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71 评论:0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大规模战争。此次战争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由于欧洲大国不断地进行军事竞赛和制造战争危机,形成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紧张局势。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①经过长期准备以后,便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战争即将来临的预兆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相继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到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生跳跃式的变化。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正是这种不平衡性,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引起了新的尖锐矛盾。那些晚于别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迅速赶上前去。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产值的1/3,占世界工业出口值的2/5。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国的钢产量超过了英国,1900年,生铁产量也超过了英国。10年后,英国钢产量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也落后于德国。1900年,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9.7%,生铁产量占世界的22.1%,而到1913年则分别下降为21.8%和13.2%。英国原先在世界市场上独霸一切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到了1913年,美国钢铁的生产超过了英、德的总和。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煤产量比英国多77%,比德国多87%。
二十世纪初,德国经济的发展异常迅速。在1900—1913年的14年中,德国的生铁产量增加1倍多,钢产量几乎提高1倍半。大战前夕,德国开采和消费的铁矿石、熔炼的生铁和生产的钢,约比英国多60%—70%。当时,德国的机器制造工业在武器生产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德国和奥匈机器制造工业的总产值超过英、法、俄机器制造工业产值的50%。德国的国营军事工厂有16家,私营工厂中包括著名的克虏伯铸钢厂和炮厂,西门子和其他一些德国工业巨头的电机厂在当时早已驰名于世界。
在争夺殖民地斗争中,到了二十世纪初,世界几乎被英、法、俄、德、美、日6个最大的帝国主义强国瓜分殆尽。它们霸占了6,5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领土,人口在52,300万以上。而中国、波斯、土耳其、摩洛哥等一系列形式上还保持独立的国家,实际上已成为列强激烈争夺的半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大战前夕,在工业生产方面跃居世界首位的美国,所占殖民地的总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人口970万;工业生产居第二位的德国,其殖民地总面积为290万平方公里,1,230万人口;而工业生产水平仅居第三位的英国,殖民地面积却有3,35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9,350万。英国在其殖民地的铁路长度也达到170,029公里,而德国在其殖民地的铁路总长度只有4,176公里。因此,后起的帝国主义强盗要求重新分割世界领土和市场,斗争日趋激烈。
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危机同样加速了大战的到来。1900—1903年经济危机刚刚过去,1907—1908年经济危机又接踵而来。两次世界性的危机导致了经济停滞、失业率增高等种种恶果,帝国主义各国工人运动趋向高涨,罢工规模也越来越大。1912年德国鲁尔区25万矿工罢工。1913年,汉堡、不来梅、基尔和另外一些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大罢工,阿尔萨斯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普鲁士示威的浪潮。列宁早在1908年就写道:“德国以暴君威廉二世为首的容克和将军们迫不急待地想同英国打仗,希望能利用一下陆军的优势,幻想用庆祝军事胜利的欢呼声来掩盖德国工人群众日益增长的不满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①在英国,1910年有50万以上的工人罢工,1911年达到了100万人左右,而到1912年达到150万人。大战前夕,英国面临着尖锐的社会冲突。在战前6年之中,德、英、法、意、奥匈、俄,总共有1,100万工人举行罢工。欧洲无产阶级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促进了亚洲、北非、拉丁美洲殖民地与附属国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看来只有“从外部动手”,企图发动战争来缓和国内的阶级斗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借以巩固一小撮金融寡头的统治。
“‘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内容。”②霸权主义的基础即是真正的实力,而真正的实力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变化的。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超过了英、法,但在抢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落于英、法之后,所获甚少。1897年12月,德国外交国务大臣华洛夫在国会发表演说时声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言以蔽之,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因此,德国极力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而首先是要摧毁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霸权。至于英国,则极力防护,不容他人染指,还妄图夺取德国手中为数不多的殖民地,以确保自己的殖民体系。
英、德两大巨头的称霸斗争,重点是在中、近东。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德国大力推行“向东进袭”的政策。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前往巴勒斯坦作“圣地巡礼”,访问土耳其,向其示好拉拢,并同土耳其素丹谈判巴格达铁路问题。1903年,德土签订条约,德国攫取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这条铁路自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直抵巴格达,又称“三B铁路。”①铁路兴建以后,将使德国侵略势力直捣近东,控制土耳其;威胁高加索、波斯和埃及;并遥窥印度,巴格达铁路是德国向东进袭的一把利刃,它同俄国对土耳其的侵略野心发生尖锐矛盾;同英国的“三C政策”②的侵略利益发生了正面冲突。英国感到它在中、近东和非洲的殖民地,特别是它最主要的殖民地,所谓“英王冠上明珠”的印度,有被侵夺的危险。因而英国强占波斯湾口的科威特,以阻挡巴格达铁路延展到波斯湾口,与大洋相沟通。俄国也加强其对土耳其的侵略。
在巴尔干方面,德国唆使奥匈帝国在1908年并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州,进一步包围塞尔维亚,俄德矛盾空前激化。两次巴尔干战争③后,在巴尔干纷争之中,德国又大力支持保加利亚,以反对英、俄在巴尔干的侵略势力。英、德和俄、德在中、近东和巴尔干的矛盾日趋尖锐,关系极端恶化。英、德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它们在全球范围的激烈争夺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环绕着英、德之间的主要矛盾,形成了大战前夕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使得整个世界旗垒分明。到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经过长期军事力量的组合,使欧洲形成为两大对立的阵营,这种均势格局十分典型。一边是德、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一边是英、俄、法的三国协约。上述对峙军事阵营的一方三国同盟,在1882年即已形成,以后又经1887、1891、1903、1912年四次续订和补充;大战开始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貌合神离,却转而倒向协约国方面。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却参与德、奥集团方面。上述对峙军事阵营的另一方三国协约,到1907年最终形成。从当时各资本家集团恃其帝国主义的军事力量来看,德、奥集团更加凶恶,更加蛮横,威胁着英国的优势,英国当然不能容忍。正如列宁所说:“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其目的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是为了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对德国来说,比利时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反英据点;对英国来说,巴格达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反德据点,等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帝国主义争霸的产物。

战前的军备竞赛和“海牙和会”的骗局


军备竞赛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活动的直接产物。竞争的敌对双方都力求获得自己的优势地位,于是就出现了一股军备竞赛的恶潮。
帝国主义列强增强其实力,扩张其战备,首先表现在军费的猛增上。在1883—1908年的25年中,各国的军费开支增加了81.3%,平均每年增加3.25%。1918至1913年仅仅5年就增加了49.6%,平均每年增加9.92%。大战前夕,仍在持续上升,截至1913年为止,军费开支总额增加两倍以上。但各国军费增长速度是不均衡的。以1908—1913年这段时间同1883—1908年时期相比,奥匈的军费增加12倍,意大利将近15倍,法国为3.2倍,俄国为2.7倍,英国增加30%,德国增加60%。欧洲6大强国在战前最后30年中直接用于军事开支,不包括英布、日俄战争,总共为1,250亿马克。
随着欧洲列强拚命争夺军备优势,科学技术上出现的每一项突破性的重要成果,无不普遍应用于军事装备与器材。这时,重机枪已成为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大炮的射程从3公里提高到10公里。海军舰艇也有了变革,最新型的战舰——“无畏舰”出现了,排水量达18,000—27,500吨,甲板装甲厚达44—69毫米,炮塔装甲厚达100—275毫米,大炮口径达305毫米。当时各主要国家的海军都拥有数十艘潜水艇,足以把海面的战斗引向海洋深处。军备竞赛又在不断为自己开拓新的领域,飞艇和飞机的发明及付诸使用,将把战争伸展到空中。
近代军事技术上所出现的巨大变革,大大推动了军备的更新和加强,使得常备军制度在欧洲迅速发展。当时,俄、法、德、奥是以陆军为扩军的重点。俄国依赖法国的贷款扩充常备军,它的陆军总数居欧洲列强的首位。法国为使陆军人数不少于德国,用改变服役年龄来延长现役期限,扩大兵员来源。1913年,它把服役年龄由原来的从21至45岁改为从20岁至48岁;又把二年制兵役法改为三年制,使常备军总数增加50%,达72万人。奥匈也于1912年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军备拔款,继续征兵205,902人。德国是扩军备战最狂热的国家。战前,拥有仅次于沙俄的常备军,此外,还训练了大量的预备役军官,以备战争爆发时迅速扩军。根据1880年5月6日的法令,军队人数已增加到427,274人,1890年达到510,300人(其中有23,349名将官和军官)。德国陆军是世界上配备新式的77毫米速射野战重炮的唯一部队。
大战前夕,几个主要国家的陆军实力:德国为51个师,75万4千人;奥匈59个师,44万5千人;法国54个师,76万7千人;俄国107个师,144万人;英国自恃有海峡与大陆隔开,在扩充陆军上面,只有6个师,252,300人。到1913年时,英国的现役陆军,包括印度兵在内已达41万人。隶属于航空兵编制的飞机,俄国有263架,法国156架,德国232架,奥匈65架,英国258架。航空兵的编制为中队(支队),分别编于陆军各军,是陆军的一个兵种。
扩充海军,争夺海上霸权是帝国主义国家扩军备战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军的激烈竞争主要是在英、德两国之间进行。英国素以举世无匹的海军称霸世界,在军备竞赛之中,它按照1898年通过的“海洋法”规定,急速扩充海军。德国野心勃勃地“一定要掌握住海神手中的三叉戟”①,企图从英国手中夺取海军优势。德国海军军费从4,600万法郎上升为43,600万法郎,增加了9倍之多,英国从27,000万法郎上升为81,100万法郎,也增加了3倍多。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曾经供认:“真正决定我们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无畏”号装甲舰,它的特点是增加主炮的数量,没有中口径火炮。无畏舰的出现使其海军实力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德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就在1906年修改了海军法案,对原计划修造的大号军舰一律改造成无畏舰,妄图打破英国独霸海洋的局面。1908年,英国制造出无畏舰8艘,德国也制造出7艘。德国特别建造了许多小而迅速灵便的军舰,还拥有大批鱼雷艇和潜水艇。因此,德国帝国主义自信也可以同数量上占优势的英国海军抗衡,这就构成了对英国日益严重的挑战。
大战爆发前夕,英国拥有大小军舰688艘,海军人员201,000人;德国拥有391艘,79,000人;俄国拥有306艘,50,900人;法国拥有315艘,50,900人;奥匈拥有202艘,18,000人。英、德两国海军非常注意对全体人员进行海上训练和在合同航行中进行编队训练。两国海军战斗训练的严重缺点是没有训练同陆军的合同行动。战斗训练的整个水平,特别是在战术和武器的使用方面,德国海军略高于英国海军。虽然德国暂时尚未赶上英国的海军力量,但其实力已大为增强。
各主要交战国动员一切力量为战争服务,纷纷加强对生产的调度和监督,把整个国民经济纳入战争轨道。截至1914年为止,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已具有组织完善的强大军事工业,这就是国营与私营专门生产武器的工厂。战前,德国官办与私营军火工厂有30家,工人达18万,其中克虏伯工厂是主要的武器供应者。该厂从1870到1913年,工人人数从7千人增加到8万人。英国也有巨大的军火工业,人数达10万以上。仅从事造船工业的就有19家大型轮船厂和机器制造厂。著名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人数达2万5千人。法国军火工业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战前,仅官办的就有6家造船厂和23家军火工厂,加上私营军火工厂,人数达5万7千人。俄国战前有20家官办和大型私营军火工厂,工人总数达8万人。奥匈帝国也有巨大的军火工厂,著名的斯科达工厂,到战时人数达4万人。
帝国主义的扩军备战,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使资本家趁机操纵国家的经济管理机构,大发横财。他们的军火业由于得到国家的巨额贷款,发展很快,利润增长几倍,甚至几十倍。结果造成企业进一步集中,工业生产畸形发展,军工生产恶性膨胀。
欧洲大国的战争政策和军备扩张,必然受到各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广大居民几乎承担了提供兵员和缴纳大部分赋税的义务,他们的反战声浪一天天高涨,革命情绪一天天强烈。在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无产阶级站在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的最前列。第二国际1907年举行了斯图加特大会,1910年举行了哥本哈根大会,1912年举行了巴塞尔大会,通过了决议,发表了宣言。巴塞尔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认为,为了资本家的利润,为了皇朝的虚荣,为了履行秘密的外交条约而去互相厮杀,是一种犯罪的行为。”宣言向各国政府提出警告:“让各国政府永久记住,在目前的欧洲局势和工人的激愤情绪下,如果它们胆敢把战争恶魔纵放出来,它们本身也不是没有危险的。让它们想一想,普法战争引起了巴黎公社革命,日俄战争唤起了俄国人的革命行动。”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进行了始终不渝的斗争。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同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站在一起,着手组织反战斗争。卢森堡提出了“不给军国主义一个兵、一文钱”的战斗口号。
人民的反战运动是帝国主义挑起战争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便采用种种“和平”谎言来掩盖自己发动战争的罪恶阴谋,战争的火药味越浓,“和平”的喧嚣声越大越刺耳。1898年8月24日和1899年1月11日,沙皇政府连续两次向各国发出通知,倡议举行“和会”。1899年5月18日—7月29日,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有27个国家参加。
“海牙和会”导演了一场极端虚伪的、典型的列强外交的丑剧。与会各国代表发表了许多清谈空论,假惺惺地说什么“现在世界各国,武装用款为数过巨”,“亟应设法限制”,却没有就裁军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提到:“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和海战法规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的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很明显,这一切对各国的扩军毫无约束力,根本不为各国所遵守。第一次海牙和会就是在竭力用“和平”的叫嚷来掩盖准备新战争的活动中收场的。连发起会议的沙皇政府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也供认:“绝不能期望这次和会在最近的未来,甚至在或多或少遥远的将来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召开第二次海牙和会,并建议仍由沙皇政府出面邀请。从1907年6月15日—10月18日,历时达4个月之久,有五大洲44个国家参加。这次会议干脆把限制军备丢到一边,没有列入议程,却把大量时间专门讨论制订陆、海战争的种种具体法规上。当时会议的主持者沙皇政府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1906—1910年在任)竟然说:“裁军是犹太人、社会主义者和歇斯底里妇人的梦想”。在第二次海牙和会上,列强又通过了10个有关战争的公约,例如:《关于战争开始公约》、《陆战法规公约》、《敷设自动水雷公约》、《战时陆军轰击公约》……如此等等。与其说是和平的会议,不如说是准备战争的会议。
两次海牙和会以后,国际形势非但没有丝毫缓和,相反地,战争的危机愈加严重了。1905—1906年发生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突然访问摩洛哥,声称摩洛哥素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使德、法关系紧张。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于1906年初在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城召开大国会议,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①。
摩洛哥危机之后,1908—1909年又在巴尔干发生了波斯尼亚危机。这次危机是由于俄国和奥匈帝国秘密勾结瓜分势力范围而引起的。1908年土耳其发生了反对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奥匈拉拢俄国,乘土耳其国内局势不稳之机,在巴尔干捞一把。于是,1908年9月16日,俄、奥两国外交大臣在布赫劳举行会谈,双方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正式合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奥匈则同意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向俄国舰队开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大部分居民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1908年10月7日奥国正式宣布合并两省。奥匈帝国的扩张行径激起了塞尔维尔的愤怒抗议。当塞尔维亚准备向奥匈开战,并请求俄国援助时,沙皇政府为了实现控制两海峡的梦想,表示“决不能为这两省而对奥宣战”。但是,关于两海峡对俄国军舰开放的问题,只得到奥匈同意是无济于事的。尽管俄国与英、法建立了同盟的关系,但英国决不容许俄国通过海峡南下威胁自己到印度和东亚的最重要航路;同时,德国正好利用波斯尼亚危机来阻止俄国向巴尔干和土耳其扩张,因而便积极支持奥匈,以实现德国自己向中近东的扩张计划。威廉二世在德国驻彼得堡武官于12月10日写给他的报告上批示:“这正是对俄国算账的最好机会”。因此,俄国控制两海峡的愿望终成泡影。此后,俄国又转而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开战。奥匈在德国正式出面支持下并不示弱,到1909年春,向边境集结军队,准备一战。俄国由于国力空虚,军事力量不足,不得不承认奥匈对两省的吞并。俄奥、俄德关系更趋恶化。
波、黑两省的危机刚过,1908年法国乘摩洛哥宫廷政变之机占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德法关系又再度紧张,最后诉诸国际法庭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殊的政治利益”,法国保障德国在摩洛哥的平等商业利益。1911年又发生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法国出兵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炮舰“豹号”突然开到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一时战云弥漫。由于英国的干预,德国被迫同法国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权”,德国则取得法属刚果一部分作为补偿。两次危机加深了英法与德法之间的矛盾①。
1911至1912年发生了意土战争。奥斯曼帝国北非属地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南岸,意大利把占领的黎波里看作是争夺地中海霸权和向北非扩张的一个重要步骤,对的黎波里垂涎已久。意大利的官方报纸称的黎波里为“我们的特许地”。1911年9月,土耳其准备派遣军队前往的黎波里。然而,意大利先发制人,于9月28日向土耳其提出最后通牒,决定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实行军事占领,并在法、俄怂恿下,对土耳其发动了战争。战争开始,意大利2万余军队先后在的黎波里登陆,控制了沿岸,并第一次使用了飞机。当时,土耳其处境危急,只好对意大利让步,遂于1912年10月15日在洛桑签订和约草案,18日正式签订《意土和约》,土耳其被迫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割给意大利,并恢复了这两个地区的旧称利比亚。
意土和约的墨迹未干,在巴尔干半岛上发生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3月,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作战。结果土耳其战败,巴尔干各民族获得了解放。但由于保、塞、希、门4个战胜国争夺领土的纠纷和两大军事集团的挑拨操纵,1913年又发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联合土耳其发动了对保加利亚的战争。结果保加利亚战败,失去大片土地②。从此,巴尔干国家发生了新的组合。塞尔维亚和希腊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罗马尼亚开始倾向于协约国;保加利亚则转向德奥集团方面。这样,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巴尔干的争夺和巴尔干各国间的矛盾更加剧烈和复杂了。帝国主义不断在这一地区挑拨离间,制造事端,炫耀武力;巴尔干各国之间也视若仇敌,严阵以待,从而使这里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区,成了“欧洲的火药库”。
上述频繁的危机和局部的战争表明,海牙和会完全是一个骗局。由于欧洲大国各自怀着侵略扩张的野心,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巴尔干半岛和北非地区已成为当时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从此,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由剑拔弩张开始走向短兵相接,战争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拉开了斗争的帷幕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夫妇,前往波斯尼亚,检阅第15、16兵团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斐迪南还选择在塞尔维亚每年都纪念的“维多夫丹”国耻日①,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今萨拉也夫)去巡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人团体——“黑手党”决定刺杀斐迪南,以打击奥匈侵略的气焰。这一天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坐敞篷汽车,傲然自得地进入萨拉热窝城内。这时,埋伏在路旁人群之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跑上前向他投掷一枚炸弹,司机见到刺客而加足马力,结果,炸坏了跟随后面的一辆汽车,一个军官和几个群众被炸伤。查卜林诺维奇被警卫人员捉住。斐迪南仍硬着头皮说:“先生们,我们继续行进吧!”前往市政厅参加了欢迎仪式以后,在另一处街口拐角处,乘车的斐迪南被17岁的爱国者普林西波的一颗子弹击中颈项。他的妻子也被一颗子弹射中腹部。后人为了纪念普林西波,在刺杀斐迪南的交叉口处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在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字写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戛弗日罗·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弗兰茨·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拍此照片后十分钟便被刺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皇威廉二世在阳台上发表演说。


萨拉热窝事件对于蓄谋已久并渴望发动战争机器的帝国主义者,立刻成为伺机寻衅的借口。在斐迪南被刺身死的第二天,奥匈帝国以备忘录向其同盟者德国征询意见,德皇威廉二世得知这一消息后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7月5日,威廉二世在波茨坦宫亲自接见了奥地利大使赛根尼,表示德国希望奥匈对塞采取坚决行动,“不必踟蹰”,极力怂恿发动武装进攻。同时他声称,如果奥俄之间发生战争,德国将履行自己对同盟条约的义务。
德国渴求战争,因为1914年夏,德国已完成扩充陆海军的计划。同时,它认为国际形势对德国发动战争有利。德国外交部长亚哥夫致德国驻伦敦大使利赫诺夫斯基信中写道:“基本上,俄国现在对战争并未准备好。法国同英国现在也不愿意进行战争。根据一切可能判断,再过几年,俄国将具有充实的作战能力了。那时它一定用大量的军队来压迫我们,它的波罗的海海军及战略铁路都一定会建造出来。然而我们的集团,却将逐渐衰弱下去。”
英国故意装着置若罔闻的样子,在列强之间施展了一系列外交诡计: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一面对德国大使利赫诺夫斯基保证,一定“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一面又在同俄国大使卞肯道夫谈判时示意“德国认为俄国是自己的主要敌人”。英国怂恿俄国对德进攻,借以打击和削弱自己的主要对手德国。英国这种态度,既给对战争准备不足的俄国壮了胆,又给德国造成了错觉,似乎英国充当欧洲均势的“平衡者”,不愿卷入战争的漩涡。德国认为,只要英国暂时保持中立,德军便可以用闪电战迅速打败俄、法。
经过与德国策划并作了一系列准备后,1914年7月23日下午6时整,奥地利使节弗拉基米尔·冯·吉斯尔向塞尔维亚政府递交最后通牒。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日期和时间都是事先决定的。8日前,法国总统雷蒙·彭加勒和总理勒内·维维亚尼,巡航到彼得堡作国事访问。他们预定在7月23日下午开始返航,奥地利在他们开船远离海岸之后才递交最后通牒,并限令48小时答复,排除了进行谈判的任何可能性。最后通牒要求制止一切反奥宣传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文武官员,并由奥匈当局派人共同镇压塞尔维亚一切反奥活动,包括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等条文。这是对塞尔维亚内政的干涉,是一个保持主权尊严的国家所不能接受的。尽管如此,塞尔维亚忍辱求全,除了奥方派员参与追捕审判“凶手”一项以外,其余全部条文都被迫接受。
最后通牒的公布,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惊慌。当天,沙皇政府召开各部大臣会议,讨论对策。法国表示支持俄国。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于7月26日提议德、法、英、意开会调停奥、塞争端。7月27日,格雷再次建议调停。但是,奥匈仍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开始向贝尔格莱德炮击和进军。接着各帝国主义大国纷纷宣布总动员。当俄国7月30日宣布动员后,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同日,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限18小时内明确答复:在德、俄战争中,法国是否保持中立?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德国为取道中立国比利时攻法,便捏造谣言说法国飞机越境轰炸德国铁路,准备通过比利时进攻德国。比利时严守中立原则,拒绝了德国无理要求。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次日晨,德军越过边境,袭击比利时,进攻法国。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的中立为借口, 8月4日伦敦时间夜晚11时起对德宣战。6日,奥匈向俄宣战。
各交战国都宣称自己参加战争是为了“保卫祖国”、“拯救民族”,而指责对方是“掠夺”、“侵略”等等。但是,资产阶级的谎言和欺骗都掩盖不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领导这次战争的,一直是两大公司——英国和德国”①。对于交战的帝国主义各国来说,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而对塞尔维亚来说,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自己民族的独立,抗击奥匈帝国,因而是正义的。不过,它只具有从属的意义,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至结束所参加的国家,欧洲:1914年参战的有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奥匈、塞尔维亚、比利时、土耳其; 1915年有意大利、保加利亚;1916年有罗马尼亚、葡萄牙;1917年有希腊。北美:1917年参战的有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1917年参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亚洲: 1914年参战的有日本,1917年参战的有中国、暹罗(泰国)、印度、汉志(沙特阿拉伯)。非洲:1917年参战的有南非、利比里亚;澳洲:1917年参战的有澳大利亚。以上共计31国。此外,还有大战结束时新成立的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故又有33国参战之说。

① 详见本书《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一文。
① 《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4页。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
① 此铁路经过柏林(Berlin)拜占庭(By Zantine)巴格达(Bagdad),三地地名都以B字母开头,又称“三B铁路”。
② 此政策是英国保持其庞大殖民体系的侵略政策。英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图修建由北非的开罗(Cairo)到南非的开普敦(Capetown)再延伸到印度的加尔各答(Calcutta)的铁路,三地地名都以C字母开头,故称此政策为“三C政策”。
③ 详见本书《两次巴尔干战争》一文。
① 《列宁选集》第2卷,第810页。
① 这句话就是德皇威廉二世恣意威胁英国的“豪语”。
① 详见本书《两次摩洛哥危机》一文。
① 详见本书《两次摩洛哥危机》一文。
② 详见本书《两次巴尔干战争》一文。
① “维多夫丹”是指6月28日(旧历6月15日,按宗教习惯称“圣维多日”)。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科索沃战役中为土耳其入侵军所败。从此,塞尔维亚沦为土耳其的统治地。因此,这一天成为塞尔维亚的国耻日。
①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出版,第62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9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