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0月5日至16日,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瑞士游览胜地洛加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讨论调整相互关系问题。会上签订了一系列文件,总称《洛加诺公约》,它对欧洲的国际格局发生了一定影响。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法国外长白里安、德国总理路德和外长斯特莱斯曼、比利时外交大臣王德威尔得、意大利驻国际联盟代表夏洛雅、波兰外长斯克钦斯基、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贝奈斯①。会议后期,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与会。《洛加诺公约》于10月16日在会上草签后,12月1日在伦敦举行正式签字仪式。
《洛加诺公约》包括1个议定书和6个附件。议定书宣布,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寻求避免战争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6个附件可分为:
1、关于德国同西邻关系的3个条约:《德法比英意相互保证条约》、《德法仲裁条约》、《德比仲裁条约》;
2、关于德国同东邻关系的两个条约:《德波仲裁条约》、《德捷仲裁条约》;
3、与会各国就《国联盟约》第16条的解释,致德国代表的联合照会。
会议期间还缔结了《法波相互保证条约》和《法捷相互保证条约》。
洛加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安全保证问题。
德法矛盾和安全保证问题
在《凡尔赛和约》缔结后,战胜国同德国的关系仍然相当紧张。在赔偿问题和安全问题上,法德矛盾,尤为突出。
按照《凡尔赛和约》,战胜国已经占领了莱茵河左岸的德国领土。为了向德国勒索赔款和迫使它履行裁减军备的义务,它们任意对德国进行制裁,一再破坏它的领土主权完整,威胁它的安全。1921年3月,战胜国又占领了位于莱茵河右岸的3个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和鲁罗尔特。1923年1月,法、比出兵占领德国工矿要地鲁尔。法国官方人士公然策动莱茵兰脱离德国的分裂运动。1924年12月,协约国宣布延期自莱茵河左岸北区撤出占领军,而按和约规定,本应于1925年1月撤出。凡此种种,都使德国痛感自身的安全没有保障。
当时,法、德军事力量对比悬殊。德国自知无法靠武力来保卫西部领土,对法、比占领鲁尔只好进行“消极抵抗”。但这样做,引起了国内严重的经济混乱。因此,它转而争取在国际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早在1922年底,德国总理古诺就曾建设,德法缔结条约,保证在30年内互不侵犯,并邀英、意、比参加。1923年5月和9月,德国在要求法、比撤出鲁尔的同时,又再次建议,在莱茵兰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条约,互相保证维持领土现状。这些建议,都遭到法国拒绝。1924年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德、法在赔偿问题上的矛盾缓和。安全问题便被提上德国外交日程的首位。
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它深知,德国人口超过法国,工业潜力十分雄厚,一旦德国治愈战败的创伤,就可能起而复仇,索取阿尔萨斯一洛林,重新威胁法国的安全。因此,战后初期,法国从两个方面对德国进行钳制:一曰集体钳制,二曰强力高压。但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集体钳制,表现在3个步骤上。第一,巴黎和会期间,法国分别同英、美缔结了针对德国的防御条约。但因美国变卦,法英条约也连带没有生效。第二,法国先后与比、波、捷、南等中小国家结盟。但因为没有得到英国的保证,这些同盟的作用是有限的。第三,1924年,法国在英国工党政府支持下,曾促使国联第5届大会通过《日内瓦议定书》,规定各签字国有义务进行合作,去“抵抗侵略者”。旋因英国工党政府下台,保守党政府拒签《日内瓦议定书》,其它许多国家随之拒签,使法国大失所望。
强力高压,表现为上述出兵占领德国领土,实行军事制裁等,占领鲁尔,是高压的顶点。但是高压并未迫使德国屈膝,反而激起它的顽抗。占领鲁尔和德国的“消极抵抗”,使法、德两败俱伤。双方都不得不考虑调整政策。1924年,推行对德高压政策的普恩加莱政府下台,继任的埃里欧政府(旧译赫里欧)主张从鲁尔撤出占领军,改善对德关系。1925年就任外长的白里安,坚决主张法、德和解,结束对抗。《日内瓦议定书》被拒绝后,法国舆论普遍认为,必须寻找一个得到英国保证的,能维护法国安全的新办法。
这时,英国在西欧国际关系中处于特殊地位,它的政策,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英国同法国一样,担心德国重新西侵。一些英国军政要人认为,由于军事技术的发展,英国已经不能单靠英吉利海峡的天然屏障而高枕无忧了;英国应把莱茵河看成自己的军事边界,如果德军越过莱茵河进犯法国,就会构成对英国潜在的威胁,因此,保证莱茵兰的现状不受破坏,不但关系到法国的安全,而且关系到英国自身的安全。法、比有人主张同英国结成防德集团,英国不予同意,因为这样做,可能驱使德国进一步同苏联接近。英国驻德大使达贝农(旧译阿贝农)说,必须找到一种办法,“既保证了法国边界的安全,又不致使欧洲面临德国离去的危险”。他警告说,盲目坚持战时盟国反德集团的政策,“会迫使德国与俄国结成密切的联盟”。
另一方面,从眼前看,法国在西欧称王称霸,对德国予取予求,随意制裁,动辄出兵占领德国领土,这也威胁了英国在西欧的地位。对此,英国也是无法容忍的。斯特莱斯曼看出,对英国来说,欧洲大陆上法国霸权的威胁,是“最可恨的事”。达贝农不断把一些德国军政人士的看法转告英国政府:如果听任法国控制比利时,又把洛林的钢同鲁尔的焦炭结合起来,把法国同德国西部的所有矿山、工厂结成一个整体,那么,“英国就必须面对犹如拿破仑时代英国曾与之斗争的那种联合力量”。英国当然不愿看到这种状况的出现,它希望限制法国,保持法德之间的均势。
英国权衡利弊,主张促成法、德和解。达贝农说,“和解的基本条件,是法、德双方的安全,”必须使双方都得到“牢靠的保证”,确保其边界不可侵犯。这对英国将大有好处。首先,德国不侵犯法国边界,英国自己也将得到安全;法国不侵犯德国边界,德国与法国平起平坐,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就会受到打击。其次,要使法、德双方的安全都得到牢靠的保证,就必须由第三者出任保证国,这个保证国,舍英国其谁?这样一来,英国就可以凌驾于法、德两国之上,去左右西欧局势。再次,法、德和解将促成德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西欧列强的联合”,这至少可以削弱德国同苏联的关系。
道威斯计划通过后,英国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活动。1924年底,达贝农向德国外交部长表示,1922年古诺总理建议的中心思想很好,只因当时法国是普恩加莱当政,这个建议遭到拒绝,现在形势变了,可以换个形式,把古诺建议重新提出来。
在英国的推动下,德国采取了行动。
关于德国同西邻关系的条约
1925年1月20日,德国向英国(2月9日又向法国)发出备忘录,提出了一项以古诺建议为基础的关于缔结安全保证公约的方案。备忘录要求“实现德法的友好谅解”。并提出几项具体建议:
1.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首先是英、法、意、德①,缔结一项公约,保证互不进行战争,还可以缔结一项全面的仲裁公约,与该公约结成一个整体;
2.德国也准备同其它所有国家缔结仲裁条约,以和平解决法律的和政治的争端;
3.德国还愿意接受一项保证莱茵地区领土现状的公约。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高度赞扬德国的备忘录,说它提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建议,因为它表明,德国决心放弃用战争手段去修改欧洲国家的边界。他建议法国同英国一道,使德国的建议成为“真正的安全和和平的基础”。
比利时外交大臣欢迎缔结一项公约,以便给西方带来和平;并要求,公约必须由英国提供保证, 否则就得不到真正的和平。
德国的建议没有提维持德国东部边界现状,法国对此表示不满,但对备忘录的主要内容则表示欢迎。意大利也同意参加有关的公约。
有关国家,主要是德、法、英进行了几个月的磋商和酝酿。德、法、英、比、意还各派法律专家举行了予备会议。1925年8月17日和8月25日,外国占领军先后撤出德国领土鲁尔和莱茵河右岸的杜塞尔多夫等3城市,进一步改善了西欧国际政治的气氛。1925年10月5日,洛加诺会议正式开幕。
洛加诺会议一开始,奥斯汀·张伯伦就建议,以后的会议不设主席,会议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各国代表多次举行非正式会晤,他们或在乡间旅舍长谈,或在乘汽艇同游马乔列湖时交换看法。6年前巴黎和会期间,战胜国对战败国代表欺压凌辱,相互横眉怒目的场面,已不再出现。由于有关各国在德国同它西部邻国的关系问题上立场接近,所以,会上比较顺利地草签了《德法比英意相互保证公约》,即《莱茵保证安全公约》简称《莱茵保安公约》。
公约主要内容如下。
“德、法和德、比边界维持现状;
《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英国和意大利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
会上还草签了内容相同的《德法仲裁条约》和《德比仲裁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之间的争端,如果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方式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法庭常设和解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双方公民各1人,和双方政府同意的第三国公民3人组成。
《莱茵保安公约》是《洛加诺公约》诸文件中最重要的一个。
按照《莱茵保安公约》,德国应尊重《凡尔赛和约》所确定的德、法和德、比边界现状,不得重新占领阿尔萨斯一洛林或欧本—马尔梅迪,也不得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虽然这些内容并未超过《凡尔赛和约》,但因《凡尔赛和约》是强加给德国的,而《莱茵保安公约》则是通过平等协商,德国自愿接受的,所以,德国所承担的这些义务,受到了更大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如果德国违约,英、意将出面援助法、比,这一点,同《凡尔赛和约》大不相同。战后,法、比所企求的安全,得到了两个欧洲大国的保证。对此,法、比是满意的。
按照《莱茵保安公约》,法、比也必须尊重《凡尔赛和约》所确定的它们同德国的边界现状,以及莱茵兰非军事区的现状,如有违犯,英、意将出面援助德国。此后,法、比再也不得象过去那样,随意对德国进行军事制裁,动辄占领德国的领土了。德国的安全,同样得到有力的保证。过去,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的根据是维护法、比的安全。现在,它们的安全既已得到国际保证,德国就有理由要求提前撤出尚留在莱茵河左岸的占领军了。这一切,都使德国感到满意。过去,在占领鲁尔时期,法国曾以西欧霸主自居,对德国恣意欺压,现在,通过《莱茵保安公约》,法国不得不同德国平起平坐,对等地承担维持现状的义务。这表明,法国丧失了它的西欧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国际关系史上,这是意义重大的一个转折。对此,德国更有理由感到满意。
通过《莱茵保安公约》,英国所追求的目标全部达到。它取得了凌驾于法德之上、左右西欧局势的优越地位。它既加强了防范德国西侵的安全措施,又抑制了法国称霸西欧的意图。在同苏联争夺对德国影响的斗争中,它以改善德国同西欧国家关系为手段,收到了拉拢德国的效果。难怪达贝农颇为得意地说,英国外交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意大利充当保证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它的国际威望。然而,它的影响是有限的。
美国没有参加洛加诺会议。但美国总统柯立芝一直鼓励各国就安全问题达成协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经理斯特隆格和美国驻英大使霍顿曾分别表示,只有赞成缔结安全保证公约的政府,才能得到美国的贷款。当时,道威斯计划刚刚通过,美国希望确保自己在西欧,特别是在德国投资的安全,所以,它积极施加影响,促使西欧局势稳定下来。
关于德国同东邻关系的条约
《莱茵保安公约》保证维持德国同它的两个西邻,法、比的边界现状。这一原则是否适用于德国同它的两个东邻,波、捷的边界呢?
按照《凡尔赛和约》划归比利时的欧本—马尔梅迪,是1815年才由普鲁士占领的。该地居民分别操瓦隆语、法语和尼德兰语,德语并不占主要地位。划归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是1871年普法战争后才被德国占领的。该地居民兼用德语和法语,但多数人同法国人一样,信奉天主教。该地被德国占领后,反对德国统治的活动时有发生。斯特莱斯曼认为,战后初期,法国在欧洲的份量,超过了拿破仑极盛时期,德国绝不可能重新取得阿尔萨斯一洛林。根据历史、语言、现实几个方面的考虑,德国同意维持它的西部边界现状。
德国同它的东邻波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领土纠纷。按照《凡尔赛和约》划归波兰的“走廊”地带,把德国本部同东普鲁士隔开了,这是德国不能接受的。按照1921年10月国联的决定,波、德居民杂居的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波兰。那里不但是上西里西亚最富庶的地区,而且在部分城市里,居住着大量德意志人,对此,德国一直耿耿于怀。此外,德国还认为,按照《凡尔赛和约》,绝大部分居民是德意志人的但泽脱离德国,这是违反了民族自决原则的。德国高级将领塞克特曾表示,希望同苏联联合起来,进行一场“摧毁波兰”的战争,以改变领土现状,收回德、苏各自被波兰割去的土地。
当时,德国政府虽没有采取这样激烈的做法,但它坚决不肯承担维持德、波边界现状的义务。斯特莱斯曼在洛加诺会议前不久表示,调整东部边界,“收复但泽和走廊,修改上西里西亚边界”,是近期内德国对外政策的一项任务。在这种政策指导下,1925年1月20日的德国备忘录,只字不提东部边界,只提维持西部边界现状。备忘录只表示,德国准备同所有国家缔结仲裁条约,以和平解决法律的和政治的争端,而不提准备缔结保证条约,以维持德波领土现状。
波兰对德国的态度深感不安。波兰外长斯克钦斯基说,缔结一个只保证德国西部边界而不保证其东部边界的条约,就象“拥有一所挂着美丽挂毯的房子,并单独对它采取了防火措施,而听任邻室里堆放着的东西,有着火的危险”。波兰驻英公使表示,波兰人将手执武器,捍卫自己的土地。捷外长贝奈斯也反对缔结不保证德国东部边界的条约。
法国坚决反对德国修改其东部边界,因为这将削弱法国在东欧的盟友波兰,并可能触发足以动摇凡尔赛体系的修约浪潮。埃里欧宣布,“永远无法考虑一个侵犯了法国盟国利益的安全公约”。法国表示,德国同未参加《莱茵保安公约》的邻国缔结的仲裁条约,必须适用于任何性质的争端,而且应该同《莱茵保安公约》“构成一个整体”,并由参加《莱茵保安公约》的国家保证其执行。换句话说,法国要求,德国同它的东部邻国缔结的仲裁条约,其适用范围应包括领土争端;德国如果企图改变其东部边界现状,应受到法、英、意的制裁。
德国同法、波的立场截然对立,英国的态度便举足轻重了。
对待波兰,英国同法国的立场有两点不同。
第一,早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为了反苏抑德,主张建立“大波兰”,恢复1772年的波兰边界。英国不愿法国借此扩大其在东欧的势力,反对建立“大波兰”,主张波兰的疆域只限制在波兰人居住的地区,而不要囊括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地区。在这一点上,英、德有共同语言。巴黎和会以后,法国主张将上西里西亚南部工业区划给波兰时,英国曾要求留给德国。英国不象法国那样强烈反对修改德波边界。
第二,德国修改德、波边界,会削弱法国钳制德国的东翼,影响法国的安全,而在当时,这对英国的安全,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说,在德、法边界问题上,英、法有共同利益的话,那么,在德、波边界问题上,英、法并无共同利益。因此,英国政府宣布,“除了德国同法、比之间的边界之外,对于任何边界,我们将不承担任何新的义务。”奥斯汀·张伯伦还说,“英国政府永远不愿,也不能以英国士兵的骨头去为波兰走廊冒险。”
由于德、英反对,法、波关于缔结维持德国东部边界现状的保证条约的愿望,没有实现。斯特莱斯曼颇为得意地说:“我在洛加诺看到了…有可能收复德国的东部领土。”
在洛加诺会议上,德国分别同波、捷草签了仲裁条约,其内容同德法、德比仲裁条约相同,而完全没有保证在它们之间维持领土现状的规定。①
法国为了抚慰波、捷,就在会议期间分别同它们缔结了相互保证条约,规定在遭到无端进攻时,双方将相互提供援助。这两个条约同有英、意参加的《莱茵保安公约》比起来,影响小得多。而且,早在1921和1924年,法国就已经分别同波、捷结盟,在洛加诺会议上再缔结相互保证条约,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关于解释《国联盟约》第16条的联合照会
在洛加诺会议酝酿期间,法国提出,德国必须答应无条件、无保留地参加国联,《莱茵保安公约》才有可能缔结。这个要求、得到了英国支持。
国联刚成立时,德国被排斥在外。后来,法国看到,德国对它东部边界的态度,孕育着在东欧扩张和重建其军事霸权地位的危险,因此,法国希望把德国吸收进国联,好对它的扩张进行某些限制。英国想利用德国,在国联内部同法国互相抗衡,也赞成德国参加国联。此外、英、法都希望,通过缔结《莱茵保安公约》和吸收德国参加国联,一面改善它们同德国的关系,一面离间《拉巴洛条约》以来的德、苏友好关系,必要时,还企图通过国联,纠合德国去参加反苏活动。
德国希望参加国联,以争取军备平等,并通过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重新染指殖民地。它要求取得国联常任理事国席位,重新取得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但是,德国对于《国联盟约》第16条心有疑虑。该条规定,国联会员国如违反盟约有关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所有会员国的战争行为,各会员国应对之进行经济的或军事的制裁。德国担心的是:在它参加国联之后,一旦英、法利用盟约第16条的规定,去组织反苏制裁活动时,它也会被卷进去。所以,德国声明,如果它参加了国联,也不参加盟约第16条规定的制裁活动。换句话说,德国想有条件地参加国联。
法国、英国和比利时,都想通过国联,利用德国充当反苏工具,所以,它们坚持德国必须无条件、无保留地参加国联。洛加诺会议前,德国同英、法就这个问题照会往返,激烈争论,相持不下。
德国加入国联
苏联坚决反对德国参加国联。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指出,德国参加国联,就会变成一个卫星国,被迫放弃拉巴洛政策,并被卷入反苏的联合行动中去。苏联要求,德国不参加英国拼凑的反苏统一战线,苏联则不参加法、比等国的反德联盟,并建议,苏、德缔结协定,规定未经对方同意,两国都不得参加国联。在德国代表团启程去洛加诺前两天,齐切林亲赴柏林,同特斯莱斯曼彻底长谈达4小时,劝德国三思。
斯特莱斯曼深知,德国同苏联友好,不但在经济上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德国用来向英法施加压力的一笔“相当有价值的政治资产”。所以,他一直举着对苏友好的旗帜。但是,他并不因此而不同西方改善关系,也不按照苏联的要求,拒绝参加国联。斯特莱斯曼一再向苏联外交官解释,拟议中的保安公约,旨在保证德国西部边界现状,并不针对苏联;德国参加国联,也无意使自己成为任何反俄行动的附属品;德国决不承认波兰边界,从未打算同波兰站到一起去反对俄国。
斯特莱斯曼带着对苏联的保证,在洛加诺会议上,同英、法、比代表进行了激烈争论。
斯特莱斯曼指出,战胜国把德国的军备裁减得太过头了,德国已经没有可能按照《国联盟约》第16条的要求,提供军事力量参加制裁被指控的“侵略者”。他说,如果发生苏波战争,而德国参加对苏经济制裁,苏联定将对德宣战,那时,俄国兵就会席卷全德,而布尔什维主义将传播到易北河。
白里安、奥斯汀·张伯伦和王德威尔得纷纷发言,对斯特莱斯曼软硬兼施。他们有的威胁说,德国被吸收参加国联后,不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全部权利。有的安慰道,德国虽然只有10万军队,但这已经相当可观了。如果每个国联会员国都能向国联提供这么多部队,那将令人心满意足。有的则直截了当许诺,如果俄国进行“侵略”,德国周围都将是能假以援手的朋友们,“那些解除德国武装的人,将是首先武装它的人。”反苏面目,暴露无遗!
斯特莱斯曼始终拒绝无条件地承担《国联盟约》第16条的义务,英、法、比等国无奈,只好妥协。最后,由比、法、英、意、波、捷6国向德国发出联合照会,对《国联盟约》第16条作了如下解释:“每个国际联盟会员国应在符合本国军事情况,和照顾本国地理形势的范围内,忠诚地和有效地进行合作,以维护盟约和抵抗任何侵略行为。”这样一来,德国参加国联后,就可以用自己军事力量不足,地理形势不利为理由,拒绝参加国联组织的反苏“制裁”活动了。
《洛加诺公约》签订后,1926年4月26日,苏、德缔结了友好中立条约,规定两国关系仍以《拉巴洛条约》为基础。同日,斯特莱斯曼照会苏联驻德全权代表,保证德国参加国联后,如果苏联被指控为侵略者,而德国认为此种指控无理时,德国将不承担义务去参加根据盟约第16条所采取的任何措施。
综观《洛加诺公约》缔结前后,英法—德国—苏联三角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出:
英、法,特别是法国改善了同德国的关系,这与《拉巴洛条约》以来,德国对苏友好,而同英、法对抗的局面,大有不同。但英、法通过国联,利用德国充当反苏工具的企图,并未实现。
苏联未能阻止德国参加国联和同英、法接近。但《苏德友好中立条约》的缔结,仍是苏联外交的重要成就。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说,这个条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拔掉了洛加诺的反苏之刺”。
德国既改善了同英、法、比的关系,又不随其俯仰,并未充当它们的反苏打手。它既没有恶化对苏友好关系,又违反苏联的愿望,参加了国联,并取得了常任理事国席位,摆脱了战败国的屈辱地位。斯特莱斯曼坚持自主立场,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左右逢源,他所主持的德国外交的成就,引人注目。
战争的祸根并未消除
《洛加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斯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他们3人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
《洛加诺公约》的签订,对欧洲局势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洛加诺公约》缔结前,法、比同德国的关系十分紧张。一方刀刽出鞘,高压制裁;一方举国动员,消极抵抗。《洛加诺公约》缔结后,这种局面消失了。1926年5月,法、比同德国缔结航空协定,取消了对德国航空事业的一些限制。国联宣布,1927年1月撤销在德国的军事管制委员会。1930年6月,外国占领军提前5年,全部撤出莱茵河左岸的德国领土。德、法、英3国外长还在国联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关系。白里安说,战场上血迹未干,过去曾经激烈对抗过的国家,竟能在国联共商大事,实在令人欢欣鼓舞。斯特莱斯曼称赞:法、德谅解和欧洲合作的思想,象一根红线那样,贯串在白里安的全部活动之中。
把《洛加诺公约》前后的这两种形势作一对比,就可以看出,公约对于缓和德、法矛盾,维护它们各自的安全,稳定西欧局势,确实起了一些作用。那种认为《洛加诺公约》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剧了欧洲各大国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改善欧洲局势,反而恶化了国际关系的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但是,把《洛加诺公约》吹嘘为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那也是欺人之谈。《洛加诺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暂时妥协的产物,随着它们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妥协就会被新的争夺所代替。道威斯计划为德国恢复经济大国的地位准备了条件,《洛加诺公约》又为德国重新跻入政治大国之林铺平了道路。德国经济政治实力显著加强之后,这种新的争夺局面很快就出现了。《洛加诺公约》墨迹未干,西欧还到处在为“洛加诺精神”唱赞歌的时候,人们已经看到某些不祥的朕兆了:
一、德国在修改东部边界的既定政策指导下,一再提出对波兰“走廊”等地的领土要求;
二、德国以国联常任理事国的身份,要求参加委任统治制度,企图夺回大战中丧失的殖民地;
三、德国打着参加国联裁军活动的旗号,力争摆脱和约的限制,要求军备平等。
这一切,都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公开挑战。《洛加诺公约》既然没有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根本矛盾,也就当然不可能消除必然会由它们导致的冲突,因而保留了战争的祸根。《洛加诺公约》正式签字才满10年,德国就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公开宣布不再受《洛加诺公约》约束。再过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被吹嘘为“分水岭”和“里程碑”的《洛加诺公约》,于是被弃如敝屣。
① 波、捷外长只在讨论与他们有关的两个仲裁条约时,才出席会议。
① 后来,德国政府表示,备忘录里“忘了”提比利时,德国同意比利时也参加有关的谈判。
① 《洛加诺公约》只保证德国西部边界,而不保证其东部边界。有的学者认为,这意味着英法企图把德国引向东方去反对苏联。这种看法,缺乏有说服力的论据,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