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菲律宾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24 评论:0

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菲律宾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革命的目的在于使菲律宾从西班牙的殖民奴役下解放出来。这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力的革命风暴,经过异常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西班牙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国家,成为亚洲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先行者之一。

卡提普南①的成立和武装起义的爆发


菲律宾宣传运动②的失败说明在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残酷统治下,进行和平改革的道路行不通,只有用暴力手段,推翻殖民统治,才能使国家和民族取得真正的独立。1896年,在以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开始了以武装起义为主要内容的反对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斗争。
波尼法秀于1863年11月出生在马尼拉近郊一个穷人家庭,父母双亡后便独立支撑门户,以自己的劳动来养活兄弟姊妹。苦难遭遇使他深知菲律宾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了解广大劳苦大众的要求。波尼法秀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但在闲暇时刻苦自学。对黎萨博士所写揭露西班牙殖民者黑暗统治的小说《不许犯我》与《起义者》很感兴趣。雨果的《悲惨世界》也是他喜欢读的书。他还看了不少有关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历史书籍,这些书籍对他以后的革命活动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892年7月,他加入了黎萨组织的“菲律宾联盟”。这个组织要求在西班牙统治的范围内,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一些改革,即便这样,殖民当局也不允许。联盟成立后4天,因黎萨被捕,其活动被迫停止。
1892年7月7日,即黎萨被捕当天,波尼法秀在马尼拉工人区唐多创立了秘密的革命组织“卡提普南”。许多生活在下层社会的爱国者,如工人、农民、士兵、小手工业者、商人、教师、牧师以及在殖民政府机关任职的下级官吏,逐渐被吸收进来。这个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卡提普南规定了严密的组织纪律,它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委员会。各省、镇设立地方委员会。但是这个组织的政治纲领模糊不清,作为卡提普南学说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波尼法秀的《民族儿女的职责》(又名民族儿女十诫),还是卡提普南的“主脑”艾米利奥·哈辛托所写《卡提普南初阶》,都没有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菲律宾独立的明确要求。入会仪式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一般秘密结社常有的那种繁琐程序。尽管如此,但从这个组织所提出的“所有的人不论肤色黑白,一律平等”,“同压迫者作斗争”,“不压迫别人”,“热爱和关心祖国的幸福”,“为拯救自己的祖国而死,是最高的光荣和幸福”等口号和主张来看,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和革命性。卡提普南组织的出现,在菲律宾历史上十分重要,它意味着和平改革运动的终结和独立武装革命的开始。
卡提普南成立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的变化:在黎萨被捕和联盟停止活动后,原联盟中一些具有革命倾向的中小资产阶级分子,开始摆脱改良主义思想的束缚,投奔卡提普南,从而使其力量得到加强;当时,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上的人民群众为反抗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和僧侣教团的压迫,不断举行起义,鼓舞和激励着卡提普南会员的革命热情;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等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特别是古巴人民于1895—1898年开始了第二次独立战争,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殖民者。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支援了卡提普南。
卡提普南组织成立后并未立即举行武装起义,做了4年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宣传、动员人民、培养干部、发展组织和筹集军火。1895年4月,以波尼法秀为首的卡提普南领导核心在马尼拉近郊的圣马特奥山洞里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哈辛托、马桑卡伊、伊班、德尔卡斯蒂、托伦蒂诺等。大家一致赞同“加速收集武器,筹措经费,着手进行革命”。他们勘察了马尼拉周围的地形,以便起义后,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作战指挥所。与会者在山洞的墙壁上用黑炭写上“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这一口号抒发了“卡提普南会员的郁积情感”,表达了菲律宾人民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决心。
卡提普南的主要领导人除波尼法秀外,还有哈辛托。哈辛托1875年12月15日生于马尼拉的特罗索,曾就读于圣托马斯大学法律系,19岁时加入卡提普南,是这个组织中最年轻有为的成员之一,有“卡提普南智囊”的称号。波尼法秀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和爱国热情。他担任过秘书、检察员、将军等重要职务,主编《自由报》,是波尼法秀的得力助手。波尼法秀于1897月5月遇害后,他继续在内湖省战斗,1899年4月因病死于内湖省的马哈哈山,年仅24岁。
为了在广大群众中进行革命宣传,1896年1月出版了卡提普南的机关报——《自由报》。此报由哈辛托负责,他既是撰稿人,又兼编辑、记者和校对。在创刊号上刊登了波尼法秀的历史论文《他加禄人应有的认识》。在一篇题为《对于人民》的论文中,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奋勇战斗,“从西班牙的暴政中解放祖国”。创刊号的印数为1千份,秘密分发给卡提普南会员及其同情者。


工人们参加卡提普南


《自由报》的印刷和发行尽管是秘密进行的,仍有几份创刊号落到了西班牙殖民当局手中。赶在西班牙警察查封印刷厂之前,卡提普南会员毁掉了正在印制中的第2期,破坏了印刷机,并安全地转移。尽管该报只出版了1期,但对提高人民觉悟和鼓舞人民的革命热情起了很大作用。
随着卡提普南学说宣传的扩大,卡提普南在成立两年后,有了迅速的发展。下层社会的一些爱国者都积极加入该组织,到1896年8月革命爆发前夕,会员总数已达3万人左右,它的拥护者,则超过20万人。最初这个组织限于男子参加,后来也允许女子加入。许多妇女曾为卡提普南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在军事准备工作中,除购买军火、制造武器外,还募捐军费。波尼法秀和哈辛托企图从日本购买武器和弹药,但这一计划后来未能实现。募捐运动是在群众中秘密进行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便募集到20万比索。他们还拟定了初步的作战计划,准备在内湖省靠山近海的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武装起义的指挥部,打算一旦革命胜利就在那里建都。
有关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全就绪,起义计划却被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从1896年8月19日下午开始,殖民当局采取行动,许多卡提普南组织的成员遭到逮捕和杀害。几百名会员从各地逃到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山躲避。8月23日,波尼法秀在那里召集紧急会议,任命了战时的内阁成员。8月26日,波尼法秀在巴林塔瓦克镇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群众大会,手持大弯刀、竹矛、弓箭和短枪的1千余名起义者出席了会议。波尼法秀说明局势严重性后,问大家怎么办?群众齐声回答“起义!”共同宣誓“不自由毋宁死”。为了表示反西斗争的决心,波尼法秀当众将交纳人头税的证件——“谢杜拉”①撕得粉碎,并高呼“菲律宾独立万岁”口号。这就是菲律宾历史上有名的“巴林塔瓦克号召”。这一号召,“象巨雷一样,在全国激起了隆隆回声”。起义开始以后,极其迅速地蔓延到八打雁、内湖、塔亚巴斯、布拉干、邦板牙、新怡诗夏和打拉等省的市镇。积存300多年的民族仇恨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8月28日,波尼法秀发表了《战斗宣言》,宣布于8月29日(星期六)进行总攻,以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宣言写道:在本月29日,我们照预订计划举行革命,所有城镇务必举行起义,同时进攻马尼拉城。任何人反对我们民族的这一神圣理想,将被视为卖国贼和敌人。但是由于卡提普南组织分散在各地,联系不便,加上武器缺乏, 8月29日的总攻计划未能实现,直到8月30日黎明才在马尼拉附近的圣胡安镇上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最初,起义的响应者只限于马尼拉周围的各市镇,后来逐渐扩大到整个吕宋岛,南部的棉兰老岛和霍洛岛也发生了一些骚动。马尼拉、布拉干、甲米地、邦板牙、新怡诗夏、打拉、八打雁和内湖8个省是武装起义的主要地区。加入起义的除卡提普南会员外,还有广大农民。许多菲籍士兵在杀死了他们的西班牙长官后,也投入起义队伍。如驻伊利甘省维多利亚要塞的菲律宾士兵300人,就是在杀死了西班牙军官之后加入起义军的。西班牙殖民军、僧侣教团和殖民官吏,不断遭到起义者的武装袭击,殖民者陷于全民的包围之中,惊恐万状。
西班牙驻菲律宾的殖民总督布兰科一面向马德里讨兵求援,一面亲自指挥作战。1896年11月9日,布兰科率领殖民军对起义军的两个营垒比纳卡扬和诺维莱塔发动进攻。这次战役打了两天,“数里以外可闻炮声,战斗的烟雾笼罩了战场”,打得非常激烈。菲律宾军队的圣地亚哥·阿尔瓦雷斯将军指挥非常出色,尽管敌人反复冲锋,阵地屹然不动。西班牙军队伤亡惨重,遗尸500具以上,不得不退却。布兰科的失败,“使西班牙的骄傲旗帜倒在菲律宾地上”。布兰科吃了败仗,被撤职。新总督波拉维夏,带领“一队强大的援兵和一帮得力的将领”于12月13日到达菲律宾。这个残忍而粗暴的殖民统治者,为了挽回颓势,便乞灵于恐怖统治,对起义者进行疯狂的报复和镇压。许多爱国者被押解到马尼拉投入监狱,大约有1千名经过简单审讯即被放逐,许多人被处死。12月30日,连主张进行和平改革、拒绝参加起义的黎萨也惨遭杀害。黎萨的被害,反而使以前许多犹豫不定的资产阶级分子也被迫投身革命,从而扩大了革命阵线。全国的革命斗争出现了新的高潮。


《破石洞条约》的签订和
革命阵营的分裂


正当革命斗争在全国范围内趋向高潮的时候,革命阵营内部出现分裂。以艾米利奥·阿奎那多为首的资产阶级保守派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千方百计夺取革命领导权,希望革命按照他们的意图发展。
阿奎那多1869年3月出生于甲米地省卡维特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94年出任卡维特市市长,这是他父亲多年前曾担任过的职务。同年经波尼法秀介绍加入了卡提普南组织。不久,他利用市长的身份,成为卡提普南甲米地分会的领导人。起义开始后,由于阿奎那多在甲米地省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而赢得了声誉,被人称为“伟大的他加禄将军”。那些企图借革命势力来保护自身利益的资产阶级分子,此时都向他靠拢,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保守派集团,并且逐渐在卡提普南组织中取得优势。当时以波尼法秀为首的卡提普南领导核心,正忙于带兵打仗,无暇顾及政治组织的整顿,这也给阿奎那多以可乘之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阵营中的分裂越来越明显。在卡提普南甲米地省的分会中,出现了两个委员会,即拥护波尼法秀的马格达弯委员会和支持阿奎那多的马格达洛委员会。1896年10月31日,阿奎那多为了篡夺革命领导权,就以马格达洛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告菲律宾人民书》,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企图以一个新的政府机构来取代卡提普南组织,排挤波尼法秀在革命阵营中的领导地位,从而达到篡夺卡提普南最高领导权的目的。阿奎那多的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向波尼法秀的最高权力挑战”的信号。当时波尼法秀的态度是明确的,反对成立任何新的政府机构,主张继续以卡提普南来领导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两个组织之间的对立导致在特赫罗斯会议上的摊牌。
1897年3月22日两方领导人在特赫罗斯村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革命阵营中的最高领导层的分歧问题,即把卡提普南继续作为革命政府,还是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来代替卡提普南。波尼法秀主持了这次会议。阿奎那多诡称“忙于作战”没有出席会议。但是阿奎那多派控制了大会的进程,在会上通过了成立新政府来代替卡提普南的决议。他们在选举中控制投票,以压倒多数选举阿奎那多为总统。波尼法秀连副总统也没被选上,仅被选为内政部长。即使这样,阿奎那多派还以波尼法秀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没有当过律师为由对他进行攻击,说他没有资格当内政部长。会后,波尼法秀宣布,会上作出的所有决议无效。但是,形势已无可挽回,革命政权的领导权已落入阿奎那多派手中。
在这次会上阿奎那多阴谋的得逞,一方面暴露了阿奎那多保守派集团置大敌当前于不顾,热衷于为自己小集团争权夺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波尼法秀领导核心的软弱无力。在两派斗争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波尼法秀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起义初期在马尼拉郊区圣胡安战役中遭到惨败一事,以及此后在一些军事指挥上的失利,也使部分群众感到失望,这从在特赫罗斯会议上的选举中可以看出。在选举中,连他自己的部属——马格达弯派也未投他的票。
这次会议以后不久,阿奎那多便从前线回来,就任新政府的总统。但波尼法秀不理睬新政府的存在,继续以卡提普南最高领导人名义行使职权。如1897年4月15日,他仍以国家领导人和最高领袖的身份任命德尔皮拉尔为革命军总司令,任命哈辛托为南区司令等。为此,阿奎那多怀恨在心,遂以颠覆和叛国罪,于4月28日派兵将他逮捕,并于1897年5月10日将他杀害。
波尼法秀被害以后,军队和政府的最高领导权落入阿奎那多之手。卡提普南组织和革命力量大大削弱。如果说1896年的革命运动从“巴林塔瓦克号召”起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话,那末在波尼法秀被杀害后,就中止了这种发展的势头,开始走下坡路了。西班牙殖民军队乘革命阵营公开分裂之机,开始反扑,许多革命据点被占领。殖民总督德里维拉于1897年5月恢复对甲米地省的进攻,阿奎那多逃往八打雁省的塔利塞,在那里又被西班牙殖民军打败。6月,他率领部队逃往布拉干省敌人不易到达的破石洞(又名比阿克纳巴托)。
尽管起义者在一些省遭受挫折,但军队主力损失不大。为了消耗殖民军的力量,起义者广泛采用游击战术,使西班牙驻军到处挨打。8月初,甲米地的游击队在里卡尔特、德迪奥斯、阿拉斯等将领指挥下,向西班牙军队展开一系列攻击。8月5日, 2千名革命军袭击了圣拉斐尔镇。由德尔皮拉尔领导的一支部队于8月31日在保邦获得大捷。9月,革命军袭击了西班牙在吕宋岛太平洋沿岸的巴莱尔驻军。10月,游击队又分别在打拉省、班丝兰省等地发动进攻。游击战蔓延到内湖、八打雁、班丝兰和三描礼等省。
德里维拉总督感到用武力镇压已经很难将革命扑灭,他在向西班牙政府的报告中说:“我们可以占领比阿克纳巴托,任何军人都能占领它。但是我不能保证把叛乱扑灭。”殖民当局开始改变策略,提出举行和谈,以诱使阿奎那多投降。从8月起,殖民当局加紧诱降活动,由帕特尔诺律师充当阿奎那多的谈判代表,在马尼拉和破石洞之间来回奔走。在谈判中,阿奎那多提出了如下几点温和的要求:1.菲律宾教区的菲律宾化和废除授教职仪式;2.恢复西班牙国会中的菲律宾代表权;3.西班牙人和菲律宾人在法律上平等;4.根据菲律宾人愿望调整财产、税收和教区;5.保证个人权利,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这些要求根本没有触动西班牙殖民制度的基础,给菲律宾人民要求推翻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热情泼了冷水。许多爱国者反对这种妥协投降,主张继续战斗下去,起义军中指挥作战的第二号人物纳蒂比达将军就是最坚决的一位。
殖民者和阿奎那多之间诱降和受降的谈判,拖延了好几个月。1897年10月间,阿奎那多和革命领导成员在破石洞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破石洞宪法。宪法的最后一条规定,这部宪法有效期为两年,期满后公布另一个宪法。11月1日,即宪法通过这一天,成立了破石洞共和国。
坚决反对和西班牙讲和的纳蒂比达将军1897年11月11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和谈的障碍不复存在。在西班牙殖民当局和菲律宾大资产阶级的威逼利诱之下,经过一段时间讨价还价的谈判,1897年12月14、15日,阿奎那多的代表帕特尔诺同德里维拉总督签订了《破石洞条约》。这个条约包括三个文件。第一个文件规定西班牙付给革命党人80万比索,而阿奎那多和他的同僚要离境到香港去。第二个文件规定西班牙保证对愿意放下武器的革命者给予宽大或实行大赦。在文件中还提到了菲律宾人要求改革的愿望,但是没有明文规定西班牙同意实行改革。上述两个文件是在12月14日签字的。在15日签字的第三个文件,主要是关于赔款问题的文件中规定,西班牙共拿出170万比索,其中付给革命党人80万,剩下90万付给因战争而受难的平民。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阿奎那多即宣布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新政府也自动解散,彻底向西班牙殖民当局缴械投降了。
根据破石洞条约的规定,阿奎那多于12月23日带着他的40位同伴离开菲律宾,流亡到香港。阿奎纳多虽然“自愿流放”,但是菲律宾人民的武装反抗斗争并没有停止。其原因在于:第一,随同阿奎那多一起出国的只有40人,起义军的主力仍然被保存下来。第二,根据条约,起义军交出的武器总数不过1,182件,且都是些陈旧、破损的。大部分武器弹药都被隐藏起来。第三,破石洞仅是布拉干省圣米格尔镇附近一个易守难攻的山村,是一隅之地,因此投降条约的签订,其效力和影响不可能遍及全国各地。另外西班牙殖民当局根本无意遵守条约的有关协议:180万比索赔款只付了60万;还对交出武器的爱国者进行血腥镇压。仅在马尼拉的一次搜捕中,西班牙宪警队就枪杀了卡提普南的10个人,并逮捕60人。德里维拉总督口头答应了的改革一样也没有做。从1898年2月起,菲律宾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又开展起来。

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


破石洞条约签订后,殖民当局为这“西班牙的一个重大胜利”而欢欣鼓舞,德里维拉总督宣布放假3天,举行庆祝会,各地教堂唱起了感恩赞美诗。但是殖民当局高兴得太早了,反对投降妥协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放下武器,继续在全国各地战斗。尤其是在离首都马尼拉较远、西班牙统治较弱的边远地区,先后爆发了一系列起义。1898年3月,三描礼省的爱国者举行武装起义,他们夺取了马尼拉和博利瑙之间的海底电报站,并且毁坏了电报线。宿务岛爱国者为了报“坎巴街大屠杀”之仇①, 4月3日在列昂·基拉特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他们焚烧了宿务市的商业区,攻入教堂,杀死西班牙修道士,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1898年血腥的神圣星期四”,不愿接受投降条件的马卡布洛斯将军②,一度在打拉省停止军事行动,但当他看到自己的一些战友在交出武器后,受到殖民当局迫害时,便重整队伍,继续战斗,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许多地区。4月14日,他召集各解放区的代表在中吕宋召开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吕宋临时革命政府,并用他加禄语颁布了一部马卡布洛斯宪法。在这部宪法的序言中宣布临时政府将存在到共和国正式建立为止。这充分显示了起义者战斗到底的决心。
殖民当局撕毁破石洞条约的背信弃义行为,也教育了部分资产阶级保守分子,流亡在香港的阿奎那多在“香港委员会”这一组织中继续进行反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
正当菲律宾人民的革命之火重新燃起的时候,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这一国际环境的变化,使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局势更加趋于复杂化。
1898年5月19日下午,美国军舰将阿奎那多从香港送回甲米地。阿奎那多尽管在革命紧要关头叛变投降,但他的回国,对重新组织人们投入斗争,最后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是起过一定作用的。
5月20日,阿奎那多发表宣言,号召革命者集合在他周围,开展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并支持美国作战。阿奎那多对美国的政治欺骗和所谓诺言深信不疑,他要求菲律宾人民欢迎美国人,要求做到“无论在哪里见到美国旗,就在那里群集起来。他们是我们的救星”。在宣言中,他号召菲律宾人于1898年5月31日12时整,手执武器反对西班牙人。但是实际上没有等到这一天。巴丹省人民5月29日就向殖民者开火了。觉醒了的广大群众纷纷拿起武器,接连攻占西班牙驻军防地。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到6月中旬,甲米地、巴丹、邦板牙、八打雁、布拉干5省基本上得到了解放。内湖、莫隆2省只剩下省会还在殖民者手里。殖民者被困守在孤立的据点内,首都马尼拉已经被层层包围。
6月12日阿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在这份宣言上签字的有98人,其中包括1名美国官员,即炮兵上校约翰逊。宣言向全世界宣布,菲律宾已经摆脱了西班牙统治的屈从地位,取得了自由和独立。两国之间一切政治上的联系将被割断和取消。象所有的独立国家一样,菲律宾拥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订立同盟的充分权利。独立宣言的发表,给正在进行反西斗争的广大人民以很大鼓舞,有利于把革命运动引向深入。但是宣言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它轻信美国的政治欺骗,强调菲律宾的独立是“在强大而仁慈的北美国家的保护下”取得的。宣言确认阿奎那多的独裁作用。对怎样进行政权建设也未作明确规定。
6月18日,阿奎那多颁布了由资产阶级学者马比尼起草的地方政府组织法令,着手准备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比较民主的地方政权。按照这一法令,各地的地方革命政权开始建立起来,革命秩序也逐渐趋向稳定。接着阿奎那多于6月23日颁布了由马比尼起草,经过阿奎那多签署的把独裁政权改为革命政府的法令。法令中虽然用“革命政府总统”的名称代替了原先的“独裁者”,但总统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在7月15日组成的内阁名单中,富有的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仍占多数。根据6月23日法令,1898年9月15日在布拉干省的马洛洛市召开革命议会,这次会议的重要成就是确认并批准6月12日在甲米地发表的《独立宣言》。
会后不久,着手起草宪法。议会任命了一个以卡尔德隆为首的起草委员会。宪法以法国、比利时和南美洲一些国家的宪法为蓝本,以行政、立法与司法三权分立为原则,确保公民与外侨的民主权利。在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宪法规定承认宗教自由,主张政教分离,反对政教合一。宪法于11月29日由议会通过,并交阿奎那多批准。这部宪法的正式名称为《菲律宾共和国政治宪法》,但通常称为《马洛洛宪法》。马洛洛宪法在资产阶级宪法中是比较民主的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它的主权是属于人民的”,由于宪法规定了行政、立法与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权利。此外,宪法规定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菲律宾各阶层人民的要求,也是1896—1898年革命运动所带来的一大成果。1899年1月21日新宪法公布, 1月23日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正式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马比尼任内阁主席。
菲律宾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力量的推动下,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使这一革命运动继续向前发展。在内政方面,共没收殖民者和教团的财产50万比索,全部充当政府的财政收入。把西班牙教团的土地收归国有,如在吕宋岛中部平原地区和马尼拉附近的一些省份,便有25万多英亩教团的土地被共和国没收。尽管这些没收来的土地并不是无偿分给农民,仍要交纳一定租税,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渴望和要求。此外,废除了殖民者遗留下来的、为人民所痛恨的人头税制度,改收战争税。在外交上,呼吁世界各国支持和承认新生的共和国。主要的外交活动是在美国和日本,向这两个国家派出了外交代表。但是美、日两国当时正欲对外侵略扩张,指望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援助,只能是一种幻想。这些外交活动都没有取得成功。

美西战争中的菲律宾


美国发动美西战争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以及中美洲的古巴等属地,进而利用菲律宾作为它向远东、向中国实行侵略扩张的跳板。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是以菲律宾人民的“救星”和“同盟者”的伪善面目出现的,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美国亚洲分遣舰队司令杜威于1898年5月1日在马尼拉湾海战中重创西班牙舰队时,菲律宾人民曾为这次胜利而欢呼,并且在各方面予以配合,帮助美国打败西班牙人。虽然西班牙舰队被打垮了,但是由于陆军不足,美国要占领整个菲律宾是很困难的。为此美国千方百计拉拢菲律宾爱国者,许诺在打败了西班牙人以后,承认菲律宾在美国海军保护下的独立。早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杜威就派人和香港的阿奎那多联系,劝他回国领导反西斗争。为此阿奎那多还到新加坡去和在那里的美国总领事普拉特谈判。根据当时充当翻译的英国人布列依的记载,在谈判中曾规定了如下几点协议:1,宣布菲律宾独立;2,在选举的基础上成立联邦共和国,但在选举之前由阿奎那多任命政府的所有成员;3,暂时参加由海军准将杜威任命的美国人和欧洲人组织的委员会工作;4,按照美国保护古巴的方式建立菲律宾的保护制度。所谓“保护制度”,只不过是殖民制度的同义词。美国的险恶用心在于利用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然后摘下这一胜利之果,变菲律宾为自己的殖民地。由于美国的狡诈,当时只是口头允诺,没有签署过书面协议,这就为美国以后推翻诺言埋下了伏笔。
美国在1898年8月13日所以能占领马尼拉,是借助了菲律宾人民武装力量已将马尼拉城包围了两个多月,而且在攻占马尼拉时,还有1万2千名菲律宾军队与美军并肩作战。早在5月底6月初,菲律宾军队在对西班牙军队发动全面进攻的同时,开始将马尼拉城包围。当6月12日菲律宾宣布独立时,几乎全部的领土已为爱国武装力量所解放,殖民军的主力已被菲律宾军队击溃。此时美国陆军才开始大批在菲岛登陆。第一批美军增援部队2,500人在安德森将军率领下于6月30日到达菲律宾。第二批3,500人在格林将军率领下于7月17日抵达。第三批4,800人在麦克阿瑟将军率领下于7月31日登陆。这些增援部队到达后,美国便撕下了伪装的假面具。
还在7月1日,当安德森和杜威一起访问阿奎那多时,阿奎那多曾问道,美国是否承认菲律宾独立,安德森闪烁其词,说自己只按军人身份行事,所以不清楚。矢口否认在打败西班牙后给予菲律宾独立的许诺。美国还背着菲律宾同西班牙人达成秘密协议,规定破城之日,不许菲律宾军队进入马尼拉城。安德森把命令式的口信传给阿奎那多:“非经美军司令的许可,不要让你的军队进入马尼拉”。在攻陷马尼拉城后,美军公然在圣地亚哥堡垒升起了美国国旗,宣布占领马尼拉。次日组织了美国军政府,限令菲军在9月8日前撤出他们从西班牙手中夺回来的阵地。美国新任陆军司令奥迪斯在寄给阿奎那多的信中说:“如果你的军队在星期四,即9月15日不撤离城市防线的话,我将被迫采取强制性的行动。并且我和我们的政府认为,由此而发生的一切不幸后果,你将负全部责任。”
1898年8月,西班牙战败向美国求和。9月,在巴黎举行和谈。12月10日,签订了巴黎和约。条约的第三条规定,西班牙将菲律宾割让给美国,而美国付给西班牙2亿美元现款。美国政府不顾菲律宾人民的抗议和要求,于1899年2月强行批准了巴黎和约,决心将菲律宾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美西巴黎和约却没有给菲律宾人带来和平。1899年2月4日,美国公然发动武装侵略,美菲战争爆发。这场抗美战争一共坚持了三个年头,最后由于双方力量悬殊,加上菲律宾资产阶级保守派再次屈膝投降,抗美战争转入低潮。美国“在‘解放’菲律宾的借口下扼杀了菲律宾”①。菲律宾人民在推翻西班牙老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后,再次遭受美国新殖民主义者的压迫和奴役。

① 全名意译为“最崇高与最尊贵的菲律宾儿女协会”,简称“卡提普南”,并按开首的字母叫做K.K.K。
② 参见本书《菲律宾宣传运动》一文。
① 谢杜拉,是交纳人头税的手册,也作身份证使用,是臣服于西班牙的一种象征。
① 1898年3月25日,西班牙宪警队在坎巴街进行大屠杀, 仅水兵就被杀死70多人。
② 马卡布洛斯将军1871年9月17日生于打拉省的拉帕斯镇, 曾担任过拉帕斯的村长和副镇长。是打拉省第一批加入卡提普南组织的爱国者之一。 1896年8月革命爆发时,他在那里集合部众,展开反西斗争。由于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晋升为准将。破石洞条约签订后,他拒绝和阿奎那多一道去香港, 始终同他的部队呆在一起,密切注视着时局的演变和发展。
①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7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9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