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1848年奥地利革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26 评论:0

在欧洲1848年革命高潮中, 维也纳的三月革命、五月斗争和十月起义占有重要地位。

革命前的奥地利


1848年革命前的奥地利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专制国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复杂而尖锐。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神圣同盟”后, 奥地利成为中欧封建专制制度的堡垒, 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成为维护欧洲封建制度的风云人物。
奥地利帝国的版图包括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世袭领地、匈牙利王国、捷克王国、波兰王国以及意大利的一些领地。居住着20多个不同的民族, 有德意志人、马扎尔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等。德意志人为统治民族,其他民族的劳动人民受着封建主义和异民族统治的双重压迫。
奥地利帝国内的封建关系几乎原封未动。在约瑟夫二世(1780—1790年在位)统治时期, 虽然实行了一些改革, 对农奴的剥削有所减轻,但到了弗兰茨一世(1792—1835年在位)统治时期,奥地利又恢复了十八世纪改革前的农奴制度。农民仍然依附于地主, 他们要服劳役和缴纳数额达到收获量2/3的代役租。地主仍象从前一样,在领地上有自己的警察和法庭,可以对农奴任意进行监禁、拷打和审判。众多的官吏,为了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对帝国的广大农村进行严密的监视。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在哈布斯堡帝国的封建土壤里成长起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批工厂在帝国各地,特别是在捷克出现。三十、四十年代,新的生产方式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在没有行会限制的一些大城市的郊区发展尤其迅速。
从1831至1842年,奥地利的棉花输入量增加了两倍,棉纱生产增加了9倍。1841年,奥地利帝国(不包括匈牙利和意大利各地区)拥有90多万支纱锭,其中经济最发达的捷克一地就有33万多支纱锭。全奥地利的棉纱工人达1万8千人。1848年革命前夕,在捷克投入生产的织机达10万台,在摩拉维亚约3万台,在下奥地利为7千台。印染业发展也很迅速,在捷克(主要是布拉格地区)有70家印染企业, 2万工人;在下奥地利有50多家印染企业。奥地利的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能够生产各种金属制品。木炭被煤取代。四十年代初,蒸气机已经出现。铁路的建设加速了工业的发展。首都维也纳是巨大的工商业中心,主要生产奢侈品、成衣及纺织品,仅生产丝绒、缎子和塔夫绸的工人就达1万人。
但是奥地利帝国封建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缺乏,技术工人的不足,国内市场容量的狭小,行会的限制,内地关税壁垒的存在,这一切都大大阻碍了奥地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宫廷和政府为了充实国库,抓住征收国内各地关税不放;征收高额的进口税虽然消除了外国的竞争,但也剥夺了奥地利工业家所需要的原料,使他们不能与邻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所以奥地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远远落在英、法、普鲁士等国的后面。即使在维也纳, 主要还是工场手工业; 在奥地利东部地区和南部部分地区, 则是小手工业占优势。奥地利政府还阻止匈牙利民族工业的发展, 使它变成帝国的农业附庸。
帝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很尖锐, 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日趋成熟。意大利人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运动日益强大。革命运动虽然遭到镇压, 但转入地下活动的资产阶级民族组织“烧炭党”仍很活跃。在1848年以前的时期, 到处爆发小规模的起义, 以致奥地利政府不得不象对待所占领的敌国那样,在伦巴底保持着一支军队,花费庞大的开支。
波兰反对派的斗争也很活跃, 但它对帝国的威胁较小。因为波兰被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3国瓜分, 波兰人的不满主要是对沙皇俄国。
匈牙利人的民族运动时间持续较长, 并取得了某些成就。十九世纪初, 哈布斯堡王朝加强了对匈牙利人民独立斗争的镇压,激起了匈牙利人更猛烈的反抗。于是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 作为封建贵族代表机关的匈牙利议会, 逐渐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民族自由意志的表达者。这是因为, 从1830年起, 匈牙利民族反对派的领导权从匈牙利贵族的右翼代表手中落到了匈牙利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手中。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了反对奥地利封建专制统治的自由派团体, 其领导人是科苏特·劳约什。自由派要求匈牙利在奥地利帝国范围内的自治, 建立由匈牙利人管理的匈牙利统一国家。但是, 它同时又反对给予居住在匈牙利境内的其他民族——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以政治权利, 甚至斯拉夫各族人民要求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平等也遭到它的反对。
捷克的民族独立愿望也很强烈。捷克和摩拉维亚是奥地利帝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它们成了工场手工业的中心, 后来又成了轻、重工业的中心。年青的捷克资产阶级诞生了。在捷克民族资产阶级和德意志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捷克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实现民族平等和在帝国内自治的要求越来越激烈。在捷克的贵族中,除一部分已经德意志化外,许多中小贵族主张捷克议会自主,使它成为捷克的立法机关。
奥地利帝国梅特涅(1821—1848年任首相)政府处理民族矛盾的方针,是“使奥地利治下的各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都受到所有其他处于同样境地的民族的牵制”,但是这不能阻挡奥地利帝国境内民族运动的高涨。
十九世纪奥地利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使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处于双重压迫,在帝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三重压迫,即封建压迫、资本主义压迫和民族压迫之下。工人农民常常被迫掀起反饥饿、反压迫的暴动。帝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生,属于居民中的贫穷阶层,生活也十分艰难,他们是反对梅特涅政府的一支重要力量。梅特涅对待除封建地主和金融巨头以外的各阶级、阶层的政策是,“利用赋税从他们身上尽可能榨取更多的金钱,同时使他们保持平静。”这个政策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渐渐维持不下去了。
1847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奥地利,加上帝国境内许多地区农业歉收,使广大劳动人民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革命情绪日益高涨,革命形势成熟了。奥地利面临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哈布斯堡王朝,争取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废除封建制度,建立一系列独立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

三月革命的胜利


1848年2月29日, 巴黎人民推翻路易-菲力浦王朝的消息传到维也纳, 引起社会各阶级的强烈反响。同时, 西南德意志和奥地利帝国其他地区的革命事件对维也纳革命运动的发展也给予了巨大影响。伦巴底—威尼斯地区从1848年1月起革命走向高潮。在加里西亚, 从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被镇压以后, 人民的反抗不断。在布拉格, 人民群众于3月11日举行集会, 通过致皇帝的请愿书, 要求实现政治自由, 废除徭役, 捷克语和德语平等, 建立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地区统一的立法议会等。在匈牙利,资产阶级自由派领袖科苏特在议会上猛烈抨击梅特涅政府和奥地利专制制度, 匈牙利议会通过了《致皇帝和国王呼吁书》, 要求建立匈牙利自主的内阁。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维也纳人民。
3月初, 奥地利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发表了《奥地利进步党宣言及纲领》,提出了修改宪法, 改革政府体制,改组内阁和法院,召开联合议会, 工业活动自由, 废除书报检查等要求。资产阶级反对派中较温和的一翼“奥地利工业同盟”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维也纳的工人和大学生的革命积极性更加高涨。格劳格尼茨机械厂的工人举行集会, 演说者号召推翻封建专制压迫。大学生在3月初组织了“争取自由斗争同盟”, 宗旨为推翻梅特涅制度。3月9日, 在维也纳远郊区的一个大学生宿舍里, 将近40名大学生秘密集会, 拟定了请愿书, 提出实行人民代议制度、出版和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要求。该请愿书在3月12日召开的大学生会上通过。2千多名大学生在请愿书上签名, 并委派代表将它递交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1835—1848年)。同时, 大会向维也纳郊区和邻近的村落派出代表, 向工人和农民呼吁, 号召他们于3月13日到维也纳下奥地利议会大厦前面集合,以支持大学生的要求。
斐迪南一世接见了大学生派出的代表,但他含糊其辞的诺言已不能阻止革命。
3月13日,下奥地利议会开幕。它是贵族的等级会议,是奥地利唯一的代议机构。人民群众把它看作向宫廷表达人民要求的传声筒。当天清晨,议会大厦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人群,高呼“自由!宪法!打倒政府!”的口号。上午9时,大学生列队向议会大厦进发,给人民群众的斗争增添了巨大的力量。大学生的请愿书表达了人民对梅特涅政府的公开抗议。他们还宣布,必要时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要求。人民群众派了自由派著名活动家费什戈夫为首的代表团进入议会大厦,强迫等级议会代表停止讨论,和人民一道到皇宫去,为从根本上改变现存制度而联合行动。但是等级议会代表仅仅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和议会代表名额,毫无触动皇帝的愿望。
在议会大厦前面,自由派和大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号召全奥地利人不分阶级,不分民族,团结起来,为推翻梅特涅政府、为自由而斗争。
帝国政府决定采取镇压措施,把一天以前派往意大利镇压的部队调回。下午1时,部队出现在维也纳市内。消息传到维也纳郊区各工厂,工人中响起“到市里去支援大学生”的呼声,他们攻破了一些按政府的命令而关闭的城门,纷纷向市区汇合。大学生已在市区一些地方与军警展开搏斗。维也纳内城的街巷,构筑了许多街垒。皇宫所在的区、维也纳城的西部和西南部街垒最多。政府军处处被打退。
下午5时,维也纳街头的武装冲突暂时止息。不久,要求梅特涅辞职的代表团进入宫廷。6时半,梅特涅来到宫廷,要求代表们立即停止“混乱状态”。代表团的领导人舍尔采尔回答说:“这不是混乱状态, 这是革命, 是各阶层都参加了的革命!”接踵而来的代表团一致要求梅特涅辞职, 并宣称: 如果到晚上9点还没有明确回答, 人民就发动总起义。宫廷被迫免去梅特涅帝国首相的职务。煊赫一时的梅特涅于14日深夜乔装逃出维也纳, 流亡到英国。
奥地利政府答应取消书报检查,被迫同意武装市民和大学生。3月14日, 国民自卫军的建立使资产阶级掌握了武器, 获得了力量和权势。4千名大学生也武装起来, 他们的装备优良, 训练也比国民自卫军好,成为革命武装的核心。他们保持介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中间立场。3月15日, 斐迪南一世被迫宣布召开国民议会, 制定宪法。
3月17日, 奥地利新政府组成。但是新政府还是由梅特涅统治时期的那些活动家盘踞着。新内阁的第一任首相是考洛夫拉特伯爵, 他不同于梅特涅之处与其说在于政治信仰, 不如说在于他没有才干和昏庸无能。继他之后于4月初组成的菲克尔蒙伯爵内


维也纳三月革命

阁也同样无所作为。5月3日继任的毕莱斯道夫内阁,吸收了几个资产阶级自由派来“粉饰门面”。内阁的频繁更迭没有减轻奥地利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为了对付继续增长的革命运动,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4月25日,公布了奥地利帝国新宪法。新宪法把行政权、武装力量统率权和绝对否决权交给了皇帝;规定了议会选举的财产资格和定居年限;确立了议会的两院制,规定取消农民义务时必须向地主缴纳补偿金。5月11日,政府颁布了选举法,确定上议院由200人组成,其中50名由皇帝任命,150名由纳高额税金的人通过两级选举制选出。这是对大资产阶级的让步。下议院由383人组成,选举也是两级制的,平均5万居民选举1人。工人、短工、职员以及享受社会救济的人员等均被剥夺了选举权。这样的宪法和选举法的公布,引起了奥地利人民广泛的不满。

反革命势力的进攻


三月革命后,受到革命冲击而削弱了的奥地利反革命势力,在重新集结力量,等待时机,以求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从三月革命开始,维也纳存在着两种武装力量,一种是集中到首都驻防的政府军,另一种是与之对立的革命军,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国民自卫军的各支部队和大学生军团。5月10日,革命军的各支队伍派代表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中央政治委员会,成员达到200人,其中有自由派费什戈夫、激进派霍尔特马克、大学生军团成员维尔涅尔等人。中央政治委员会是一个庞杂的集体,其右翼主张保存4月25日宪法,左翼要求宪法民主化。由于左派逐渐占居优势,中央政治委员会成为反对反动宪法和选举法的重要机构。奥地利政府决定先拿它来开刀。
5月14日, 政府发布了解散中央政治委员会的通令, 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对。5月15日清晨, 中央政治委员会派出几个代表团, 要求政府撤销该通令, 并把军队调出维也纳, 由国民自卫军维护社会秩序。政府的答复是: 动员军队, 准备镇压。
维也纳人民准备以武装来捍卫革命。大学生举行集会向工人求援。工人们用各种工具武装起来, 迅速赶到维也纳市中心。傍晚, 开始了大规模示威游行, 人民群众向皇宫霍夫堡宫进发。政府军守卫在连接皇宫广场的各区段。近2千名手执斧头、铁铣、铁棒等工具的工人已经到达市中心。有些地方构筑了街垒。
街垒的构筑使政府意识到形势的危险。起初让中央政治委员会代表团等了7个小时的政府, 急忙在晚上10时召开部长会议,发布了撤销解散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命令。政府还被迫宣布同意群众的下列要求: 以一院制代替两院制, 取消选举资格限制和实行民主选举。
在5月15日革命事件中, 民主派和人民取得了胜利。反动阵营出现惊慌。人民群众准备为推翻君主制度而斗争。但是, 中央政治委员会的一些领导人害怕群众运动的发展, 通过了自行解散的决议。反革命势力则利用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动摇, 伺机反扑。5月17日, 斐迪南一世及其亲信、随从逃出维也纳, 19日到了落后的教区提罗尔的首府因斯布鲁克。那儿很快成了反革命阴谋的中心。
皇帝和宫廷亲信的出逃在维也纳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忠于皇室的人感到愤慨和侮辱; 陶醉在前几天胜利之中的维也纳人民清醒了, 意识到这是反革命势力的宣战; 资产阶级感到恐慌, 觉得失去了皇帝的“保护”, 那些靠宫廷和贵族订货的维也纳工商业者还遭受了经济损失。
5月26日, 政府下令解散大学生军团, 让它与国民自卫军合并, 凡不愿参加国民自卫军的大学生均须在24小时内交出武器。政府调动了军队要用武力执行这一命令。大学生的革命立场比资产阶级自由派坚定。
被激怒的大学生和工人联合在一起,准备进行新的战斗。5月26日,当政府军在霍夫堡宫前,在一些广场上摆开阵势的时候,工人和国民自卫军战士也迅速布满了首都的街道和广场。许多地方出现了街垒,有的街垒上空飘扬着德国、匈牙利、捷克的旗帜,象征着各民族的团结。维也纳大学的周围筑起了10道石头壁垒。在郊区通往市中心的各城门处,都发生了工人与政府军的冲突。有的地方工人把政府军赶走了,约有5千多工人冲进了市中心。政府在维也纳的军队不到1万人。由于各地风潮汹涌,它无法再增调军队进首都。政府又一次被迫退让,取消了解散大学生军团的命令。
五月战斗以后,政府中挑起5月26日事变的肇事者被逮捕,12门大炮交给了国民自卫军和大学生军团。政府被迫把行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新建立的、以费什戈夫为首的社会安全委员会,并宣布立法权属于未来的帝国议会。
6月19日至21日,举行了帝国议会的选举。选举是由社会安全委员会建立的选举委员会领导的。选出的议会代表共383名。其中贵族42人,农民97人,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占绝大多数。
帝国议会于7月22日在维也纳开幕。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奥地利的国家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奥地利成为各民族平等的自由国家,还是成为某些民族(奥地利人、匈牙利人和波兰人)统治其他民族的国家。一接触到这些问题,好象撞在暗礁上一样,一切达成协议的努力都粉碎了。而与民族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法律,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总还是能够通过,如关于资产阶级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被通过了。议会对农民问题争论十分激烈,为讨论此问题议会召开了38次会议。最后决定,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凡由于农民的个人依附和地主的法定权利而应尽的义务,在取消时是无偿的; 而所有其余的义务, 如租税、徭役等, 在取消时是有偿的。关于赎金, 法律规定由国家负担1/3, 农民负担1/3, 地主放弃其余的1/3。议会通过法律后, 政府声明农民解放须要由皇帝明令批准, 议会表示同意。皇帝在9月7日批准了废除农民封建义务的法律。农民被告知, 他们的解放是皇帝的恩典, 至于赎金问题, 责任在议会身上。由于皇帝玩弄了这样的手法, 使农民在革命的紧要关头, 即10月间没有奋起捍卫维也纳, 但是, 农民解放毕竟是奥地利革命的重大成果。
奥地利资产阶级自由派取得政权后, 对革命表现出明显的动摇。在3月13日、5月15日、5月26日宫廷连续遭到3次失败之后, 他们以为皇党已不再是个可怕的敌人了, 因此对革命愈来愈冷漠而要求秩序。7月间帝国议会的召开被当作革命时代的终结而受到热烈欢迎。8月12日斐迪南一世回到维也纳也受到同样的欢迎。
奥皇利用了革命阵营中的分裂, 于8月19日检阅了资产阶级的武装力量国民自卫军, 表示“关怀”, 以便在未来的反革命活动中利用它为自己服务。
三月革命发生以来, 工人和手工业者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奥地利的金融状况不断恶化, 纸币一再贬值。工人大量失业, 政府不得不雇用他们在土木建筑等公共工程中做工。但是工人的工资很低, 经常被尅扣。在6月, 工人的不满几乎酿成一次公开的斗争。8月终于发生了流血冲突。8月19日, 劳动部长什瓦采尔颁布了降低土建工人工资的通令。8月21日,工人派出代表团, 要求撤销这一决定。工人们, 其中多半是妇女,拿着旗帜, 前往市中心, 遭到了国民自卫军骑兵队的马刀砍杀, 许多人受伤。8月23日, 又有8千工人参加了示威游行。这是一次特殊的送葬形式的游行。群众抬着担架, 上面躺着一个象征劳动部长什瓦采尔的草人,他因削减工人工资、吞食钱币而噎死了。国民自卫军以齐射的枪声对付赤手空拳的示威者。镇压行动延续了4小时,工人伤亡达300多人。在八月流血冲突中,由于资产阶级的叛变,小资产阶级的观望,大学生军团的“中立”,工人的斗争很快被镇压下去。反革命势力的进攻终于得势。
8月24日,政府发布命令,国民自卫军听从内政部长的指挥。社会安全委员会在八月流血冲突中无所作为,于8月23日宣布自动解散。

维也纳十月起义


八月流血事件进一步影响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奥地利的大资产阶级更加靠拢贵族。不久,国民自卫军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护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黑黄队”,另一部分是维护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利益的国民自卫军。
在议会中,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与大资产阶级、贵族的斗争,主要反映在叶拉契奇入侵匈牙利的问题上。匈牙利经过三月革命,组成了一个独立政府,在政府中起主要作用的科苏特是匈牙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一方面维护匈牙利在奥地利帝国内的自治,另一方面却不承认自己境内斯拉夫人的平等地位。4月间,克罗地亚居民要求脱离匈牙利而独立,被匈牙利政府拒绝。克罗地亚人叶拉契奇男爵被奥地利政府任命为克罗地亚总督,他宣称脱离布达佩斯,并奉奥地利皇帝之命,带领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军队去进攻革命的匈牙利。从9月11日起,匈牙利同克罗地亚处于战争状态。在奥地利帝国议会上,民主派反对叶拉契奇对匈牙利的入侵,但由贵族、大资产阶级操纵的议会却支持他对匈牙利的入侵。9月底,叶拉契奇军被匈牙利军击溃,退向奥地利边境,希望从奥地利得到增援部队。10月3日,奥皇发布敕令,宣布解散匈牙利议会, 任命叶拉契奇为皇帝在匈牙利的全权代表。奥地利国防部开始组织力量, 准备给叶拉契奇派出援军。
维也纳人民为反对奥皇入侵匈牙利, 支援匈牙利革命, 立即掀起暴动。10月6日晨, 工人、大学生和部分国民自卫军, 包围了车站, 以阻止支援叶拉契奇的掷弹兵出发。政府军奉命向赤手空拳的群众射击, 但人民群众顽强战斗, 夺取了大炮, 对准政府军射击。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 下令开火的指挥官被击毙, 政府军溃败。在市中心的斯梯芬广场也发生了战斗。国民自卫军的黑黄队企图阻截革命群众夺取斯梯芬教堂, 以防他们利用敲响钟声号召总起义。但是群众击退了黑黄队, 夺得了教堂。6日下午,斗争结局已定, 维也纳又一次掌握在人民手中。命令开战的国防大臣拉多尔, 被愤怒的群众拖到大街上, 吊死在国防部大厦前的路灯杆上。起义人民肃清了城市中的政府军。
为了巩固胜利, 起义人民决心夺取武器库, 武装自己。6日整个晚上, 进行了争夺武器库的激烈战斗。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 起义者使用了4门大炮。经过3个小时的炮击, 武器库被打开了缺口, 政府守卫部队被迫投降。10月7日晨, 人民掌握了武器库, 获得了5万支步枪、大量弹药和其他武器。
10月6日起义的胜利, 使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了维也纳的政权。10月7日, 斐迪南一世再次逃离维也纳, 到了摩拉维亚的奥尔木茨。政府大臣和宫廷显要也先后到达那里, 调集反革命力量, 准备反扑。
奥皇命令叶拉契奇留下部分军队阻击匈牙利军队, 而将其大部队向维也纳集中。镇压布拉格六月起义的刽子手文迪施格雷茨的军队也向维也纳集中。奥埃什贝格率领的国民自卫军黑黄队迅速撤离维也纳市区。这3方面的军队共约7万人,占领了维也纳郊区的战略要地, 形成对维也纳的包围圈。
在反革命力量集结的同时, 维也纳的工人、手工业者、大学生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也积极组织革命力量,构筑防御工事,保卫革命。积极参加维也纳保卫战的有大学生军团战士、国民自卫军和主要由工人、帮工组成的营队。武装力量的总司令是奥地利民主主义者、国民自卫军军官、诗人梅森豪塞尔,副司令是波兰革命家贝姆。组织外省农民建立自卫军的建议被议会否决。外省对维也纳的支援极其有限。匈牙利对维也纳的支援则为时太迟,援军于10月28日才来,有利时机已经丧失。
10月22日,文迪施格雷茨发出最后通牒:维也纳必须在48小时内投降,解散一切民主组织,交出民主派的活动家及处死国防大臣拉多尔的“罪犯”。没有等到维也纳答复,文迪施格雷茨军队于23日午后便开始炮击。维也纳的防御战,在波兰军官贝姆的指挥下,组织得很好。在23和24日的战斗中,文迪施格雷茨军队未能前进一步。25日炮击更加猛烈,后半夜,政府军占领了第一道防线的某些阵地。26日,维也纳的捍卫者多次转入反攻,几乎把敌军从各占领据点打退。27日,文迪施格雷茨为了重新部署军队和调来新式大炮,军事行动停止了一天。28日,又开始了新的进攻。
维也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大火到处燃烧着;水源、面包、牛奶和其他食物缺乏;有一些防线已被政府军突破。但是革命人民坚守着战斗岗位,同装备优良、数倍于己的政府军决一死战。28日下午2时,政府军向星星街垒发起进攻。这里集中了起义军的主力。星星街垒是维也纳人民用石头砌成的宏大街垒,周围有极深的堑壕,堡垒上筑有6个炮眼,可以向四面八方射击。在它旁边,还有一系列防御工事,造成对政府军的严重威胁。星星街垒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政府军用大炮轰击,随后有3倍于街垒保卫者的士兵发起冲锋。街垒保卫者沉着应战,英勇还击,终因寡不敌众,街垒失守。接着整个利奥波德区也被占领。
28日晚,起义领导人会议决定,派遣代表团,与文迪施格雷茨谈判投降条件。这一决定是违背绝大多数战士意志的。29日的谈判没有达成协议。文迪施格雷茨只答应对军队加以约束, 但要求无条件投降。30日, 又派出了投降代表团, 在文迪施格雷茨营中签署了让城文件。
11月1日, 革命的维也纳陷落, 标志着1848年奥地利革命的失败。
1848年奥地利革命失败的基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哈布斯堡帝国境内各地区之间的阶级、民族矛盾被奥地利反革命势力利用, 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维也纳十月起义失败后, 除农民从革命中得到点利益外, 奥地利三月革命的成果均被取消。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代表组成了新政府。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帝国议会被迁到摩拉维亚的偏僻小城克洛麦尔日, 这时, 它完全成了帝国政府的忠实奴仆。12月2日,皇帝斐迪南一世退位, 他的年仅18岁的侄子弗兰西斯·约瑟夫一世(1848—1916年)即位。新皇帝对维也纳人民不曾承担过任何诺言, 因此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奥地利恢复旧秩序。
1849年3月4日, 新政府颁布了新宪法的基本原则: 奥地利帝国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议会为两院制; 皇帝对议会决议有否决权等等。3月7日, 奥地利帝国议会被解散。封建专制制度在奥地利全面复辟, 七零八落的多民族国家得以苟延残喘。伦巴底、威尼斯、匈牙利和捷克又作为奥地利的王家领地被置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从匈牙利分离出来的克罗地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也变成了奥地利的王家领地而受奥地利直接统治。

① 下奥地利指今奥地利共和国的东北部地区,首府是维也纳。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4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7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