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1919年埃及反英起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29 评论:0

埃及1919年爆发的反英起义,是一场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占领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一事件的发生,迫使英国政府在1922年放弃在埃及的“保护”制度,承认埃及有限的独立。它在阿拉伯与非洲各国反帝反殖斗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英国殖民占领下的埃及


埃及北临地中海,东南濒红海,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形成了肥沃的尼罗河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这里农业发达,物产丰富。19世纪下半叶,埃及已成为西方列强争夺之地。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英国担心其它列强利用这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经印度洋去夺取它在东方的最大殖民地印度,加紧了对埃及的渗透与控制。1882年,埃及爆发民族英雄奥拉比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英国借口镇压奥拉比“叛乱”,恢复赫底威①的统治,于同年7月11日令舰队炮击亚历山大港,武装占领埃及。
英国占领埃及以后,由于它与法国等列强的矛盾,未直接吞并埃及。它在1882至1922年的40年间曾66次作出“撤军和尊重埃及主权”的许诺,但实际上,埃及从被占领之日起,就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埃及在形式上依然是衰败的奥曼斯帝国的属地,仍受土耳其苏丹委任的赫底威统治,实际的权力却掌握在英国驻埃及的代表兼总领事手中。1883年至1907年的英国代表兼总领事克罗默在埃及推行“英国的智慧与埃及的手”的殖民政策。埃及政府的重要职务由英国人或欧洲人把持,一般职务才让埃及人担任。他一方面保留了赫底威和埃及政府,并在中央和各省分别设立了立法会议、总会议、省代表会议3个虚设的代表机构,其中多数代表是亲英的大地主,另一方面,又委派一批英国文职官员担任埃及内阁的“顾问”和“总监”,他们才是各部中的实权人物。克罗默还在埃及军警中安插亲信,让英国的军人窃据埃及军队总司令、陆军部副大臣和警察局长等要职,这些人有权向各级官吏甚至赫底威本人提出强制性“忠告”,违者将被革职。因此,英国代表兼总领事在埃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克罗默被人称为“没有加冕的埃及总督”,他代表英国主宰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英国借口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对英作战,于1914年12月18日宣布对埃及实行“保护”。第二天。,英国废黜了正在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苏丹密谋反对英国的赫底威阿巴斯二世,让他的叔父侯赛因·卡米勒上台,并改称苏丹,以示独立于土耳其苏丹。与此同时,英国驻埃及代表兼总领事改名为高级专员。埃及外交部被取消,它的权力由高级专员代为行使。立法会议被无限期地延期召开,实际上已被解散。埃及的一切重要法令均由高级专员参与制定。为了进一步控制埃及,把它纳入战争的轨道,英国指使新上任的侯赛因·鲁世底内阁(1914—1919年)颁布一系列新法令,其中的集会法规定,严禁5人以上的聚会,违者轻则判处6个月的徒刑与20埃镑的罪金,重则判处两年徒刑。军事管制法规定,英国占领当局可不经法庭审讯,随意监禁、流放、处死任何人;可对任何报刊进行检查,或勒令停刊。
英国在实行政治控制的同时,加紧经济上的掠夺。它在埃及大力推行“农业经济专业化”政策。克罗默一上任就强调:“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进口纺织品”。棉花成了埃及的主要产品和出口产品。埃及沦为英国纺织工业的原料基地之一。1914年,埃及的棉田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3.17%,棉花产量达7,664,000堪他尔①。在这同时,英国工业品大量向埃及倾销,使本来就很弱小的埃及民族工业奄奄一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花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1918年每1堪他尔棉花达到64里亚尔②,比1914年增长了3.9倍。然而,英国为了满足本国和整个协约国集国不断增长的军粮的需要,强令埃及削减棉田,扩大粮食生产。它还垄断埃及棉花的销售市场,一再压低棉花收购价格。1918年1堪他尔棉花的定价仅为32里亚尔,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50%。仅此一项,埃及人在这一年中就损失3,200万埃镑。英国占领当局为了战争的需要,发布命令,低价征购埃及农民的粮食、饲料和牲畜。许多农民因家无余粮,被迫变卖家产与土地,以免遭受皮肉之苦。据统计,在埃及占有不足1费丹③土地的农民1910年为72万人,1916年超过100万人。由于劳动人民收入减少,物价不断高涨,他们的生活水平极低,健康状况恶化。1918年的全国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死亡总数超过50万人。
英国占领当局为了制止埃及人民的不满与反抗,不断加强对埃及的军事控制。英军占领埃及不久,占领当局便解散了原有的埃及军队,拆毁埃及军舰,惩处了一大批参加奥拉比起义的爱国军人。它建立了一支受英国军官直接控制的伪军,人数不超过6,000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成了英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1916年初在埃及的英军多达13个师。英军利用埃及这块基地,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伊拉克、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英国为弥补其军力的不足,在“志愿支前”的名义下,强行拉夫,组织了埃及劳工队和驼运队。据不完全统计,大战期间埃及的被征人数达到117万人,其中有14岁的少年和年迈的七旬老人。他们在英军的刺刀与皮鞭的逼迫下,被驱赶到巴勒斯坦及其它阿拉伯国家,乃至远往法国,承担修筑工事、铺设道路,运送粮食弹药等繁重的劳役。他们甚至被送到前线充当炮灰。数以万计的埃及人因此致残或丧生。
综上所述,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及其实行的“保护”制度,使埃及人民深受殖民压迫的苦难。自发的、零星的工人罢工与农民反抗时有发生,但都遭到占领当局的镇压。直到1919年建立华夫脱民族主义组织后,埃及终于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英起义。

华夫脱的建立与谋求民族独立的活动


20世纪初活跃于埃及政治舞台的,主要有两个政党:民族党和祖国党。
民族党建立于1907年,创始人是马哈茂德·苏莱曼帕夏,成员中不少是立法会议的议员。该党代表埃及封建大地主利益。据统计,1914年仅占全国人口0.8%的大地主拥有2,396,940费丹的土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3.9%。这些人同英国资本家相勾结,垄断了埃及的棉花经营。他们主张“在英国占领的条件下实行自治”,认为“要实现改革,只能采取和平手段,不能触犯外国的利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实施军事管制法,民族党停止活动。埃及的大地主阶层一方面继续与英国合作,承认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另一方面抱怨英国占领当局解散立法会议,使他们处于政治上的无权地位。他们不满于英国占领当局削减棉田,压低收购农产品价格,使他们蒙受经济损失。这些人在一定限度内表现出要求取消“保护”制度和争取国家独立的愿望。
与民族党相继产生的是祖国党。它建立于1907年12月,创始人是著名的民族运动领袖穆斯塔法·卡米勒。这个党主要由知识分子、学生和商人组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旗帜鲜明地提出“英国撤军,埃及独立”的口号,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英国占领当局对祖国党实行镇压,迫使它的主要领导人长期流亡国外,脱离人民。因此,祖国党的力量和影响在战前大为削弱。一次大战期间,它更成为占领当局的主要打击对象,党部被抄,不少党员被捕或流亡国外,组织瘫痪。
但是在一次大战期间,这个党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曾获得暂时的发展。战争期间运输紧张,进口商品急剧减少;驻军大量增加,对日用工业用品的需求量骤然增长,市场商品紧缺,物价上涨。埃及民族工商业者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开办了一批企业。据统计,到1918年,埃及已有工商企业20,201家,纺织业、制糖业、酿酒业、制革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16年埃及民族资产阶级还组织了“工商委员会”,它提出了一些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建议。但是,好景不常,战争结束后,西方商品又大量涌入埃及市场,使埃及民族工业立即遭到严重打击。
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从而认识到,没有民族的独立,就没有国家的保护,也就不可能有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他们积极要求英国撤军,争取埃及独立。可是,祖国党在战后仅剩下少数党员,已不能肩负领导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任务。
在埃及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工人阶级有了相应的成长。到1917年,工人总数已达64万人,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外藉工人、手工业者和家庭佣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他们深受西方的、埃及的资本家与赫底威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压迫,生活贫困,具有较强的反抗精神。20世纪初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从欧洲传入埃及。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8年在亚历山大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小组,继而在开罗与塞得港也出现类似的组织。他们人数很少,未形成一个政党去指导工人运动。当时的埃及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还不能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正是在上述的历史背景下,以萨阿德·札格卢勒为首的华夫脱组织出现在埃及的政治舞台上,它开始领导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
札格卢勒出身于地主家庭,父亲是村长,拥有200多费丹土地。1896年札格卢勒与亲英的前首相穆斯塔法·法赫米之女结婚,并受到克罗默的青睐,平步青云,先后就任高等法院法律顾问、政府教育大臣和司法大臣。1913年当选为立法会议副议长,他的政治态度基本上是亲英的,主张与占领当局合作。大战期间,立法会议在事实上被解散,使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他作为一个埃及人,目睹英帝国主义造成国家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作为一个大地主,在战时受占领当局颁布的种种法令限制之苦,这些都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战后,当埃及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在考虑国家的前途时,他便提出取消“保护”制度,主张埃及独立与经济民族化。但是,他的民族独立思想并不彻底,他一再向英国人表示:“只要英国帮助我们完全独立,我们就向它作出合理的保证:不让任何一国干预我们的独立与损害英国的利益,保证让英国使用苏伊士运河通往印度,必要时将给予英国占领苏伊士运河之权,而且与英国(而不是与其它国家)结盟,向它提供两国联盟所需的军队”。
大战结束前夕,埃及各界,包括侯赛因·卡米勒苏丹与侯赛因·鲁世底首相在内,都在酝酿派代表团前往伦敦或巴黎,向英国政府或巴黎和会提出埃及今后的命运问题。札格卢勒率先行动,于1918年11月13日与两名前立法会议议员阿卜杜·阿齐兹·法赫米和阿里·舍阿拉维会见英国高级专员温盖特,要求批准他们去伦敦,以便向英国政府表明埃及人民的民族愿望。温盖特否认他们3人具有代表资格,拒绝了这一要求。
为了与英国占领当局对抗,札格卢勒、法赫米、舍阿拉维等7人在当天正式组成华夫脱(阿拉伯语为代表团之意),准备前往伦敦。不久,华夫脱扩大到14人。他们大多数是原立法会议的议员、民族党成员与祖国党成员。因此,华夫脱是一个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的爱国组织。
同年11月23日,华夫脱拟定了包括26项条款的章程。第1条规定,华夫脱由札格卢勒等14人以埃及代表团的名义组成。第2条提出:“华夫脱的使命是尽可能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这一条实际上是华夫脱的政治纲领。其它条款规定了华夫脱的组织机构、领导人的职责,以及成员的权利、义务和纪律等。
华夫脱成立后立即起草了一份《委任书》,旨在让埃及人民作出认可:由他们作为民族的代表,同英国政府直接谈判埃及独立问题。
华夫脱谋求埃及完全独立的政治主张,得到人民的拥护。当华夫脱将《委任书》散发全国后,各阶层人民掀起了一场广泛的签名运动,支持札格卢勒等代表埃及人民与英国政府正式谈判。据统计,仅在1918年11月13日至23日的10天中,就有10万人在《委任书》上签名。其中有原立法会议议员,省代表会议成员,省、市的官员,农村村长,以及律师与学生等。
随着签名运动的深入,华夫脱的主张家喻户晓。它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英藉内政部顾问海恩斯下令禁止埃及人在《委任书》上签名,其理由是埃及仍然处于紧急状态, 签名运动“扰乱”了社会治安。华夫脱拟定在1919年1月底召开群众大会,进一步表明埃及独立的主张,也遭到英国占领当局的反对。
英国的倒行逆施,激怒了埃及人民,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英浪潮。3月1日,鲁世底首相被迫辞职。占领当局把政局的混乱归咎于华夫脱。3月6日,英国在埃及的驻军司令沃森召见札格卢勒等人,向他们下达《通牒令》,将依据紧急状态法对他们实行“严厉制裁”。札格卢勒等据理力争,表示不予妥协。3月8日,札格卢勒等4名华夫脱成员被捕,立即被流放到马耳他岛。英国占领当局以为这一镇压行动可以镇慑群众。然而,这一事件却导致了1919年反英起义的爆发。

反英起义及其结局


3月9日上午,开罗法律学校学生得知札格卢勒等人被捕的消息,他们不顾校方阻挠,立即罢课,上街游行,抗议英国占领当局的暴行。当游行队伍经过工程学校、农业学校、医药学校、商业学校时,这些学校的学生纷纷加入游行行列,汇成了一支巨大的人流,朝着著名的赛伊黛·札奈卜广场前进。警察企图制止,双方发生冲突。在市中心和穆罕默德·阿里大街,示威者捣毁电车,打碎路灯,筑起街垒。这一天约有300名学生被捕。
华夫脱的其他成员并未因札格卢勒等人被逮捕而畏缩不前。3月9日他们在阿里·舍阿拉维的主持下,在札格卢勒家(后称民族之家)中开会,决定继续用合法手段保卫埃及的事业。他们向英国首相发了一份电报,抗议占领当局非法逮捕札格卢勒等人,并向各国驻埃代表揭露了这件事。次日,他们又上书侯赛因·卡米勒苏丹,要求他站在人民一边。在起义过程中,札格卢勒家成了活动中心。华夫脱在这里接见各地的学生和律师代表;从这里派出人员,号召埃及人民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3月10日,以著名的爱资哈尔大学为首,全市各类学校的学生举行大罢课和游行。示威者经过外国使馆区时,高呼“埃及万岁!给华夫脱以自由!打倒保护制度!”等口号。
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开罗各界的支持。首先站出来的是深受压迫的工人。3月11日,开罗电车工人罢工;出租汽车工人、赶大车工人相继响应,使市内交通陷于瘫痪。与此同时,商人罢市,银行关门,律师停业。学生、工人以及各界人士组成的游行队伍充满大街小巷。3月15日,开罗铁路机务段工人罢工,参加者超过4,000人。他们捣毁轨闸,切断因巴贝附近的铁路,使开罗通往南方的交通中断。 3月16日,开罗市的妇女破天荒加入游行大军,她们来到使馆区,并向各使馆递交了抗议英国殖民者暴行的信件。
同一天,从开罗通往南北方的铁路、电报和电话全部中断。首都和全国各大城市失去联系。在持续不断的全市规模的反英示威中,有的群众就地设置路障,阻止英军车辆通行,有的人在街道上挖掘深堑,修筑防御工事,并从隐蔽处向前来镇压的军警投掷石块。
首都罢课、罢工、罢市和反英示威的消息,迅速传到全国各地。亚历山大、坦塔、达曼胡尔、曼苏拉、席宾考姆、艾斯尤特、阿斯旺等城镇相继爆发群众性反英示威。从3月14日起,反英斗争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农民的斗争带有暴力性质,他们破坏铁路,割断电线,袭击警察局,与英军进行搏斗。
在下埃及坦塔省的札夫特镇,居民们组成了以优素福·艾哈迈德·琼迪为首的起义委员会,宣布独立。起义委员会由地方显贵、知识分子和小商人组成,下设两个分支机构,分别负责治安和征税。起义委员会组织失业工人从事排除泥潭积水和修路等工作,还出版了《群众报》。在起义过程中,盖勒尤比叶省人民焚烧了当地的火车站,捣毁铁路,破坏电话、电报线。东方省的明尼亚·盖姆哈镇的起义者冲进监狱,救出被关押的犯人并袭击火车站。
在下埃及的贝尼·苏韦夫,起义群众冲进地方法院,试图逮捕英藉法官;接着又冲进省府大楼,捣毁办公室。在艾斯尤特城内,起义者放火焚烧了一座专门堆放草料的仓库,大火蔓延数日,全城一片混乱。他们还冲进警察局,夺取武器,向英军开火;并不断袭击尼罗河中的英军巡逻艇。
起义的迅猛爆发,使英国占领当局措手不及。为了镇压起义,占领当局出动警察、步兵、马队、装甲车,大肆镇压游行示威群众;它在全国城乡宣布戒严,发布告示:禁止集会、游行,严禁收藏、携带武器。占领当局还设立军事法庭,对示威者和“嫌疑分子”罗织罪名,处以鞭笞、罚款、监禁、流放。它甚至出动飞机,轰炸埃及城镇。据统计,仅3月份就有3,000埃及人被英军杀害,伤者更多。
反英起义的巨大声势,迫使英国占领当局于4月8日释放了札格卢勒等人,并准许埃及人出国。札格卢勒等获释后,立即去巴黎,试图向巴黎和会递交请愿书,要求承认埃及独立。巴黎和会拒绝接受华夫脱列席会议。华夫脱便寄希望于美国总统威尔逊。威尔逊却于1919年4月22日公开承认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地位。6月28日,帝国主义列强签订《凡尔赛和约》,其中的第147条确认埃及受英国“保护”。对此,华夫脱仅作了无力的抗议,他们中的一些人产生动摇,对埃及能否获得独立失去信心,有人甚至断言:“埃及获得独立的希望已不复存在,除此以外的一切论断都是诡辩。”然而,札格卢勒等人依然坚持斗争。
英国政府为了平息埃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分裂民族独立运动,企图撇开札格卢勒为首的华夫脱,单独同亲英的埃及政府达成协议。1919年12月,英国派出以殖民地大臣米尔纳为首的“调查团”前往埃及,“调查埃及最近发生骚动的原因”。米尔纳打算提出一项“在英国保护下,既能实现自治又能保护外国人利益的组织法”,以便解决埃及问题。英国政府的这一作法遭到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华夫脱拒绝与米尔纳的“调查团”发生接触与进行会谈。全国各地的学生、商人、律师与职员等纷纷举行罢课、罢业与游行示威,表示不同“调查团”发生任何联系。米尔纳率领的调查团”在埃及呆了3个月, 一无所获,只得悻悻而归。
米尔纳给英国政府的一份调查报告承认,英国继续保持对埃及的“保护”已无可能。它应在与埃及结盟的基础上,承认埃及在形式上的独立,以维护英国在埃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权益。
1920年6月,英国政府邀请札格卢勒等人赴伦敦谈判,并根据米尔纳的建议提出如下方案:英国同意取消保护权,承认埃及为君主立宪的独立国家;埃及未经英国许可,不得同其它国家签订政治条约;埃及给予英国在其领土上驻军的权利;埃及任命一位英籍财政顾问,给予该顾问与过去的埃及国债局等同的权力。面对这些苛刻的条件,札格卢勒未贸然作出决定,他派遣部分代表回国征求意见。英国的方案遭到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札格卢勒遂提出修正方案,要求限制英国对埃及财政和司法方面的控制权,遭到英方拒绝。1921年4月谈判破裂,埃及代表团返回国内。
在埃及代表团回国前的一个月,即1921年3月,英国占领当局在苏丹的支持下组成阿德利·亚昆(原鲁世底内阁教育大臣)为首的新内阁。亚昆希望札格卢勒同他一起组成一个官方代表团,与英国政府重开谈判。亚昆提出由他本人任代表团团长,遭到札格卢勒的反对。札格卢勒认为亚昆是在英国的操纵下出任首相的,由亚昆担任团长无异于让“乔治五世国王(当时的英国国王)与乔治五世会谈”。
华夫脱本来是由不同政治倾向的人物所组成的,巴黎和会后,它的内部矛盾加深。札格卢勒同亚昆的分歧则成了华夫脱公开分裂的导因。1921年4月,包括阿里·舍阿拉维和阿卜杜·阿齐兹·法赫米在内的一大批成员宣布退出华夫脱。倒向亚昆一边。这些人大多是大地主或原民族党成员,他们主张与英国妥协。1921年11月,亚昆在福阿德苏丹与华夫脱分裂分子的支持下,撇开札格卢勒,率领一个官方代表团前往伦敦,同英国外交大臣寇松进行谈判。亚昆原以为经过相互妥协能达成协议,使埃及获得条件较为“优越”的独立。事实与此相反,寇松提出的方案实际上是米尔纳方案的翻版。同年12月,亚昆被迫停止会谈,并提出辞呈。
札格卢勒面对华夫脱的分裂没有气馁。他深感到广大埃及人民是和他站在一起的,从而坚定了他为埃及的独立进行不懈努力的信心。他不顾占领当局的反对和埃及政府的阻挠,吸收了一大批新成员,扩大了华夫脱组织的队伍。他发表宣言,反对政府与英国会谈,拒绝政府的一切禁令。1921年12月23日,英国占领当局再次逮捕札格卢勒和另外3位华夫脱的领袖,并把他们流放到塞舌尔群岛。这一事件引起埃及人民的愤怒。反英斗争再次进入高潮。开罗和亚历山大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示威游行。各地掀起了抵制英货、拒绝为英国人服务的爱国运动。
此时英国政府感到,仅仅依靠武力来维持对埃及的统治已不现实,它被迫于1922年2月28日宣布取消对埃及的“保护”,单方面承认埃及独立。然而,英国给予埃及的独立是很不完全的,它附有4项保留条件: 1,英国有权在苏伊士运河区驻军,“监督”大英帝国交通线的安全; 2,英国“保护”埃及免受其它国家的侵略;3,维护外国人在埃及的权益;4,英国保留在苏丹地区的主权。
1919年埃及反英起义是一场自发性的反帝斗争。这场起义虽然遍及全国,但没有形成领导中心,各地的运动缺乏联系,未能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持。活跃于当时政治舞台的华夫脱主张埃及取得完全的独立,但它软弱无力,崇尚和平的斗争方式,不赞同群众的“过激”行为。起义本身存在的上述弱点,使英国占领当局能以凭借武力,把这场震撼全埃及的起义镇压下去。
在起义的酝酿和发展的过程中,华夫脱的争取埃及完全独立的政治主张及其正义行动,对鼓动埃及人民投入起义,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埃及各阶层人民争取国家独立的意志,他们在起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觉悟,给予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以打击。起义虽被镇压,但埃及人民并未停止争取独立的斗争,终于迫使英国政府作出一定的让步,同意承认埃及形式上的独立。在继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之后,埃及成为非洲大陆上第3个取得独立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1919年埃及反英起义不仅为埃及人民争取完全的独立打下基础,也给予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以鼓舞。

① 埃及在当时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1867年埃及总督伊斯梅尔为其本人与后继者确立了赫底威的称号,意即伟大的埃米尔。其地位高于其它行省的总督,近似国王和苏丹。
① 埃及重量单位,一堪他尔等于44.928公斤。
② 埃及货币单位,一个里亚尔等于1/5埃镑。
③ 埃及土工地面积单位,一费丹合6.3亩。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76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