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后期,阿尔及利亚爆发了一场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法武装斗争。经过7年多的艰苦历程,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终于在1962年建立了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前的阿尔及利亚
1830年法国开始入侵阿尔及利亚,经过长期的殖民战争,于1905年将阿尔及利亚全境变为法国的殖民地。建立由法国政府委派的总督掌握大权的殖民统治,宣布阿尔及利亚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殖民统治有稳固的基础,法国政府采取鼓励向阿尔及利亚移民的政策,把阿尔及利亚各部落的土地没收之后转交给移民。法国移民在阿尔及利亚侵占大量的土地。欧洲农场主(主要是法国人)平均占有的土地是阿尔及利亚土地所有者的9倍多,而且都是北部最肥沃的土地。数百万阿尔及利亚农民或是失去土地或是被迫在山区和贫瘠的不毛之地生活,在“分成制”①的剥削下,他们生活极端贫困。
在法国统治阿尔及利亚的132年中,法国控制了阿尔及利亚的工矿,交通运输、外贸和金融等主要经济部门;阿尔及利亚为法国提供的利润在所有法属非洲殖民地中居于首位。长期的殖民掠夺,使阿尔及利亚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失业人数经常高达200万以上。法国殖民当局推行种族歧视和同化政策。除教授古兰经的学校外,教学必须使用法语,阿拉伯文刊物的出版也受到种种限制。阿尔及利亚各个阶级、阶层的人无不身受殖民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其中尤以农民受害最深,因此反抗殖民统治的要求和斗争精神也最强烈。
法国入侵以后,阿尔及利亚人民就不断开展反法斗争。1832年,民族英雄阿卜杜勒·卡德尔领导的大规模反法斗争坚持了15年之久。阿尔及利亚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法国侵略者占领的地区在长时期内只限于沿海的狭窄地带,直到20世纪初才侵占阿尔及利亚全境。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欧亚革命运动高涨的影响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民族主义政党先后出现。1926年,侨居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就组织了“北极之星”的民族主义组织,1937年被迫解散。1935年,成立了另一个民族主义政党“伊斯兰教贤哲会”。1937年侨居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又组织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党”。1943年2月,民族主义者代表费尔赫特·阿巴斯向法国殖民当局提出《阿尔及利亚民主宣言》,并成立“宣言之友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全国解放委员会以阿尔及利亚为根据地,组织了一支由阿尔及利亚人组成的30万人的军队,在突尼斯、意大利、法国等地作战。当时戴高乐曾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对殖民地所作的诺言,给殖民地以自由。但战后却没有兑现。1945年5月初,阿尔及利亚人民举行群众示威游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在塞蒂夫和格勒马两地的游行队伍中,出现了要求结束殖民统治、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和实现独立的标语。法国殖民警察开枪镇压酿成流血事件。这一事件激怒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群众奋起抗议’在君士坦丁和卡比利亚出现了武装斗争。起义者坚持战斗了二、三个星期,终因力量相差悬殊而失败。在法国殖民当局的镇压下,阿尔及利亚被杀害的群众达4.5万人。事实教育了阿尔及利亚人民,提高了他们对法国殖民主义的认识。1946年,在“宣言之友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拥护阿尔及利亚宣言民主联盟”,要求建立一个在法兰西联邦内有平等地位的阿尔及利亚共和国。另一个由“阿尔及利亚人民党”改组而成的“争取民主自由胜利党”也相继成立,要求建立一个阿尔及利亚“民族社会共和国”。
在血腥镇压阿尔及利亚人民之后,法国采用欺骗手法,宣布在当地进行“改革”,以笼络某些上层人物,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1947年9月,法国政府公布“阿尔及利亚法规”,规定成立阿尔及利亚议会作为总督的咨询机构,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是法国公民,阿拉伯语和法语同是官方语言。这样的“改革”根本不可能改变法国殖民制度的实质,统治阿尔及利亚的大权仍然掌握在法国总督手里。1951年6月举行议会选举,在法国殖民当局操纵下,民族主义者没有一人当选。事实进一步教育了越来越多的阿尔及利亚人,使他们明白了法国殖民者决不会自动退出阿尔及利亚,只有拿起武器进行斗争才能赢得民族的独立。3年之后,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群众战争终于爆发。
民族解放战争的爆发
1954年11月1日凌晨,阿尔及利亚全国30多个地方爆发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的中心是东部的奥雷斯山区和北部的卡比利亚山区。
发动和领导这次起义的是“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这个组织是1954年8月因“争取民主自由胜利党”分裂而由一部分激进的青年党员组成的。他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主张通过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其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和法国军队中的穆斯林下级军官。它的中央委员会由本·贝拉、布迪亚夫、贝勒卡塞姆等9人组成。起义爆发后,为了团结和吸收各种爱国力量共同战斗,1954年11月,“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改组为“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1955年,“争取民主自由胜利党”的中央委员会派“拥护阿尔及利亚宣言民主联盟”及“伊斯兰教贤哲会”也加入了民族解放阵线。并且建立了“民族解放军”和6个战区。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机关分为“国外代表团”和“国内代表团”两部分。国外代表团设在开罗,由本·贝拉、穆罕默德·赫德尔、布迪亚夫等人组成,任务是掌握起义的政治方向,并负责军火等物质的供应和从同外争取外交、财政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国内代表团负责组织和指挥国内的军事行动,由各战区和各级军事组织的负责人组成。毽义爆发之初,“民族解放军”只有二、三千人,武器装备十分简陋,活动的中心地区是在沿地中海的大卡比利山区和靠近突尼斯边境的奥雷斯山区。他们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武装自己,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队伍日益扩大,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1954年末,法国政府派出大批军队进入阿尔及利亚,对起义者进行残酷镇压。法军采用“全面围剿、全面扫荡”的方针,在民族解放军活动地区设立据点,派出巡逻队并进行大规模的封锁搜索,妄图一举消灭起义力量。法国政府甚至从印度支那战场调动军队增援。到1955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军增加到10万人。与此同时,法国殖民当局宣称要在阿尔及利亚实行土地改革,设医院,办学校。但无论是军事镇压还是段治欺骗都不能阻止起义的胜利发展。随着武装斗争规模的日益扩大,法国政府越来越感到兵力不足,不得不先后从法国本土、西德和法属西非等地抽调军队增援。到1955年8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已达25万人。面对法国政府的镇压,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斗争更加高涨,民族解放军日益壮大,到1956年,民族解放军已发展到10万人。最初,民族解放军作战的地区主要是以奥雷斯山区为主的第一战区和与它相邻的北君士坦丁区(第二战区)以及卡比利区(第三战区)。1955年9月摩洛哥素丹穆罕默德五世从国外回到首都拉巴特后,设在阿尔及利亚西部的第五战区即将司令部迁到阿摩边境的乌季达。虽然法国政府立即在两国边境构筑工事,阻止摩洛哥对阿尔及利亚起义军进行支援,但这里很快就成了民族解放军的重要根据地。随着第一第二和第三三个战区的扩大,到1957年初,民族解放军在阿尔及利亚北部的作战地区已连成一片。发生战斗的地点逐渐从乡村和山区向大、中城市的郊区推进。民族解放阵线的力量逐步向全国扩展。
民族解放阵线在城市也同法国殖民主义展开了激烈斗争。法国政府在1954年11月派出大军武装镇压起义力量后,取缔了许多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致党和组织,大肆搜捕和屠杀爱国人士。在半年时闻里,被捕的阿尔及利亚人士即达1.5—2万人。1955年3月31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阿尔及利亚处于“紧急状态”。根据法国总督的决定,“紧急状态”先在奥雷斯山区的巴特纳、特贝萨和北部的提济乌祖等地实行,8月底扩大到阿尔及利亚全境。在“紧急状态下”,居民的迁徙自由受到限制,集会和示威被禁止,广播、报纸、电影和戏剧的内容都要接受殖民当局的检查。
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和白色恐怖,民族解放阵线在城市里展开了秘密的地下斗争。在阿尔及尔和其他城市里,民族解放阵线的秘密组织向一些亲法的穆斯林和担任官职的人士发出警告,要他们停止同法国当局合作。对于不听警告的人,便由秘密组织人员处决。为了粉碎法国政府拉拢阿尔及利亚上层穆斯林的阴谋,民族解放阵线的地下组织也对阿尔及利亚议会中的穆斯林议员提出了警告。地下秘密组织还在城市里多次袭击欧洲移民,迫使法国政府不得不从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前线军队中抽出兵力加强对城市的警戒,使战场上的法国机动兵力进一步减少,从而减轻了各战区的压力。
国外代表团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为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事业争取到多方面的外部援助。1955年9月以后,主要通过埃及政府的支援,大量武器弹药运进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边境作战的第5战区的民族解放军部队,在1955年下半年得到机枪、自动武器和无线电通讯器材等装备,成为民族解放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1955年9月间,根据12个阿拉伯国家和亚洲国家的倡议,关于阿尔及利亚的局势问题列入第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议程,挫败了法国政府一再坚持的阿尔及利亚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阿尔及利亚问题是法国的内政问题,妄图阻止各国政府和人民声援阿尔及利亚人民斗争的阴谋。1955年4月,民族解放军阵线派出两名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他们同各与会国代表广泛接触,争取到许多国家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事业的同情和支持。
随着民族解放军力量的增强,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1956年初,法军放弃“全面围剿”的方针而实行“重点扫荡”。法国军队改用大量兵力守卫大中城镇、居民中心和交通线,只用少量兵力进行机动作战。但这种新的战略也无济于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斗争牵制了法国大量兵力。1956年法国用于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的费用高达4000多亿法郎。为了集中兵力镇压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斗争,面对北非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浪潮,1956年3月,法国被迫同意摩洛哥和突尼斯两国独立。
从苏马姆会议到临时政府成立
1956年1月法国举行大选。社会党人摩勒组成新政府。同年4月、 6月和9月,民族解放阵线的代表先后在开罗、罗马和贝尔格莱德同法国政府代表举行了4次谈判。摩勒政府拒绝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的主权,提出先要“无条件停火”然后再同由“自由选举”产生的“有资格的代表谈判。”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增派殖民军,企图在武力威胁下迫使阿尔及利亚人民屈服。谈判破裂。
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把各地的武装部队统一起来,加强领导。1956年8月20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卡比利亚山区的苏马姆秘密召开了民族解放阵线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国内各战区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历史上意义重大,它确定了实行集体领导,国内事务优于国外事务、政治优于军事等原则,在民族解放阵线和民族解放军的组织建设方面作出重要决定,并通过民族解放阵线的纲领。
苏马姆会议通过的政治纲领要求“恢复一个以伊斯兰教原理为基础的、有主权的、民主的阿尔及利亚国家”;对内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属于资本家的农业企业,发展工业,扫除文盲,恢复民族文化,确立民主集中制等政策;对外“遵循万隆原则,谴责北大西洋公约”等。
会议决定成立由17名委员和1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阿尔及利亚革命全国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会议还成立了由贝勒卡塞姆、本·赫达、阿巴尼等5人组成的“协调和执行委员会”作为中央执行机关,负责民族解放阵线的日常工作,各战区之间的联络和保证计划的执行,领导民族解放军并决定干部的升迁和调动。
在民族解放军和各战区的组织建设方面,苏马姆会议制定了民族解放军实现标准化的细则,决定在阿尔及利亚获得解放之前不设将军衔,授予各战区司令上校军衔,每一位上校有3名助手分别负责政治事务、军事行动和情报联络工作,另有一个由选举产生的咨询机关协助其处理民政、财政、i经济和宗教问题并向他提供建议。各战区内设立税务机关、宣传部门和法庭。战区下建立大区(mintaka)、和军区(nahia), 基层是分区。民族解放军以营为基层单位,下辖3个连,编制为军官20名和战士350名。营长兼任大区指挥官。在苏马姆会议之后,战区内的许多军官都兼任了厅政职务。在战区内和军队内,各级机构在作出决定时要有政务官员参加。
本·贝拉在苏马姆会议召开前率领国外代表团的代表在意大利等待了3星期,还是未能进入阿尔及利亚参加会议。10月间,他同民族解放阵线的其他几位领导人在从摩洛哥到突尼斯途中,飞机进入阿尔及利亚后被法国当局逮捕。本·贝拉因此未能参与此次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
1957年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8月,民族解放阵线在开罗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把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机关“阿尔及利亚革命全国委员会”的成员由34人增加到54人,“执行和协调委员会”的成员增加到14人。大会总结了前一阶段民族解放战争的经验,部署了新的战略行动,并且决定争取更多的外援支持民族解放战争。9月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边境构筑的“莫里斯防线”峻工。法国政府指望利用这条防线来切断解放军同外界的联系,阻止他们从突尼斯得到武器和其他援助,使民族解放武装力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1956年3月突尼斯和摩洛哥独立之后,两国政府一直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提供重要援助,并充当了阿尔及利亚同法国关系的调停人。1957年4月,民族解放阵线的国外代表团从开罗迁到突尼斯。
1956年初,在撒哈拉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法国视其为“法兰西帝国复兴的基石”。为了阻止法国殖民者掠夺石油资源,民族解放军专门成立了“撒哈拉阵线”,并在1957年10月开始对撒哈拉地区的输油管道和设施进行袭击,迫使法国政府调集10万大军守护石油运输线,打乱了法军的战略部署。在民族解放军机动灵活的打击下,法军疲于奔命,十分被动,到1958年时,法军人数已高达60万。民族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战越强。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使法国统治集团内部原有的分歧和矛盾更趋尖锐。在阿尔及利亚拥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法国庄园主殖民集团一贯主张吞并阿尔及利亚,并用武力镇压民族解放斗争。金融垄断集团和老牌工业集团主张在军事镇压的同时,从政治上诱使阿尔及利亚人民放下武器,早日结束这场殖民战争,以求得法国能继续控制阿尔及利亚的资源和经济命脉。1958年5月13日,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在阿尔及利亚发动暴乱,企图建立法西斯政权,以达到吞并阿尔及利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上台执政,于9月28日通过公民投票表决,制宅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58年9月19日,民族解放阵线宣布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开罗成立,由费尔赫特·阿巴斯担任总理。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阿尔及利亚人民。
埃维昂协议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戴高乐任命夏尔为法军总司令,并把殖民军增加到80万人,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实行“重点围剿,分段绥靖”的政策。法军对阿尔及利亚加强了全面封锁,并于1959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边界上的莫里斯防线附近修建夏尔防线作为补充。戴高乐曾说:“你们一定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到时候我再出面帮助收拾残局。”对此民族解放军争取游击小组主动出击的战术,集中兵力机动灵活地袭击法军,从1959年6月起连续歼灭了大量法军。
经过4年多的艰苦斗争,到1959年,阿尔及利亚革命政权已经控制了全国领土的2/3,民族解放军发展成为由15万人组成的装备良好的正规军。法国殖民军虽然仍控制着一些大城市、矿山、铁路和公路,但经常遭到袭击甚至是较大规模的进攻。从1959年1月起,民族解放军多次突破“莫里斯防线”。法军的封锁政策同绥靖政策一样陷于破产。
在军事上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戴高乐在1959年9月16日发表广播演说,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享有“自决权”,并且提出:在实际恢复和平以后最迟不过4年之内,由阿尔及利亚人民举行公民投票,从“分离”、“全面合并”和“内政自治”三者之间进行选择。戴高乐的讲话是要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法国控制下,成立一个不包括民族解放阵线在内的阿尔及利亚。但法国国家首脑终于第一次承认阿尔及利亚不是法国的一部分,阿尔及利亚人有自决权表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态度和政策有了重要改变。
戴高乐提出这一主张后,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在突尼斯举行会议。9月28日,临时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决心为争取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而斗争,愿意以法军全部撤出阿尔及利亚为先决条件同法国就停火和实现自决进行谈判。11月20日,临时政府任命在1956年被法国当局监蔡的本·贝拉等5人为谈判代表,遭到戴高乐拒绝。从12月16日起,民族解放阵线革命全国委员会在的黎波里举行会议,1960年1月19日发表声明,重申为争取阿尔及利亚独立而战斗的决心,同时表示将尽力争取和平解决的实现。
与此同时,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运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在战场上频频出击。法军穷于应付,不得不把兵力集中防守主要城镇、交通线,并封锁阿尔及利亚的东西边境。到1960年,法国政府只得以“固守重点,全面封锁”的战略代替“重点围剿”和“重点扫荡”。由于城市里群众斗争的发展,法国殖民当局被迫从战场上抽调兵力以控制局势。在进退维谷,泥足日深的情况下,1960年6月14日戴高乐再次提议同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谈判,以“寻求结束战斗的体面方法”。6月25日至29日,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代表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巴黎附近的默伦举行预备会谈。由于法国政府只准备讨论停火和“保障”起义者安全等问题而不是讨论阿尔及利亚的政治前途问题,会谈未有结果。
默伦会谈破裂后,法国加强了在阿尔及利亚的军事行动,企图凭借法军数量上的优势改变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法国政府把它的大部分兵力投入阿尔及利亚战场,军费消耗每天高达30多亿法郎,但是法军在战场上始终没有处于优势地位。1960年上半年,法国国内不断出现要求和平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运动。迫于形势,11月4日戴高乐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将就是否同意阿尔及利亚人民实行自决,并在自决之前组织公共权力机关的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此时戴高乐第一次提到“阿尔及利亚共和国”,说“阿尔及利亚共和国总有一天会存在的”。
1961年元旦,阿巴斯总理在突尼斯发表广播演说,号召阿尔及利亚人民抵制投票。在6日至8日公民投票举行后,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外交部宣布不承认公民投票的结果。由于法军已没有取胜的可能,3月15日法国政府声明愿意同阿尔及利亚的“正式代表团”进行谈判。戴高乐不再坚持把停火作为政治解决的先决条件。
5月20日,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代表团在埃维昂开始谈判。谈判中,法国否认阿尔及利亚对撒哈拉的主权,要求把资源丰富、面积相当于阿尔及利亚4/5的撒哈拉地区分割出来,由法国继续统治,并由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组织“可以管理和代表自己利益的集团”;要求保留法国的军事基地;还要求马上宣布“停火”。阿尔及利亚代表团拒绝了这些无理要求,表示在它的独立、领土完整和主权原则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可以讨论同法国合作和开发撒哈拉的问题,并承诺在独立后保障当地法国人的正当权益。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谈判的同时并没有停止战场上的较量,先后在奥雷斯、卡比利、北君士坦丁、提特里、瓦尔斯尼斯等地区发动强大的攻势,使法军遭到重大损失。法国政府两次中止谈判,但它除了结束军事行动外无路可走,不得不于1961年12月和1962年初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代表团秘密会谈,并在3月7日恢复埃维昂正式谈判。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3月18日阿尔及利亚和法国政府签署埃维昂协议。第2天,双方军事行动结束。
埃维昂协议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粉碎了法国的军事镇压之后,通过艰苦的谈判取得的成果。在协议中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通过直接和普遍的投票,决定他们同法兰西共和国关系的政治前途。”双方一致认为,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办法是“在同法国合作下实现阿尔及利亚独立。”“阿尔及利亚国家对内对外将行使其充分和完全的主权”。协议规定,“在实现自决后,法军将立即从阿尔及利亚边境撤退。”阿尔及利亚军民经过多年流血奋斗,终于获得了独立和主权。在某些问题上,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照顾了法国的利益和需要,协议规定同意法国租借米尔斯、克比尔基地15年,期满后还可以续借;允许“法国使用它所需重的某些军用机场,场地、地段和设施”;保证法国开采撒哈拉石油的权利和采矿的优先权等。这些让步是在保证阿尔及利亚独立和主权的前提下作出的、不损害阿尔及利亚人民根本利益的妥协,埃维昂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停火实现之后,阿尔及利亚面临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5月27日,阿尔及利亚革命全国委员会在的黎波里开会,讨论并通过了由本·贝拉等人提出的纲领。纲领规定阿尔及利亚革命的任务是继续进行战斗,通过国家和社会革命扩大和巩固武装斗争的成果,实行土地改革和国有化,建立民族经济。实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支持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统一运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争取和平的对外政策。7月1日,阿尔及利亚举行全国公民自决投票,赞成独立的占99%。 7月3日,正式宣告阿尔及利亚独立,9月25日,召开国民议会,阿巴斯当选为国民议会议长,本·贝拉当选为总理,布迈丁为副总统兼国防部长。政府规定, 7月5日为独立日,11月1日为国庆日。同时宣布国名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共和国。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是一场在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以农民为主力,全国各阶级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战争,在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领导这场解放运动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以推翻法国殖民统治,争取祖国独立为斗争目标,制定了明确的政治纲领和坚持武装斗争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解放战争,在城乡斗争相互配合,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民族解放阵线终于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的目标。
阿尔及利亚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代表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的正义事业,因此,这场斗争动员和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并且也把各民族主义政党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作为斗争主力的民族解放军是一支主要由农民组成,同各阶层人民密切联系的队伍。阿尔及利亚的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人参加作战。群众不但供应粮食和给养,从物质上支援部队,还为部队作响导、放哨、侦察,配合部队进行战斗。部队来自人民,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保证了民族解放武装力量的不断壮大,也生动地体现了这场斗争的全民性质。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不但得到了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等许多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支援,它极大鼓舞和支援了非洲和其他地区人民争取独立的民族斗争,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阿尔及利亚人民在7年多的武装斗争中牵制了法国的大量兵力,消耗了法国的大量财力,削弱了法国控制其他殖民地的力量,迫使法国不得不在60年代初同意它在非洲的大部分殖民地独立。阿尔及利亚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非洲独立国家的队伍,为发展非洲民族经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① 分成制农民要把4/5的收获物交给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