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主要社会思潮和理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阅读:194 评论:0

20世纪下半期,世界政治、经济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技术革命、各国现代化进程、国际范围内的新问题等,对世界文化的演进都产生了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主要社会思潮和理论。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在哲学范畴,60年代流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影响深远,是同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整体化研究相伴随的。从战前到战后,自然科学界出现了进行结构研究的倾向,诞生了一些新课题,诸如基本粒子结构、原子结构、生命结构、生态结构、地层结构、宇宙结构等。这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重要的启发。很多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存在不同层次的结构。只有探究、揭示这些结构,才能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严格地说,结构主义不是稳定的哲学流派,它是以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中,而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结构。还认为,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而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看重整体性,摒弃主体性,反对存在主义将本体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指出人或自我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人不是自己的中心,而是深受深层结构的支配。总的来看,结构主义主张用结构的观点、结构的分析方法考察问题。

结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奠定的结构主义语言学。60年代,一批法国学者借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进行人文学科的广泛研究,其中很著名的是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他首先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用于分析文化人类学问题。结构主义在法国很有影响,并由法国扩展到英美以及其他国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社会思潮。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已渗透到许多学科中,包括自然科学范畴,而较突出的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起了较系统的结构主义理论体系。结构主义有其片面性,如忽视被动规律、忽视人的能动性、忽视感觉经验等。这是20世纪70年代后解构主义向其提出挑战的原因之一。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修正结构主义的新哲学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前,解构主义往往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一宗;80年代以后,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差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强调。解构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这个批判又主要集中在历史、主体、意义三个根本问题上。关于历史,它主要批判了黑格尔的历史观,认为历史应当理解为由一系列矛盾、对立和断裂组成的复合体。关于主体,它认为启蒙运动以来被推至至高无上地位的人的主体性,只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虚构,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主体,即意识(虚假的主体)和无意识(真正的主体)。关于意义,它认为所谓客观意义或真理只不过是思维着的精神创造的神话,是权力意志为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而虚构出来的。有中心结构是形而上学思维定式之一,二项对立则是形而上学的又一思维定式,诸如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灵魂/肉体等。而结构主义并未突破这种思维定式。解构主义突破了结构主义框架,尤其注重否定文本具有稳定的意义,否定结构具有稳定的中心,这就为分析文化找到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然而,其态度却是极端的怀疑与否定,而且并未找到彻底摒弃形而上学的方法。不过,要看到解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基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评价各异,但各国学者都应认真对待。解构主义今后将如何发展,尚需拭目以待。

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股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广泛传播,并真正冠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名。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哲学思考为主要特征,它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与“结合”。在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中,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最大。

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对象是当代工业社会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社会对人的压抑和实现人性的解放。其研究态度是批判一切,否定一切。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科学和技术取得合法的统治地位,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因而先进的工业技术既控制了社会生产,控制了物质过程,也操纵了人的心理、意识、思维的演进。一切社会关系均变成了技术性的关系。在这种状况下,人丧失了进取性和创造性,而屈从于整个社会的需要,成为“单向”的人。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同化了与此社会对立的因素,社会亦成为“单向”的社会。这种“单向”的社会即“攻击性”的社会,对人进行无情的摧残和攻击。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要摆脱这种奴役就要进行“心理革命”、“意识革命”,以此替代政治革命,从而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暴力、没有剥削、没有奴役的“人道主义社会”。法兰克福学派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他们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是试图成为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复合体。

法兰克福学派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该学派最早出自德国的法兰克福。60年代是其发展的高峰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尔、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施米特等。该学派的影响远远超出德国,扩展到了美、意、法、英等国,并由此向世界范围扩展。

科学主义哲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哲学领域的科学主义思潮中涌现出一股反逻辑实证主义的浪潮。一批科学哲学家包括波普、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从不同角度批判逻辑实证主义。他们不再把科学看作静态的逻辑体系,而是从动态的角度探寻科学发展的过程、道路和方法。他们被称为历史主义学派。

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1962年,库恩发表最负盛名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著作被称作“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书中阐明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指出科学家应当具备发散式和收敛式两种思维方式,并保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库恩提出了“范式”学说和他的科学革命论。“范式”包含规范、模式、模型等含义,科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形成的、被某一科学共同体公认并指导科学家思想的范式,规定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范式”的更新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范式的更替是世界观的转变。库恩还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积累与飞跃,进化与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既经历常规科学阶段的量的积累,又必然会出现“科学革命”质的变革。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70年代以后,新历史主义学派出现,力图在对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中实现二者的结合。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科学领域诞生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有人把这三者称为“新三论”,这是相对诞生于40年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老三论”而言的。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开放系统。这种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由于非线性的复杂因素而出现涨落。当发生某些特殊事物耦合、外界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会突然出现以新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现象,产生质变,从原来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在时空上、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状态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稳定结构被普利高津命名为“耗散结构”。此理论不仅在物理学界颇具影响,而且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的有序结构稳定性提供了严密的理论依据。普利高津获1997年诺贝尔奖。

协同理论是1973年德国物理学家哈肯首次推出,以后逐渐完善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是继耗散结构理论后对一般系统论的又一重大发展。它主要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既研究这类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规律,也研究其从有序到混乱的演变规律。它首次把无序与有序真正地统一起来。

突变论1972年由法国数学家托姆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两种变化形式,一是连续的渐变,二是不连续的突变,此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处于两者之间的变化,以及连续变化的量达到某个关节点时所发生的突然变化。事物结构的稳定性是突变论的基础,所谓稳定性,就是事物的质和量的规定性。托姆以此切入,探讨了事物的渐变、突变及其转化条件。经过研究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突变形态是极其丰富的。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均为从自然科学研究入手推论出来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具有超自然科学的意义,成为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客观世界新的本质联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推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前进,具有方法论的功能。“新三论”是对“老三论”的发展,这表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达到了新的水准。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态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研究角度、方法的不断更新,特别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导致大批新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产生。同时,一些传统学科的研究理论又有新的突破,为这些学科的研究确定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而使研究达到了新的层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整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文化的整合与总体的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接近一致。特别是在美国,人类学同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产生了新的关系。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文化相对论学派、新进化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等。

文化相对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不承认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而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文化的价值是相对的。新进化论学派则重新树起了进化理论的旗帜,特别重新评价摩尔根的贡献。他们认为人类文化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文化的进化不是单线而是多线的。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为美国学者L.怀特和J.斯图尔德。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的演进,斯图尔德则强调社会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他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应用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心理、思维进程与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探讨文化普遍规律的起点,文化的各个要素必须在形成结构时的彼此间的关系中进行观察。结构主义学派将文化视为一个观念系统,而不仅仅是社会结构,认为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5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被称为第三思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第一思潮、华生的行为主义为第二思潮)。第三思潮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思潮可以看做是对前两个思潮的突破和扬弃。马斯洛认为前两种思潮都带有心理宿命论的色彩,他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第一次把“自我实现的人”和“人类潜能”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范畴。他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最好的典范。他指出,人类有着精神健康方面的共同特点。突出人类之爱是马斯洛心理学的特征之一。马斯洛还提出人类具有基本的潜在的而且是跨文化的价值标准。真、善、美、正义及欢乐等都是人类的内在本性,是人类生理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本能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纽约时报》曾评论说:第三思潮是人类了解自身过程的又一里程碑。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402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