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奥匈帝国的崩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08 评论:0

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军事封建帝国。它和土耳其同是“1815年重新修补过的旧欧洲国家制度的最后支柱”①。1918年,它作为同盟国的主要成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败,国内爆发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奥匈帝国因此而瓦解。在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民族国家并立的景象。

奥匈帝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


奥匈帝国的前身是奥地利帝国,统治民族为日耳曼人。1866年,奥地利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统一领导权的战争中失败,被排挤出德意志邦联。奥皇弗朗西斯·约瑟夫一世(1848—1916)为稳定本国局势,维持帝国生存,决定与被压迫民族中较为强大的匈牙利的统治阶级妥协。1867年,奥地利政府与匈牙利国会签署协定,将帝国改组为奥匈二元帝国。
根据协定,奥皇既是奥地利的皇帝,又是匈牙利的国王。两国各有自己的宪法、国会和政府,但须有统一的对外政策和关税政策,因此设立统一的外交、军事和财政3个部。以莱塔河为国界,包括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兰西瓦尼亚、阜姆和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称外莱塔尼亚,由匈牙利王国直接管辖;奥地利、捷克、摩拉维亚、西里西亚、格尔茨、伊斯特里亚、的里雅斯特、达尔马提亚、布科维纳、克莱那和加里西亚称内莱塔尼亚,归奥地利王国直接管辖。
奥匈帝国建立后,资产阶级的自由党掌握政权,执行强化日耳曼人统治、压制其他民族的政策。1879年,以塔菲为首的代表贵族地主的保守党代替自由党组阁。塔菲内阁(1879—1893)采取笼络斯拉夫人,挑拨各族团结,镇压工人运动的政策。1884年,政府颁布非常法,封闭工会,查禁工人出版物。
与西欧和中欧其他大国相比,奥匈帝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奥匈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采矿、冶金、机器制造、铁路建筑等工业取得较大发展。1903—1913年,奥地利煤和生铁的消费量分别增长54%和90%。工业工人1910年达到500万。奥地利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工业集中在捷克和奥地利本土。1910年两地的工人分别为280万和100万。工业基本上为日耳曼人所掌握。1873年经济危机后,奥地利出现垄断组织。1878年成立冶铁业卡特尔,到1912年卡特尔增至200多个。银行资本的集中也很明显,维也纳最大的罗特西尔德银行拥有维克威茨公司的大部分资本,控制许多铁矿和冶金业。
匈牙利1898—1913年的工业产量增长120%,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同时也出现了冶金、机器制造、造船、采矿等工业。匈牙利以各种股份公司形式出现的垄断组织发展较快,拥有资本数量从1907年的274,450万克朗增加到1913年的437,800万克朗。
奥匈帝国没有海外殖民地,主要依靠剥削本国各族人民。严重的封建残余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残余就是专制制度(极权的专制政权)、封建制度(农奴主地主的土地占有制和特权)和民族压迫”①。1909年,奥地利1,845户大地主拥有土地570万公顷,平均每户3,000公顷,占农户46%的贫农只有全部土地的4.4%。加里西亚的大地主占有本地区全部土地的57%,共300万公顷,其中21户特大地主辖有461.600公顷。而占农户80%的贫苦农民平均每户只有1公顷左右。匈牙利耕地的一半被24,000户大地主占有,缺地农民达550万人,被迫租种地主土地。
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共掌政权。皇帝权力很大。地主和高级教士占据政府要职。帝国议会的上议院几乎全是显贵和高僧。匈牙利议会上下两院均为大地主控制。
奥匈国内阶级矛盾比较尖锐。资本家主要依靠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和加强工人劳动强度获取超额利润。1913年,奥地利有40%工人的工作日超过10小时,纺织等部门常常超过12小时;在匈牙利则为13—14小时。人民负担着沉重的直接税和间接税。1913年,奥地利有20%的工人失业。在政治上,人民不能享受基本的民主权利。1907年匈牙利议会选举时,由于选举权财产资格的规定,全国2,600万人中仅有100万人能够参加选举。
人民采用外逃、罢工、示威和暴动等方式反抗压迫。1913年前的19年间,移居国外的人数达350万。从俄国1905年革命到一次大战前,在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等重要城市,工人、市民的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1912年,匈牙利发生了要求普选权和抗议依·蒂萨当选议会议长的政治示威,布达佩斯的工人和市民与军队进行了街垒战。蒂萨是大贵族地主的代表,一贯主张高压政策和马扎尔化的民族政策。
奥匈的民族矛盾尤其尖锐和复杂。统治民族无论在奥地利或匈牙利都不占国民的多数。1900年全国共有5,200万人,3,000万人是斯拉夫人。在奥地利,日耳曼人占35.78%,近1,000万人,斯拉夫人占60%,意大利人占2.84%,罗马尼亚人占0.9%。在匈牙利,马札尔人与其他民族的比例为800万:1800万。
贵族地主和大资本家基本上是日耳曼人和马札尔人。加里西亚的地主是波兰人。匈牙利官吏的95%、法官的96%是马札尔人。1910年匈牙利议会的组成如下:马札尔人393名,日耳曼人13名,罗马尼亚人5名,斯洛伐克人2名,南部斯拉夫人和乌克兰人1名议员也没有。奥地利虽进行了普选,却以“经济和文化情况”为由,规定日耳曼人地区每40万人选1名议员,波、捷、罗、乌克兰人地区则分别为52万、55万和102万。1907年普选后日耳曼人获得45.1%的议席。统治民族的上层牢牢控制了中央议会和政府。
政府有意制造民族不和,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工资标准。1911年轻工部门工人的日工资,维也纳为4.1克朗,利沃夫只有1.96克朗。德兰西瓦尼亚工人工资比匈牙利低20%。农业工人的工资,利沃夫和切尔诺夫策只及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地区的一半。
文化方面的种族歧视尤为明显。奥地利政府故意保持被压迫民族地区的落后状态,使达尔马提亚、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的识字者只占人口的25%,日耳曼人地区则达到80%。匈牙利政府推行马札尔化政策,强令斯洛伐克、德兰西瓦尼亚等地用匈语授课和办报,致使当地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受到摧残,大批关闭。
长期以来,被压迫民族坚持民主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南部斯拉夫人寄希望于独立的塞尔维亚。1912年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争中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奥匈境内所有的南部斯拉夫人。达尔马提亚人不顾政府镇压,举行了亲塞示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1908年被奥匈帝国兼并后,出现了一个名为“黑手”的民族组织,积极发展成员,从事恐怖活动。1908年帝国政府试图镇压克罗地亚的民族运动,一次逮捕该地区的53名塞尔维亚人,制造了所谓“阿格拉姆叛国案”①。 当后来证实此案的证据纯系捏造之后,克罗地亚群情激愤,政治局势动荡不宁,迫使政府不得不诉诸武力。
捷克的社会民主党、农民党、少壮捷克人党和1900年由查理大学哲学教授托·马萨里克创立的进步党等,领导了争取民族民主权利的广泛的斗争。起初主要是争取本民族语言的地位和普选权,进而要求本民族地区行政和经济管理的权利。如果可能,就在联邦制的国家体制内实现这些权利;不然,就争取建立独立的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在谋求民族权利的过程中,越来越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地区统一的问题。德兰西瓦尼亚和加里西亚人民则谋求与本民族的独立国家合并。
奥匈统治集团认为,为了向巴尔干纵深地区扩张,削弱南部斯拉夫人的民族斗争,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必须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为此,他们甚至甘冒与协约国开战的风险。鼓吹战争的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参谋总长孔拿得和外交大臣埃伦塔尔。奥匈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使它与同样谋求巴尔干霸权的俄国的矛盾尖锐化。1912年奥匈通过扩军法案,新兵征集额从每年13.5万增加到21.2万。1912年土耳其被巴尔干四国同盟赶出巴尔干绝大部分地区。这一情况更加刺激了奥匈扩张的欲望。于是,政府制定《战时特别措施指导方略》,以维持“国内秩序”;颁布战时劳动义务法,规定一切人力物力须为战争服务。
1014年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在靠近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刺身亡,酿成了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国和奥匈帝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于1914年7月底和8月初首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加剧了奥匈的社会矛盾


奥匈统治者竭力掩盖战争目的。1914年7月28日,奥皇发布《告我臣民》诏书,称战争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荣誉”。朝野报刊竞相论证为“防御”沙俄而战的意义,鼓吹战争将使国家“政治复兴,青春再现”。匈牙利各资产阶级政党,包括执政的民族党,在野的独立党和宪法党,同声支持战争。匈牙利首相依·蒂萨宣称:“战争将结束各党之间的不和,结束阶级斗争,消除民族矛盾”。
战争初期,奥匈与德国的战争分工如下:德军主力放在西线,对付英国和法国;奥军主力放在东线加里西亚一带,对付俄国。奥匈统治者把希望寄托于德国速决战计划的成功。但是,战争的实际进程出乎他们的预料。德军遇到法国和英国军队的有力抵抗,速决战计划破产,整个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和消耗战。奥军在东线,巴尔干战线和奥一意战线同样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在东线,奥、俄两军从1914—1917年进行3年半的拉锯战。1914年奥军在俄军强大压力下撤出加里西亚,1915年在德军援助下又将其占领。1916年,俄军卷土重来,再度进入加里西亚。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前线旧军队瓦解,奥军乘机夺回加里西亚并侵入乌克兰。在巴尔干战线,奥军在保加利亚军队支援下,1915年占领塞尔维亚,此后与英、法军队构筑的马其顿防线相对峙。这一年,意大利参加协约国对奥宣战,迫使奥匈政府向奥一意战线调集大量兵力。
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成为奥匈政府的沉重负担。战争开始时奥匈兵力140万人,战时共动员900万。为了弥补庞大的战争开支,大量发行纸币,致使通货膨胀。1916年克朗的币值仅等于战前的49%,年底国债高达442.3亿克朗。战时农业税增加60%,劳动农民被搜括殆尽。协约国对同盟国的经济封锁加重了奥匈的经济负担。
为了维持战争,政府被迫实行经济军事化。战争的第一年,成立了许多以公司为招牌的国家垄断机构,协调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建立对棉花、毛类、油脂、化学品和金属等的统一管理。1916年初,许多重要工商部门成立军事经济委员会。垄断财团攫取委员会的领导职位,取得利润优厚的定货,大发战争财。
由于人力、畜力、资金等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凋敝。1914年全国产麦9,020万公担,玉米5,420万公担,土豆21,100万公担。1916年这几种作物分别降到6,290万公担,2,750万公担和10,500万公担。仅土豆一项,平均消费量从每人每天500克降至118克。政府被迫实行战时生活管理制度。1915年1月31日,政府下令实行“战时面包”规定,限定面包中至少有50%的代用品。1915年奥地利和匈牙利先后颁布国家统购食粮的法令,实行面包配给制:城市每人每天200克面粉,乡村300克。
统治阶级把战争负担转嫁于劳动人民。1914年7月25日政府颁布禁止罢工的法令,向工厂派出军代表,强令所有17—50岁的工人“为战争的需要劳动”。劳动定额提高,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日常常延长至14—18甚至20小时。当局动辄以“不服从纪律”为由迫害工人。由于原材料缺乏,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1914年,仅奥地利纺织业就有20万人失业。厂主常常故意宣布工厂倒闭,然后重新开业而规定较低的工资。矿工工资1915年比1914年降低20—22%,捷克许多矿场的工人每月只能得到14—28天的工资。生活必须品的价格1915年7月比战前提高60%。
阶级剥削的加剧还表现在大量女工和童工的使用。当局为了使更多的男子上前线,鼓励使用女工和童工。到战争结束时,上、下奥地利和捷克有40—50%的工人是妇女。女工和童工的工资比一般工人低30—40%。
由于社会民主党某些领袖及其影响下的工会组织鼓吹阶级和平,工人纷纷退出工会,自己组织起来进行斗争。1915年奥地利自由工会人数从1913年的41.5万降到17.7万。匈牙利则从10.75万降到4.11万。捷克西部煤矿工人1914年8月举行了反对降低工资和延长工时的罢工,1915年春许多城市发生反对提高物价的骚动。1914年底—1915年初,布达佩斯等地兵工厂工人罢工。1915年6月维也纳五金工人罢工。战争初期,工人斗争具有自发、分散和偏重于经济要求的特点。
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分裂。1916年,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书记之一弗·阿德勒为首的中派形成,提出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的要求。匈牙利社会主义者中出现以科尔文为首的左翼反战小组。1916年10月22日,弗·阿德勒在维也纳一家大饭店亲手将首相施裘尔克击毙,向反动政府和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路线提出了公开的挑战。
战争一开始,反战情绪就弥漫于后方和前线。布拉格、布尔诺等地人们低吟着包含反战思想和民族感情的歌曲《喂,斯拉夫人》。1915年,捷克许多地方出现反战的标语和传单。奥匈军队由11个民族组成,85%的军官由日耳曼人和马札尔人担任,57%的士兵来自被压迫民族。布拉格步兵第28团1914年10月开赴前线时,故意打起红白两色的捷克民族旗帜,1915年4月该团全体官兵奏着军乐投降俄国。有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团队拒绝向俄国人和塞尔维亚人进攻,遭到当局镇压。1915年和1916年东线出现奥、俄两方士兵战壕联欢的现象。
战争使民族矛盾加剧。被压迫民族战前取得的一点点民主权利完全被取消。民族议会封闭, 民族党派遭受迫害。1915年1月政府强令捷克一切公务使用德文。捷克青年党首领克拉马日、社会党主席苏库普、帝国议会议员帕欣等被捕。反战、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的活动被镇压。1914年8—12月,捷克有950人涉及“叛国罪”被捕,整个战争期间有5千人被判死刑。1918年波兰社会党领袖达申斯基在帝国议会揭露,战争期间加里西亚以间谍罪判处死刑的达3万人。德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有人有1万被强行迁移。战争中,南部斯拉夫人因“叛国罪”被关押1万人,流放3万人。奥匈军事当局把每一个异族人“都看成奸细和敌人”。1918年,依·蒂萨在波斯尼亚一次会议上歇斯底里地叫嚷:“也许我们将被消灭,但在我们被消灭以前先要消灭你们!”民族矛盾的尖锐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协约国极力利用奥匈国内的民族矛盾,支持被压迫各民族。1914年秋,捷克人民党领袖马萨里克和贝奈斯明确提出捷克独立的目标。次年11月在巴黎建立了捷克行动委员会,发表声明要求独立,并将声明在法国、瑞士、俄国和美国广为传播。人民党领导了国内的分离运动,该运动称为“玛菲阿”,即“黑手”的意思。1915年5月,以帝国议会克罗地亚议员特鲁姆比奇为首的南部斯拉夫民族委员会在伦敦成立,通过奥匈所属南部斯拉夫各地区与塞尔维亚联合的方案。在协约国支持下,奥匈各被压迫民族的组织还在国外出版各种民族报刊。
奥匈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因各自情况不同而各有其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捷克斯洛伐克整个民族都处于奥匈统治之下,斗争目标是建立独立国家;南部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在奥匈之外都有本民族的独立国家存在,其目标是与各自的民族国家实行统一;波兰历史上被俄、普、奥3国瓜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国分属两个军事集团,因此波兰处境困难,需要完成从各个部分的解放、独立到最后统一的过程。

战争后期奥匈帝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1917年俄国的两次革命,尤其是十月革命促进了奥匈的革命运动,加速了奥匈帝国的解体。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消息,使深受哈布斯堡王朝压迫之苦的各族人民感到振奋。从1917年3月到7月,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兰西瓦尼亚、加里西亚和的里雅斯特等地,政治性的罢工和示威接连不断。专制势力在民主潮流日益增长的压力下被迫退却。5月23日,匈牙利首相蒂萨辞职。6月17日,奥地利克拉姆一马尔廷茨政府遭到斯拉夫族议员和政党一致反对,也被迫辞职。统治阶级中的明智之士已经感到专制政权根基的虚弱。1917年4月奥外交大臣切尔宁向皇帝呈述:“如果两个中欧帝国不能在近几个月缔结和约,各民族将撇开它们自己去干,那时革命浪潮将淹没一切。”奥匈帝国皇帝立即派其内弟布尔邦斯基与英、法秘密接触,探索单独媾和的可能性。
各民族的解放运动从谋求民族权利、民主和联邦制的斗争上升为争取独立的斗争。1917年7月20日,特鲁姆比奇和塞尔维亚首相柏西奇签署《科孚岛宣言》,把建立统一的南部斯拉夫人国家定作共同目标。这篇宣言可以看作未来南斯拉夫的出生证书。1917年6月,法国承认设在巴黎的波兰民族委员会为波兰官方组织,并决定建立一支波兰军队。
十月革命给了奥匈帝国更加巨大的冲击。它向奥匈人民指出了用国内革命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道路。
苏维埃政府在其《和平法令》中向所有交战国建议,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接着直接向德奥政府呼吁和谈。苏维埃俄国的态度也反映了奥匈人民的意愿,11月11日,维也纳5万多人示威,声援俄国革命。上、下奥地利各地都举行了声援俄国的集会。12月,维也纳出现的革命传单之一指出,“俄国人民和俄国革命者已向我们表明如何取得和平”,号召人民走俄国的道路,推翻资产阶级和地主政权。12月30日维也纳地下工兵苏维埃建立。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在广大工人的压力下,于11月25日在布达佩斯中心公园举行10万人的集会,著名演说家波卡尼·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赞扬十月革命。大会决议明确地指出了要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左翼社会民主党人阿利普里·久拉、兰德利尔·耶诺、鲁达什·拉和党外社会主义战士科尔文·奥托、沙拉伊·伊姆雷等,利用各种场合和途径,对社会民主党领导集团的改良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在工人和士兵中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苏维埃俄国政府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决定和《俄罗斯各民族权利宣言》在奥匈被压迫民族地区广为传播。
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8年1月抛出的《十四点》原则中,第10条主张使奥匈各民族得到“自治的发展”。在协约国各国政府支持下,1918年4月奥匈帝国各被压迫民族主要政党的代表会议在罗马召开。会议通过3项决定、1、每个民族应有建立独立国家或与本民族国家合并的权利; 2、奥匈帝国是德国的工具和各被压迫民族实现自己权利的障碍;3、共同反对全体人民的压迫者奥匈帝国。
罗马会议为奥匈各被压迫民族的独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会议的决定得到法国总理克利孟梭和美国国务卿兰辛的赞同。威尔逊也于1918年夏修改了《十四点》原则,明确表示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和南部斯拉夫的统一。6月3日,法、英、美、意政府还发表声明支持波兰独立。协约国和美国的态度对奥匈帝国解体和各民族的独立,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18年1月,奥匈粮食供应出现危机,政府被迫将面粉定量减到每人每天165克。决定公布后,维也纳在1月4日发生了抗议罢工,从此,反对战争,反对饥饿、要求和平和民主的抗议浪潮席卷了从加里西亚到的里雅斯特的广大地区。据当时警方统计,奥地利罢工人数为:维也纳11万,下奥地利15万,施提里亚5万,上奥地利15万。同时,布达佩斯1月18日也有15万人罢工,到1月20—21日发展成全国总罢工。
一月总罢工具有鲜明的反对战争、要求民主的政治性质。工人不但反对降低粮食定量,而且强烈要求缔结和约,给人民以民主。维也纳、新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地都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卡尔皇帝担心革命爆发,曾躲到大本营巴登。
一月总罢工鼓舞了亚得里亚海东部海岸港口卡塔洛的水兵和工人。在水手帕斯、格拉巴尔等的领导下, 2月1日上午,停泊在港口的海军旗舰圣乔治号的水兵奏起马赛曲,升起红旗,鸣响礼炮,港内42艘军舰用长鸣的汽笛齐声响应,开始了起义。水兵们逮捕了舰队司令,选出水兵苏维埃,提出立即缔结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要求民族自决和在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成立民主政府。
海军司令霍尔蒂调集海岸炮兵和德军潜艇封锁了港口,于2月2日下午向被围的起义舰队进攻。起义水兵缺乏指挥经验,得不到内地支持,被迫于2月3日投降。800多名水兵被捕,帕斯、格拉巴尔等4人被处死。
卡塔洛水兵起义波及奥匈海军大部分部队,是一月总罢工的直接继续,是奥匈形成革命危机的重要标志。
1918年春夏之交,粮食问题更加严重。维也纳一到晚上就排起了领取次日面包的长队。加里西亚别列格县当时有8万人死于饥饿和瘟疫。5月1日,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布拉迪斯拉发、利沃夫、克拉科夫、萨格勒布等市的工人和市民把“五一”纪念游行变成了政治示威,提出明确的政治要求:“土地归人民,工厂归工人”、“要民族自决”、“要社会主义国家”等。整个5月和6月罢工连续不断。饥饿、绝望的群众逐渐革命化。德兰西瓦尼亚雷希察的1名检察官报告说,罢工者已不满足于要求提高工资,而是提出了政权问题。
1918年6月17日面粉定量降到82.5克。捷克、加里西亚、南部斯拉夫等地立即爆发反饥饿浪潮。抗征、抢粮的流血冲突时有发生。加里西亚、布科维纳、斯洛伐克和德兰西瓦尼亚发生夺地骚动。南部斯拉夫各地农民袭击地方政府,销毁债券,拒绝交纳地租和服劳役。6月17日维也纳举行10万人总罢工。6月20日,左派社会民主党人埃诺·隆德莱在布达佩斯自由广场发表鼓动演说,号召政治总罢工。21日,全市所有工厂停工,电车停驶,报刊停印。工人代表会议向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政府辞职,提出了反对战争,反对军事独裁,反对资本压迫,要求和平和国家民主化的政治主张。当局调动大量军队和宪兵才将工人镇压下去。
六月大罢工提出了包括改变国家政权的明确的政治目标,标志着奥匈帝国的革命危机已经成熟。

革命的爆发和帝国的崩溃


1918年初秋,奥匈帝国的战争机器已接近崩溃。
4年战争期间,奥匈军队死、伤、被俘和失踪者达500万以上,占居民总数的11%。战争结束前,前线物资极度匮乏,某些地区士兵3、4天才能吃到一次面包,每天只能领到2、3发子弹。衣服破烂不堪。伤员无医待毙。这种状况使士兵和低级军官的厌战反战情绪与日俱增,导致奥军7月在意大利皮牙韦河战役中的失败。①军事失败又加剧了士兵的不满。第18步兵团拒绝出击,打死20名军官后全部逃走。1918年逃兵达80多万人。逃兵集聚山林,号称“绿军”,专门与官府作对。仅克罗地亚绿军即达5万名。驻守乌克兰的奥匈占领军受俄国革命的熏染,倾向革命。甚至维也纳驻军营地也被某些大臣视为“骚乱的策源地”。
由于军事形势的恶化,奥匈皇帝于1918年8月向德国表示,奥匈将被迫求和。9月15日奥匈的马其顿防线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向协约国投降。10月初,塞尔维亚大部为英、法军队光复,英、法军并进抵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10月4日,英、法、美军把西部战线推移到德国境内。
奥匈政府在军事上已面临彻底垮台,它表示愿意接受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以期得到协约国的怜悯,维持帝国的完整。同时,政府表示愿意向被压迫民族让步。10月1日,首相古萨莱克建议实行以“民族自治”为基础的联邦制。10月16日,奥匈皇帝发表《致我奥地利各族忠实人民》的声明,表示愿意实行联邦制。已经成熟的被压迫民族的人民和政党懂得,政府此举在于延缓帝国的统治,表示坚决反对。匈牙利政府亦因不愿再受哈布斯堡宫廷的管辖,企图在摆脱奥地利统治后,维持匈属地区的完整和统一,也摒弃了皇帝声明。
10月18日威尔逊照会维也纳。提出:由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仅仅基于自治来对待奥匈各民族已不再可能”。奥匈外交大臣布里安伯爵把照会形容为一颗毁坏帝国大厦的炸弹。
奥匈政府决定立即实行君主立宪制,为维持帝国存在作出最后努力。10月21日帝国议会改为临时国民议会,选举20名议员组成执委会,其中社会民主党议员5名。国民议会提议讨论扩大地方权力问题。然而,这时各族人民已经用不着上面的“恩赐”,自己动手夺取政权了。
1918年10月24日,意大利军队在皮牙韦河一线发起总攻。奥军溃不成军,全线败退。统治阶级内外交困,再也无法维持原来的统治。革命的时机已经到来。
捷克首先宣告独立。整个1918年的秋天,捷克各地动荡不宁,工人和士兵的罢工示威连续不断,只有少数警备部队尚掌握在反动当局手里,革命形势已经形成。以马萨里克为首的捷克民族委员会密切注视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10月28日,布拉格传来政府接受威尔逊和平条件的消息,工人、市民和士兵一起涌上大街,在瓦茨拉夫斯基广场等处示威,坚决要求独立。捷克民族委员会立即以革命领导机关的面目出现,于当天宣布独立。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经过3天的努力,控制了军队和政府机关。10月30日,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通过与捷克合并的决议。11月14日宣布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人民党主席马萨里克任总统。
1918年9—10月,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达尔马提亚、沃伊沃丁那等地爆发农民起义。1918年8月,斯洛文尼亚和伊斯特利亚民族委员会在卢布尔雅那成立。9月20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人民会议成立。10月5—6日,有社会民主党参加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人民会议在萨格勒布成立,发表了争取独立和统一的宣言。10月下旬,南部斯拉夫各地的民族军队纷纷起义,支持民族政权。美、英、法、意、塞军队应当地民族政府的请求,占领沿海地区。经过南部斯拉夫各地民族势力的代表与塞尔维亚政府的谈判,塞尔维亚摄政王亚历山大于191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统一了南部斯拉夫各地区。1929年定名为南斯拉夫。
德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民族党和匈牙利社会民主党罗马尼亚支部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结成了联盟,1918年共同成立民族委员会并组织了武装卫队。10月底,民族委员会依靠工人、农民和士兵,控制了德兰西瓦尼亚各地的政权。1918年12月1日,德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人大国民议会在阿尔巴-尤利亚召开,通过了德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统一的决议。布科维纳也于11月28日举行了类似的会议,宣布与罗马尼亚统一。
1918年1月和10月,华沙等地两次举行总罢工,建立了工人委员会。资产阶级及其合作者社会民主党掌握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10月9日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兰民族委员会(11月7日迁到卢布林)。波兰实现了独立和统一①。
1918年10月,奥地利工人罢工再次出现高潮。维也纳、新维也纳、林茨、格拉茨等地工人代表苏维埃重新建立。新维也纳工人控制了飞机场和车站等。许多军队驻地也选出了士兵委员会。工人和士兵提出了和平、自由、共和国和社会主义等要求。10月28日维也纳宣布总罢工,示威群众高呼“和平万岁”、“打倒君主制度。”10月30日,示威群众包围了临时国民议会,控制了首都局势。奥地利出现了类似俄国1917年2月底的形势。资产阶级政府10月30日召集临时国民议会,将社会民主党推到前台收拾残局。10月31日,以社会民主党人卡尔·伦纳为首的政府宣布成立。新政府立即控制工人、士兵苏维埃,将它变成了工会式的组织。社会民主党领袖奥托·鲍威尔说,“人民已经取得胜利”,以后的任务是等待社会“自行转变为社会主义”。这种机会主义的态度严重损害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11月3日,在意大利城市帕多瓦签署了停战协定,奥匈除了保留20个师的和平部队外,其余军队全部复员,盟国军队可以自由进出奥匈。11月11日皇帝退位并离开奥地利。11月12日临时国民议会正式宣布奥地利共和国成立。
1918年10月24日和25日,布达佩斯先后建立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提出了建立共和国、土地改革和工厂国有化等要求。10月30日,布达佩斯工人和士兵起义。10月31日,以独立党首领卡罗利为首的自由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的联合政府成立。11月13日,联合政府与协约国缔结停战协定,11月1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①。
奥匈帝国由于军事失败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完全解体。各民族国家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迈开了新的历史步伐。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9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8卷,第363页。
① 1908年,奥匈帝国政府贿赂克罗地亚当地一些上层人物,使他们提供伪证,以在克罗地亚区进行泛塞尔维亚阴谋活动的罪名,逮捕了53名塞尔维亚人。
① 1918年夏,奥匈在意奥战线集结大量军队,企图夺取彻底胜利。6月15日,奥匈军队在意大利东北部的皮牙韦河发动全面进攻。由于奥匈军队军需供应极差,士兵普遍厌战反战,部队涣散,被意大利军队于7月击败。
① 参见本书《波兰的复国》一文。
① 参见本书《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一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82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