。1853年7月,俄军入侵多瑙河两公国后, 奥地利主要运用外交手段反对俄国威胁,不愿直接卷入战事。7月24日,布奥尔在维也纳召集法、英、俄、普4国大使协商,但俄国拒不参加。锡诺普海战之后,奥地利再次出面斡旋。12月5日召开奥、英、法、普4国代表维也纳会议,决议保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要求素丹保证基督教臣民之命运。俄国再次拒绝出席,调停重遭挫折。
1854年春天,俄国对英、法宣战,法、英对俄国宣战,局势大为恶化。4月9日,奥、法、英、普从维也纳发出照会,要求俄国从巴尔干撤军,保证奥斯曼帝国完整等等。法英两国力争奥地利出兵参战,奥地利外交活动余地减少。同时,俄军于5月围攻锡利斯特拉, 威胁猛增。奥地利只得于6月3日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
法、英、土逐渐占据优势, 俄国日益变为劣势, 促使奥地利不断倾向英、法一方。1854年8月8日, 它与英、法一起对俄国发出四项条件的照会, 支持英法立场。俄国拒不作复。普鲁士对四项条件也持反对态度。9月, 法、英在克里木半岛登陆后, 接连打败俄军, 促使普鲁士逐渐改变态度。12月2日,奥地利与法、英订立条约: 如1855年1月1日前俄国仍不接受四项条件, 奥将在法、英一边参战。奥地利此举仅仅是给自己的调停外交增添若干军事色彩, 并不准备出兵克里木。
法、英与撒丁王国结盟极大地刺激了奥地利内阁, 但它仍然坚持调停政策, 企图从中渔利。1855年3—6月, 布奥尔又在维也纳同英、法进行谈判, 建议以俄国保存黑海舰队为条件结束战争。英、法予以拒绝。奥地利的调停外交终于失败。9月, 塞瓦斯托波尔失守, 法、英战胜俄国。奥地利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于12月16日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 除坚持四项条件外, 又增加一项内容即参战诸国可按欧洲利益需要提出其他要求。俄国应于1856年1月17日前答复,否则奥将对俄宣战。普鲁士也附和奥地利, 对俄国发出“友好的”警告。1月16日, 俄国接受上述五点内容, 宣布停止战争。

巴黎和会


1856年2月25日, 有关克里木战争的和平会议于巴黎召开。鉴于法国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大会主席由其外交大臣瓦勒夫斯基担任。与会主要人物为英国的克拉林顿、俄国的奥尔洛夫、奥地利的布奥尔、撒丁王国的加富尔和奥斯曼帝国的阿里帕夏。和会在和约主要问题上不曾发生激烈冲突。3月14日之后,和会逐条通过和约条款。18日,与会各国准许普鲁士代表曼泰伊费尔参加会议。普鲁士只得对于已经通过之各项条款表示同意。
30日,大会一致通过和约,主要内容如下:互相归还所占领土;集体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领土完整;素丹已于2月18日公布法令保证臣民信仰自由,各国不得干涉奥斯曼帝国内政;土耳其与任何一方发生冲突时,将由其他各国进行调停;关闭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中立,沿岸禁止建立军火库;多瑙河航行自由;摩尔多瓦获得比萨拉比亚南部;摩尔多瓦与瓦拉几亚两公国仍然臣属素丹,但由各大国集体保护;塞尔维亚仍旧保留素丹驻军,但由各大国集体保护;阿兰群岛中立化;恢复俄土战前在亚洲的边界。
和会上还曾提出意大利和希腊问题,调停与仲裁问题,并发生争论。4月16日,和会结束。
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国失败,法、英、撒、土等是战胜国。交战双方损失惨重
俄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它使得俄国的军事指挥无能、弹药缺乏、粮草不足、道路甚坏、贪污盗窃盛行。克里木战争促使俄国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使俄国社会的一切弊端暴露无遗。俄国舰队主要为破旧的帆舰,步兵使用早已过时的“燧石枪”。俄军“遵循老祖宗的传统”,只善于检阅与操练中的正步行进,缺乏利用地形进行实战的本领。英、法舰队多为蒸汽机发动, 螺旋桨推进,机动迅速,并配备远程大炮。法、英步兵的武器为当时先进的来复枪。这一切反映了欧洲军事技术的重要发展。法、英军需供应颇为充足,发达的工业为战争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封建落后的俄国实际上被发展的资本主义法国与英国打败了。
克里木战争表明俄国丧失了保持数十年之久的欧洲霸权, 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奥斯曼帝国得以延续数十年。英、法在中近东夺取了决定性影响。克里木战争打破了欧洲国际力量的旧平衡,建立起了法国拥有欧陆优势的新格局。这种新的格局基本上保持到1870年。克里木战争也是后来数十年欧洲大国之间斗争的新起点。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才导致欧洲出现另一种政治局面。正是这些特点,使克里木战争以其重要性区别于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法、意、奥,普、奥、丹或普、奥战争,而成为欧洲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① 克里木为今苏联南方的一个半岛,旧译克里米亚。
① 1930年土耳其政府正式宣布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① 参阅本书《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的统一》一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5页。
① “伊兹缅希科夫”(изменщиков)的发音与俄语“叛徒”(изменник)一词发音相近。
① 黑山国大公1851年执政后,宣布成立黑山大公国,要求国际承认。1852年土耳其向黑山国宣战,奥地利不愿土占领黑山而进行干预,土被迫停止进攻,1853年战争结束。
① 关于克里木战争双方损失的统计数字历来众说纷纭。《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认为双方损失各为25万人左右。该书1910—1911年版为:俄国损失25万6千人,盟军25万2千人,共50万8千人。霍布斯巴伍姆认为总共伤亡60万人,包括死50万,伤10万,其中俄国约50%,法国约30%,英国20%左右。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认为双方共损失103万9千人,其中俄国52万2千,土耳其40万,法国9万5千,英国2万2千人。法国学者德比杜尔指出,法军在克里木战场共为30万人,回国者仅1/3。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04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