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09 评论:0

1973年10月6日,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在其他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援下,突破苏美两国的控制。取得了反击以色列侵略的重大胜利。阿拉伯产油国在战争过程中发动的石油斗争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十月战争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美国对其中东政策作出一定的调整,为后来中东和谈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战争爆发前夕的阿拉伯国家


1967年“六·五”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长期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实现中东问题的公正解决的正当要求不予支持。“不战不和”给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带来了严重后果。
“六·五”战争后的半年中,由于以色列的骚扰和轰炸,40多万埃及人被迫从苏伊士运河沿岸的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城撤离,涌入开罗等地,过着无依无靠的悲惨生活。从1969年起,以色列飞机频繁地轰炸埃及腹地,给平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埃及人民对以色列的野蛮行径极其痛恨。埃及在“六·五”战争中失败后,军队的形象受到损害,广大官兵心中愤愤不平,而以色列在侵略战争中得手后放肆地贬低和污蔑阿拉伯民族,粗暴地对待战俘,更使他们感到难以忍受。他们迫切要求进行自卫反击战争,保卫祖国,收复失地。
“不战不和”给埃及经济带来了严重困难。“六·五”战争后的几年中,埃及的军费开支一般都超过年度财政预算的1/3,用于国内建设的投资被迫一再削减。紧张的军事对抗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西奈半岛的石油和矿产资源被以色列侵吞,苏伊士运河长期关闭,旅游业处于萎缩状态。这些因素给埃及造成了难以数计的经济损失。到70年代初,埃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1970年10月,安瓦尔·萨达特在纳赛尔逝世后继任埃及总统。埃及人民强烈要求新政府制止物价上涨、提高工资和改善生活条件,并呼吁尽快对以色列开战。萨达特总统深感埃及军民已无法继续忍受“不战不和”的局面,1970年底,他宣布1971年将是或战或和的“决定性一年”。
60年代末期,苏联以帮助埃及重建军队为名,把大批军事人员安插在埃军总参谋部的营、连单位;在亚历山大、塞得港等地建立了变相的军事基地,力图加强对埃及的控制。萨达特执政后,对苏联的所做所为虽然心存芥蒂,但在武器供应方面仍不得不有求于苏联。
1971年6月中旬,埃及粉碎了阿里·萨布里集团阴谋推翻萨达特的政变。很多迹象表明,这次政变有着苏联的背景。尽管如此,萨达特出于维持埃苏关系现状,以便从苏联获得先进武器的考虑,同意苏联的要求,于5月下旬与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签订了为期20年的埃苏《友好合作条约》。但是,苏联为了阻止埃及对以色列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不愿意向其提供先进武器。1971年3月,在埃及的一再要求下,苏联曾被迫表示向埃及提供一批米格—23飞机,但坚持埃及必须获得苏联同意后才能使用。由于苏联的阻挠和刁难,萨达特“决定性一年”的诺言最终无法兑现。1972年2月和4月,萨达特又两次访苏。苏联继续拒绝提供先进的进攻性武器,却十分热衷于由苏美两国“合作”解决中东问题。在勃烈日涅夫和尼克松于1962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最高级会谈中,苏联避而不谈支持阿拉伯反对以色列侵略,却与美国共同鼓吹在中东实行“军事缓和”,实质上要使“不战不和”局面长期保持下去。至此,萨达特清楚地认识到,要依靠苏联来进行反侵略战争已无可能。为了摆脱苏联的羁绊,埃及于1972年7月8日宣布结束9.1万名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从7月17日起的10天内离开埃及,他们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移交埃及使用。
埃及在积极准备反侵略战争的同时,也曾对和平解决阿以冲突作过一些试探。1971年2月,萨达特在埃及议会提出“和平倡议”,主张以色列从西奈半岛作部分后撤,然后埃及重开苏伊士运河。埃及还对埃美关系作了一定的松动,希望美国在促成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方面发挥作用。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埃及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哈菲兹·伊斯梅尔都曾到对方首都进行访问。但是,萨达特的“和平倡议”并未受到美国和以色列的认真对待。基辛格在同伊斯梅尔的会谈中表示,埃及作为战败国“不能要求战胜者所要求的东西”,他甚至敦促埃及“必须作出某些让步,以便美国能够帮助你们”。以色列不但拒绝在西奈半岛后撤,而且扬言要继续蚕食埃及领土。达扬公开提出“在腊法建立亚米特新港”的计划,企图永远割断埃及同加沙地带的联系。美以的上述态度更加坚定了萨达特对以色列开战的决心。在对埃以军事实力对比和国际上各种因素详细考虑后,萨达特决定发动一次“目标有限和持续时间有限的战争”,以恢复埃及民族和军队的尊严,迫使以色列坐到谈判桌旁来。
阿拉伯国家从“六·五”战争以后的痛苦的经验中感到,为了打破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强阿拉伯兄弟国家之间的团结。1973年,它们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合作。这年1月,阿拉伯国家的军事首脑在开罗的阿拉伯联盟大厦会晤,商讨未来战争的共同战略。1月31日,埃及和叙利亚组成武装部队联合委员会。两国的军事代表就作战地区、目标、任务以及同时发起攻击的日期和时间频繁进行商讨。6月,萨达特访问大马士革,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讨论了以“有限战争”为目标的作战计划。9月初,两国完成了军事协作计划的制定工作;就向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同时发动进攻达成协议;决定选择10月6日在西线和北线同时发起进攻。这一天是犹太教赎罪日,以色列全国忙于举行宗教仪式,疏于戒备。而1973年的10月又恰巧是伊斯兰教的斋月,以色列料不到阿拉伯国家会在斋月发动进攻。
1973年9月10日到12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约旦国王侯赛因在开罗会晤。3方商定一旦阿以战争爆发,约旦将阻止以军通过其领土从背后袭击叙利亚。这次会晤后,埃及、叙利亚与约旦先后恢复外交关系。埃及与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等产油国也通过领导人互访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埃及和叙利亚都抓紧武装部队的建设和训练。它们在部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埃及针对以色列军队主要依恃飞机和坦克的特点,特别注重防空部队的建设,尽可能多给步兵部队配备反坦克导弹。埃军多次组织大型的诸军兵种联合演习。埃叙两国认真总结了以往阿以战争的经验教训,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缺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运用各种手段对以军的防御体系进行反复侦察,深入调查和研究战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前线的战区内储备各种军需品和渡河器材,在部队集结区域构筑工事,并扩建了运河西岸的公路网。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两国共采取了约200项欺敌措施。开战前的几个月,埃叙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频繁出访,出席国际会议,一再表示愿意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中东问题,以掩盖战争准备。10月初,埃及以“解放23号”演习为掩护,完成了进攻前的战役部署和部队集结工作。开战那天上午,还让士兵下运河游泳和在岸上晾晒衣服。
以色列统治集团一贯狂妄自大,不相信阿拉伯国家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对于埃及和叙利亚的备战活动毫无警觉。10月4日,它在获悉埃叙军队大规模调动的情况后,仍认为是例行的军事演习。直到10月6日早晨,以色列才确信战争将于当天爆发,在上午10时左右匆忙发布紧急动员会。

十月战争的经过


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埃及出动200多架飞机,集中2000多门火炮向以军在西奈的防御阵地——巴列夫防线发起攻击。巴列夫防线全长170公里,其主阵地以运河为屏障,依托沙堤构成,共筑有19座要塞和30个据点。各据点之间的坦克和火炮掩体的火力互相交叉,控制着苏伊士运河和重要通道。这条被以色列吹嘘为“坚不可摧”的防线,在埃军炮火轰击下,顿时变成一片大海。埃军先头部队8000人在防空导弹和飞机掩护下,分乘1000余艘橡皮艇和两栖车辆从运河北部的坎塔腊、中部的伊斯梅利亚、南部的大苦湖等地强行渡河。以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弃阵溃逃。埃军先头部队登上运河东岸沙滩后,用爆破筒在敌军阵地的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架设软梯,登上河堤,分割包围以军主要据点,接连粉碎以军前沿坦克的反攻,并掩护工兵部队在沙堤上打开缺口和在运河上架桥。埃及工兵部队不到10个小时就打开了60个可容坦克通过的缺口,架设了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保证了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地对空导弹等重型军事装备不断通过运河。在战争开始后的24小时内, 8万多名埃及士兵分成12批突破巴列夫防线,向西奈纵深推进达3.4公里。
埃军初战告捷, 8日收复运河东岸重镇坎塔拉和夏特。9日击退以军装甲部队3次大规模反扑,全歼以色列第190旅,活捉旅长亚古里上校。此后,埃军攻占富阿德港以南地区、伊斯梅利亚以东地区和陶菲克港一带。13日,盘踞在运河东岸最后一个据点的以军缴械投降。埃军在运河东岸的兵力增至5个师,约10万人,坦克600多辆,控制了东岸10一15公里的地区。埃军的数10支伞兵部队和特种部队乘直升飞机在苏伊士湾东岸的一些地区降落,破坏敌人的交通联系和后勤供应。
在埃军发起进攻的同时,叙利亚以3个师的兵力,约500辆坦克,在空军掩护下向戈兰高地的以色列部队发起进攻。以军凭借工事和有利地形阻止叙军推进,调遣预备队增援前沿据点。叙军集中优势兵力于10月8日突破以军防线,夺取赫尔蒙山顶峰,包围戈兰高地重镇库奈特腊。9日,北路叙军攻占马萨达,中路推进到叙以边境的贝纳特雅古布桥和阿里克桥以东数公里处,并对以军前线指挥部驻地纳法赫发起攻击。南路叙军推进到菲格,越过1967年“六·五”战争停火线35公里。
战争开始后,巴勒斯坦突击队约2.6万人在戈兰高地、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北部地区展开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埃叙军队的战斗。
以色列从最初的打击中逐渐恢复过来.力图先稳住叙以战场,以改变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解除对其本土的威胁。从9日起,以军集中15个旅的兵力,近1000辆坦克,连续向叙军反击。以色列空军向叙军坦克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空袭大马士革和其他后方城市。叙利亚为保卫首都,从前线撤回部分防空导弹。11日,以军突破叙军阵地向大马士革进犯,12日,越过1967年停火线约30公里,占领纳赛吉,逼近卡塔纳和萨萨。13日,伊拉克、摩洛哥、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先后到达,与叙军一起制止了以军推进。
以色列在战争初期遭到猛烈打击,损失惨重。仅头3天就有49架飞机和500辆坦克被击毁。战争开始一星期后,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质严重匮缺,以色列便不断呼吁美国给予紧急援助。尼克松政府为帮助以色列挽回败局,在抵销苏联给阿拉伯国家军援的借口下,10月13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作出立即向以色列空运军火的决定。美国从当天下午起,抽调大批C5A型军用运输机和属于库存装备的鬼怪式飞机,把包括F-4战斗机、“空中之鹰”飞机、各种自动导向炸弹在内的大批军事装备运往以色列,有些飞机还是从现役空军中调拨或从工厂的生产线上直接装运的。
以军依靠美国的军火补给,在叙以战线稳住阵脚,即向埃以战线转移兵力。从10月14日起,集结约10万军队,1000辆坦克,组成北、中、南3个战群,连续3天对埃军阵地实施反突击。14日,埃以两军在运河东岸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坦克战。双方共投入1600多辆坦克。15日,以色列依靠美国间谍卫星和高空侦察所得情报,发现埃及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防线的接合部间隙大,防御薄弱,便决定从该地段偷渡到运河西岸。当晚,以色列西奈前线指挥官沙龙率领一支由数百人组成的突击队,架驶“六·五”战争中缴获的13辆苏制F-54型和T-55型坦克,乔装成埃及士兵,从大苦湖以北的德维斯瓦附近渡河。16日凌晨到达运河西岸,在伊斯梅利亚和大苦湖之间架设3座浮桥,保障了两个装甲旅渡河。突入西岸的以色列部队摧毁埃军不少防空导弹基地和炮兵阵地,为以色列空军的活动创造了条件。此后,以军除2个师在东岸作战外,另2个师陆续渡河,向南推进,占领法伊德以及附近的埃及空军基地,控制了吉素法丘陵地带。埃及对以军偷渡运河的重大军事行动开始时并未警惕,认为只是小股部队的骚扰,到18时发现大批以色列军渡河后,才打算封锁以军突破口,但在运河西岸的兵力不足,虽从东岸调回第四装甲师,终未能扭转战局。23日,沿苏伊士运河向南迂回前进的以军抵达苏伊士湾,占领阿达比亚港,对埃及第三集团军和苏伊士城构成合围之势。

围绕军事斗争展开的外交和石油斗争


十月战争打响不久,苏美两国就策划停火,10月6日晚,苏联驻埃及大使维诺格拉多夫要求紧急会见萨达特。他谎称叙利亚已正式向苏联表示希望停火,企图以此劝诱埃及停火,遭到萨达特严辞拒绝。美国在同一天傍晚要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企图让英国出面提出“立即就地停火”的决议草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抵制。此后几天,埃叙军队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美国生怕以色列战败,曾两次通过外交途径要求埃及停火,均遭萨达特拒绝。苏联暂时打消停火的念头,改而采取支援阿拉伯国家的恣态,从10月10日起,向埃及和叙利亚实施紧急空运计划。
战争进入第二个星期后,以色列进行大规模反扑。苏联既怕埃及和叙利亚战败会招致阿拉伯世界对它的不满,又怕战争升级导致苏美直接对抗,又开始呼吁双方停火。10月16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秘密到达开罗,与萨达特就停火问题举行了5次会谈。10月19日,勃列日涅夫给尼克松发去急电,要求他派基辛格立即前往莫斯科举行“适当的谈判”。在此后的谈判中,基辛格提出包括阿以双方就地停火、全面履行安理会242号决议和有关方面立即进行谈判的美国方案。苏联除要求对某些措辞作些改动外,全盘接受美国的停火方案。10月21日晚到22日凌晨,安理会应苏美两国紧急要求召开会议,通过关于阿以立即就地停火的决议,即第338号决议。10月22日晚,埃及宣布接受第338号决议。叙利亚在同苏联接触后,于24日宣布接受第338号决议。以色列表面上被迫接受停火决议,却利用埃军在接到停火命令后不再战斗的时机,于当晚占领苏伊士——开罗公路的一些路口,并在第二天切断埃及第三集团军两个师约2万人与外界的联系,控制了向他们运送补给的路线。
由于以色列违反停火决议,安理会应埃及要求于23日再次开会。会议通过第339号决议,重申第338号决议的有效性,要求联合国秘书长立即派遣观察员去中东监督停火。但是,以色列无视安理会决议,25日出动大批坦克多次猛攻苏伊士城。埃及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战斗,保卫了苏伊士城。
埃及迫于以色列破坏停火,第三集团军随时可能遭到以军进攻,在24日的安理会上,要求苏美两国“各自立即从驻在中东附近的部队中抽派队伍去监督停火的实施”。苏联认为这是它重返埃及的良机,表示支持,美国认为,这一步骤会使苏联在中东地区的作用“合法化”。断然加以拒绝。24日晚,勃列日涅夫向尼克松发出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声言美国如拒绝联合出兵,苏联将考虑“单方面采取适当步骤”。苏联的7个空降师处于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开赴埃及。苏联驻地中海的军舰激增至85艘。美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国家安全委员会于24日深夜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对策。11时41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命令美国所有军事部门进入三级戒备。25日凌晨,美国在全球的武装部队220余万人,包括核打击力量,战略空军司令部,全部处于三级戒备状态。
而对美国所采取的强硬态度,苏联很快降低了调门。勃列日涅夫于10月25日给尼克松的信中已不再提单方面出兵,仅表示拟派遣一些非军事人员去中东观察停火执行情况。同日,埃及鉴于美国反对派遣苏美联合部队,它要求安理会提供一支国际部队。27日,联合国秘书长根据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首先抽调驻塞浦路斯的部分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去中东,由芬兰的恩肖·西拉斯沃少将担任临时司令。11月2日,由印度尼西亚、巴拿马、尼泊尔、秘鲁、奥地利、芬兰、爱尔兰和瑞典派出部队正式组成联合国紧急部队,加拿大和波兰参加后勤工作。
10月25日以后,被围的埃及第三集团军2万多人弹尽粮绝。情况危急。美国为了拉拢埃及,对以色列施加压力,要其在允许埃及向第三集团军供应非军事性物质方面作出让步。基辛格于11月6日到8日访问开罗,向萨达特提出6点停火协议。萨达特接受了这一协议。以色列经美国劝说,于11月9日宣布原则上接受6点协议。11月11日,埃及武装部队助理参谋长贾马斯和以色列作战部长里亚夫在开罗—苏伊士公路101公里处签署6点停火协议:双方同意认真遵守联合国安理会要求的停火;从11月15日起分批交换战俘,以色列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上的检查站由联合国军接管,以色列允许向埃及第三集团军和苏伊士城运送非军事物质。
十月战争的过程中,阿拉伯产油国采取减产、禁运和提价等措施,以石油斗争配合军事斗争,沉重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10月16日,海湾6国的石油部长会议决定把原油标价提高70%。北非阿拉伯产油国同时宣布把原油标价提高100%以上。10月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作出决议,规定10个成员国以各自9月份的油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直到以色列从“六·五”战争中占领的土地撤走为止。同一天,沙特阿拉伯照会美国政府,要其停止对以色列的援助,否则将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美国国会以同意给予以色列22亿美元军援的法案作为回答。这个行动激起阿拉伯产油国的极大愤慨。它们从18日起纷纷宣布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由于荷兰和葡萄牙执行偏祖以色列的政策,产油国宣布也对它们实施石油禁运。
阿拉伯国家发动的石油斗争猛烈地冲击了西方经济。美国石油进口量每天减少200万桶,促使7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进一步激化。一些大石油公司趁机抬价以牟取暴利,加剧了石油短缺的恐慌。尼克松政府被迫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如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假日关闭全国加油站等,引起美国人民的不满。西欧各国和日本由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比美国更为严重。阿拉伯产油国采取减产、提价等措施后,它们纷纷制定严格的节油办法,有的还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人们上街抢购石油。工业股票价格猛跌,经济生活处于混乱不安的状态。
美国为了摆脱石油斗争带来的困境,先是企图诱使沙特阿拉伯撤消禁运,遭到拒绝后,又接连进行威胁和恫吓,暗示将使用武力占领阿拉伯油田。产油国就此发出严正警告,如果美国胆敢使用武力破坏石油斗争,它们将不惜炸毁油田。
阿拉伯国家在石油斗争过程中曾多次表示,它们的目的是要唤起全世界对中东问题的注意促使中东问题早日获得公正的解决。而不是要给其他国家制造经济困难。对于同情和支持阿拉伯事业的国家,将优先保证它们的石油需要。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还成立了专门7委员会来确定友好国家、中立国家和敌对国家的名币。绝大多数西欧国家和日本为确保石油供应,对中东问题采取新的立场。法国、西德、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中止了同以色列的军火贸易,拒绝美国利用它们的设施向以色列运送补给品,禁止替以色列装运军火的美机在其领土上加油或检修。11月6日,欧洲共同体9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正式要求以色列归还“六·五”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和恢复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并敦促阿以双方的军队撤退到10月22日停火线。11月22日,日本政府也就中东形势发表声明,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放弃“六·五”战争中侵占的阿拉伯领土。西欧国家和日本还对美国施加压力,迫其采取较为明智的中东政策。针对这一情况,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于1 1月18日和12月底先后把除荷兰、葡萄牙以外的西欧国家和日本列为友好国家,对它们的石油供应量恢复到1973年9月时的水平。
阿拉伯产油国既坚决又灵活的斗争策略使美国处于极为孤立的境地,促使它对中东政策实行某些调整。1974年初,由于美国在阿以脱离接触谈判中开始起“调解人”的作用,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内部提出解除对美国石油禁运的建议。1974年3月17—18日召开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会议,通过埃及关于解除对美国石油禁运的提议。

战争的结局


埃及军民在十月战争中洗刷了“六·五”战争中的耻辱,从而为战后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创造了条件。埃及在战争中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8000多名军人阵亡, 10万多人受伤或被俘,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萨达特总统感到,埃及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需要寻求新的途径来解决埃以争端。
以色列在十月战争中遭到沉重的打击。2400多名军人被打死,800多辆坦克、115架飞机被击毁。军事动员使以色列减少近一半的劳动力,物质消耗和财产损失达70亿美元。以色列人民饱尝战争之苦,要求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国际上,以色列进一步孤立,十月战争期间有20多个国家与它断绝外交关系。以色列统治集团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考虑进行和平谈判。
美国从十月战争和石油斗争中看到了阿拉伯民族的伟大力量。战后,美国在继续支持以色列的同时,也注意对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拉拢。它在促成埃以签定6点停火协议后,便不得不扮演阿以之间“调解人”,的角色。
1973年12月21日到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埃及、约旦、以色列、美国和苏联参加的中东和平会议。美国和苏联担任会议的两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结果是决定成立军事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处理阿以军队脱离接触问题。根据这一决定的精神,埃及和以色列从1973年12月26日到1974年1月9日就双方军队脱离接触问题举行了6轮谈判,由于在具体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谈判在1974年1月9日后中断。
1974年1月11日到17日,基辛格在阿斯旺和耶路撒冷之间往返穿梭,与埃以领导人分别会谈。经基辛格的斡旋,埃及与以色列于1974年1月18日签署了第一个有关军队脱离接触的协议,主要内容是:以色列放弃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桥头堡;埃军控制运河东岸5—7.5公里宽的地带;双方军队由一个驻有联合国部队的缓冲区隔开,缓冲区宽为3.5—5公里。脱离接触工作于1月25日开始,按预定计划在3月4日完成。
从1974年4月28日起,基辛格开始在叙以之间进行调停。经过32天来回穿梭, 5月29日签订了叙以军队脱离接触的协议。协议对以色列撤出十月战争以及“六·五”战争中占领的叙利亚领土,遣返战俘,交还士兵尸体等事项作出规定。
埃及在同以色列签定第一个军队脱离接触协议后,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斗争,通过美国的多次斡旋,于1975年9月1日与以色列签定了第二个军队脱离接触协议,主要内容包括t以色列进一步后撤至吉迪山口和米特拉山口以东,把阿布鲁迪斯油田交还埃及;埃及允许以色列非军用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双方保证不相互进行战争威胁、使用武力或实行军事封锁。协议还同意由美国派出人员参与管理设在上述两个山口及其附近的监听站。
十月战争结束后,美国与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逐步改善。1974年2月28日,埃美恢复了中断7年之久的外交关系。6月,尼克松在访问开罗期间与萨达特签署了《埃美关系和合作协定》,在访问大马士革时,美叙宣布恢复外交关系。
十月中东战争在阿拉伯国家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军事上,它粉碎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阿拉伯国家同仇敌忾,配合军事斗争运用石油武器,在反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予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中的胜利,鼓舞了第三世界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保卫民族权益的斗争,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79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