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佛教的起源和传播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82 评论:0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代印度,后传入中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对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佛教的起源


公元前六、五世纪,印度正处于奴隶制经济空前发展的列国时代。据汉译佛经记载,恒河、朱木拿河流域有十六个大国,彼此为了争夺霸权而征战不休。随着社会的动荡,各阶级的相互关系也在调整与变动。与此相应,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的婆罗门教所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等再也不能维系人心。社会上出现一股不分种姓,人人都可出家,都可追求宗教解脱的“沙门思潮”。沙门不遵循婆罗门教传统的“四行期”,否认吠陀的权威,反对婆罗门至上,认为只要通过正确的修行,任何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宗教理想。佛教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属于反对婆罗门正统派的沙门思潮。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Siddhartha),意为“一切义成”。又名“乔答摩”(Gautama),也译为“瞿昙”,意为“最大牛”。关于后一个名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释迦牟尼所属氏族的名称;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按当时印度贵族的一般习惯,从古代哲人处借用,以示尊敬的。至于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则是他成道以后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按我国传统的说法,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前485年,与孔子大体同时。
释迦牟尼的家乡是释迦族聚居的迦毘罗卫国。据考古研究,该国位于今尼泊尔、印度边境地区。但该国的首都迦毘罗卫城的确切地址到底在哪里,目前尚有争议。①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该国的国王,其母摩耶是邻国拘利族天臂王的公主,故佛经中常称悉达多为太子。但据人研究,迦毘罗卫当时是个共和制的部落国家,净饭王只是个部落酋长。据传,摩耶夫人怀孕期满,便按当地习俗回娘家产育,途中,在一个名叫蓝毘尼的地方,生下这位未来名扬四海的佛祖。
佛经说,释迦牟尼在青少年时代过着优裕的生活,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娶妻生有一子。但终于在29岁那年弃家出走,削发修行。佛经中对此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诸如“术士授记”、“四门出游”、“踰墙出走”等等,但这些都不足凭信。
释迦牟尼出家后先到处访师求道,接着修了六年苦行,但俱无所得。便在当时的宗教城市菩提伽耶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进行禅定,终于成了“佛”,时年35岁。“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者”,即“觉悟了真理的人”。此后,释迦牟尼传道45年,足涉恒河中下游许多地区,建立了以他为首,由比丘(Bhiksu,和尚)、比丘尼(Bhiksuni,尼姑)、优婆塞(Upasaka,善男)、优婆夷(Upasika,信女)等四部人众组织的佛教教团。其中比丘教团与比丘尼教团称“僧伽”。80岁那年,在从摩揭陀国前往居萨罗国的途中,于拘尸那迦逝世。佛教传说,附近八个国家听说释迦牟尼逝世的消息,纷纷来到这里。他们按印度习俗把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把舍利(骨灰)分成八份,各自携回建塔供养。1898年在庇浦拉瓦一个佛塔废墟中发现一个滑石制的舍利壶,下面用婆罗谜字体刻着:“这是释迦族的佛世尊的遗骨容器,是有名誉的兄弟及姐妹、妻子们(奉祀)的。”不少学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当时八个国家分舍利时,释迦族分得的那一份。


释迦牟尼骑马出走


释迦牟尼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主要宣传缘起论、四谛八正道,而其最终目的,是要跳出轮回,抵达涅槃。
在释迦牟尼时代,不同的宗教哲学派别对世界的成因、人生的遭际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释迦牟尼则提出了“缘起论”。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他把这种条件称为“缘”。条件具备,事物生起,存在;条件消失,事物崩坏,灭亡。佛教常用“诸法(事物)因缘生,缘尽法还灭”这一偈颂来表述释迦牟尼缘起论的精华。缘起论看到了事物相互的作用与依赖关系,有它的合理性。但释迦牟尼又认为,世界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动中,任何条件都不可能长久存在,因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久保留。既然这样,这些事物就不能依靠,不值得依恋。人若追求这些东西,到头来必然一无所得。释迦牟尼要求人们认识世界万物的这一本质,抛弃世界万物,转而追求永恒的存在——涅槃。
释迦牟尼用缘起论来观察人生,便得出四谛八正道。“谛”,是真理的意思。所谓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个真理。苦谛,指人生充满了痛苦。释迦牟尼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八苦,这些苦都是生与俱来的,因此,痛苦的人生实在不值得留恋。集谛探究痛苦的原因。释迦牟尼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贪欲,有激忿,有愚痴。他把这三者称作“三毒”,认为正是这三味毒药害得人不断造孽,从而沉沦在轮回中,不能自拔。灭谛则宣传解脱的幸福。释迦牟尼认为人只要抛弃对主、客观的一切追求,就可以抵达涅槃的彼岸,得到最高的幸福。道谛论述达到涅槃的正确道路,它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个方面,故又称“八正道”。八正道要求每个佛教徒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佛教的规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解脱。
释迦牟尼接受了印度传统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点,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包括人类在内都在不断地轮回着。轮回有六种形态(“六道”):天(神)、人、阿修罗(魔鬼)、畜生、饿鬼、地狱(生活在地狱中的有生命的物类)。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按照其各自的行为(业),分别投生为这六种形态。虽然其中某些形态(比如天道)比起其它形态的境遇要优越得多,但从根本上说,仍然不能长久,归根结蒂,仍是痛苦的。最高的幸福只有一个,就是跳出轮回,达到涅槃。所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也就是释迦牟尼自信,从这一刻起,他已断绝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实现了圆满的人生。涅槃是佛教徒修行的最终目标。释迦牟尼认为它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概念来表述的最高存在,是无限圆满、无限美妙的境界。因为它无法用概念来表述,故释迦牟尼反对人们徒劳地去讨论它,描述它,要求人们身体力行,去实践它。
总之,释迦牟尼说教的中心思想是蔑视人生,蔑视现实,要求人们抛弃现实的一切,追求虚幻的涅槃及来生。因此,它的社会作用是消极的。它的业报轮回的学说,客观上起到为现存剥削秩序辩护的作用,成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维护统治的工具之一。由于佛教标榜“四姓平等”, 迎合了当时正迅速扩张势力的刹帝利与上层吠舍向婆罗门进行斗争的需要,受到他们的欢迎。据佛经记载,当时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阿阇世王,居萨罗国的波斯匿王都大力支持佛教。居萨罗富商甚至以金钱铺地为代价买下一个园子,捐献给释迦牟尼。“四姓平等”的说教,也给在种姓制度桎梏下挣扎的下等种姓带来某种虚幻的慰藉,不少下等种姓出家为僧。
初期佛教教团虽由比丘等四部人众组成,但组织比较松散,没有一个统率全体信徒的领导机构。各地的僧人分别按地区组成一个个小团体进行活动,亦可相互流动。信徒出家为僧,加入教团,须有十个比丘赞同。在佛教势力较弱、人员分散的边远地区,则有五个比丘赞同即可。比丘必须受具足戒。①加入教团后平日主要是个人托钵修行,定期集会,各自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有无违犯戒律之处,若有则当众忏悔。每逢雨季,则全体集合在一处讲论教义,称“安居”。教团内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出家之前是什么种姓,加入教团后人人平等。平时依入教时间先后排座次。入教团早的座次在前,称“上座”。比丘尼排位在比丘之下。议事以多数票裁决。僧人不允许从事任何世俗的职业,平日生活全凭乞化及在家信徒供养。普通人只要宣布皈依佛、法、僧及领受五戒①便可成为在家信徒。在家信徒有布施及守戒的义务,他们的组织更为松散,甚至全无组织。
释迦牟尼逝世后,弟子们在大弟子迦叶的领导下,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举行了一次会诵经典的大会。弟子们各自背诵出自己往日听到的释迦牟尼的说教,当众厘定真伪,作为今后遵奉的准则。这次大会后来被称为“第一结集”,“结集”就是“会诵经典”的意思。

佛教的分派及其在印度的盛衰


释迦牟尼死后的一、二百年间,佛教获得迅速的发展。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出现统一的孔雀王朝帝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一方面用武力扩展疆城;另一方面支持佛教,把佛教作为维持统治的工具。他派人四出传教,使佛教从地域性宗教向世界性宗教发展。
由于印度疆城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风土民情各不相同,佛教在向各地传播的过程中,不免因各地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加之佛教本身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领导机构,所以各地教徒在遵守戒律及理解教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了佛教的分裂。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约发生在释迦牟尼死后一、二百年间。不同的佛教派别对这次分裂的原因说法不一。据南传佛教《大史》、《岛史》记载,当时东印度跋耆族比丘提出了十条有关戒律的新主张(一般称为“十事”),认为在遵守戒律方面可适当放宽尺度。但以耶舍为首的西印度比丘提出反对。耶舍召集了700名比丘在毘舍离举行了一次结集,审定律藏,宣布跋耆族比丘的“十事”为非法。佛教史上把这一次结集称为“第二结集”。虽然会议决议“十事”为非法,但许多比丘仍然不服,由此引起分裂。同意耶舍观点的大都为上座长老,故称上座部。坚持“十事”的比丘人数较多,故称大众部。但据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记载,阿育王时代首都华氏城鸡园寺有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他提出了五条教义方面的新主张(一般称为“大天五事”),由此导致分裂,形成上座、大众两个部派。佛教史上常把这一次分裂称作根本分派。
根本分派后,随着对教义研究的深入,佛教内部对宇宙万物的实有假有、灵魂与轮回、释迦牟尼的人性与神性以及比丘们的修行与解脱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产生了广泛的分歧,由此导致进一步的分裂。佛教史一般称之为枝末分派。根据南传佛教的说法,枝末分派后共计出现十八个部派,其分派过程如图一所示。


图一 南传分派说(十八部派)


但据北传佛教的说法,枝末分派后共出现二十个部派,分派过程如图二所示。


图二 北传分派说(二十部派)


佛教虽然分裂成这么多的部派,但各部派互相间都承认为佛教徒。佛经上有一个比喻说,一支金手杖,断为十八截,手杖虽然断了,但每截都是纯金的。这些部派在哲学观点上大多主张一切生物都没有一个内在的永恒不变的主体,但客观世界还是存在的(我空法有)。在修炼方法上一般主张用戒律、禅定、智慧三者(三学)来达到涅槃。他们一般注重于个人修炼,并认为只有出家才能得到解脱,而在家信徒要解脱是很难的,只能争取来生投入天道。各部派编纂了许多经典,各自都把自己经典的来源追溯到第一结集。现流传较完整的部派经典有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经、律、论三藏,一切有部的经、律、论等。学术界常把这些佛教派别总称为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得到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如阿育王曾把大批土地捐赠给佛教寺院。由于佛教不象婆罗门教那样具有浓厚的排外性,因此它还得到入侵印度的异族统治者的欢迎,如大夏国王弥兰陀、贵霜国王迦腻色伽等。由于这些异族统治者的支持,佛教迅速向中亚及中国传播。
公元前一、二世纪左右,部派佛教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大乘佛教开始萌芽。大乘佛教运动最初是由一些以佛塔崇拜为中心而团结起来的在家信徒及部分要求改革的出家僧人掀起的。他们认为传统的佛教只讲自我解脱,不讲普渡众生,犹如一艘只能运载少数人的小船,故贬之为“小乘”(乘,运载工具,如车、船等),而自诩为能把一切众生救出苦海的“大乘”。初期大乘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十方世界有无数个佛,释迦牟尼只是其中之一。无论是谁,只要发愿普渡众生,并通过守戒律、坐禅、智慧、布施、忍辱、精进等六种方法(六度)净化提高自己,便可解脱成佛。他们一般主张一切生物既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体,世界万物在本质上也是“空”的(我法二空)。
大乘佛教酝酿发展,产生出《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一大批经典,理论也逐渐体系化。公元二、三世纪,佛教理论家龙树综合初期大乘的学说,发挥创新,提出了“中道”理论。他主张世界万物从世俗人一般观点(俗谛)来说,是“有”的,但这种“有”只是一种假借的名相(概念),如从佛教真理(真谛)来说,则是“空”。能用这种观点来看待事物,就是中道。他并用初期佛教的缘起论来论证初期大乘的“空”观,提出“缘起性空说”,认为既然一切事物都依据一定的条件才能存在,故事物本身并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故而为“空”。他进而认为这种“空”并非虚无,而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最高存在形式,把“空”提高到本体论的地位。他所著主要著作有《中论》、《大智度论》等。龙树的弟子提婆继承与发展了龙树的思想,在推动中观理论的传播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元四世纪,印度笈多王朝建立,封建生产关系得以全面扩展。笈多王朝统治者信奉由婆罗门教演变成的印度教。佛教必须力图创新才能发展。唯识学派就在此时发展起来。唯识学派认为中观理论虽然阐述了世界的本质是空,但没有说明空性的本质如何演化为缤纷的万物,他们则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唯识学派的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兄弟认为,八识既是主观世界,又是客观世界。识生起后,能一分为二,把自己的一部分转化为自己认识的对象。一般人不明白这一点,把这种幻化的对象当作实在的外境。而实际上世界万物都是心识的变现,本身并非真实的客观存在。唯识学派同时强调超世间的佛性真理——“真如”的真实性和永恒性,为虚无飘渺的涅槃世界制造理论根据。他们依据的主要经典有《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唯识二十论》等。世亲之后,唯识学派曾长期以印度著名佛教寺院那烂陀寺为中心进行活动,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唯识学派的学者陈那、法称等总结与发展了印度传统的逻辑——因明学,为印度逻辑作出了贡献。
从笈多王朝时代曾游历印度的我国僧人法显及七世纪曾游历印度的玄奘两人的有关记叙可知,笈多王朝以降,佛教开始趋向衰落。当时佛教教团拥有大量的庄园,僧侣们沉缅于繁琐的经院式研究。佛教内部斗争也很激烈,小乘的其它部派大多衰亡,较有势力的还有上座部、一切有部、经量部、正量部等。不少小乘部派不承认大乘的理论,斥之为“非佛说”。大乘内部也酝酿着新的变动。公元六世纪,佛护、清辩两人标榜恢复龙树、提婆的学说,与唯识学者展开“空有之诤”。大乘佛教分裂成为主张中观学说的中观派与主张唯识学说的瑜伽行派。由于佛护、清辩两人在宣传中观学说时采用的论辩方式不同,又分为“应成派”与“自续派”。而瑜伽行派也因见解不同而分为“有相唯识派”、“无相唯识派”。公元八世记,中观、瑜伽行两派又趋向合流,形成瑜伽中观派。最终都融合在密宗中。
密宗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当时,印度出现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由于对外贸易及商品经济的日益衰退,加深了农村经济的孤立与闭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印度教更加活跃。相反,佛教那些深奥繁琐的理论日益衰颓,失去吸引力。据玄奘记载,一些有名的佛教圣地,当时都已沦于外道。于是,佛教便逐渐与民间俗信相结合,并吸收了印度教的一些因素,演化为密宗。密宗的理论比较简单,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为其特征,宣扬口诵真言密咒(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等三密相应,便可即身成佛。主要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为与大、小乘相区别,常称之为“金刚乘”。公元十一、二世纪,在孟加拉地区巴拉王朝的支持下,金刚乘演化为“易行乘”,他们认为一般佛教成佛的道路很难,唯有他们指引的方法最容易,故称。他们提倡男女和合之“胜乐”,认为这就是涅槃成佛,由此产生不少流弊,完全丧失了佛教的本来面目。密宗发展到最后,还产生所谓“时轮乘”,崇拜释迦牟尼之上的本初佛。从十一世纪起,伊斯兰教徒不断地侵入印度,他们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印度佛教僧侣纷纷逃散到尼泊尔及我国西藏境内。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寺院基本被毁,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

佛教在古代世界的传播


佛教向世界各地的传播路线主要有南传、北传两条。南传佛教最初传入斯里兰卡,然后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及我国的西双版纳等地区。北传佛教又可分为两大系统:一大系统经由中亚传入我国,在我国孕育发展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各国;另一系统传入我国西藏,后又传到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我国学术界一般把后一系统称为“藏传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由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长老率领教团传入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统治者的支持下,不久传遍全岛,取得统治地位。公元前一世纪,斯里兰卡佛教出现两个派别:大寺派与无畏山派。大寺派坚持摩哂陀传入的上座部教义与仪规,无畏山派则兼习大乘。这两派各与王室贵族相勾结,教派斗争交错着王室内部的倾轧,斗争十分激烈。四至七世纪,无畏山派曾一度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成为势力最大的教派。十至十一世纪,信奉印度教的南印度朱罗国人侵入斯里兰卡,佛教受到相当的打击,僧团濒于灭绝。后维阇耶巴忽王从缅甸迎请了上座高僧,复兴了斯里兰卡的佛教。1165年,国王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取缔无畏山等教派,尊大寺派为国教。至今,大寺派仍被认为是南传佛教的正宗,南传佛教各国都接受这个教派的法统。
缅甸佛教系公元四、五世纪由斯里兰卡传入。1044年,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统一全缅甸,建立了缅甸最早的封建王朝。他取缔其它各教派,奉大寺派为国教。上座部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的时代较迟,约在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十三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奉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十二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由泰国传入柬埔寨、老挝,并先后被奉为两国国教。早在公元五世纪,佛教就已传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其中大小乘均有,大乘后以密宗为主。殆至十五、十六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受到沉重的打击。应该说明,在所谓东南亚的印度化时代,佛教的许多派别,如大乘、密宗都曾传播到东南亚。上座部佛教传入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约在十三世纪左右,分泰国、缅甸两条路线传入。现主要流传在傣、崩龙、佤、布朗等少数民族中。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巴利语经、律、论三藏,是公元前一世纪由斯里兰卡佛教僧侣把口诵的巴利语三藏记录下来,公元五世纪由著名的佛教学者觉音注释、整理而成。内容比较齐备。后来译成缅、泰、柬、傣等各种文字。上座部佛教在教义与戒律方面或多或少还保存着早期佛教的传统,其教徒过着清规戒律生活,在东南亚各有关国家至今仍保持巨大的影响。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派遣使团到印度邻近的中亚一带传教。此后佛教逐渐流传于阿富汗、伊朗北部、中亚各地。约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进入我国新疆,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内地。最初,佛教仅流传在上层统治者中间。中国人初以黄老方术视之,信奉的不多,更无汉人出家为僧。其后佛教经典大量翻译出来,影响渐渐扩大。汉末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中国陷入三国鼎立,中经西晋暂短的统一,又陷入“五胡十六国”的大动荡中,战乱遍地,民不聊生,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当时崛起的魏晋玄学又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学术背景。佛教便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俱舍、成实、涅槃、摄论、地论、三论等学派。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的寺院经济空前壮大,僧侣们便采取世俗地主宗法制度的传统方式,使中国佛教出现律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在佛教理论及寺院经济方面都相对独立的宗派,盛极一时。唐末农民战争摧毁了许多地方的寺院经济,故宋以后各宗派逐渐衰落,仅中国化的禅宗、净土宗继续维持持久的影响。
印度佛教大小乘各个宗派几乎都传入我国,但在流传过程中,大乘占据优势。我国佛教依据的经典是汉译大藏经,它搜集了从东汉以来历代译者翻译的印度佛教经、律、论各种典籍及中国僧人自己的撰述。最初为抄本,从北宋初年开始雕版印刷,先后共有二十多种大藏。
公元四世纪,佛教由中国正式传入朝鲜。670年,新罗统一朝鲜,统治达260年左右。此时正值中国唐朝,大批朝鲜僧人来我国求学,并把中国佛教宗派如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密宗等传入朝鲜。931年,高丽统一朝鲜。历代高丽王都支持佛教,他们修建寺庙,举行法会,制定了七等僧官制,还雕刻了精良的高丽版大藏经。此后,还形成了民族化的禅宗——曹溪宗。
日本佛教是六世纪时由朝鲜百济传入的。起初受到排斥。七世纪初,圣德太子在他颁布的《十七条宪法》中,明文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利用佛教为新兴的封建制国家服务。奈良时代,中国的华严、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律宗等相继传入日本,号称“南都六宗”。平安时代,天台宗、密宗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的国教。十一世纪后,在未法思想的影响下,净土宗在新兴的武士阶级中很有影响。镰仓幕府时期,禅宗的临济宗在镰仓幕府的保护下得到很大的发展。总之,中国佛教的各派别几乎都传入日本。十二世纪以后,佛教与日本的民间信仰、生活习俗相结合,形成一些民族化的宗派,如净土真宗、日莲宗等。在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直接支持下,佛教建立了严格的“寺檀制度”(寺院与信徒家庭之间的隶属关系),曾对巩固日本的封建制度起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佛教从我国传入越南约在公元二世纪末,在四、五世纪获得广泛传播。越南主要流传禅宗和净土宗,先后产生过灭喜禅派、无言通禅派、草堂禅派、竹林禅派、莲宗派、元绍禅派、了观禅派等派系。其特点是与祖灵崇拜相结合。在李、陈两朝,佛教还被奉为国教。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分尼泊尔、内地两路传入西藏。松赞干布建寺译经,利用佛教作统一西藏的工具。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的抵制,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赤松德赞时期,迎请印度密宗大师寂护、莲花生、莲花戒等来藏,经过斗争,密宗取得了对本教及汉地大乘佛教的胜利。九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废佛兴本,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十世纪后,西藏佛教开始复兴。当时,西藏出现许多封建的地方割据势力,在这些势力的支持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十三世纪后,在元王朝的扶持下,上层喇嘛开始执掌西藏地方政权,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十四世纪末,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创立了格鲁派。该派势力后逐渐强大,在清王朝的支持下执掌西藏地方大权。藏传佛教与本教长期互相影响,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吸收了本教的一些神祇与仪式;教义上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俱备而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伽为最高修行阶段。藏传佛教有严密的寺院组织与学经制度,有从梵汉文译成藏文的完整经典。经典分甘珠尔部(显密经律)、丹珠尔部(论、注释、仪规、杂著),共收书4,500余种。其后,藏传佛教从西藏逐步传布到四川、青海、云南、甘肃、新疆、内蒙等地的藏、蒙、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中,并流传到蒙古、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

① 有的研究者认为它相当于今尼泊尔泰雷地区的提罗拉科特,有的研究者认为它相当于今印度北方邦的庇浦拉瓦。两地均在印、尼边境附近,相距不远。
① 比丘及比丘尼必须遵守的戒律。戒条数目说法不一。据《四分律》,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
① 优婆塞及优婆夷必须遵守的戒律: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99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