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34 评论:0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国外的帝国主义分子勾结一起,掀起反苏维埃政权的叛乱。整个国内战争延续了3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反对捷克军团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叛乱。第二阶段是粉碎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进攻。第三阶段是打退波兰的武装干涉。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粉碎了国内外的反革命叛乱,胜利地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反对捷克军团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叛乱


十月革命胜利后,沙俄反动将领和民族主义分子立即在各地掀起叛乱。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哥萨克头领杜托夫在乌拉尔南部奥伦堡地区的反叛;哥萨克另一头领卡列金(1861—1918)在顿河地区的叛乱;贝加尔湖地区的临时政府特派员谢苗诺夫将军在远东地区的暴乱;民族主义分子在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骚动。这些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只剩下一些残匪流窜在顿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
帝国主义列强在十月革命胜利之时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力对苏俄立即进行军事干涉。它们一方面采用各种隐蔽的形式进行干涉:向叛乱者提供金钱武器,或通过间谍特务组织暗杀破坏。另一方面,积极筹划武装干涉。1917年12月22日,协约国代表在巴黎开会,讨论并商定对苏维埃国家武装干涉的计划。会议的备忘录说:“我们认为必须保持同乌克兰、哥萨克地区、芬兰,西伯利亚、高加索等地区的联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供资助以改造乌克兰,供养哥萨克和高加索的军队……如果法国承担向乌克兰提供军费的义务,英国将能为其他地区找到资金。当然,美国也会参加这项事务”。12月23日,英法签订了《关于英法军队未来在俄国领土上作战区域》的秘密协议,规定英国的活动地区是哥萨克地区和高加索,法国的活动地区是乌克兰、比萨拉比亚和克里米亚半岛。美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张伯伦认为,英法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是各自的经济利益。他指出:“英国投资控制了高加索,法国则关心乌克兰的煤矿和铁矿”。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月9日,英国就以履行盟国职责,防御德国舰队入侵为名,派军队在苏俄北方的摩尔曼斯克港登陆。不久,法美意的军队也开了进去。外国干涉军的人数约1万名。8月,协约国军侵占苏俄北方的另一重要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在东方,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于4月5日派军队占领海参威,接着,美国军队也在该地登陆。日美干涉军多达8万人。与此同时,德国军队进入了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此,开始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但此时,干涉军尚未公开打出颠覆苏俄政权的口号,还没有向苏俄中心进攻。
苏俄国内战争的全面爆发是在1918年5月。它的标志是捷克军团的叛乱。这个军团是由在俄国的捷克战俘组成的,大约有4万5千人。军团司令是绍科罗夫。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允许他们经西伯利亚到法国去,但不得携带武器。5月,当装载着捷克军团的60列军车停在奔萨到海参威的铁路沿线时,捷克军团于25日首先在乌拉尔以西的马林斯克掀起叛乱。接着,占领了奔萨、萨马拉(今古比雪夫)、乌法、伊尔库茨克。伏尔加河中游地区、乌拉尔及西伯利亚的大部地区落入叛军手中。


日本干涉军在海参威登陆


捷克军团的叛乱是在苏维埃政府处于困难时刻爆发的。当时,苏俄面临严重饥荒。1918年4月份的粮食采购只完成计划的14.1%。政府被迫于5月9日宣布实行粮食专卖,规定全体农民必须把剩余的粮食按规定的价格卖给国家,违者将被逮捕判刑。政府还组织征粮队下乡,以保证国家得到最低限度的粮食,来供应城市居民和红军。
苏维埃的这项政策遭到富农的疯狂反对。人数众多的中农则对苏维埃政权的信任发生动摇。这一情况被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所利用。它们在各地建立起形形色色的反苏维埃的政府。社会革命党人德尔贝尔于1918年初在托木斯克建立了西伯利亚临时政府。6月,社会革命党人沃洛茨基另组新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6月8日,在捷克军团攻占萨马拉的当天,社会革命党人沃尔斯基在市内组成《立宪会议成员委员会》。7月末,捷克军团攻入叶卡特琳堡(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社会革命党、人民社会党和立宪民主党联合组建了叶卡特琳堡临时政府。
此外,在苏俄北方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有人民社会党的柴可夫斯基政府。在中亚的阿什哈巴德有社会革命党的丰季科维政府。在格鲁吉亚有孟什维克政府。这些政府打着“立宪会议”、“买卖自由”和“反对布列斯特和约”的旗号,极力诱骗农民和中小工商业者参与它们的反苏维埃叛乱。
1918年9月,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邀集各地反苏维埃集团的代表在乌法开会,成立以社会革命党人阿夫克森齐也夫为主席的5人执政内阁。执政内阁自称为全俄临时政府,但它所能实际控制的只是原立宪会议成员委员会和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管辖的地方。
捷克军团和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的叛乱,使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天陷于四面包围之中。苏俄政府所控制的地区只有全国面积的1/4,主要是莫斯科周围的土地:东边到伏尔加河流域,西界大体是离莫斯科500—600公里的普斯科夫-莫吉廖夫一线;北边不到白海,南边不超过同乌克兰交界的地方。苏维埃失去了重要的粮食、原料、燃料产地。铁路瘫痪,工厂停工,粮食奇缺,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首都工人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连这一点也得不到。与此同时,暗藏的敌人不断进行颠覆破坏。1918年7月,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在莫斯科等城市掀起叛乱。8月30日,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开枪打伤列宁,无产阶级领袖中了两颗毒头子弹,伤势很重。
苏维埃的处境十分危急。1918年6月14日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把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开除出苏维埃。7月,把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也开除出苏维埃。9月2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要求“全体公民不分职业和年龄,必须无条件地履行苏维埃政权赋予的保卫国家的义务”。
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政府逐步改变过去的作法,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城市中,除大工业外,中等工业也收归国有。国家对收归国有的企业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农村中,实行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对粮食和日用工业品实行配给制。不同阶级、职业和年龄的人,给予不同的定额。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全民劳动义务制,组织全体成年人参加各项劳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采取的一项政策,对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布尔什维克党十分重视工农武装的建设。它动员自己的一半成员参加军队,使1918年初才组建的红军到10月就达到80万人。9月,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具体领导各条战线的战斗。委员会的主席是托洛茨基,总司令是参加红军的旧军官瓦采蒂斯。11月30日,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防务工作。
1918年夏,捷克军团和萨马拉政府的军队占据了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和喀山,企图向西攻打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研究了这一形势,确认东方战线是当时首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线。8月初,托洛茨基乘坐专列,亲赴伏尔加河流域前线鼓动宣传,组织力量,指挥战斗。在整个国内战争期间,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专列开赴前线36次,行程10万多公里。
9月底10月初,红军在东线司令谢·谢·加米涅夫①的率领下,解放了喀山、萨马拉,把敌人一直赶到乌拉尔。乌法的5人执政内阁见形势不妙,于10月迁往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
盘踞在顿河流域的克拉斯诺夫将军,在德国的支持下,于1918年夏天率领近6万哥萨克部队进攻察里津(后改称斯大林格勒,今称伏尔加格勒)。7月19日,苏维埃政府建立北高加索军区的军事委员会。斯大林担任主席。他指挥红军在8月、10月两次打退克拉斯诺夫的进攻。

粉碎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进攻


1918年11月,德奥集团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同时命令红军开入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海地区,收复德军占领的土地,支持当地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
德奥的失败使协约国得以加紧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1月下旬,12个法国师和希腊师在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港口登陆。英国舰队运送陆战队在巴统和诺沃罗西斯克登陆。协约国很快就在苏俄的南部集结了13万兵力,并在黑海各港口停泊3艘主力舰,8艘巡洋舰和12艘鱼雷艇。干涉军的司令是法国唐谢利姆将军。
11月,协约国以自己的干涉军为主力,联合顿河地区的克拉斯诺夫哥萨克部队和北高加索地区的邓尼金部队,共同向北进攻。
苏维埃政府紧急动员各地力量支援南方战线和乌克兰战线。1919年初,红军反攻,解放了顿河流域。2月5日,红军开进基辅,收复乌克兰北部地区。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党派遣大批人员到协约国军队中活动,组织俄国工人士兵同他们联欢。在革命宣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士兵拒绝同红军作战。4月4日,乌克兰战线的红军攻入克里米亚半岛。在红军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法国舰队水兵于4月20日举行起义,反对武装干涉苏俄,要求返回祖国。法国政府看到自己军队内部不稳,难以继续军事干涉,便从乌克兰南部撤走全部军队。英国希腊等国也相继从苏俄的南方和北方撤回干涉军。这样,协约国想主要靠自己的武装力量来推翻苏维埃政权的企图彻底破产了。列宁在评价这一事件的意义时说:“我们迫使英法撤走本国军队这一胜利,是我们对协约国的一个极其重大的胜利。我们夺走了协约国士兵。我们用劳动者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政府的精神,夺走了协约国在军事上和技术上的莫大的优势”①。

外国反苏武装干涉的失败(1918—1922年)


1919年春,协约国改变了反苏斗争策略。它把白卫军队推到第一线,组织他们统一进攻莫斯科。协约国最初以盘踞在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军队为反苏维埃的主力。高尔察克原是沙皇的海军上将,黑海舰队司令。1918年11月4日,被任命为西伯利亚政府的陆海军部长。18日,高尔察克发动政变,推翻阿夫克森齐也夫的5人执政内阁,自称为“俄国的最高执政”。协约国大力支持高尔察克,派去许多军事顾问,运去大量武器弹药。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给高尔察克运去20万支步枪和400多万发子弹。还有10多万日美英法干涉军驻扎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保护着高尔察克的后方。1919年3月4日,拥有25万人的高尔察克军队在乌拉尔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不久,攻占乌法,扑向伏尔加河流域。与此同时,北高加索的邓尼金将军,苏俄北方的米列尔将军,苏俄西北部的尤登尼奇将军也向红军发起攻击。
4月12日,《真理报》发表了列宁起草的《俄共(布)中央关于东方战线局势的提纲》,指出东方战线再次成为决定性战线,号召全民动员,消灭这一危险。广大党团员、工会会员积极响应号召,将近5万人走上前线。在后方,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工人,于4月12日星期六利用工余时间义务劳动,修好了3台机车。各地工人纷纷起来效法,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列宁高度评价这一运动,称它为“伟大的创举”。
1919年春,红军兵力增加到150万。东线红军分为南北两路。北路红军在绍林指挥下,向卡马河流域进攻。南路是重点。4月28日,伏龙芝(1885—1925)指挥南路红军发起反攻。在尖刀部队中,有传奇式英雄恰巴也夫(旧译夏伯阳),他指挥的第25师勇猛善战,歼灭了高尔察克的军官突击大队,并于6月9日解放乌法。高尔察克军队败退100多公里,撤回乌拉尔山区。
正当红军节节胜利的时候,托洛茨基和总司令瓦采蒂斯建议抽调东线的大量兵力去支援南线反邓尼金的斗争。7月,党中央开会,否定了这项建议,认为停止东线进攻会使高尔察克得到重整旗鼓的机会,以再次向苏维埃政权反扑。为了贯彻这一决定,苏维埃政府任命谢·谢·加米涅夫接替瓦采蒂斯担任红军总司令。新任东线司令伏龙芝指挥红军继续东进, 8月解放整个乌拉尔地区。11月,红军开进高尔察克的“首都”鄂木斯克。1920年初,高尔察克被俘获。革命军事委员会判处他死刑。1920年2月7日,红军同捷克军团签署停战协议,并允许捷克军团从远东撤离苏俄。这样,协约国组织的第一次武装干涉彻底失败了。
1919年下半年,协约国组织了反苏维埃的第二次进攻。主力是邓尼金的部队。邓尼金(1872—1947),曾任临时政府的总参谋长,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司令。十月革命后,在北高加索和顿河流域南部掀起叛乱。1919年时,邓尼金的部队大约有15万人。协约国给这支白卫军送去了38万支步枪,200门大炮,100辆坦克,194架飞机。还派去了几百名军事顾问和飞行人员。1919年7月3日,邓尼金发布进攻莫斯科的命令。不久,占领了顿巴斯和乌克兰大部地区。
7月9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布了列宁起草的公开信《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号召全党和全体劳动人民都去抗击邓尼金。8月底,绍林指挥南线红军反攻,进展不大,在顿河上中游地区受阻。8月,英国陆军大臣邱吉尔在自由党代表大会上宣称,要组织14国武装干涉苏俄。但是,这一狂妄计划未能实现。8月底,邓尼金依仗自己的优越武器和骠悍骑兵,占领了基辅和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地区。9月3日,他再次发出进攻莫斯科的命令。9月20日,白军突破红军防线,占领了库尔斯克。10月13日,占领了离莫斯科只有3百多公里的奥廖尔,直接威胁到红色首都。全世界资产阶级都在为邓尼金叫好鼓气。顿巴斯的资本家宣布,将赏给第一个冲进莫斯科的团队以百万卢布巨奖。
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于9月26日宣布举行征收党员周。大约有20万工农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这表明人民大众对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充分信赖。在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红军于1919年10月的上半月,在南方集中了16万把刺刀, 2万多把马刀和4千多挺机枪,而邓尼金部队只有6万把刺刀,近5万把马刀和2千多挺机枪。10月中旬,红军以优势兵力转入反攻。10月20日,南线司令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斯大林指挥红军解放了奥廖尔。11月和12月,解放了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和基辅。1920年1月,绍林指挥东南战线红军攻进察里津和罗斯托夫。邓尼金部队被分成两半。一股逃向乌克兰南方。南线于1920年1月改称为西南战线,其任务是追击这股敌人。红军解放了敖德萨,但未能攻进克里米亚半岛。另一股是邓尼金的主力,败退到北高加索。东南战线于1920年1月改称为高加索战线,由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红军打败了敌人,进入北高加索。邓尼金本人逃亡国外。残余部队在弗兰格尔(1878—1928)的率领下逃到克里米亚半岛。
红军在粉碎东面的高尔察克和南面的邓尼金的同时,也平定了其他地区的叛乱。在苏俄的西北部,尤登尼奇白卫军于1919年5月向彼得格勒发起进攻。由12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12艘潜水艇组成的英国舰队开进波罗的海,从海上支持尤登尼奇的军队。正当战斗激烈进行之时,协约国间谍又策动彼得格勒附近的红丘、灰马、奥勃鲁切夫3个炮台叛乱,严重威胁着彼得格勒的安全。5月17日,党中央派斯大林到彼得格勒战线。他指挥红军扑灭了3个炮台的叛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击败了英国舰队企图冲进彼得格勒的尝试。
9月,当邓尼金军队进攻莫斯科最得手的时候,尤登尼奇白卫军再次发起进攻。10月,进抵离彼得格勒只有10几公里的地方。形势十分危急。列宁向彼得格勒工人和红军战士发出战斗的号召:“同志们,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守住每一寸土地,坚持到底,胜利就在眼前!”①党中央派托洛茨基到彼得格勒亲自指挥作战。10月底,守卫彼得格勒的第7集团军发起反攻,取得胜利,并将尤登尼奇的残部逐至爱沙尼亚,它们被爱沙尼亚政府解除了武装。在北方战线,红军也节节胜利,于1920年2月21日和3月13日,先后解放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
这样,红军便粉碎了协约国第二次联合进攻,基本上解放了乌拉尔、西伯利亚、乌克兰和北高加索。
1919年是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它消灭了国内的主要叛乱巢穴,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阵线。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正式解除对苏俄的封锁,宣布允许协约国和中立国家同俄国人民进行商品交换。苏维埃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暂时和平。

打退波兰的武装干涉


苏俄赢得的和平,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1920年4月25日,波兰在协约国支持下入侵苏俄。不久,占领了基辅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大片土地。盘踞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弗兰格尔白卫军也乘机向北进犯,企图攻占顿巴斯。苏维埃国家又一次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党和政府紧急动员各方力量支援前线。仅5—6月间,就有1万2千名共产党员被派往前线。6月,西南战线红军在叶戈罗夫和斯大林指挥下发起反击,解放了基辅和乌克兰。7月,图哈切夫斯基指挥西方战线红军进攻,迅速突破波兰防线,解放了白俄罗斯领土,进而越过国界,于月底逼近波兰首都华沙。
为了使波兰军队免于覆灭,协约国一方面由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出面,要求红军停止进攻,并建议苏波双方举行和谈,划定边界;另一方面则加紧向波兰提供军事援助。波兰军队得到增援补充后,于1920年8月16日转入反攻。红军由于进展过速,先头部队远离后方,同时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相互配合得也不够好,在敌人进攻面前不得不后撤。但是,红军很快就扭转了不利处境,挡住了波兰军队的进攻。10月,苏俄同波兰签订初步和约。1921年3月,双方签订里加和约,划定两国边界。
对波战争结束后,红军集中全力对付弗兰格尔。1920年11月,苏俄政府再次成立南方战线,伏龙芝任战线司令。11月6日,南线红军发起总攻击,摧毁彼列科普地峡和琼加尔地峡的坚固工事,冲进克里米亚半岛,消灭了弗兰格尔军队。协约国组织的第三次武装干涉被粉碎了。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平息叛乱驱逐外国干涉军的斗争还持续了一段时间。
中亚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早在1918年4月,这一地区就成立了土耳克斯坦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后来,杜托夫在乌拉尔南部地区叛乱,割断了它同莫斯科的联系。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分子乘机掀起反苏维埃暴动。1919年夏秋,红军解放乌拉尔地区后,分出一支队伍,组成土耳克斯坦战线。伏龙芝率领这支队伍开进中亚,平息了当地的叛乱。但是,在咸海南岸的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地区还存在着两个封建王国——希瓦汗国和布哈拉埃米尔国。1919年底,希瓦人民举行起义,在红军帮助下获得胜利。1920年4月,正式成立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1920年8月,布哈拉人民起义,在红军帮助下推翻了埃米尔政权。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于1920年10月正式宣告成立。
在南高加索,政权掌握在协约国支持的阿塞拜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木沙瓦特(亦译作平等党)、亚美尼亚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达什纳克(亦译作联盟党)和格鲁吉亚孟什维克手里。1920年,英国看到邓尼金部队已经崩溃,红军即将进入高加索,慌忙把自己的干涉军撤离这一地区。这以后,南高加索人民的斗争蓬勃兴起。1920年4月,阿塞拜疆人民举行起义,在红军帮助下推翻木沙瓦特政权,建立了阿塞拜疆苏维埃共和国。1920年秋,亚美尼亚劳动者起来反对达什纳克政府。1920年11月,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正式成立。1921年2月,格鲁吉亚的孟什维克政府被推翻,格鲁吉亚苏维埃共和国诞生。
在远东地区,反对白匪和外国干涉军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922年。在高尔察克被歼灭后,苏维埃政府为了避免同日本干涉军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国。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正式成立①。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议会制共和国,建有自己的人民革命军。1922年10月,共和国军事部长勃留赫尔(即为我国熟知的加伦将军)指挥人民革命军攻进海参威,迫使最后一批外国干涉军撤离苏维埃国土。11月,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在战胜国内外敌人的基础上,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成立。

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意义


国内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在初期,苏维埃政权的处境十分困难。红军刚建立,既缺乏有经验的指挥员,又缺少武器弹药。国内经济濒于崩溃。1918年注册工业的总产值仅为1913年的33%,1919年为17%,1920年为14%。主要谷物的产量,1920年仅为战前5年平均数的55%。外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几乎都认为苏维埃政权的末日即将来临。可是,经过几年的较量,垮台失败的不是苏维埃,而是国内的白卫军和外国的干涉军。为什么苏维埃政权能够取得胜利呢?
第一,有广大工农群众的全力支持。苏维埃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得到人民的爱戴和信赖。而白卫军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背叛祖国,恢复地主资本家统治,遭到工农大众的痛恨。劳动人民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踊跃参军,使红军到内战结束时发展成为一支有5百万兵力的强大军队。在前线,红军战士英勇战斗,打击敌人。由于战功卓著,大约有1万5千名苏维埃军人获得红旗勋章。同时,大约有1百万红军战士为国捐躯。在后方,劳动人民不畏饥寒,不顾劳苦,夙兴夜寐地生产劳动,把粮食和军事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人民的支持成为苏维埃政权战胜敌人的巨大力量源泉。
第二,有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列宁和党中央及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统一组织全国力量,直接指导前线的战斗。党中央还把将近一半的党员派到前线去。30万党员在军队中带头冲锋陷阵, 5万多党员在战场上献出自己的生命。党的正确政策和党员的模范作用把千百万群众组织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荡涤着旧社会的残渣余孽。
第三,有全世界无产者和劳动群众的同情和支持。苏维埃政权的正义斗争赢得世界人民的崇敬。数十万外国人同苏俄人民一起并肩战斗,其中有8万名匈牙利人,5万名中国人以及众多的德国人、波兰人、捷克人等。英法等国人民在自己的国家里掀起“不许干涉俄国”运动,束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手脚。
总之,苏维埃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在国际劳动者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顽强战斗,终于平息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挫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胜利地保卫了十月革命的果实。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于世界。

① 谢·谢·加米涅夫(1881—1936)是参加红军的旧军官,不是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列·鲍·加米涅夫。
① 《列宁全集》第30卷,第181页。
① 《列宁全集》第30卷,第51页。
① 参见本书《远东共和国的成立》一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75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