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20世纪初西方先锋派文学的兴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24 评论:0

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突飞猛进,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已经基本普及,西方进入了全面工业现代化时期。现代大都市,机器生产,速度和竞争,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同时,随着资本垄断的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日趋尖锐,整个社会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隐蔽着巨大的动荡。一方面,发达的工业和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富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又引起非人化①的后果,切断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们既有模糊的憧憬,同时又感到一片混乱。于是,艺术家感到正出现某种新的、和过去截然不同的东西。这种意识强烈而真诚,但抽象而朦胧。他们想到立新的艺术,面对未来,探索未知;企图用它来反映新的现实和以此为基础的新的价值观念,积极展示人在新形势下的意识。结果,一批艺术家和作家,反对既定的制度和传统,积极创造花样翻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采用曾经受到忽视和常遭禁锢的题材,强调独立的个性,向约定的文化标准和虔诚的态度挑战。他们的行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追随者日益增多,新形式不断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发展成一次文化运动。由于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探索和创新,勇敢地向旧文化冲击,具有“打先锋”的意思,所以他们被统称为“先锋派”。
“先锋”(Avant-Garde)源出法语里一个军事用语,意思是“前卫”或“先锋队”,从19世纪末开始被用来指艺术领域里的创新和实验,常常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先锋”在艺术里的含义指艺术形式的变化及艺术家脱离既定艺术趣味的努力。因此用“先锋派”来概括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文化运动,重点也在指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
“先锋派”最早出现在法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 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它的主要精神源于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家的反经院观点,与诗歌中的象征主义也有密切关系。先锋派的艺术家和作家一般都形成一个松散的集体,在各种艺术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他们常常在艺术之外的科学或政治运动中寻找激情;而他们的努力又常常围绕着同情他们的某种出版物或某个艺术画廊表现出来。
先锋派运动波及到文学、绘画、建筑、音乐、电影等各个文化领域,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它主要包括20世纪绘画中的野兽主义①、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漩涡画派②;文学中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存在主义;以及现代派建筑、表现主义音乐和现代派的电影。
西方许多人认为先锋派与现代派是同义语。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们都否定传统,主张创新,对社会现实表现出不满和怨诉。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总的来看,现代派怨诉的出发点是绝望悲观,而先锋派则从希望出发进行探索。这种希望尽管朦胧晦涩,但一般都围绕着人类主体进行。
先锋派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文学流派: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先锋派文学早期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并波及到法国、英国、波兰、德国等地。未来主义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剧作家马里内蒂(1876—1944),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翌年,他又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原则。1913年,他参与创办未来主义刊物《莱采巴》,并前往俄国旅行,宣传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在尼采、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它反对旧的传统文化,追求文学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未来主义者认为,未来主义应该勇于探索未来,歌颂新出现的一切事物。他们歌颂现代化都市,歌颂现代的机器文明,歌颂“速度之美”,也歌颂暴力和战争。在他们看来,战争、暴力、乃至恐怖,都是为摧毁旧传统,创立新未来所必须的,因而都应该赞美。未来主义者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认为人类以往的文学艺术和现在的文化都已腐朽、僵化,无法反映当今飞跃发展的时代,因而提出摒弃全部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摧毁一切学术机构。他们在探索现代生活本质的旗帜下,排斥爱情、幸福、美德这些传统的主题,把脱离人类社会的抽象的因素,例如速度和力量等,看作是美的准绳。
在艺术形式上,未来主义者提倡以自由不羁的字句为基础的诗歌,随心所欲地表达运动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他们强调直觉,主张用一系列的类比、感应、零乱的想象来排斥理性和逻辑,表现作者朦胧的感受和不可理解的事物,表现病态、梦境、黑暗乃至死亡。有些未来主义者甚至要求取消语言规范,取消形容词、副词和标点符号,而仅仅借助于奇特的文字游戏,词语的字体变化,各种图案的剪贴、组合、模拟自然界杂乱的声音,甚至使用枯燥的数字符号、乐谱,来赋予字句以他们想象的意义。例如马里内蒂的许多诗歌和散文,便以违背语言规范的字句,以至杂乱的模拟音响,来表达未来的“新人”力图冲破现实牢笼时的焦躁不安的病态情绪;而他的小说《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则把未来人描写得仿佛机器,具有万能的本领,但没有心灵,极端残忍,以此来表现他对科学技术所引起的非人倾向的朦胧感受。
未来主义从文学开始,很快蔓延到绘画、戏剧、音乐、电影、建筑等各个文化领域。1910年2月11日,画家博乔尼、巴拉等发表《未来主义绘画宣言》,提出绘画要表现“运动感”。1915年,马里内蒂、塞蒂梅利,科拉等发表《未来主义戏剧宣言》,宣称以前的戏剧是迂腐静止的心理分析戏剧,已经失去生命力,要求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情节里,表现从无意识和纯想象中所能发现的一切。未来主义者一方面承认艺术是认识和反映生活的一种手段,作了种种大胆新奇的实验,在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由于未来主义者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过分夸大某些方面的特征和某些表现方法,所以又常常走到脱离实际的荒谬地步。
未来主义后来出现了分裂。以马里内蒂为首的未来主义右翼在政治上发生蜕变,迎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和竞争,支持侵略战争,最后投靠了墨索里尼。但它的另外一些成员,如帕拉泽斯基等,则反对马里内蒂的政治主张;他们坚持从探索艺术革新的目的出发,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寻求对新的现实用新的方法作新的反映。还有一些成员在向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传统提出挑战的同时,力图把未来主义文学艺术传播到社会下层。
未来主义诞生后不久便在欧洲传播开来。在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响应未来主义,1913年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反传统》。他还通过介绍新出现的立体派绘画提出“立体未来主义”,并写出将诗句分散排列成奇异图象的“立体诗”,例如诗集《美好的文字》中的《窗》和《英俊警察》等试验性作品。他的诗既表达知识阶层对旧世界的厌倦、苦闷,又表达对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赞美和追求。他的构成图象的“立体诗”对马雅柯夫斯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未来主义在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相当活跃。1911年,作家谢维里亚宁发表了《自我未来主义序幕》(称自我未来主义)。1912年,诗人马雅柯夫斯基与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了俄国未来主义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宣称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等从现代轮船上丢下水去。他们不满现存秩序,否定文化遗产,在写作上排斥现有语言,杜撰新词,并竭力标榜自己。马雅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对资产阶级的爱情、艺术、制度和宗教表示愤怒和抗议,号召进行反抗,预言革命即将到来,可以说是未来主义的一个范例。
未来主义虽然在英国、法国、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但远不如在意大利和俄国那样明显。随着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希望逐渐幻灭,未来主义的进取精神受到挫折,整个运动也终于瓦解。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在本世纪初兴起,20、30年代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北欧和美国,它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在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文化领域里得到重大发展。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是法国画家埃尔韦一组油画的总称,用以区别注重外在客观事物描绘的印象主义。1911年,德国《风暴》杂志刊载希勒尔的一篇文章,首先借用这个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以后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采用。
1905至1906年,德国一群青年画家在德累斯顿组成第一个表现主义团体“桥社”。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都市文明,要求自由意识,但他们在工业化社会中找不到代替都市文明的东西,于是转向在精神上寻求解脱。表现主义绘画或者表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怒和反抗,揭露金钱和物质的奴役,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和大工业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或者表现没有受到工业化社会侵害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他们用强烈的色彩作为表现手段,画面画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色彩本身传达画家的思想感情。1911年慕尼黑出现了第二个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社,进一步推动了表现主义的发展。
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始终不是一个统一协调的运动。但表现主义者具有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不满现状,要求改革,不满足对客观事物的描摹,要求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不满足对人的行为和人的环境的描绘,要求揭示人们的灵魂;不满足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要求展示永恒的品质。他们深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亦即表现艺术家“自己”。
表现主义1911年以后传入文学界,到20年代获得了巨大发展,在诗歌、小说、特别是戏剧领域里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是:对资本主义现实有着盲目的反抗情绪,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认为只有主观才是真实的;他们标榜艺术无目的;认为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艺术的任务在于将个人的品质凭自己的“灵魂”主观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按照客观世界的实际去描述。他们强调主观的感觉和激情,要求揭示人的灵魂,即人的内心世界和无意识。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只是某种精神品质或思想观念的象征。作品的情节变化突兀,形体和色彩过分夸张,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和潜台词的手法。
表现主义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暴露都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或者对人性的赞扬。它不注重细节描写,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冲动。表现主义初期的抒情诗形式自由,不受句法约束,往往以音响引起联想;但后来走向极端,出现了没有思想内容,只有音响、节奏的纯形式主义的“绝对诗”。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寂寞者的秋天》、《童年》,德国诗人海姆的《新的日子》、《城市之神》、《柏林》,以及奥地利诗人韦尔弗的诗集《世界之友》等,都是有代表性的表现主义诗作。
在小说领域里,表现主义常常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联系在一起。他们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的变形和歪曲。卡夫卡把荒诞无稽的情节与绝对真实的细节描写相结合,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反映出时代的某些隐伏的危机。例如他的小说《变形记》写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去职业,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审判》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又反映了真实。《城堡》写主人公K踏雪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就在眼前,但历尽艰辛却始终不能进入。这些作品通过奇特的构思,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和非人化的精神危机。
乔伊斯与卡夫卡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他刻意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来描绘他的经历和客观世界。他认为内心独白可以表现意识的任何一个领域,包括梦境和无意识。他以意识作为描写的“银幕”,以内心独白作为表现意识的方法,写出了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尤利西斯》和《为菲尼根守灵》。《尤利西斯》写都柏林3个居民在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夜间2点40分将近19个小时内的经历,把3个人物的活动细节构成一幅交叉的、万花筒式的图画。《为菲尼根守灵》写老菲尼根垂危时的一场恶梦:他看到爱尔兰和全世界的历史从他的头脑中流过去。这两部作品以逼真的细节,变幻不定的象征意义,梦的语言和独到的混成词,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和腐朽。
表现主义戏剧的主要特点是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鬼魂与活人常常同时出现;人物没有鲜明的个性,只是共性的抽象和概念的象征。这个戏剧流派的先驱是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他的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以独白的形式描写人与命运、异性、教会以及与自己的搏斗,为表现主义戏剧奠定了基本格局。此后重要的剧作有德国托勒尔的《群众与人》,凯泽的《珊瑚》、《煤气厂》;捷克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美国奥尼尔的《琼斯皇帝》、《毛猿》,等等。这些戏剧一般都大量运用象征手法, 以感官直觉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在语言上往往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其他非语言的手段,如灯光、音乐、舞剧、哑剧、假面等来补充和加强语言的效果。例如奥尼尔的《琼斯皇帝》,写一个岛上的黑人首领琼斯背叛了自己的种族,遭到黑人群众的反对,企图穿过一座森林逃走,结果被追捕者杀死。这个剧本不分幕,只分场,许多场面只是描写琼斯一个人在森林里的活动,他的紧张心情,恐惧的心理,精神恍惚的潜意识活动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种种幻象。剧中用不断加快的鼓声一步步催逼琼斯在艰难的处境中走向死亡,加强语言的戏剧效果;在演出时运用复杂的布景、灯光以及奇异的服装道具,加强对主题的表现。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
表现主义戏剧抨击和暴露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模糊地憧憬美好的未来,表现出一种在绝望中奋起的乐观情绪,但充满了盲目性。表现主义戏剧作为一个运动,在20年代中后期逐渐衰落,但它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成果却仍被继续运用。尤其通过杰出的剧作家和导演皮斯卡托尔、耶斯纳、布莱希特等人的努力,使表现主义戏剧对60年代兴起的荒诞派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
表现主义还波及到音乐和电影领域。表现主义音乐从根本上否定旋律,它以紊乱的旋律线、强烈的不和谐弦和无调性音价,来达到歪曲现实世界、强调自我感受、自我专注的目的,表现主义电影主要表现在画面、音乐、音响等非词语传播方式上,如特写镜头、主观镜头和蒙太奇及与之相关的音乐,其目的在于深化人物的心理,并加强反理性主义的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艺术家们痛定思痛,发现原来的激情和理想终于幻灭,于是表现主义运动也趋于结束。这一运动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它的反叛精神和创新探索都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表现主义暴露和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虽然提不出解决的办法,但却能引人震惊,发人思考。当然它的致命弱点是它的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Dadaisme)的首倡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1916年,查拉在瑞士苏黎世与一些青年诗人组成文艺小组,他们翻开一本字典,信手指去,正好指到“Dada”这个字, 于是就用它命名。“Dada”本是初学说话者的儿语, 意思指“马”,用作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达达主义的宗旨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和常规,也反对被认为有意义的文学艺术,包括达达主义在内。它主张用梦呓般的混乱语言和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因此否定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规律,否定任何文艺批评,对理性、科学、逻辑、宗教、政治、家庭、道德等既定的制度和价值观念统统采取否定的态度。
达达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酝酿和爆发,动摇了人们对西方文明和文化基础的信心。青年人仇视产生这场战争的社会制度和精神世界。他们要否定它,但又不知道用什么来替代。他们所意识到的,就是必须将旧世界破坏,新的世界才能产生。这种苦闷彷徨和追求,便是达达主义的根本意义。
达达主义者的目的在于设法证明在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只是诗歌的偶然寄托,是诗歌这种自然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没有合适的形容词只好叫它“达达”。达达主义的指导原则是破坏一切。正如德国文学理论家瓦尔特·本亚明所说:先锋派艺术家,特别是达达主义者,试图用绘画手段来创造电影般的效果。“达达主义者并不重视他们作品的交流价值, 而是更多地注意它们对沉思的无用性……他们的诗是一种‘文字色拉’(word Salad),包括猥亵用语和各种可以想象的语言垃圾。他们的绘画也是一样,他们在画上堆积扣子和票券。他们期望和得到的是对他们创作视感的一种无情的破坏,而他们把这种破坏称作是以真正的生产方式进行的再生产。”这里, 预感的破坏并非指再生产技巧的变化,而是指艺术创作者的目的。整个艺术特征的变化不再是技巧创新的结果,而是一代艺术家有意识的活动所传递的结果。它的价值在于为后继的事物扫清道路。
达达主义没有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杰出成功的创作。它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年。但它的出现却成了超现实主义的先声,或者说超现实主义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1919年,勃勒东、阿拉贡和苏波3位年轻诗人在巴黎创办了《文学》杂志;“文学”之名是反语,指与一般文学相反的“文学”。1919年年底查拉到巴黎以后,《文学》杂志立即变成了达达主义的喉舌。但1920年勃勒东和苏波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发表以后,人们很快就离开了达达主义。1921年,巴黎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1924年,勃勒东发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正式成立超现实主义小组,达达主义基本上瓦解。
超现实主义兴起于法国,波及到欧美其他国家。其内容不仅限于文学,而且还涉及到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也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已暴露无遗。资产阶级对自身的危机已经不能再遮遮掩掩,它已经没有能力掩饰危机,因而不得不对此作出说明,甚至进行辩解。而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宣扬生活的荒诞、任何社会制度根本上的不完善和人的本性里的原始罪恶……于是资产阶级哲学又重新注意起广泛的世界观问题,极力建立某种万能的理论。结果,直觉主义、唯我主义和神秘主义开始兴盛起来。许多作家感到,社会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在痛悼行将消失的事物的同时,对那个不符合他们愿望的制度进行强烈的反抗。
勃勒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里否定现实主义与传统小说,明确提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定义。他指出超现实主义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和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超现实主义主张打破所有这一切,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力求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来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或道德方面的后果,而只将这种思维记录下来。为了达到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它强调无意识和潜意识,强调梦幻和想象,提倡事物的偶然巧合。它认为清醒的、理智的、符合逻辑的思维活动是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毒化的精神,是不纯的精神。只有无意识、潜意识、睡眠状态或偶合情况下的思维活动才是未受外界干扰的纯精神。超现实主义是纯粹的心理无意识主义。它提出诗人要听从无意识的召唤,要写梦境,写事物的巧合,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创作方法“自动写作法”——根据“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写作,把梦幻和一刹那间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超现实主义者根据《超现实主义宣言》的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在咖啡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寻找、收集人们思维的原始状态,并以此为根据进行写作。阿拉贡早期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圣洁的礼拜四》,很可以说明超现实主义的一些特点:
市街,郊野,我跑遍了吗?明镜一路追赶我拐向另外的水潭。
绿荫大道呵!昔日我观赏,眼帘也垂不下,可是今朝,太阳已不象红绣球花。
那马车扮作象征性彩轿:该载上花神和那位嘴唇苍白的少女。一片不显眼的草坪,流星可是太强:团团楼台该有锦旗招展!天下的恋女必将凭窗守望。迎奉我吗?可认错人了。
光明渗透我身心。明镜和交臂而去的女人于我何求?谎言还是笑话?那都不是我血液的本色。
阳春三月的柏油路上, 白雪莲啊!我的心谁都明白。
我羞惭,呵,不胜羞惭。


(《欢乐之火》)①


这首诗逻辑混乱,变化突兀,几乎完全依据无意识的活动而写成。
超现实主义在绘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用几何形状和鲜明色彩组合而产生透视幻觉,或者说画面的色、线、形、结构等由透视幻觉而产生。例如毕加索1922年画的《海滩上奔跑的妇女》,人物的头、躯体、四肢忽大忽小,忽远忽近,不符合透视规律,但突出了海洋的宽广和妇女的飞奔动态,这样就使孤立的透视变成了有力的方法。
随着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进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精神解放可以单独进行还是必须先消灭资产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围绕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超现实主义运动开始出现分裂。以皮埃尔·纳维尔为代表的一方主张先投身革命,认为运动要为革命服务。勃勒东则认为运动本身便包含革命,因此运动要保持绝对独立,不接受任何外界的监督。1928年,纳维尔离开了超现实主义运动。1930年,勃勒东发表了第二个《超现实主义宣言》,重申了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 以及对既定制度的破坏。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超现实主义运动原有的裂痕进一步扩大了。阿拉贡、艾吕雅先后离开超现实主义运动参加了法国共产党。佩雷去西班牙参加战斗。克勒韦尔自杀。几乎只剩下勃勒东一人还在坚持运动的宗旨。于是运动转入低潮,但并未完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勃勒东在美国和马塞尔·杜尚一起鼓吹超现实主义, 主编《3V》月刊。1946年勃勒东回国后继续宣传超现实主义。他创办杂志,发表演讲,进行创作,并多次举办国际超现实主义作品展览。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除达达主义影响之外,它还接受了象征派关于想象的力量和探索幻觉世界的主张的影响。 由于提倡“自动写作”(亦称“无意识写作”), 主张不受理性或美学、道德准则的制约,认为只有“下意识”的领域和梦幻、本能才是文艺描写的对象,所以超现实主义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给人以荒谬混乱、艰涩难懂的印象。超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青年一代在探索中彷徨不安,痛苦郁闷的狂乱心理。他们看不见个人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出路,企图在对艺术的崇拜中寻求解脱,把艺术看作摆脱资产阶级世界污秽的避难所。超现实主义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次文学运动,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作为一种美学观点,其影响却相当深远。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超现实主义,便是超现实主义直接影响的结果。
尽管先锋派当中不同文学流派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先锋派艺术家通过各种方式和实物世界种种可感知的现象发生关系。他们或是描绘物质的东西粗暴地侵入理想的精神领域,或者借助不可思议和奇异的东西来分解日常生活现象,或者用把现实因素颠倒错乱的办法来建立一种幻想性的完整统一。他们在所有这些场合里都企图达到同一种效果:感觉到存在事物的无法理解的敌对,感觉到可怕的不稳定和冷酷;个人失去了个性;人被物压倒,沉没在物的中间,乃至完全消失或变成物的一个部分。
先锋派的根源可以说是一种无政府主义意识,它感到资本主义解体而又沾染了解体过程中析出的腐败之物,因此它几乎对一切都采取否定态度。所以在某些方面它对资本主义的反对是真实的——它面对难以理解的世界,在绝望中准备摒弃一切。它的激进态度确实对资产阶级是一种威胁,一种挑战,而这也是它为什么被称作先锋派的一个原因。
先锋派借助敏锐的感受、痛苦的体验和心灵的冲动去对待它身处其中的客观世界。由于它允许体验和感受对内心世界产生作用,所以它根据无意识的作用过程,可以部分地从批判认识的结果来创立新的艺术形式。先锋派艺术家是时代的“感官”,是时代的“地震仪”。他们指出振动、移位和冲击,但却不探究它们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所带来的是个人的悲剧,是内心的悲剧。这内心就象弃置于露天的一架钢琴,琴盖敞开,风沙雨雪,孩子醉鬼,都可以随意敲打琴键;于是钢琴一声声呜咽,汇成一片裂人心肺的沉重的嘈杂声。这也就是它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响。先锋派的创作过程便是创造某种和现实相当的内心状态。它不是真正对世界冷眼相观,它本身就再现了世界。
总之,先锋派是资本主义进入全面工业现代化时期的特殊产物。它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具有先锋冲击的作用,它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方法;但它是在绝望痛苦中的带着盲目希望的冲击,因而在艺术创新时又常常走向极端。大多数先锋派作品都有两重性: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某些阴暗面和矛盾,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另一方面又往往从个人反抗的角度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提出虚无主义的解决方法。先锋派既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扭曲脱节的情况和由此而产生的反常心理,同时又把矛盾抽象化为人的存在问题和人性的问题。因此,对先锋派的评价历来有许多争论,但作为一次文化运动,它对西方人心理意识和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① 由于技术发展和大工业生产,人类的选择受到严格限制,人不能完全作为独立自治的个人发挥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被动的、由机器控制的“动物”,这种人类个性的丧失被称作非人化。
① 野兽主义(Fauvism),以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为代表的画派, 其特点是色彩强烈,形式自由,具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和装饰效果。
② 漩涡画派(Vorticism),指英国本世纪初的一次抽象艺术运动,其作品包含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两方面的观念。
① 译诗根据叶汝琏同志译本,原载《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300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7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