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危机冲击下的英国和法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阅读:107 评论:0

相对而言,英国遭受危机打击的程度较轻,这与英国在20年代没有出现经济繁荣,固定资本更新规模较小有关。但英国也受到了冲击。农产品价格在1930—1932年下跌34%,造成农业生产缩减。工业生产指数从危机前最高点至危机期间最低点下降了23.8%。工人失业率从1930年的16.8%升至1932年的25.5%。外贸萎缩,1931年的国际收支逆差超过1亿英镑。英国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1931年9月,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英镑贬值,从而有可能降低出口价格,改善对外贸易。从1932年起,英国彻底抛弃自由贸易政策,全面实行关税保护制度,对进口商品课以10%~33.3%的从价税。同年,英国举行渥太华会议,同各殖民地、自治领缔结《帝国特惠制协定》,共同采取保护关税措施。英国还同一些国家结成“英镑集团”,参加国的货币与英镑挂钩,外汇储备主要存在伦敦,集团内贸易以英镑结算。尽管如此,英国经济仍然回升缓慢,1934年工业生产指数仍略低于1929年,1935年后才出现短暂的高涨。

受危机影响,英国政治出现右转,1932年出现了奥斯华德·莫斯莱为首的“英国法西斯联盟”。该组织得到某些垄断寡头的支持,多次示威游行,冲击议会,并建立了准军事组织。但英国民主政治毕竟具有长久的根基,莫斯莱因伦敦工人和英国共产党的反击而未成气候。在政府方面,拉姆齐·麦克唐纳的工党政府1931年在是否削减失业补助金以解决财政危机的问题上发生分裂。麦克唐纳脱离工党,于8月建立有保守党、自由党参加的“国民内阁”,保守党居于领导地位。新内阁实行“节约”政策,降低公职人员工资,削减失业补助金。11月,“国民内阁”通过《贫困状况审查法》,规定官方审查失业人员的贫困状况,进一步削减失业津贴。1934年通过《煽动叛乱法案》,钳制言论和集会自由。“国民内阁”以牺牲下层人民利益克服危机的政策引起不满,导致多次工人罢工和“饥饿进军”,迫使政府在1935年废除了《贫困状况审查法》。其后直到1945年,内阁多次变动,但始终是国民联合内阁。自1935年第二届国民内阁起,首相一直由保守党人担任。

30年代的经济困难,是英国面对德国威胁而推行绥靖外交的经济根源。英国已不奢望积极主动抗衡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而是一味谋求英德和解以保住既得利益。

法国20年代经济发展较为平衡,并且对外贸的依赖性较小。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大规模建筑活动到1930年才达到顶点。1930年11月,乌斯特里克银行破产,标志着法国经济危机的开始。但由于建筑业在危机头几年仍有发展,加上国防开支较大,使生产资料部门的下降幅度小于消费资料部门。法国信贷金融体系受到的震动也比较小。因此,法国政府除了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外,没有采取特殊的应对措施,金本位制也久久没有放弃。但这种做法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不少资本主义国家从1933年起开始复苏,法国经济却在1932年夏刚有好转后,又于1933年开始恶化,一直延续至1935年。这一年法国钢减产1/2,铁减产2/3,棉纱和汽车减产35%。中小企业破产多达13370起。出口锐减,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失业人数多达200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伴随经济危机的是政局动荡。从1930年2月到1934年1月,法国更换了十二届内阁。1932年5月上台的由激进党、社会党等党派组成的“左翼联盟”政府,实行紧缩开支、削减工资、保持金本位等政策,使法国越来越深地陷入经济停滞之中。德国赔款的不了了之,也使法国不满。法国一部分大资产阶级要求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政治上日益右倾。“火十字团”、“法兰西行动”等法西斯组织和半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一批金融巨头、大土地所有者以及天主教会公开资助它们。其中“火十字团”人数在1935年达到70万,并拥有大量武装。1934年2月6日,因斯塔维斯基丑闻[1]在政坛引起震动,“火十字团”等借机组织法西斯分子举行暴乱。他们试图冲击议会,改组政府。由于受到数万劳动群众的示威反击,加之警察的镇压,暴乱分子未能得逞。

为了防止极右势力得势,法国共产党、社会党等左翼力量开展“人民阵线运动”。法国共产党认为,面对法西斯危险,保卫民主共和制度是主要任务,于是改变了以往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以社会民主党为主要危险的政策。1935年,法国共产党、法国社会党、激进党、共和社会党等组成了人民阵线,宣布团结一致保卫民主制度,反对法西斯主义。1936年4月,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6月组成以社会党人莱昂·勃鲁姆为总理的人民阵线政府。共产党没有参加政府,但支持人民阵线政府执政。

人民阵线政府根据选举前公布的人民阵线纲领,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一是借助立法手段调节劳资关系,促使雇主协会和总工会达成《马提翁协议》,使议会通过了集体合同法案,正式承认工人有权同资本家集体谈判,提高了工会权利。二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如提出市政工程计划以减少失业、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规定较为稳定的农产品价格、禁止拍卖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产来抵债、加强对法兰西银行的监控、部分军火工厂国有化等等。三是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如增加工资,通过关于带薪休假的法案和每周40小时工作制法案等。同时,还颁布了禁止法西斯组织活动的法令。

人民阵线政府的这些改革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却招致大资产阶级和右翼势力的激烈反对。1937年6月,勃鲁姆因其社会经济政策受到保守势力强大的参院阻拦,被迫辞职。至1938年3月勃鲁姆短暂地第二次执政后,人民阵线已名存实亡。其后上台的激进党宣布退出人民阵线,镇压工人罢工,迫害共产党人,导致人民阵线最后瓦解。但人民阵线运动在法国历史的关键时刻执政,有效抵制了法国的法西斯主义,维护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为人民群众争得一些基本权利,开创了社会福利政策的新局面。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398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