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第一国际的建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16 评论:0

第一国际, 即国际工人协会, 是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工人运动高涨中产生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群众性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它举起“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反对其压迫者而斗争”的旗帜,在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背景


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给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 工业革命在英国业已完成, 在法、德、美、比等国继续深入发展, 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俄、意、奥匈等国也已开始。
机器大生产成为英、法等先进国家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100马力的蒸汽机, 1850年在英国有1,290部, 法国有370部, 德国有260部; 1860年英国增至2,450部, 法国增至1,120部, 德国增至850部。机器的普遍采用, 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以冶金和煤炭工业为例,英、法、德、美4国煤产量1850年为6,870万吨, 1860年增长为12,450万吨; 生铁产量1850年为348万吨, 1860年达到615万吨。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1848年英国铁路线总长为4,646英里,法国1,931公里,德国5,822公里;1870年英国达13,562英里,法国17,924公里,德国21,471公里。在1847—1867年的20年中,世界铁路网从25,100公里发展到157,600公里。1848—1866年,国际贸易周转额以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两倍多。
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在1850—1870年间,英国棉纺工人从48万8千增至68万8千;德意志地区产业工人1848年约70万,到1860年初,仅在普鲁士、萨克森、黑森、巴伐利亚、维尔腾堡和巴登等地就有150万;美国加工工业的工人1840年为80万,1860年增到130万。六十年代初,欧洲产业工人达874万,手工业工人达1,123万5千,全部工业人口(连同家属)为5,462万4千人。在曼彻斯特、里昂、新英格兰等数十个工业中心形成后,工人群众日趋集中。如法国,1869年290万产业工人中,40%在大企业做工。
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机器的应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但在资本主义工厂里,机器却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资本家采取延长工人劳动日、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等办法来追逐更多的利润。五十至六十年代,工人每天工作12—18小时的现象在欧洲各国极为普遍。在德国爱北斐特的纱厂里,工人每天工作15小时。同一时期,巴黎产业工人中女工占25%,童工占7%。低工资的女工和童工越来越多地替代了成年男工。在德国,工人平均实际工资指数(以1900年为100):1840—1849年为74,1852—1859年为66,1860—1867年为74。而食品价格指数不断上升:1850年为53,1860年为82,1870年为92。多数工人难以维持生活。工人劳动和居住的条件十分恶劣,伤亡事故、疾患传染屡见不鲜。
1848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后,各国政府加紧了对工人阶级的政治迫害。1851年,法国强行取缔工人组织,工厂里实行劳动手册制。1853—1860年有3,909名工人因参加工人团体而受到刑事法庭审判。英国的工人组织毫无法律保障, 资产阶级任意使用“主仆法”、“保证书”来压制工人运动。据英国官方记录, 违反主仆法而受到司法追究的, 1863年有10,393起; 1865年超过了1万2千起, 有7千工人被定罪, 1,658人被监禁。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盲目追求, 加剧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导致了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从美国开始, 很快蔓延到英、法、德、比、俄及拉丁美洲许多国家, 造成各国经济衰退、物价飞涨、工厂倒闭, 大批工人失业。据统计, 美国在1857年10月至少有20万工人失业; 英国1857年工人失业率从1856年的4.9%增长到6.1%, 1858年又猛增至11.9%。
经济危机的侵袭促进了欧美工人运动重新高涨。1859年, 英国建筑工人大罢工, 要求实行9小时工作日。在德国, 1859年掀起了产业工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浪潮。1862年, 巴黎印刷工人也举行罢工。从1857年起, 美国工人罢工斗争连续不断。1859年2月宾夕法尼亚所有行业工人的总罢工和1860年新英格兰等地2万制鞋工人的大罢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共产党领袖福斯特写道:“在整个1863年和1864年间发生的罢工, 比美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美国工人群众还直接参加了反对奴隶制的战争。1865年内战结束时, 北方有50%的工人参了军, 平均每1千名联军士兵中就有423名工人。他们在战争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欧美工人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复苏,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而工人运动国际联系的增强,摆脱资产阶级的束缚而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又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联系。这种联系是建立在奴役本国工人和弱小国家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带有国际性质。因此,一国工人的反抗往往遭到本国和外国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资本家常以雇佣外国工人的办法来破坏本国工人的罢工斗争。1864年,美国议会正式承认了移民公司的合法权,并拨款100万美元专门用来雇佣外国工人,替代本国罢工工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各国工人相互了解和团结提供了方便。“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团结,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工人阶级在残酷的现实中逐渐认识到,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工人,只要处于资本主义的枷锁之下,其雇佣奴隶的命运是相同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
1862年5月,第三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巴黎、里昂、亚眠的200名法国工人和50名德国工人出席了大会。英、法、德的工人获得了广泛接触的机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法国工人与伦敦的法国政治流亡者取得了联系。德国工人访问了伦敦的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8月5日,英国部分工人举行“国际团结联欢会”,欢迎来自巴黎的70名工人代表。会上,两国工人的演说中已涉及到建立工人阶级国际联系的问题。德、法工人回国后,向本国工人群众详细介绍了英国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情况,积极组织工会,开展要求增加工资、集会和罢工自由的斗争,推动了本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各国工人联系的加强, 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1859和1860年, 伦敦建筑工人两次罢工, 不仅得到国内各行业工人的支援, 而且得到了德国工人的捐款、意大利工人的贺信和美国工人的罢工响应, 从而获得了胜利。1861年, 美国爆发南北战争, 切断了英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英国发生棉荒, 工人失业情况严重。据统计,失业率1860年为1.9%,1861年为5.2%,1862年为8.4%。1862年2月, 许多工业城市失业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0%以上。英国政府声称只要干涉美国内战, 支持南方种植园主, 解除封锁, 就能马上消除英国工人的贫困。但是, 英国工人阶级表现了高度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他们在1862—1864年连续举行了71次群众大会,支持美国北方反奴隶制的斗争。1862年曼彻斯特工人写信给美国总统林肯说:“我们的利益同你们是一致的……你毅然发布了自由宣言, 我们对此表示崇高的敬意。”迫于群众的压力, 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对美国南方奴隶主的支持。
五十、六十年代, 独立的工人组织相继出现。在英国, 许多比较分散的工会开始合并为同行业的全国性工人联合组织, 如混合机器工会、混合木工工会、翻砂工人工会、砌砖工人工会等,初步打破了地方行会的形式。1860年5月, 在伦敦, 各业工人支援建筑工人罢工的斗争产生了“工联伦敦理事会”(以下简称工联), 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心。六十年代初, 工联有会员60万人, 1866年末增加到80万人, 逐步发展成为英国群众性工人组织中最稳固、最强大的组织。工联领导人把工人运动的目标仅仅局限于经济斗争,力图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围内改善工人处境。六十年代初,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联也开始参加政治斗争,提出扩大选举权, 改革过时的工会法等要求。1862年又组建了一个专门争取普选权和秘密投票的协会。
在法国,六十年代初, 巴黎、图卢兹、马赛等地出现了工人互助会。从伦敦参观回国的工人推动了工会组织的发展。1863年细木工会、炼铁工人联合会成立。1864年巴黎石印工人反抗协会成立。1863年立法团选举时,工人提出雕版工人托伦等3人为自己的候选人,工人阶级第一次同资产阶级一起竞选,标志着法国工人阶级开始认识到自己独立的阶级利益。1864年2月,在立法团补选前,巴黎工人发表了《六十人宣言》,阐述了选举工人代表的意义,指出工人阶级需要维护自己独立的阶级利益,而且只有工人议员才能代表这一阶级利益。它宣布:“我们没有自己的代表,这就是我们要提出工人候选人这一问题的原因。”《宣言》还阐明了工人阶级参加政治活动的重要性,并要求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等权利。当时蒲鲁东主义对法国工人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宣言》的签署人大多是蒲鲁东主义者。他们把“劳动自由,组织信贷,普遍团结”看作是工人阶级的理想,认为只有实现这些目标,所有公民才会在权利上平等。《宣言》强调工人将通过合法途径去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反对侵犯私有制。
在德国,五十年代出现了许多工人教育协会和工人合作社。但这些组织几乎都受着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控制。1862年4月18日,一部分莱比锡先进工人退出了职工教育协会,单独成立前进工人政治协会。访问伦敦归来的工人的宣传,加速了德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分裂。1863年5月23日,德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在莱比锡成立。联合会发展很快,1863年秋仅有1千名会员,到1864年秋就增加到4,600名。第一国际成立前,联合会的组织和会员散布在德国50多个地方,在工人群众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联合会主席拉萨尔主张在普鲁士国家的帮助下建立工人合作社,并通过普遍的直接的选举使工人获得解放,使联合会带有改良主义的倾向。
在美国,六十年代成立了一些全国性的工人联合会,如印刷工人联合会、铸工联合会等。在美国53个工业部门中已有207个工会, 联合了约20万工人。康姆、康普、雅科等一些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于1857年组织的“共产主义者俱乐部”, 在美国工人运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工人运动和组织日益加强的同时, 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传播, 并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关于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有科学论述。1848年以前, 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伦敦举行的各民族庆祝大会》、《论波兰》等著作和文章中,分析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国际根源,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族利己主义和世界主义。他们指出:“既然各国工人的状况是相同的, 既然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 他们又有同样的敌人, 那末他们就应当共同战斗, 就应当以各民族的工人兄弟联盟来对抗各民族的资产阶级兄弟联盟。”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问世。它阐明了工人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指出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目标和道路, 更加明确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宣言》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宣言》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847年6月创建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广泛地吸收了德、法、英、比等国的工人群众, 在这些国家以及丹麦、瑞典和瑞士等国都建立了支部。它的会员与各国工人组织以及民主派组织建立了联系, 积极参加了1848年革命, 初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及其活动,迈出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第一步。
1850—1852年,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等许多重要著作,全面总结了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他们认为,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成熟,必须为新的阶级搏斗作好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为此,他们通过威廉·李卜克内西、埃卡留斯、列斯纳、魏德迈、库格曼、贝克尔、迈耶尔、艾希霍夫等人与德国、英国、瑞士以及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进行经常的联系,帮助他们分析形势,鼓舞斗志,督促他们学习。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与英国宪章派的革命者哈尼、琼斯等人保持密切往来,热情地为宪章派的机关刊物《人民报》以及资产阶级进步刊物《纽约每日论坛报》、《新奥得报》撰稿。五十年代末,马克思恢复了他在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中的活动,为协会起草过声援波兰起义呼吁书等文件,经常在协会中义务向工人群众讲授政治经济学,为协会的机关报《人民报》撰稿,并于1859年7月正式担任该报的编辑和负责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
为了适应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马克思进行了巨大而艰苦的经济理论研究。1857—1859年,他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手稿;1859年6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随后,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每天工作16小时的惊人毅力,在1861—1863年写出了23本政治经济学笔记,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准备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心国际政治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了对德国、意大利的民族统一,美国内战,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许多问题的看法,极力支持各国的民主力量,反对反动势力。
马克思、恩格斯所进行的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大量组织工作,大大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为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正是在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工人运动转入高潮,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愿望与日俱增,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诞生并得到一定程度传播的历史条件下, 第一国际应运而生了。

圣马丁堂成立大会


1863年1月开始的波兰人民反抗沙皇俄国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在欧美各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4月28日, 英国“工联伦敦理事会”在伦敦圣詹姆斯大厅召开声援波兰的工人大会,要求本国政府干涉沙俄的行为。英国政府借口没有法国合作不能采取行动。为此, 工联决定邀请法国工人代表, 联合举行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群众大会。
7月22日, 大会在圣詹姆斯大厅举行, 由托伦、佩拉雄、科阿东、缪拉和比巴尔组成的法国工人代表团和其他国家的工人流亡者出席了大会。翌日, 工联领袖和法国工人代表进行会谈, 一致认为各国工人阶级必须团结起来, 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并选出了筹备委员会。其成员有鞋匠奥哲尔、木匠克里默、装订工人戈达尔德、彩画匠费伊西、木匠埃格林顿。由这5位在英国工人中享有威望的工人运动领袖负责了解和沟通英法两国工人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看法, 以便制订其基本原则。
受筹备委员会的委托, 奥哲尔起草了《英国工人致法国工人》的呼吁书,提出“要召开自己的代表大会来讨论关系到各国人民和平的重大问题”。呼吁书11月10日在英国工人大会上通过, 并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比斯利教授译成法文寄往巴黎。呼吁书在法国的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会址——圣马丁堂音乐厅

工厂、车间里散发和传阅,引起工人群众的兴趣和热情。1864年5月, 由托伦起草了《法国工人致英国兄弟》的复信,并委托资产阶级共和派记者昂·勒弗尔带到伦敦。
1864年9月,由托伦、利穆津、佩拉雄等组成的法国工人代表团前往伦敦。为欢迎法国代表团,9月28日晚,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国际团结大会。除英法工人外,参加大会的还有流亡在伦敦的德国、意大利、波兰、爱尔兰的工人代表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代表共2千余人。马克思应筹委会的邀请参加大会。他认为, 这种对联合的渴望产生于工人群众自身, 反映了发展壮大起来的工人运动的根本要求, “是一桩可以取得显著成效的事业”。于是, 他打破以往谢绝参加脱离真正革命运动的流亡者活动的惯例, 欣然出席了大会, 并被选入主席团。
大会开始后, 大会主席比斯利教授首先致开幕词。他叙述了这次大会的筹备过程, 谴责了各国列强的侵略政策, 号召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在地球上实现正义而联合起来。随后, 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组织的德国工人歌咏队为大会演唱了两支爱国歌曲。
接着,奥哲尔用英文宣读了1863年起草的《英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呼吁书。呼吁书强调: “为了工人大众的事业,各国人民必须团结一致。因为每当我们想通过缩短工作日和提高工资来改善我们的社会状况的时候, 我们的老板总是威胁我们说, 他要写信招聘法国人、德国人和比利时人, 以更低的工资雇佣他们来代替我们的工作……这种事情的确发生过。不过, 这不是由于我们大陆上的兄弟们心地不好, 而是由于各国劳动阶级之间缺少正确的经常的联系。”呼吁书带有浓厚的工联主义色彩, 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提出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宣扬用“理性和道义的力量抵制”剥削的改良主义思想。
托伦用法文宣读了法国工人的回信《法国工人致英国兄弟》,由法国侨民、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勒·吕贝当场译成英文。回信宣布: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筑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堤坝,来抗拒把人类分成两个阶级——愚昧饥饿的平民和脑满肠肥的官吏——的害人制度。我们要团结起来拯救自己!”信中还抨击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 回信反映了蒲鲁东主义的观点,回避了工人的阶级斗争,幻想通过“劳动的自由”、“自由交易”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一致。
英、法工人的两封信虽然带有工联主义和蒲鲁东主义的烙印,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人群众要求团结的愿望,是第一国际筹建时期的重要文献,受到大会的欢迎和赞扬。
吕贝在会上介绍了法国工人关于建立无产阶级国际联盟的草案,提议在伦敦建立一个由各国工人代表参加的中央委员会,并在欧洲各国首都和大城市设分会。他还宣读了勒弗尔给大会的贺信(他本人未参加大会)。
英国代表威勒尔提出下列决议案: “鉴于他们的计划是为着一切劳动者的利益的,大会接受它作为国际协会的基础,并选举一个委员会,授权它增补新委员,委托它制订该协会的章程和条例。”英国代表德尔附议。意大利代表沃尔弗、法国代表博凯、德国代表埃卡留斯先后发表演说, 赞同法国工人的提议。于是,上述决议案被通过。大会当即成立工人国际联合组织,选出一个由到会的35名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其成员中包括英国工联的奥哲尔、克里默、皮琴;老宪章主义者利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追随者韦斯顿;英国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家福克斯、德尔、威勒尔、惠特洛克;法国的吕贝;意大利马志尼派的沃尔弗;同资产阶级民主派团体有联系的波兰侨民霍尔托普;前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埃卡留斯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等。委员会自1864年10月18日起称中央委员会,1866年日内瓦代表大会后改称总委员会。
这一晚,圣马丁堂与会者情绪高昂,演说时时被掌声和欢呼声打断。大会结束时,全体成员与在场的各国工人代表连续欢呼三次。就这样,崭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在热烈的气氛中诞生了。

第一国际的纲领和章程


圣马丁堂大会后, 中央委员会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确定新组织的名称、性质、形式, 制定其纲领原则。
1864年10月5日, 中央委员会在伦敦苏荷区格里克街18号举行第一次会议。奥哲尔和克里默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的主席与书记。会议选举9人组成一个专门起草纲领原则的小委员会。成员有:韦斯顿、惠特洛克、马克思、吕贝、沃尔弗、霍尔托普、皮琴、奥哲尔和克里默。韦斯顿表示准备把他起草的“原则宣言”的初稿提交小委员会讨论。沃尔弗向小委员会极力推荐马志尼起草的意大利工人团体章程
马克思出席了这次会议,但在推选小委员会之前离开了会场,因而不知道自己入选。后又因病或没有及时接到通知, 未能参加小委员会10月8日和15日的两次会议及中央委员会10月11日的会议。
10月8日, 小委员会开会, 首先讨论了韦斯顿起草的内容混乱、文字冗长的“原则宣言”, 决定: “请韦斯顿先生精简和修改他的草案, 而后由小委员会将它提交中央委员会作为协会的纲领。”接着讨论由沃尔弗译成英文的意大利工人团体章程。意大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马志尼及其追随者从六十年代开始在工人中进行宣传, 他们在促进意大利工人运动摆脱资产阶级温和派的影响, 积极参加民族统一运动方面起过进步作用。但是马志尼主义者宣扬通过劳资合作,通过建立合作社,使工人受教育的途径达到劳动群众的社会解放。这种改良主义倾向阻碍了意大利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沃尔弗是马志尼的秘书。章程引言部分把工人运动的目的归结为争取工人在道德、智力和经济三个方面的进步;把实现这些目的的途径归结为“通过合法的手段告诉自己的政府关于自己的生存条件、希望和要求”。章程条例部分“是本着中央集权的密谋即赋予中央机关以独断权力的精神起草的”。这个章程受到会议的“高度赞赏”,小委员会决定把它“推荐给中央委员会采用”。
中央委员会于10月11日召开会议,讨论了新组织的名称问题。威勒尔和利诺提出把工人国际组织与受资产阶级控制的国际性工人慈善文化团体——“世界劳动阶级福利同盟”合并。惠特洛克和埃卡留斯反对这一主张,建议把新组织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以下简称国际)。这个建议以16:14票被通过。这一名称鲜明地表达了第一国际的性质和特点,表明它成立伊始就与资产阶级民主派划清了界限。这次会议还讨论了韦斯顿的“原则宣言”和沃尔弗提出的章程,决定将它们“还给小委员会再行修改”。
10月8日的小委员会会议和10月11日中央委员会会议表明,在刚刚成立的国际工人组织中,资产阶级思想和改良主义的影响很严重。10月12日,埃卡留斯写信向马克思汇报了这些情况,恳切要求马克思参与制定纲领文件。他写道:“你无疑应该在欧洲工人组织新生婴儿身上打上内容丰富、言简意赅的印记。”他告诉马克思,10月11日会议后,“克里默在一次私人谈话中说,不能再让韦斯顿参与此事,拟制文件的工作应该交给一个不超过3人的小组,他们能够使用和酌情处理已有的材料。”他还转述了克里默、奥哲尔等人的意见: “此项工作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马克思博士。”
10月11日会后, 沃尔弗前往那不勒斯参加意大利工人协会代表大会, 韦斯顿实际已经不再参加这项工作。克里默说的3人小组也没有建立。“修订”工作一时落到吕贝身上。他抛开了韦斯顿的草案, 参考了成立大会上的3个文件, 以沃尔弗提出的章程草案为基础, 起草了“原则宣言”和章程。经小委员会10月15日会议讨论后, 提交中央委员会会议讨论。
10月18日, 马克思出席了中央委员会会议。当吕贝宣读他修改的草案后, 马克思意识到它根本不合时宜。他后来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追述道: “当我听到好心的勒·吕贝宣读妄想当做原则宣言的一个空话连篇、写得很坏而且极不成熟的引言时, 我的确吃了一惊, 引言到处都带有马志尼的色彩, 而且披着法国社会主义的轮廓不清的破烂外衣。”但出于团结的愿望和策略的考虑, 他对其只是“温和地加以反对”。经过长时间的讨论, 会议通过决议: “大体采纳这个纲领”, “委托小委员会对引言和章程定稿”。
10月20日, 小委员会在马克思家里开会。除马克思外, 出席会议的还有克里默、吕贝和方塔纳(暂替沃尔弗的意大利代表)。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 马克思后来写道: “我手头一直没有这两个文件(沃尔弗和勒·吕贝的), 所以无法预先做准备……为了赢得时间, 我提议我们在‘修订’引言之前, 先‘讨论’一下章程。结果照这样做了。四十条章程的第一条通过时已经到了夜里一点钟。克里默说(这正是我所要争取的): ‘我们向原订于10月25日开会的委员会提不出什么东西。我们必须把会议延期到11月1日举行。而小委员会可以在10月27日开会, 并且争取获得肯定的结果。’这个建议被采纳了,‘文件’就‘留下来’给我看。”
由此,马克思取得了制定国际纲领性文件的主动权。他认为:“成立国际是为了用真正的工人阶级的战斗组织来代替那些社会主义的或半社会主义的宗派。”但考虑到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的差别和各国工人运动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为了向广大工人群众敞开大门,马克思采取了“实质上坚决,形式上温和”的策略, 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用当时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述出来,制定一个各流派都能承认的广泛的纲领。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一周内彻底修改了章程,在重新起草的《协会临时章程》的引言中,精炼地表达了国际工人协会的基本纲领性原则,并把章程的条目从40条缩减为10条。他还起草了一个新的文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成立宣言》指出,在1848到1864年间,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都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工人群众的贫困并没有减轻,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抗日益加剧。它评述了自1848年以来,欧洲工人阶级所取得的两大成就:第一,英国工人阶级争得了10小时工作日法案的通过,对工人阶级来说,“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际的成功,而且是一个原则的胜利”。用立法手段限制工时,表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面前公开投降了”。第二,工人合作社运动普遍展开。当时建立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的思想在英、法、德等国工人中相当普遍。马克思强调, 合作社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工人们不是在口头上,而是用事实证明:大规模的生产,并且是按照现代科学要求进行的生产,在没有利用雇佣工人阶级劳动的雇主阶级参加的条件下是能够进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合作运动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对财产的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更大的胜利”。同时马克思认为,不应该过高估计合作劳动的意义。1848年以来的经验证明,“要解放劳动群众, 合作劳动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发展”, 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
《成立宣言》还指出: “工人们已经具备了作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数; 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 人数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这里包含了无产阶级要完成夺取政权的使命, 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的思想。《成立宣言》还强调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意义, 并以“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的号召作为结语。
《临时章程》指出,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而这个任务只有在消灭现存社会的经济基础, 即实现工人阶级在经济上的解放才能完成, 因此, “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它的伟大目标”。《临时章程》强调工人解放的国际性质和实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重要性, 它指出: “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 也不是一个民族的问题, 而是涉及存在有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临时章程》宣布,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 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临时章程》初步规定了包含有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组织原则:全协会的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它有决定国际的章程、指导国际的活动、选举中央委员会的权力。中央委员会设有主席、总书记、财务书记、各国通讯书记,会址设在伦敦;其任务是负责调查研究各国工人运动的状况,筹备代表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它有权加聘新委员,在必要时有权提前召开代表大会。国际的地方组织是各国的工人团体,它们加入国际后仍可以保持原有的组织;任何独立的工人团体不受限制,可以与中央委员会发生直接联系。
《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于1864年10月27日为小委员会通过,11月1日被中央委员会批准,11月5日发表在工联的机关报《蜂房报》上,11月底被印成小册子出版。在1866年日内瓦大会上,以《临时章程》为基础,正式制定了《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并通过一个组织条例作为其补充文件。
第一国际纲领的问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重大胜利,表明国际已拥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以后马克思就稳固地取得了对国际的领导”
随后,中央委员会积极进行宣传国际工人协会的思想和组织各国支部的工作。《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被译成法、德、意等国文字,散发到各国工人中去。仅1865年在德意志各邦中就散发了5万份。各国工人组织的报刊也刊登了宣言和章程。
中央委员会通过派遣各种代表团访问英国的工人团体、参加各国工人代表大会等形式争取会员。1865年3月,由克里默、埃卡留斯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拥有5千名会员的英国全国鞋匠工会的代表会议,该会当场表示加入第一国际。国际的第一批支部也很快建立了起来。1864年10月,日内瓦支部成立,随后又成立了汝拉山区支部;12月,巴黎支部成立,1865年发展到500人;1865年3月里昂支部成立。不久,法国的鲁昂、南特、埃耳伯夫、卡昂等地也建立支部。1865年9月,德国佐林根支部成立,1866年1月柏林支部成立。同年马格德堡、科伦、亚琛、科布伦次、特里尔等地也建立了支部。1865年2月, 拥有4千名工人的英国泥水工人联合协会第一个正式加入国际。砌砖工人联合会、鞋匠联合会也先后集体参加国际。到1865年底, 英国已有1万9千名国际会员了。
国际通过各国支部和会员积极领导各国工人展开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六十年代中期,国际总委员会积极参加了英国工人群众和资产阶级激进阶层进行的选举法民主改革运动, 在组织改革同盟(其常设执行委员会的12名委员中有5名国际总委员会委员),争取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 促进工联与改革同盟的合作, 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妥协政策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坚决捍卫了工人阶级普选权的要求, 最终迫使托利党政府作出让步。1867年英国工人开展了争取工联完全合法化的运动, 以反抗政府对工联的迫害。国际总委员公开支持工联合法化的要求, 并抵制了工联领袖的改良主义倾向。1869年3月, 政府不得不公开承认工联有合法存在的权利。国际的法国会员积极参加了本国的工人合作运动。巴黎支部负责人瓦尔兰等人在开办消费合作社和合作工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工作。
国际特别重视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从1865年起, 它通过发表宣言、呼吁书、檄文、组织募捐和阻挠雇主进口廉价劳力等措施, 卓有成效地支持了1865年3月莱比锡印刷工人的罢工、1866年春伦敦和爱丁堡缝纫工人的罢工、伦敦制筛工人的罢工、1867年2—3月巴黎铜器工人、成衣工人和比利时马尔希矿工的罢工、1868年3月日内瓦建筑工人的罢工等许多次罢工。由于国际的援助, 大多数罢工都取得了胜利, 著名的巴黎铜器工人罢工最终迫使120家企业主屈服, 工人的工资提高了25%。
在国际的带动下, 欧洲掀起了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声势浩大的罢工浪潮,极大地打击了各国资产阶级的反动气焰。它促进了各国工人之间的联系和团结,使广大工人群众通过阶级斗争的实践,冲破了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罢工运动的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的羁绊。1866年4月,伦敦缝纫工人罢工胜利后,保护缝纫工人协会集体加入了国际。对政治运动淡漠的英国工联在选举改革运动和罢工运动后,于1866年7月的设菲尔德代表会议上公开号召工人参加国际。1866年9月,英国工联已有2万5千名工人加入国际。
到1866年9月的日内瓦代表大会召开时,第一国际已拥有独立的纲领、章程和完整的组织机构以及自己的机关报,具有一定的组织规模,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创建过程。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第149页。
① 每个被雇佣的工人必须持一本手册, 用来记载其表现,供企业主和警察考查。
② “主仆法”是134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令,规定不驯服的工人和仆人要受到惩处。“保证书”是强迫工人声明不参加罢工运动的书面保证, 它是工人就业的条件。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11—41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270页。
③ 同上书,第28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5页。
① 指吕贝宣读的法国工人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草案。
① 也译作“常务委员会”或“常设委员会”。它在完成制定纲领和章程的任务后,仍继续工作, 并成为中央委员会的执行机关。在1866年9月, 第一国际日内瓦大会期间的一次总委员会和部分代表的会议上, 马克思建议把小委员会的成员固定下来。
② 在历史文献中, 这个意大利工人团体章程通称《意大利工人团体联合条例》。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418页。
② 世界劳动阶级福利同盟是1863年12月在资产阶级民主派汤司亨特侯爵的倡议下,在伦敦成立的。
① 指英法工人的两封信和法国工人关于建立工人国际组织的提议草案。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第15页。
③ 同上书, 第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第12页。
②③ 同上书, 第13页。
④⑤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第15页。
⑦ 同上书, 第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98页。
① 即伦敦的《工人辩护士报》、布鲁塞尔的《人民论坛报》、瑞士的《国际工人协会瑞士法语区支部会刊》。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94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