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阿富汗的独立战争是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外交控制权、争取完全独立的正义战争。它是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1839—1842年)和第二次抗英战争(1879—1880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这次战争巩固了新成立的阿富汗国家政权,为青年阿富汗派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独立战争前的阿富汗社会以及政治力量的变动
阿富汗作为亚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地处中亚的中心,是从西亚通往印度的门户。从19世纪以来,英国为使自己的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一片,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阿富汗,对它两度实行军事侵略。沙皇俄国为实现南下印度,获得一个暖洋出海口的梦想,把阿富汗视为嘴边的一块肥肉。因此,阿富汗成为英、俄两强争夺中亚霸权的焦点。
阿富汗人民为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在19世纪先后进行了两次抗英战争,粉碎了英国把阿富汗变为殖民地的阴谋,争得内政上的自主权。然而,阿富汗是一个落后的小国。1893年,阿富汗国王阿卜杜尔·拉赫曼(1880—1901年在位)迫于英国的压力,承认以杜兰线①为阿富汗与英属印度的新边界线,从而失去占全国1/3人口的土地。他还由于阿富汗面临英俄两国竞相争夺,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感到愤慨,同时又奉行“以英抗俄”的外交战略。他不许英国干涉阿富汗内政,却接受英国控制阿富汗外交的耻辱条件;即不经英国同意,阿富汗不得与其它国家发生外交关系。1919年独立战争以前的阿富汗,实际上处于英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当时,阿富汗不同于其它半殖民地国家之处,在于英国为保证其在中亚和南亚的军事战略上的利益,不急于对它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而是通过外交控制权,把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抗衡沙皇俄国。1907年,英俄两国政府背着阿富汗缔结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协定②。沙俄在伊朗获得较大利益之后,在协定中“承认阿富汗处于俄国势力范围之外”,并承诺它同阿富汗之间的政治关系应通过英国政府来进行。这一协定激起阿富汗各爱国阶层的反对,以致当时亲英的哈比布拉国王(1901—1919年在位)不敢贸然给予承认。但是,英国从此确立了对阿富汗外交政策的继续控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英国把阿富汗作为它反对苏维埃俄国的跳板。列宁在1918年指出,英国人“完全征服了阿富汗,早就给自己建立了据点来扩大殖民地、镇压各民族和进攻苏维埃俄国”③。英帝国主义加强对阿富汗的控制,促进了阿富汗的民族觉醒。
直到1919年独立战争的前夕,阿富汗在经济上还是一个封建部落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农牧国家。它没有现代工业和铁路。唯一的公路是连接首都和印度边界的喀布尔一贾拉拉巴德公路;唯一的工厂是官办的喀布尔军工厂,规模很小。另外还有几家小型手工业作坊,其中包括一家小型印刷厂。全国700万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不仅是纺织品,就连火柴、肥皂等日用小商品都依靠国外进口。封建主和部落酋长占有全国最好的土地和牧场,大部分牲畜也归他们所有。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农民和牧民遭受封建主和部落酋长的沉重剥削。他们每年把农牧产品的4/5交给地主或牧主,还要向政府或部落交纳田赋、人头税,负担劳役及其它强制性的封建义务。深重的封建压迫,英国为便于控制而迫使阿富汗实施的封闭政策,加上人少山多的不利条件,使阿富汗的落后状态长期延续下来,除了占主导地位的封建部落经济以外,在边远山区还保存着更加落后的原始公社经济。
在哈比布拉统治时期,人民苦于租税的盘剥和横征暴敛,北部几省有成百万农户破产,其中有许多人背井离乡,逃往俄国或伊朗去谋生。许多地方发生了武装起义。1912年底,帕克蒂亚省农民起义坚持了5个月,政府从喀布尔、辛瓦尔和库纳尔等地抽调军队和民团进行镇压。此后,各地农民和牧民自发的反抗活动仍未停止。
与此同时,在封建部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阿富汗社会中,发展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已经出现。阿卜杜尔·拉赫曼统治时期,国内政治上出现了统一局面。他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用军队保证商队的安全,国内贸易有了发展。棉花、水果等农作物的专业化生产加强了。城市人口也增加了,出现了一批商人;还出现了以在阿富汗定居的印度高利贷者为主的买办阶层。他们充当了印属印度与阿富汗之间的经济中介人,从阿富汗输出羊皮、羊毛、棉花和水果,从印度输入纺织品和日用品。这个阶层拥有大量货币,成为王室、乃至国王的债主。他们得到宫廷中掌握财政大权的佞臣穆罕默德·侯赛英的支持,获得控制阿富汗对外贸易的特权。他们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关心阿富汗与英国的关系,构成亲英派的社会基础。同时,阿富汗社会中出现的民族商人阶层开始向买办阶层的商业垄断地位提出挑战。在地主阶层中,有一部分人同国内外贸易有联系,他们反对闭关自守,要求打破国内的关税壁垒和消灭封建土地国有制的残余。
社会经济中的这些变化,使阿富汗国内出现了要求改革的呼声,哈比布拉在其统治前期做了一些迎合改革要求的事,他在国内修建了公路;在喀布尔建设了水电站,铺设了自来水管道;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如足球、曲棍球、板羽球、网球、高尔夫球和羽毛球运动)受到鼓励。1903年,他在喀布尔创办了培养官吏的哈比比亚高级中学。在他的宫廷和臣僚中,开始摹仿欧洲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哈比布拉并不是改革者,他所实施的措施更多地表现于生活享受方面,而未触动落后的社会制度。
哈比布拉对改革要求所采取的消极态度,以及实行的亲英政策,使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反对派,形成了一股爱国民主势力。在上层人物中,一些在哈比比亚高级中学学习或在土耳其、法国和英国流亡的知识分子,接触到欧洲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提出了立宪改革的要求。在哈比比亚高级中学的师生中,首先出现了早期的民主主义者。在下级官员中,也有一些爱国民族主义知识分子。
1906年,以哈比比亚学校的爱国师生为核心,组成了包括宫廷和其他校外爱国者在内的“青年阿富汗派”。它虽然是一个狭小的、脱离人民群众的秘密组织,但毕竟是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要求实行现代化改革的党派。它在“改革内政”的纲领中,要求实现“文明、民主的立宪政府”,使阿富汗摆脱英国在外交上的控制权,实现完全的独立。它的领导者是哈比比亚学校负责人之一的阿杜尔·甘尼博士,以及塔吉·穆罕默德·汗、贾乌哈尔·沙阿·汗、米尔·赛义德等哈比比亚学校的师生。由于叛徒告密(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是塔吉·穆罕默德·汗的弟弟穆·夏里夫),哈比布拉在1909年逮捕了许多青年阿富汗派成员,并分别处以死刑和徒刑。刚刚兴起的民主运动遭到镇压。
但是,民主运动并未被消灭而仍在继续。1911年起,马穆赫德·贝格·塔尔齐(1865—1933年)成为青年阿富汗派的主要理论家和宣传家。他长期随父亲流亡国外,游历土耳其、埃及和法国,深受欧洲文明和青年土耳其党的影响。1903年回国后在国内宣传教育改革,介绍青年土耳其党的思想,发表有关欧洲政治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译著。1911年创办《光明新闻》,鼓吹民族独立、民主改革,宣传自由思想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光明新闻》不仅成为青年阿富汗派的喉舌,而且成为这一组织的核心。它的周围团结了一批王室贵族中的进步分子、官吏和军官中的激进派,以及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发表新的民主运动纲领,要求消灭封建割据和实行中央集权,主张制定宪法。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他们又强调恢复阿富汗国家主权和自由的内容。这一派得到哈比布拉的第三个儿子、塔尔齐的女婿阿马努拉亲王的支持,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
统治阶级中的另一个反对派被称为“老年阿富汗派”。它在纲领中要求哈比布拉政府的政策向后倒退。例如,取消一切模仿西方的措施,保持封建主和部落酋长的特权,实行闭关自守。在对外政策方面,它反对亲英政策,但主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德国合作,参加德国反对英国的战争。他们的代表曾多次同德国政府代表谈判,甚至达成了有关协议。只是由于哈比布拉的反对,阿富汗才没有卷入世界大战。这个派别主要代表上层僧侣和与市场联系较少的部落酋长、宫廷豪贵的利益。他们反对哈比布拉是为了争夺王位,在这一点上同青年阿富汗派既有联合也有对抗。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纳斯努拉(哈比布拉的弟弟)曾经同阿马努拉达成协议,拟定在1918年冬杀死哈比布拉。阿马努拉知道纳斯努拉不可能使阿富汗进步,但仍同意事成之后立他为阿富汗国王,纳斯努拉对阿马努拉也存有戒心, 致使谋杀计划没有实现。
然而就在1918年,阿富汗发生了《光明新闻》编辑阿卜杜拉·拉赫曼·鲁迪谋刺哈比布拉未遂事件。哈比布拉在未查明这一事件组织者的情况下,在全国实行大逮捕。许多同鲁迪毫无关系的爱国者被当作嫌疑犯逮捕入狱,从而引起人民的不满。哈比布拉多少察觉了自己统治地位的不稳,采取了一些缓和措施。如向巴黎和会提出要求,希望摆脱英国在外交上对阿富汗的控制权,以笼络人心,但是已无济于事。1919年2月21日,哈比布拉在贾拉拉巴德的狩猎帐蓬中遇刺殒命①。接着,阿富汗出现了为期不长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纳斯努拉为国王的贾拉拉巴德政权和阿马努拉为国王的喀布尔政权。不久,纳斯努拉在他的军队的压力下,被迫放弃政权,成了阶下囚,以后死于狱中。阿马努拉取得了全国政权。2月24日,阿马努拉在喀布尔的群众大会上宣布了青年阿富汗派多年来鼓吹的思想:对外独立自由;对内保障个人自由,实行平等、博爱和正义。
2月28日,阿马努拉在加冕典礼上发表了独立宣言,他郑重宣布:“阿富汗为自由独立国家,不承认任何外国特权。”他强调:公民有充分的自由权;政府将实行社会改革,以便使阿富汗置身于世界文明国家之列;取消封建徭役制——“官工制”②。随后,他把士兵的月薪从12卢比提高到20卢比,受到全国6万军人的支持。
独立战争的发展过程
阿马努拉政府面临着英国侵略的严重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作为战胜国扩大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1918年,它以防御土耳其侵犯为借口,对伊朗实行军事占领,从西部到南部包围了阿富汗。在东部,英国沿阿富汗和印度边界驻扎了34万军队。阿马努拉政府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决定从外交和军事上双管齐下,摆脱英国的威胁,保卫国家的独立。
1919年3月3日,阿马努拉以“自由和独立的阿富汗政府”的名义,写信给印度总督蔡姆斯福,建议修改1905年的阿英条约,并且表示:“我独立自由的阿富汗政府准备在任何时候……同英国政府缔结有利于双方的贸易互惠权的条约和协定。”阿马努拉还致函列宁,请求苏维埃俄国支持阿富汗的独立。3月27日,苏俄宣布承认阿富汗新政权,同时向巴黎和会提出,不许以武力干涉独立的阿富汗。4月7日和20日,阿马努拉两次给列宁写信,并于5月间派使团去苏俄商谈两国建交事宜。但是,由于苏俄当时正在同国内外敌人作战,中亚地区被白卫军与英国干涉军切断,只是在10月中亚封锁线被打开后,阿富汗使团才抵达莫斯科。
阿马努拉政府除了谋求同苏俄建立外交关系以外,还向印度西北部、特别是旁遮普等反英斗争的中心地区,发送了传单和小册子,对印度人民反对罗拉特法和抗议阿姆利则大屠杀的反英斗争表示支持。有一份以阿马努拉名义写的传单中说:“从伊斯兰教教义和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我反对非正义的罗拉特法,而且据我看,印度人举行起义是他们应有的权利。”这些传单在印度的伊斯兰教徒中广为流传。此外,阿富汗政府还同边界另一侧的英国占领区的普什图人取得了联系。这一地区成千上万的部族人民已经拿起武器,准备战斗。他们的代表也越过边界,同贾拉拉巴德的阿富汗官员商谈配合作战的计划。
当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受到印度人民反帝运动的有力冲击。英国既不愿失去对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阿富汗的控制,也害怕阿富汗的独立会鼓舞印度人民更大的反抗,因而对阿马努拉的信件迟迟不予回复。直到4月15日,英印政府才向阿马努拉复信。信中只字不谈阿富汗政府3月3日函件中提出承认阿富汗独立问题,仅仅同意商谈签订一项贸易协定。同时,英国宣布驻扎在印度与阿富汗东部和南部交界地区的军队处于战备状态。面对这种形势,阿富汗政府便从喀布尔陆续调遣军队,加强边境防务。
1919年5月3日,英国军队向阿富汗东北部开伯尔山口的阿边防军发动进攻。阿富汗军队奋起反击。阿马努拉在喀布尔清真寺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发表“圣战”宣言,号召军民“准备牺牲一切,以求国家的自由与独立”。5月7日,他发布动员令,向英军宣战。
从军力对比来看,英军占有明显的优势。阿富汗只有6万人的军队,没有坦克和飞机,大炮不多,刺刀、剑等落后的武器占大多数。它只有一条公路,运输工具主要是驼驼,调动军队极其缓慢。士兵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行军时,只好用双手搬运军需品,用肩扛抬大炮。英军拥有可调往作战的部队34万人,相当于阿军的5倍半以上。英军不仅有精良的步枪、机关枪,而且有现代化的飞机和坦克,训练有素,运输工具发达,弹药充足。他们依靠军事实力的优势,从3条战线发动对阿富汗的进攻。
第1条战线在开伯尔山口。阿富汗军司令沙利·穆罕默德·汗在5月3日发起反击,阿军越过边境,向英军驻地挺进,占领了几个英国军点,但未能抵挡住优势敌人的反扑。12日,英军占领了阿富汗境内的达卡,出动飞机轰炸贾拉拉巴德。但是,英军未敢深入阿富汗国土的纵深地区。他们对第一次侵略阿富汗战争中折将损兵,最后只有1个军医生还的历史教训记忆犹新。第二次侵略阿富汗战争中,梅旺达一役英军惨败的历史,他们也难以忘怀。
第2条战线在东南部的坎大哈。阿富汗军队的指挥官是阿卜杜尔·库杜斯首相。英军依仗兵力上的优势,于5月26日越过边境,侵入阿富汗。英将哈尔迪指挥两个团和1个骑兵队包围了阿富汗边防军据点,并向阿边防军诱降。阿边防军坚守阵地,宁死不屈,同英军激战达7小时之久。3百多名边防军半数在血战中牺牲,另一半负伤被俘。消息传到坎大哈,军民义愤填膺。驻军司令古朗姆·纳比准备率军出击,被省长胡希迪阻挠。库杜斯首相到坎大哈后,将省长革职查办,组织了一支数千名的政府军和民兵,越过杜兰线,攻占了英军严密防设的巴格拉据点。阿军在这里切断了水源,使英军受到严重威胁。
第3条战线在东部的帕克蒂亚。阿军在这条战线上的指挥官是穆罕默得·纳迪尔·汗。阿军共7个营,英军为8个团。纳迪尔除向军队动员外,还动员人民参战。各部族的参战人员达3万5千人,这些志愿军虽然是分散的游击队,无统一组织,但有很高的战斗热情和牺牲精神。5月14日,纳迪尔率军分兵3路,发起强大攻势。第1路军由瓦里·汗指挥进攻瓦齐尔斯坦。第2路军由马茂得指挥,在庇瓦尔作战。第3路军由他自己指挥,直指英军的塔尔要塞。在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志愿军的配合下,第1路军在5月23日和24日先后攻克瓦齐尔斯坦的两个据点——斯宗瓦姆和瓦纳。英军连连败退,阿军长驱直入,包围了英军在瓦齐斯坦的司令部所在地——特奇。在部族志愿军的支持下,瓦齐斯坦北部的阿军乘胜进攻,迫使英军司令部放弃特奇和古玛尔要塞,退守穆赫·库特和佐博。阿军进而包围穆赫·库特,英军不得不再次溃逃,退守逊迪孟据点。
5月23日,东部战线的第2路军在人民武装的配合下,占领了卡尔佩尔要塞,英军逃往特凯。在阿富汗军民的追击下,英军又放弃了庇瓦尔。
东部战线的第3路军是阿富汗政府军的主力。5月25日,纳迪尔率军3千人,在1万多名人民武装力量的支持下,越过阿富汗国界,进入英属印度的西北边省,包围英军要塞塔尔。5月28日,阿军下令强攻要塞, 9门大炮齐轰,要塞内贮油库、粮站、电报局和火车站纷纷起火。英军出动飞机,企图用“空中优势”挽回败局。阿军英勇冲击,一些英军逃离阵地,剩下的英军负隅顽抗。但是,阿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英军不得不宣布投降。塔尔要塞升起了阿富汗国旗。
攻占塔尔要塞,是阿富汗独立战争的巨大胜利。它使英军在白沙瓦和库哈特的两个阵地受到严重威胁。从军事上看,这个胜利打通了阿军进入印度河河谷的道路;从政治上看,它使阿富汗的军心民心大振,也鼓舞了普什图部族和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
1919年5月是阿富汗独立战争发展到高峰时期。到了6月初,整个战局处于僵持状态。英军出动飞机轰炸包括首都喀布尔在内的一些城市,在阿富汗军民的心理上造成了压力。阿军虽在帕克蒂亚战线特别在塔尔打了胜仗,但在整个战场上已暴露出弱点。阿军没有一个有力的指挥中枢和完整的作战计划。阿马努拉周围的许多高级将官和参谋人员庸碌无能,指挥艺术差。阿军的装备特别是运输条件不能满足扩大战果的需要。交通工具的落后不能及时地传递命令和递送战报,使中央指挥系统失灵,各条战线缺乏配合。与此同时,英军中充满着难以消退的厌战情绪,许多士兵认为,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在这种情况下,阿英双方都不愿使战争继续下去。6月3日,阿、英签订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的前提是英国对阿富汗独立的确认。但是,英印统治当局利用阿富汗政府迫切要求独立的愿望,以抽象的许诺换取具体的利益。停战协定的主要条款规定:阿富汗军队必须从阿富汗边界一侧后撤20英里。参加帕克蒂亚战役和坎大哈战役的军民反对这一条款,写信遣责政府。阿马努拉却不同各条战线的司令官商议,接受了向后撤军的要求。
独立战争的最后结果
停战协定签订以后,阿英双方的斗争由战场上的兵戎相见转向谈判桌上的唇枪舌战。
外交上的第1轮斗争于1919年7月25日开始,在拉瓦尔品第进行。阿富汗政府代表团团长是阿马努拉的兄弟、内务大臣阿里·阿赫默德·汗。外交大臣塔尔齐对团长的人选并不满意。英国代表团的团长哈姆尔顿·格郎特,是英印政府的外交部长。在谈判过程中,阿里依仗自己是国王的亲信,接受了英方苛刻的条件。他同意前国王与英印政府确定的两国边界,并把确定开伯尔山口西段领土的权利拱手让给英印政府。他同意取消阿富汗通过印度从国外进口武器弹药的过境权,把开伯尔山口北侧原属阿富汗的查曼·恰巴高地割给英国,而换取南侧一片干旱贫瘠的地段。8月8日,两国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临时和约。和约维持了阿富汗和印度原先的边界线(杜兰线),把英国占领阿富汗东部领土合法化。英国在条约中加上了这样的条款:“只有阿富汗在今后半年中用行动证明同英国的友谊时,才能谈判双方关系正常化问题。”阿富汗得到的唯一许诺,是在附录中承认阿富汗是“内政和外交上自由的主权国资”。
拉瓦尔品第条约的签订,在阿富汗引起强烈抗议。阿里回国后受到政界和舆论界的谴责。阿马努拉认为阿里在拉瓦尔品第的谈判和签约属严重失职。法院对阿里进行了审讯,判处他两年软禁。但是,由于条约已经草签,阿马努拉于1919年8月19日正式批准了这个条约。
根据拉瓦尔品第条约第4条的规定,阿富汗政府和英印政府要进行关于完整、平等的新条约的谈判。第2轮谈判于1920年4月在印度的穆苏里开始。阿方代表团团长是外交大臣、青年阿富汗派的理论家塔尔齐。他的基本方针是:英国承认阿富汗完全独立,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签订一项新的平等条约。英国代表团在承认阿富汗独立问题上毫无诚意,使谈判时断时续,从4月一直延续到7月,未达成一致协议。谈判期间,塔尔齐要求去穆苏里清真寺过古尔邦节。英印政府被迫予以同意。在阿富汗代表团驱车去清真寺的街道两旁,当地居民高呼“阿富汗独立”的口号,吻着缓缓行驶的汽车,向代表团表示友好的情谊。这使英印政府深感不安。
7月18日,双方通过了一个备忘录作为对未来阿英条约的准备。在备忘录中,英印政府承诺:“绝对尊重阿富汗在内政和外交事务上的完全独立。”诺言虽然有待兑现,但英印政府毕竟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不得不满足阿富汗代表团的要求。8月1日,塔尔齐率阿富汗代表团回国,谈判暂告中断。
1921年1月,英印政府派出以特命全权公使亨利·达布斯为团长的英方代表团到喀布尔,开始了阿英之间的第3轮外交谈判。
在英印政府代表团到来的前后,塔尔齐主动发起了外交攻势。以穆罕默德·瓦里汗为首的阿富汗政府访欧使团访问了德国、意大利、法国,同这些国家的政府商妥了互派外交使节问题。1921年2月28日,阿富汗政府同苏俄签订了阿苏友好条约。同时,阿富汗政府代表同土耳其政府代表在莫斯科签订了友好条约;双方在条约中宣布:“东方世界已进入上升、觉醒和解放的时期”,并且认为东方各国人民应该获得“完全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同年6月,阿富汗政府又同伊朗政府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塔尔齐在这种有利于阿富汗的形势下,同英印政府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争论首先集中在“杜兰线”问题上。阿富汗代表团坚决要求英国给“杜兰线”印度一侧自由边界地区①的部族以自主权,遭到英方拒绝。不仅如此,英方还蛮横地要求阿富汗只能与英国友好作为先决条件,进行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谈判。阿富汗方面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并且宣布,它同苏俄及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是自身的权利。喀布尔谈判未获结果。
阿富汗继续向英国政府展开攻势。以瓦里汗为首的阿富汗政府代表团被派往伦敦。英国政府原想让印度事务大臣同瓦里汗谈判。瓦里汗则要求同英国外交大臣谈判。英国外交大寇松被迫接受了这个要求。但是瓦里汗在谈判中遭到英方的冷遇,他气愤地把真情汇报本国政府。阿富汗外交大臣、代表团团长塔尔齐接到报告后,给英国代表团团长达布斯写了一封措词强硬的信件,他在信件开头有意把达布斯名字中最后一个字母“斯”略去,写成了“达布阁下”。英代表团认为这是侮辱性行为,要求阿方收回信件。塔尔齐收回信件,但坚持继续谈判。英国政府也不得不面向现实。
阿英之间的第3轮谈判,从喀布尔到伦敦又转到喀布尔,历时10个月。1922年10月22日双方在喀布尔签订了最后和约,史称“喀布尔条约”。
条约确认了“杜兰线”的存在,承认1919年8月拉瓦尔品第条约关于开伯尔山口西段的边界线。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对方国内互设公使馆、领事馆和武官处。英国同意阿富汗通过印度各港口运送武器的过境权。签约以后,亨利·达布斯在致塔尔齐的信中写道:“英国政府奉告贵国,英国对边境地区所有部落都怀有善意,并竭力设法同他们和睦相处,但条件是他们不得采取敌视英国公民的行动。”
喀布尔条约没有改变“杜兰线”作为阿富汗和英印的边界线。尽管如此,阿富汗通过1919年的独立战争和1919年至1921年间的三轮外交谈判,终于争得了在对外政策上不受英国控制的完全独立。阿富汗成为亚洲在20世纪出现的第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这在亚洲,以至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都占有独特的地位。战争的胜利,也使阿富汗政府有条件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实施青年阿富汗派长期追求的理想,从而揭开了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
① 1893年阿富汗国王拉赫曼被迫接受英国政府特使摩尔提迈尔·杜兰的条件,将阿富汗与英属印度之间广大的阿富汗人(普什图民族)居住的地区,划归英属印度。
在阿富汗与普什图民族居住处之间划了一条边界线,称杜兰线。
② 1907年8月英俄两国签订协定的要点是: 1、把伊朗分为三部分,北部归俄国势力范围,南部归英国努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区; 2、阿富汗归英国势力范围; 3、承认英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特权。
③ 《列宁全集》第28卷,第6页。
① 哈比布拉遇刺案至今是个谜。阿马努拉即位后曾追查此案,但始终未弄清真相。一说为一位爱国青年所刺;一说为一个毛拉所为;还有说是阿马努拉周围人干的。
② 阿富汉的封建剥削方式之一。它规定农牧民每年为国家无偿地服一定期限的劳役。
① 即根据杜兰线划归英属印度的普什图人居住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