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埃赫那吞宗教改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99 评论:0

距今约三千多年前,在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改革实际上超出宗教范围,波及到政治和文化领域。改革运动的领导者是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约公元前1379—1362年在位),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埃赫那吞。因此,这次改革在历史上称为埃赫那吞宗教改革。

改革的时代背景


阿蒙霍特普四世生活的时代是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570—1320年),这是古埃及史上的强盛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国王们推行了广泛的侵略政策,多次远征地中海东岸地区和努比亚。其中图特摩斯三世(约公元前1504—1450年在位)是最大的征服者,在他亲政三十余年间,先后出征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十七次,在那里建立起统治,又西侵利比亚,南侵努比亚。他扩大埃及版图,其北界至叙利亚的卡赫米什,南界一直伸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使埃及成为一个庞大的奴隶制军事帝国。
埃及军队每次出征,都要虏掠大批牲畜、财物、奴隶。图特摩斯三世一次从叙利亚带回2,503名俘虏。他以后的法老也多次进行这种掠夺。据埃及古代铭文记载,有一个法老从叙利亚带回的奴隶达十万人。奴隶数量不断扩大,战利品源源流入,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到奴隶主手中。奴隶制在新王国时期空前发展起来。从发掘出来的墓壁浮雕上看,奴隶普遍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特别是农业。开采和运输以及织布业,也广泛使用外来奴隶劳动。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以及与此相联的阶级对立的加深和军事征服的扩大,要求埃及国家加强奴隶主阶级专政。
新王国统治集团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显贵(世袭的宫廷贵族和地方贵族)和僧侣集团;另一部分是新兴的军事贵族。新王国的国王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本意为“大宫”,新王国时正式称国王为法老)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往往进一步借助于宗教来加强专制统治,特别和首都底比斯阿蒙神庙发生密切关系。他们把阿蒙神的崇拜作为国王政权在思想方面的主要支柱,国王自称为阿蒙神之“子”。阿蒙是底比斯的庇护神,被奉为众神之王,成为新王国时期的国家最高神。埃及的第一个女王哈特舍普苏特曾虚构阿蒙神使其母亲怀孕而生她的神话,从而证明她的王位的合法性。图特摩斯三世早年曾在阿蒙神庙作过僧侣,复位时受到僧侣的支持,宣传说他是由于“阿蒙神的显灵”才被选为王的。因此他对阿蒙神庙的赐赠特优。上下埃及最好的土地和果园,大量的乳牛以及从亚洲和南方获得的俘虏,还有几十个被征服的亚洲城市都交给阿蒙神庙支配。据《哈里斯大纸草》的数字,底比斯阿蒙神庙拥有劳动力86,486人,牛和其它牲畜421,362只,园圃和树丛433处,耕地864,1681/4阿鲁尔,海船和战舰83艘,造船厂46个,埃及城市56个,叙利亚城市9个。阿蒙神庙的僧侣成为新王国最富有的大奴隶主。
僧侣们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常常参预政事,掌握官僚机构的某些行政大权。他们可以假借神谕干预王位继承和国家政务,有时阿蒙祭司长直接担任宰相或其他高级官职。阿蒙僧侣集团在经济和政治上地位的不断上升,逐渐成为王权的威胁。事实上,阿蒙僧侣集团在女王哈特舍普苏特时代已经开始争夺国家的领导权。以法老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与以阿蒙僧侣集团为代表的世袭贵族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新王国时期奴隶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王权与神庙贵族奴隶主的矛盾发展中,法老日益依靠中、小奴隶主阶层,即新兴的军事贵族。军事贵族是随着侵略战争而成长起来的显贵集团。双方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阿蒙霍特普四世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便是这场斗争的反映。这次宗教改革事件是由于十九世纪末发掘出埃尔·阿玛尔那文书,才为世人所知的。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十八王朝第十个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417—1379年在位)的幼子。他的母亲名叫提伊,系普通家庭出身,但具有一定的见解和魄力,协助法老统治国家。在阿蒙霍特普三世当政时期,埃及国内外矛盾已经显露,由于长期对外战争消耗削弱了埃及国家,阿蒙霍特普三世不再进行侵略而推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他沉醉于宫廷的荣华富贵,喜爱打猎行乐。他的宝库里藏着无数的财富,在底比斯修建了饰以金银和巨大石柱的华丽神庙。为了巩固统治,他把自己说成是阿蒙神的儿子,这样,他就更多地赏赐给阿蒙神庙,而阿蒙僧侣集团势力就越来越大。这时,埃及在亚洲的统治大大地动摇了,只有靠用黄金来收买各小国的臣服和维持同各大国的友好关系。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长子是图特摩斯亲王。他在父亲在位时就夭折了,太子的位置于是传给他的弟弟阿蒙霍特普。当阿蒙霍特普三世年老体衰时,他只好把政府交给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去管理了。

改革的内容和过程


在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时期,埃及国内不稳定的因素更为发展,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在法老和阿蒙神庙僧侣之间发生了公开冲突。这种冲突爆发为新旧教之争,实质上是争夺权力的政治斗争。
阿蒙霍特普四世为了摆脱王权对阿蒙僧侣集团的依赖,削弱和打击日益与王权抗衡的僧侣集团的势力,坚决实行宗教改革,用新的、单一的太阳神的崇拜来代替古老的多神教传统形式。开始时他采用比较温和的办法,利用黑利欧波里斯的太阳神拉与底比斯阿蒙神相对抗。他在底比斯为拉神建筑神庙,并自称是拉神的最高僧侣。但是,这种措施立即遭到底比斯阿蒙神庙僧侣的强烈反对。于是,阿蒙霍特普不得不采取果断的革新措施与阿蒙僧侣集团进行决裂。
首先,阿蒙霍特普四世问多神教挑战,宣布太阳神阿吞为全国唯一崇拜的神,禁止对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的信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创立的一神教。阿吞神被画成光芒普照的活生生的太阳圆盘,它的光芒的末端是手,这些手给埃及大地和国王带来生命、健康和幸福。它不仅是全埃及应当崇拜的神,而且也是当时的埃及人所知的世界各国人民(指叙利亚、努比亚)共同的神。
改革进行得相当彻底而系统。阿蒙霍特普世四封闭了阿蒙及其他神庙,驱逐其僧侣,并在全国各地包括底比斯在内,以及叙利亚、努比亚,大建阿吞神庙,并对阿吞神奉献田园、牲畜和作坊等,大力推行阿吞的崇拜。阿蒙霍特普四世宣布他是阿吞的儿子,并得到了阿吞的力量。为了把阿蒙从人们意识中彻底清除,他下令把一切出现于公共场所或私人坟墓中的“阿蒙”名字都磨掉。由于对阿蒙的痛恨,阿蒙霍特普不再用自己的旧名字,他的名字中的“阿蒙”一词(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满意者”)也用“阿吞”来代替,改名为埃赫那吞,意即“阿吞之光辉”。
埃赫那吞为了加强王权,彻底消除阿蒙及其僧侣的影响,便离开底比斯,于其北三百公里的希尔摩城附近(即现今的泰尔·埃尔·阿玛尔那)另建新都。在新的首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其中包括王官、贵族大臣的府邸、阿吞神庙、国家机关等等。首都周围的区域被宣布为阿吞的财产。这个区域面积大约有180平方公里。新都取名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界”)。阿吞神的赞美歌里记述着埃及这个豪华的首都的美丽和富足。
随同法老迁居新都的是宫廷的官吏和新太阳神的僧侣们,还有一大批艺术家。可是老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和太后提伊仍留在底比斯的宫殿里。据此,有的史学家推测老国王在这场改革中和儿子存在意见分歧。但由于缺乏史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我们尚不清楚。
埃赫那吞实行改革时曾力图依靠中等的自由民阶层,这一阶层的代表者(“新人”)在法老周围形成了一个新的宫廷官吏集团。在新都,埃赫那吞提拔“新人”作为他的宠臣,以对抗旧贵族官吏,因而有些“新人”常常获得高位。例如大臣马伊便是由一个普通的“涅木虎”(意为“孤儿”、“贫民”,是平民阶层的代表)而高升起来的典型。他有“国家的书吏”、“两地之主宰的军队长官”等重要头衔。马伊在铭文中写道:“他(指法老)加到我身上的恩惠像沙子那样数不清。……我的统治者提拔我,因为我遵循他的教训”。这一新的并完全效忠法老的官吏集团是埃赫那吞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埃赫那吞的另一支柱是军队,遗留在阿玛尔那墓中的一个浮雕告诉我们,法老的军队正在浩浩荡荡地开往新都。
埃赫那吞提倡崇拜阿吞神,使阿吞神成为埃及最高的精神主宰,埃及唯一的神。为了颂扬阿吞神的威力和功德,这一时期编写了许多颂歌,有的刻在墓里,有的刻在遗物上,一直保存至今。在这些颂歌中,阿吞被歌颂为整个世界的创造者。《阿吞颂诗》这样写道:
“在天涯出现了您美丽的形象,
您这活的阿吞神,生命的开始呀!
当您从东方的天边升起时,
您将您的美丽普施于大地。
……
黎明时,您从天边升起,
您,阿吞神,在白天照耀着,
您赶跑了黑暗,放出光芒,
上下埃及每天都在欢乐,
人们苏醒了,站起来了,
这是您,使他们站起来的,
他们洗了身子,穿了衣服,
高举双臂来欢迎您。
在世界各地,人们劳动了。
野兽吃饱了,
树木花草盛开了,
鸟从巢里飞了出来,
展开了翅翼来赞仰您。
……
您在地下造了一条尼罗河,
您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它给了人民,
来养育人民,
就像您创造他们那样。
您是一切人的主人,您为他们劳累,
您是大地之主,为它而升。
白天的阿吞神,伟大的主啊!
一切远方的外国,您也给它们以生命,
在天国,你放下了一条尼罗河,
它为人们而下降,在山峰间造成波涛,
像巨大的碧海那样,
灌溉着他们城镇里的田地。
当您在西方下落时,一切工作停止了,
但当您再一次升起时,
万物为国王而繁荣了……

埃赫那吞在同旧僧侣集团斗争的同时,还着眼于文学、艺术方面的改革。他提倡真实地描写世界以及在他周围的事物,反对旧传统的模式,鼓励文学艺术家大力创作赞美阿吞神和表现埃赫那吞光辉形象的作品。他的宫廷艺术家的创作给埃及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例如保存至今的《阿吞颂诗》、埃赫那吞和王后尼弗尔提提的石雕像及其他绘画等。1912年,德国考古学家在埃赫那吞王宫废墟中曾发掘出一所房屋的遗址,这就是艺术家图特米斯的工作室,发现大多数雕刻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埃赫那吞的妻子、美丽的尼弗尔提提的彩色半身石像被誉为世界艺术的杰作(现存德国柏林博物馆)。雕像高48公分,用天然石灰石雕成,外表涂一层油彩,虽湮没几千年,但仍鲜艳如新。雕像面目俊秀,安祥端庄,头戴王冠,脖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项圈。在阿玛尔那官吏们的墓壁上,描绘着埃赫那吞家庭生活的情景:他和王后与幼女们坐马车去祭祀太阳神,以及他的两个女儿正在天真地嬉戏着。艺术家们甚至在画埃赫那吞的形象时也是无拘束的。墓壁上画着埃赫那吞吻着坐在他膝上的女孩,还逗着婴孩玩,或者他大口地吃着东西,手里拿着一大片肉。这些绘画都十分真实和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卡尔那克发现了埃赫那吞石雕像的头部,它表现了法老的严肃和果敢的神情。这些新的文学艺术创作往往被称为“阿玛尔那文学”和“阿玛尔那艺术”。它们不仅在埃赫那吞改革过程中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而且破除了传统的陈规戒律,对后来埃及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埃及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埃赫那吞和他的妻子


在埃赫那吞在位的第十二年,当阿蒙霍特普三世逝世后,提伊太后决定采取步骤来缓和国内的这场斗争。她到埃赫塔吞去看她的儿子,经常同儿子一起到庙里去祭祀阿吞神,大概暗地里做了许多工作。她想使儿子逐步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斗争下去,将没有任何好的结果。不久,家庭内部发生了争吵,争吵的原因不明。提伊太后与尼弗尔提提王后决裂了,埃赫那吞与他妻子的感情也有了破裂。我们从考古发掘材料中知道,法老把尼弗尔提提的名字从宫殿的装饰上全部涂掉。后来尼弗尔提提和法老分居而孤零零地住在城北的宫殿里。
埃赫那吞一味提倡崇拜阿吞神,几乎荒废了国政,放松了对亚洲统辖地区的治理,以至于埃及帝国东部出现不安定的局面。他在新都的生活也是很不平静的。他的生命曾受到威胁,有人要谋杀他,但凶手在行凶前就被抓获了。这些情况是我们在阿玛尔那的警察长玛浒的坟墓壁画上看到的。他以破获这次阴谋而自豪,所以把这幕景象画在自己的墓壁上。
埃赫那吞统治到公元前1362年,最后三年与斯门卡勒共治。埃赫那吞把大女儿美利大吞嫁给斯门卡勒,并任命他为共同摄政王。据说斯门卡勒夫妇曾在底比斯住了三年,后来两人都死在那里。他们的死因不祥,可能与改革有关,说明这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是十分复杂和尖锐的。
埃赫那吞在他统治的第十八年死去。他的改革也就从此完结了。年轻的图坦哈吞继承了王位。当时他和埃赫那吞的女儿安开孙巴阿吞结了婚。由于旧僧侣贵族的反攻,图坦哈吞没有把改革继续下去,而胆怯地和底比斯阿蒙僧侣集团妥协了。我们从图坦哈吞的石碑上看到,他恢复了对阿蒙神的崇拜。法老和王后带领大臣和官吏们离开了新都回到底比斯。法老重建了阿蒙神庙,归还了阿蒙神庙的土地和财富,并又慷慨地补赏了大量的田地和金银、珍宝。为了表示对阿蒙神的敬奉,图坦哈吞改名为图坦哈蒙(意为“阿蒙的化身”)。至此,阿蒙僧侣集团的势力重新复活。曾挺身与旧宗教势力斗争的埃赫那吞竟被咒骂为“埃赫塔吞的罪人”。繁华一时的埃赫塔吞荒废了,整个城市被宣布为不洁之地。一切掩盖在宗教外衣下的统治阶级夺权斗争,最后以底比斯僧侣集团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改革的历史评价


埃赫那吞实行改革,不仅是古代埃及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古代世界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事件。
埃赫那吞的改革以试图创立一神教而著称于世。这次改革沉重地打击了称霸一方的阿蒙僧侣集团及地方世袭显贵的势力,提高了自由民中等阶级的地位。同时在文学艺术领域冲破了传统的旧框框,发展了朴素的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但是,这些取得的成就只是暂时的,埃赫那吞改革最后归于失败。
改革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阿蒙僧侣集团及其支持者的势力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埃赫那吞改革是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为目的,而不是也不可能以根本改善广大人民的社会地位为目的。相反地,由于建筑新首都、新神庙以及对新显贵、新祭司的赏赐,人民的负担加重了,法老的政府官员甚至动用军队强迫交纳租税。因此,埃赫那吞的改革得不到下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特别是农民仍然崇奉旧神,不能突然改变一切古老的宗教习惯和信仰。同时,他们也没有从新的一神教得到任何好处。因此,埃赫那吞的改革并没有强大的社会力量来打击僧侣贵族势力,只是获得暂时的成功。
对于埃赫那吞的评价,历史学家历来持不同的看法。埃及开罗大学A·费克里教授说:“不论我们同情埃赫那吞或者批评他,他总是一个历史上的不朽人物。”埃及学者候赛因说: “他是一个理想家和哲学家而不是一个军事家。”美国密西根大学古代史教授切斯特·史塔尔指出: “他是现在我们能够了解比较清楚的历史上第一个改革家。”另外,西方学者中也有人把埃赫那吞看作是“神秘主义者”或“宗教狂”。事实上,埃赫那吞的改革不限于宗教的范围。埃赫那吞剥夺了旧僧侣集团的领地、财富,提拔“新人”为高官,鼓励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这一系列的措施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宗教改革。在宗教改革方面,他“可能是有记录的历史以来的第一个一神论者。”埃赫那吞用新的一神教代替传统的多神信仰,目的是为了树立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力,从而削弱僧侣集团日益增长的势力。所以,埃赫那吞的改革实质上是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与以阿蒙神庙僧侣集团为代表的世袭地方贵族之间的政治斗争。埃赫那吞和埃及所有的法老一样,是专制君主,在当时,“阿吞神应由法老和他的家庭崇拜,而所有其他的人都必须崇拜埃赫那吞”。埃赫那吞否定阿蒙神为国家的最高神, 是要从阿蒙僧侣集团那里夺回权力,集中于法老手中,加强和巩固专制君主制。他对阿蒙神庙的打击,其影响完全超出宗教范围。所以,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不能看作单纯的宗教问题,而是具有政治斗争的性质。
埃赫那吞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仍在继续。到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时期,又发生了反底比斯传统宗教势力的斗争。这说明了王权与底比斯僧侣集团的夺权斗争没有停息。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81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