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巴西独立运动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67 评论:0

巴西是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发现后沦为葡萄牙殖民地的。葡萄牙人奴役和掠夺巴西300多年,巴西人民反奴役、反掠夺的斗争也进行了300多年。1822年9月9日,巴西宣布与葡萄牙脱离关系,独立成为巴西帝国。

葡萄牙对巴西的奴役与掠夺


葡萄牙人对巴西的奴役与掠夺,基本上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红木周期”。葡萄牙人占领巴西初期,发现这里人烟稀少,一片荒芜。居住在这里的是后来被称为印第安人的游牧民族,他们几乎处在石器时代。“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葡萄牙人到这里来因没有找到黄金而失望了。曾做过卡布拉尔船队舵手的阿梅里科·韦斯普西在一封信中埋怨“除了有一望无际的能从中提炼染料的巴西木和肉桂树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奇景外,可以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殖民者决心转而掠夺既可提取染料又可做高贵家具的巴西木。葡萄牙王室宣布垄断对巴西木的采伐。当时王室尚未在巴西设立殖民统治机构,便将砍伐权出租,承租人员负责建立贸易站和探测海岸线,向王室缴纳租金和税金。1505年,第一艘运载巴西木的船到达里斯本。从1505—1515年的10年间,运抵里斯本的巴西木达2万公担(2千吨)。巴西木直径可达1米,高度可达15米。他们驱使印第安人砍伐了几乎半个世纪。从此,这种木材在巴西极为罕见了。这半个世纪,在巴西经济史上被称为红木周期。
第二个时期为“食糖周期”,即种植园制度创立与巩固时期。1530年,葡王室为了抵制法国人的入侵,巩固殖民地统治,派马丁·索萨带着“占领和分配那块土地,并在那里建立农庄”的圣谕,到巴西兴建了一些城市,将沿海地区划分为14个封地,分封给12个封建领主;从掠夺土地,开发农业着手,逐步建立了在巴西的殖民体系。
封建领主把封地内的土地留用20%。其中大部分由奴隶耕种,一部分租给混血种人耕种。这些混血种人就成为佃农,欠租欠债的佃农变成失去人身自由的隶农。封地的其余部分,由封建领主分给从葡萄牙来的移民。1574年巴西全部人口包括移民和印第安人才1万7千人。移民们也成了占地面积很大的地主。地主们发现巴西沿海地区炎热的气候与潮湿的空气适宜种植甘蔗,而当时的欧洲又把食糖视为极其珍贵的药物与调料,就引诱或捕捉印第安人作为劳动力,遍种甘蔗,设立糖坊,制作食糖,运往欧洲出售。从此,大种植园制与单一作物制这对孪生兄弟成为巴西殖民制度的基础。
巴西种植园不仅是一种土地制度,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本单位。种植园主有至高无上的特权。马克思说,“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种在奴隶制上面的”,是“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是同一个人”。事实正是这样,巴西的种植园主集资本家、封建主和奴隶主于一身。他们一开始就是为了做买卖,为了供应欧洲市场而生产,就这点而言,种植园主是资本家。但它的生产管理方式却具有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全部特点。它的土地不仅是世袭的,而且对依附于种植园的那些佃农和隶农进行封建性的各种类型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至于奴隶制就更突出了。开始他们追捕印第安人为奴,后来由于印第安人被折磨和屠杀殆尽,1532年开始从非洲陆续贩进大量黑人为奴。到1850年,巴西720万人口中,奴隶占了240万。种植园主利用奴隶劳动,使巴西在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到了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仅伯南布哥、里约热内卢和巴伊亚3个封地的598家糖坊,就产糖130多万公斤。所以在巴西历史上称这一个多世纪为食糖周期。
第三个时期为“黄金周期”。1694-1696年,葡萄牙人在米纳斯吉拉斯发现了大金矿。1729年,又在圣弗兰西斯科河的塞罗·弗雷奥(今迪亚曼蒂纳)发现丰富的钻石矿。葡萄牙人从四面八方蜂拥矿区,一时出现了“黄金热”,有的种植园主甚至抛弃种植园,带领奴隶赶来淘金。奴隶主们大量购进黑奴从事采矿,在这以前,巴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黄金热”潮中,巴西人口激增至200万,每年输入的黑奴平均有5万之多。奴隶们在监工的皮鞭下,带着几块木薯和几根玉米棒,不分寒暑,昼夜拼命干,有的长期浸在河水中淘洗金砂,有的冒着石崩被砸死的危险在山上挖矿。奴隶主为了驱使奴隶为他们卖命,规定奴隶只要能挖到一定数量的黄金就可赎身。事实上只有少数奴隶达到定额赎了身,更多的奴隶却因此而丧命。
葡萄牙王室垄断黄金开采,规定矿主须将所得黄金上缴1/5给王室;后又设立冶炼局,规定所采得的金砂必须交给冶炼局铸成带有王室印记的金条才得在市上流通。据记载,采金者交付给王室的黄金,1699年514公斤,1703年4,400公斤,1712年增至14,500公斤,1720年经过登记运往里斯本的黄金达25,000公斤。
葡萄牙从巴西掠去的钻石数量也很惊人。1730年从巴西运去钻石,竟引起市场价格下跌2/3。据估计,从1729-1832年,巴西生产的钻石超过300万克拉(不包括走私的)。这些黄金和钻石都成了葡王室贵族和奴隶主们骄奢淫逸的本钱。
葡萄牙王室不仅直接奴役和剥削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中的劳动人民,还对土生白人和在巴西的商人采取了许多歧视性的政策。土生白人即使是世袭的大种植园主也不允许担任高级官职。巴西商人不得与外国人通商。来往于巴西的船只只能向葡萄牙租用,并须向王室缴纳重税,由王室编队航行。凡是葡萄牙能生产的产品,如小麦、植物油、葡萄酒、白酒、橄榄、硝石等必须由西印度公司负责从葡萄牙输入巴西,而不许巴西种植和制造。进出口货物都规定有利于葡萄牙的价格;食盐、烟叶、肥皂和渔业生产都由王室垄断,不许土生白人经营。苛捐杂税种类繁多,各种契约的订立,各种正式文件的编制,几乎所有商品(包括由封建主出售的奴隶免罪证),房屋出租,金砂(代替货币)的使用等,都要征税。虽然这些捐税最后都会转稼到劳动人民身上,但总是限制了土生白人和商人的活动。还有一项十分荒谬的规定,不许在巴西出版书报,开办印刷所,设立大学和图书馆。这些政策激怒了土生白人和巴西商人,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殖民时期巴西的阶级关系极为鲜明。占据社会宝塔顶尖和上层的是在葡萄牙出生的种植园主和官吏。第二层是所谓“自由人”,他们是从欧洲来的一般移民、土生白人以及少数混血种人。第三层是在大种植园旁边耕种一小块土地,基本上自食其力的混血种人和少数未被追捕为奴的印第安人,他们虽在政治或经济上仰仗种植园主,因而要受其欺凌,为其服劳役,但毕竟还有较多的自由权。第四层是依附种植园主而有人身自由的佃农,其中有的沦为隶农,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第五层是压在社会宝塔最低层的印第安奴隶和黑人奴隶,他们是开垦巴西土地,开发巴西矿山,创造巴西财富和文明的主要劳动者,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住在阴湿的土堡里,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动不动就饱受监工“鳕鱼鞭”的毒打。为首逃跑者要受“九斋日”的刑罚,即连续惨遭9个晚上的鞭打。
巴西这种阶级关系,一直延续到巴西独立以后,延续到帝国末期,直到奴隶制度废除,资本主义逐步发展,才出现较大的变动。

巴西独立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


巴西独立运动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殖民地人民长期的反抗斗争。
早在1558年,印第安人艾普雷部族就与其他部族结成联盟,几乎把葡萄牙人赶出了伊列乌斯和塞古罗港两个“封地”。1561-1563年,图皮族印第安人在圣保罗举行暴动,把葡人围在城里,还粉碎了里斯本派来解围的武装力量,迫使葡人求和,并释放了一批追捕来的印第安奴隶。1572年开始,印第安人与葡人进行了“七年战争”,占据了300多个村庄。正是在这些反抗浪潮冲击下,王室不得不从葡人在巴西的根本利益考虑,先后于1570、1587、1595、1605、1609、1611年发布禁止以印第安人为奴的敕令。到1688年,巴西东北地区爆发的以酋长卡宁德为首、拥有1,500多人的起义,迫使葡萄牙统治者于1692年签订了保证不再奴役印第安人的条约。1750-1755年,瓜拉尼部落的印第安人为反对葡萄牙、西班牙两国马德里协议中对他们的处理,对两国的镇压部队进行了极其顽强的战斗。这一仗,印第安人死了1千多,终于迫使葡萄牙庞巴尔首相在1758年颁布了一条到1775年给印第安人以自由的法律。
巴西黑人的处境比印第安人更凄惨。自1532年开始,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来到巴西种植园或矿区,逐步代替印第安人繁重的奴隶劳动,成为“会说话的牲畜”。平均寿命不超过25岁。所以,他们的反抗更加激烈。种植园里黑人的斗争方式最普遍的是逃跑。他们成群结队地逃到腹地的深山丛林和荒野里,建立许多“逃奴堡”,恢复非洲黑人的生活习惯,并武装抵抗前来追捕的所谓“田野上尉”和“灌木上尉”(即猎奴队长)带领的猎奴队。
开始,逃奴堡是分散的。后来在伯南布哥的帕尔马雷斯一带建立了许多逃奴堡,他们以马卡科逃奴堡为中心联合起来。1630年,黑人们选举甘加·赞巴为领袖,联合举行武装起义。他们建立村镇,建设教堂、炼铁作坊、理事会大厅等,制订法律,分配土地,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与邻近地区进行贸易,还训练了一支有1万人的军队。它吸引了两万多人口,不少印第安人逃到那里并受到保护。那里俨然成了一个独立国家。别人也称他们为“帕尔马雷斯共和国”。1624-1654年,荷兰人曾占领巴西东北部全部土地。荷兰殖民者曾于1643、1654年两次派兵镇压,并未成功。后来葡萄牙人于1654-1684年发动几次进攻,直到1696—1697年才把这个黑人“国家”镇压下去。这次起义前后持续60多年,在巴西黑人斗争史上是辉煌的一页。
矿区黑人也开展一些斗争。1772年,米纳斯吉拉斯有一处黑人暴动,曾占领圣托梅村。从矿区逃出来的黑人,在瓜里特胜河畔建立了一个逃奴堡,也存在了24年之久。1756年,米纳斯吉拉0斯的黑人还密谋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暴动,后被发觉,遭到残酷镇压。
土生白人和巴西商人对宗主国的歧视与限制,从反感走向反抗。1660-1666年,里约热内卢和累西腓的土生白人曾对葡萄牙总督官邸发动进攻,逮捕总督,一度掌握了当地的管理权。1684—1685年,马腊尼昂地区的土生白人在贝克曼的领导下举行暴动,反对一家葡萄牙垄断公司对当地贸易的垄断权,一度建立了“洪达”,逮捕了地方当局的代表。1710-1711年,伯南布哥的土生白人起义,要求建立自治共和国。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居民为反对进口税提高10%,要求取消食盐垄断,也举行暴动,摧毁了征收盐税官吏的房屋,包围了总督府。总督保证不再增税,暴动才停止下来。
以上这些斗争,只是对殖民者的直接回击,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更没有明确的独立思想。即使象帕尔马雷斯共和国那样规模大、时间较长的斗争,也只是黑人在局部地区的一种反抗,尚不具有独立运动性质。但这些斗争为独立运动的产生做好了准备。
第二,巴西资本主义因素的滋生冲击了旧的生产关系。十八世纪初,巴西资本主义的嫩芽开始有所萌动。黄金周期的出现,使巴西的阶级关系露出了变异的端倪。原先在殖民地占统治地位的种植园主,有的逐步兼为矿业资本家,有的组织了一些协调种植园主与宗主国关系的商业集团,有的转为奴隶商。原先的奴隶也有少数用采矿赎身的办法得到自由。1750-1777年,葡萄牙庞巴尔首相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将王国驻巴西的副王首府由以种植园主为中心的巴伊亚迁到了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中心的里约热内卢,对最后的几个封建领主给予补偿后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取缔宗教裁判所,允许创办手工工场,开办学校等等。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成长。1777年,玛丽娅女王把庞巴尔的改革扼杀了,但已开始成长的资本主义嫩芽却不可能完全被掐掉。1807年法国出兵侵占葡萄牙。1808年3月葡王室在英国帮助下迁到巴西,若奥亲王不得不再度进行改革,排除妨碍巴西全国统一市场发展的割据局面,开放港口,建立巴西银行,恢复一些工商业活动。这使出现枯萎的资本主义嫩芽重得滋润而成长。
随着巴西资本主义的滋生,葡萄牙王室迁到巴西,国内的各种矛盾日益发展。首先,王室迁入后,有色人种所受的奴役与剥削更加直接和残酷,赋税增加了,劳役频繁了。当时巴西的有色人种占总人口400万中的一半,有的省份高达66%。他们大多是生产与生活中的奴隶,备受压榨,因而激化了与殖民者的矛盾。其次,微弱的新兴资本主义力量与王室的矛盾也很尖锐。葡萄牙王室迁到巴西,为报答英国护送之恩,给以异常优惠的税率。当时葡萄牙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6%,别的国家为20%,而英国只要15%。结果,巴西市场几被英国垄断,所需工业产品几乎全由英国供给。这对巴西新兴的资本主义是一种摧残,引起新兴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再次,巴西的种植园主和王室的矛盾日益显露。因为王室禁止他们种植小麦等作物,在推销种植园的产品时要受到葡人的居间剥削;他们在政治上受歧视,不能得到高官厚禄。
当然,奴隶、新兴资产阶级和大庄园主之间同样存在矛盾,但三者同王室的矛盾在当时更尖锐。这促使巴西人民对葡王室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旧的生产关系受到很大的冲击。
第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激励。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武装了巴西的一些民族运动先驱者,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给了巴西人民以斗争信心,海地革命的胜利与西班牙美洲如火如荼的独立运动更对巴西产生了激励作用。这些都促使巴西独立运动的到来。

巴西独立运动的三个阶段


巴西独立运动的完成,经历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和一条曲折的道路,是有其特点的。它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武装斗争阶段。这个阶段从1789年米纳斯密谋开始,经过1798年的巴伊亚密谋和1817年的伯南布哥革命等伟大事件而正式展开。这些事件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色彩,有较明确的民族独立思想,要求与葡萄牙殖民者决裂,主张建立共和国和废除奴隶制度。
米纳斯密谋是由蒂拉登特斯组织的。米纳斯吉拉斯是巴西黄金热的中心,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由矿工都在成长,一批批奴隶也集中到这里来。到1785年,黄金矿源日见枯竭。王室下令全力挖采,同时垄断冶炼过程,毁掉原有私人设立的手工冶炼工场,但仍按原来的税额向居民征税。这激起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居民的强烈不满。1789年,米纳斯总督巴巴塞纳子爵决定向居民追索过去积欠的全部税款,总计有黄金596阿罗瓦,合8,940公斤。这引起了人们的愤慨。
骑兵中尉若阿金·若泽·达·席尔瓦·沙维尔(即拔牙师“蒂拉登特斯”)和从欧洲回来不久的若泽·阿尔瓦雷斯·马西埃尔,以及一批进步的作家、诗人、医生、律师、神甫和军官等,秘密策划推翻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他们的纲领是:同葡萄牙决裂,建立共和国;组织新的民团,实行义务兵役制;开办各类工厂,允许自由贸易,废除对黄金、钻石开采的垄断;设立大学,发展教育;奖励生育,救济贫民;选定内地的圣若昂·德雷伊为首都。他们还酝酿提出废除奴隶制的主张,也设计了新生共和国的国旗。他们决定在殖民当局正式追收旧税的当天发难,计划首先击溃总督卫队,活捉巴巴塞纳。蒂拉登特斯主动承担了最危险的角色和最艰巨的任务。
由于密谋的参与者白人军官雷伊斯告密,起义失败了。蒂拉登特斯被捕下狱,后被杀害。这次革命烈火虽在点燃阶段就被扑灭,但它是巴西历史上第一次对全国有影响的、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斗争,是巴西独立运动的开端。
1798年的巴伊亚密谋也是一次夭折的起义。它反映了巴西独立运动的深入,说明独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已在巴西中下层人民中传播与生根。密谋的负责人是两名黑白混血种的缝衣工人和两名士兵。参加者一为受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二为裁缝、木工、石工、士兵、奴隶等,也有少数中下级军官。其中不少有色人种,也有妇女。他们的纲领比米纳斯密谋的纲领更激进、鲜明:主张建立独立的民主政府,解放奴隶,发展生产,增加士兵薪饷,与各国开展自由贸易,并对那些反对革命的人处以死刑等。
1798年8月12日,他们秘密地在巴伊亚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准备在第革尔广场举行暴动。由于叛徒告密,就在暴动的当天,殖民当局突然进行大包围大逮捕。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四个领导人被处以绞刑。这次起义进一步鼓舞了巴西人民要求独立的斗志。
1817年伯南布哥的革命烈火,不仅燃烧起来,而且蔓延开了。伯南布哥是一个富有反殖民统治传统的地区。驻军中葡籍高级军官与巴西籍的中下级军官、士兵的矛盾比较尖锐。一批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先进人物,早就组织了酝酿独立的秘密团体。1817年3月6日,殖民地当局下令在伯南布哥首府累西腓逮捕几个密谋起义的嫌疑分子。有一位下级军官拒捕,并刺死了一个前来逮捕他的少将,就此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起义者手持长矛利箭,走上街头,高呼“独立万岁!”“自由万岁!”攻入炮台,逮捕了躲进炮台的省长。起义者组织了共和国临时政府,由商业、军队、神父、农民和法律等五个方面的代表人物中各推一人担任政府成员;还组织了以知识界为主的“协商委员会”。
临时政府发布了致伯南布哥与全体巴西人民的宣言,号召永远结束王权暴政,建立自由独立的巴西共和国;宣布取消苛捐杂税,废除贸易垄断,禁止葡萄牙船只出港;提高士兵薪饷,建立海军;鼓励世俗教育;废除等级特权制等。对解放奴隶问题,宣言中只是说政府希望“解放奴隶的工作能以正义与合法的方式来逐步实现”。
临时政府派出代表前往美国、英国和阿根廷等国,争取得到支持。
革命的烽火蔓延到帕拉伊巴州、北里约格朗德州、阿拉戈阿州与塞阿腊州。一时在东北地区出现了高涨的革命形势。
若奥六世得知伯南布哥起义的消息,立即派兵镇压。他用海军封锁累西腓港,以陆军进攻伯南布哥。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被迫退出累西腓,停止抵抗。这次起义从3月6日发动到5月20日失败,不到3个月,起义领袖多遭杀戮,被捕的起义群众达两千多人。
这次起义,无论方式、纲领和规模,都比前几次前进了一大步。它动摇了殖民统治的基础,使若奥六世感到命运岌岌可危而开始认真策划退路。
第二个阶段是巴西宣布独立,与葡萄牙仍然藕断丝连,实际上带有分立性质的阶段。
1814年葡萄牙本土赶走拿破仑后,由于若奥亲王委托摄政的英国贝雷斯福德元帅的专横统治,激起人民对摄政王和在巴西的葡王室的反感。若奥六世不得不思考对策,处心积虑谋求把巴西独立运动扭到自己安排的轨道上来。
早在1813年,若奥亲王的顾问费雷拉就曾建议:把葡王国摄政的权力交给贝拉王子(即佩德罗一世),由若奥亲王出任独立的巴西皇帝,以防止一场民众的革命。若奥亲王不敢贸然从事。1815年,在英国建议下,将葡萄牙国名改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表示葡萄牙与巴西“平等”,藉此缓和巴西人民的革命情绪。这个骗局很快就被巴西更多的人识破,于是1817年爆发了伯南布哥革命。
1820年8月24日,葡萄牙本土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这对巴西产生了巨大影响。巴伊亚州和巴拉西州的军队建立了新的政权,各个州先后成立洪达,米纳斯吉拉斯州更为动荡,里约热内卢的驻军和人民也在骚动。1821年2月26日,里约热内卢的圣安娜广场上聚集了许多葡萄牙军队,要求国王向葡萄牙的资产阶级宪法宣誓。若奥六世派王子佩德罗去现场观察,佩德罗被迫承诺了一些改革,缓和了形势。但葡萄牙国内的局势仍很紧张,新议会要求王室返回里斯本,皇后逼若奥六世回去,英国也坚持要他回去。若奥六世于4月中旬决定将王室带回葡萄牙。
4月21日,若奥六世在行前任命佩德罗王子为巴西摄政王。没想到就在他下达任命的三天内,巴西一些州的洪达却宣布与佩德罗政府脱离关系,有些地区还提出了独立的口号。这给若奥六世当头一棒。王室船队将要启碇返葡时,里约热内卢海口的炮台看守所要求留下全部国库金银。若奥六世虽对这些“叛乱”进行了镇压,也意识到巴西独立已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在4月26日率王室3千人返葡前夕,对佩德罗面授机宜:“如果巴西发生了坏得不能再坏的情况,硬要独立,你就自己来宣布独立,把王冠带在自己的头上”。他还说,“如果巴西独立,最好是为你而独立,因为你还尊重我,王冠比落在冒险家的头上好得多”。这是若奥六世为保持布拉甘沙王朝在巴西的统治而留下的一个改牌换记的锦囊妙计。巴西著名史学家卡洛热拉斯说:“这样做,巴西就可以在布拉甘沙王朝庇荫下,作为一个更大的葡萄牙投影而和平地继续其君主制的演变。”
佩德罗从担任摄政王到宣布“独立”,经过了观望、拖延和激动三个历程,最后演出了独立喜剧。从1821年4月21日担任摄政王到1822年1月9日宣布“我留下”的8个多月,佩德罗处于矛盾、犹豫和观望之中。他和他的支持者——巴西的大庄园主、大商人和继续留在巴西的葡萄牙贵族的基本要求是保持与葡萄牙的平等地位,建立葡萄牙与巴西的联合王国。以土生白人、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若译·博尼法西奥教授为首的支持者,开展要求他留下的运动,成立“抗命俱乐部”。但巴西人民群众,包括一部分庄园主、土生白人中的商人以及新兴手工工场主、手工业者和城乡居民,尤其是有革命传统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和伯南布哥州的人民却希望与葡萄牙决裂而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可是葡议会咄咄逼人,认为佩德罗的想法大逆不道,先后通过了两个命令,规定巴西分割为若干省,每个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辖,巴西的一切政务均由里斯本指挥;同时撤销摄政王的机构,命令摄政王立即返葡“以便完成政治上的教育”。
若奥六世也不理解他儿子的用心,怀疑他会背叛布拉甘沙王朝。因此,佩德罗给他父亲写了一封信。他说:“独立运动只是愿意保护我以及我们的军队”,“我自己的荣誉比整个巴西的荣誉还重要”。“我向陛下宣誓:永不违背信义”,“用血写下誓言:我立誓永远忠于陛下,忠于国家及忠于葡萄牙宪章”。他仍迟迟没有公开作出抉择,担心正在高涨的独立与共和的浪潮会将他淹没。他尤其担心米纳斯吉拉斯州以及在国内有巨大政治、经济影响的圣保罗州不支持他而使他陷入绝境。后来,他派人到圣保罗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去收集要求他留下的“请愿书”。由当时担任圣保罗州洪达副主席的若泽·博尼法西奥教授草拟了一个所谓圣保罗州民众的请愿书,征集了8千多人的签名。1821年12月29日,博尼法西奥等把请愿书呈送到王室参议院,请挽留佩德罗。1822年1月9日,举行了上书议式,由圣保罗州洪达的主席发表了“劝留”演说。佩德罗在这种“正合孤意”的场面上,表示“暂且留在巴西”,“等他们(指葡议会和若奥六世)对巴西情况完全了解后”,“再作去留”。群众表示不满。他才断然表示:“为了大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幸福……请告诉人民,我留下。”
此后7个月,佩德罗采取了拖延政策,不与葡萄牙彻底决裂。1月16日,佩德罗任命了博尼法西奥教授领导的内阁。内阁在佩德罗同意下制定了一系列抵制葡萄牙的法令,如里斯本来的任何命令若未得到佩德罗的同意都不得在巴西执行;禁止任何葡萄牙军队在巴西登陆;命令驻里约热内卢的葡军返回里斯本等。内阁号召各州都承认亲王政权是全国最高权力机构,组成为建立制宪会议作准备的全国各州代表会议,颁布了召开制宪会议的法令。但是,佩德罗表示忠于对父王的誓言,仍以葡萄牙在巴西的摄政王身份活动。他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延续布拉甘沙王朝法统的立宪帝国,与葡萄牙平等联合。
巴西的独立派不满佩德罗的拖延态度,对他施加压力。5月13日若奥六世生日那天,里约热内卢的议会代表团再向佩德罗上书,声明“巴西再也不能附属于一个小小的、遥远的、既保卫不了更征服不了它的国家”。佩德罗接受了代表团敬献的“巴西的永久保护者”的称号。他一方面有限度地放任独立派人士进行各种要求独立的活动,另一方面始终不愿流露出与葡萄牙决裂的意向。
8月28日,巴西收到葡萄牙议会新的命令,指出佩德罗只是巴西行政机构的临时首脑,应立即返回欧洲;巴西内阁的大臣只能由里斯本任命;各州代表委员会和制宪会议都是非法的;博尼法西奥和现任的巴西内阁其他大臣以及拥护独立的人,必须受法律追究,等等。若奥六世在葡议会的压力下也写信给儿子,要他服从葡萄牙的法令,回到葡萄牙来。佩德罗正在圣保罗州的伊皮兰加河畔巡视。面对这个紧急局势,在里约热内卢的临时摄政王、王后娜利奥波尔迪娜主持了内阁会议,会上一致决议迅速派人把情况告知佩德罗。王后和博尼法西奥都写信力劝佩德罗与葡萄牙断然决裂。博尼法西奥的信中还说:“王子必须在两条道路中仔细地选择一条,要么立即回到葡萄牙去,从而使自己成为葡萄牙的阶下囚,就象若奥六世目前的处境一样;要么留下来,并宣布独立,成为巴西的皇帝或国王。”王子的另一位亲信也写信告诉他:“在葡萄牙,已有一帮人公开讲要剥夺佩德罗的王位继承权,而拥护王叔米格尔作王位继承人。”
9月7日,佩德罗收到信使送来的信后,激动得挥剑跺脚,摔掉葡萄牙发来的指令,并对他的神父说:“从今天起,我们同葡萄牙的关系结束了,我不再需要从葡萄牙政府那里来的任何东西。我宣布:巴西永远从葡萄牙分离出来了。”接着,佩德罗向警卫部队高声喊道:“巴西人,从今以后,我们的口号是:要么独立要么死亡!”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在博尼法西奥等君主派代表人物拥护下,被尊为立宪皇帝,称佩德罗一世。12月1日,又采用葡萄牙的传统仪式举行了加冕典礼。
在巴西独立过程中也有过战争。当佩德罗宣布“我留下”时,驻在里约热内卢的两千名葡军就曾企图逼他回国,但被当地1万多名人民武装逐出首都,勒令回葡。在巴伊亚的葡军将领马德拉曾率万余军队与巴西人民战斗,后来投降了。西斯普纳蒂纳省(今乌拉圭,当时在巴西统治下)蒙得维的亚的葡军抵抗了17个月,被赶走了。其他一些地方的葡军企图作乱,都没有成功。这些战争在整个独立运动中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


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
巴西宣布独立后,1824年,美国承认了它。1825年,英国和葡萄牙也承认了它。这是巴西人民斗争的胜利。然而,巴西的独立带有分离和分立的性质。葡、巴各立门户,彼此之间仍有血缘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织着分割不开的网络:
巴西帝国由葡萄牙布拉甘沙王朝的嫡系继承人、葡萄牙王子统治,巴西帝国宫廷的大权几乎原封不动地由葡萄牙贵族掌握。1823年底,佩德罗一世解散制宪会议,任命自己的葡籍王室亲信组织新政府,大量葡萄牙出生的人担任州长和地方部队司令官。在独立时为佩德罗出过大力的土生白人博尼法西奥,也两度被排挤出内阁。巴西军队中的大多数军官是葡萄牙人。在巴伊亚战斗中被俘的葡籍官兵都被编入巴西军队。这些说明葡萄牙的法统依然在巴西延续。
1825年,葡萄牙王室承认巴西帝国的《葡巴条约》序言中,说此约是“为调整关于两国分离的所有基本问题而接受英王陛下的调停”而订立的。条约规定“巴西皇帝陛下为感谢他的尊敬的父亲和君主唐·若奥六世的关心与慈爱,同意最忠诚的国王陛下亲自承担巴西皇帝的称号”。这就是说,葡萄牙的国王同时也就是巴西的皇帝。在条约其他部分提及两国关系时,有的地方也用“分离”的词语。
1826年,葡萄牙国王若奥六世去世。葡王室作出决定,由佩德罗继任国王。佩德罗接受了继承权,兼任葡萄牙国王,并为葡萄牙制订了一部宪法,宣布大赦等。后因兼顾不及,才逊位给自己的幼女格洛丽亚。1828年,他的弟弟米格尔篡夺王位,他又进行干预。这时,巴西人民“认为皇帝对葡萄牙和他女儿的王冠比对巴西更感兴趣”。佩德罗遭到巴西人民的反对,更加“依靠原籍葡萄牙的臣民,而把巴西人排斥在他的密友和顾问圈子之外,甚至巴西人连一个大臣的职位都保不住”。
巴西帝国独立后社会性质未变,奴隶制、大庄园制、君主制都一仍旧贯。英国人的特殊地位也未变。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特权、地产、浮财、船舶、货物、利润等,均受到法律保护;即使前几年已被没收了的也悉数发还。葡萄牙运到巴西的货物受到国际法中最优惠税率的待遇。
这些说明巴西宣布独立,还只是实现了分立。如用形象的说法,这场独立喜剧,剧本主要是若奥亲王的顾问费雷拉构思的,作者主要是若奥六世,导演是博尼法西奥,主角是佩德罗一世。正因为博尼法西奥处于导演地位,所以巴西的种植园主和一部分封建的历史学家称他为“独立之父”。事实上,博尼法西奥虽是受过法国启蒙思想教育的学者,但他出身于大种植园主,被人视为保守派人物。在欧洲时期,他曾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群众的激进行动所吓坏,因此反对与葡萄牙彻底决裂,反对共和制度,主张走“阻力最小的道路”来使巴西人取得自主的权力。佩德罗面对独立与共和的世界性风暴,明知陈规的统治防线必然会被冲破,他考虑的是“从最恶劣的形势中作最好的打算”。博尼法西奥的“阻力最小的道路”和佩德罗的“最好的打算”结合起来,他们就合作使独立后的巴西仍处在布拉甘沙王朝的统治之下。
第三个阶段是巴西人民争取完全的独立并取得胜利的阶段。这是巴西人民反对帝制,要求废除奴隶制,建立共和国,推翻布拉甘沙王朝,建立巴西人统治巴西的阶段,经历了巴西帝国全过程。在这过程中,巴西的葡萄牙色彩愈来愈淡;巴西的民族色彩一年胜过一年。到1899年巴西帝国被推翻,巴西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葡萄牙人的布拉甘沙王朝从巴西被赶走,巴西人民才取得了独立运动的完全的彻底的胜利。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5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39-340页。
① 宝石重量单位,1克拉为200毫克,合0.2克。
① 阿罗瓦,重量单位,1阿罗瓦合15公斤。
① 当时若奥六世名义上仍为葡萄牙国王,但被议会限制了权力和行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8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