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进程和主要内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阅读:113 评论:0

第三次技术革命涉及许多领域,一般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突破。首先是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具有逻辑判断、信息存贮和处理,以及选择、记忆、反应等功能的机器。它不只是人类四肢的延伸,而且是人脑的延伸,能在一定条件下代替人从事部分脑力劳动。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的。此后到20世纪末,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存储技术还不成熟,使用几种不同的存储器。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不易推广。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的第二代计算机,以40年代末发明的晶体管为主要元件。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而数据处理能力大大提高,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从几千字提高到10万字。60年代中后期是第三代计算机盛行的时期。第三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在体系结构上系列兼容,采取微程序设计。70年代初诞生了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是它的主要元器件。70年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在几毫米的半导体片上只能集成1000个到十几万个电子元件。到80年代中期,在同样大小的半导体上可以集成100万个以上电子元件的超大集成电路问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使计算机的计算速度由70年代中期的每秒1.5亿次,至80年代末达到270亿次。而且自那以后,计算机的速度还在以几何级数提高,而体积则继续向小型化方向发展。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还加强了光电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及“模糊”计算机、基因计算机的研制。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它获得空前普及,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影响最大的技术行业。从50年代中期开始,它作为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技术,被应用于指挥生产、设计和制造产品、组织实施大型工程和自动驾驶等方面。70年代以后,计算机作为信息和网络技术进入到社会管理领域,在环境监测、资源分配、交通指挥、编制社会经济计划以及大型社会调查等诸多复杂的管理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个人用微型计算机更是越来越多地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促成了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是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利用是一次新的能源革命,但又远远超过能源革命的范畴。此前人类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天然能源,而原子能是人类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所释放的能量,对同等质量的燃料来说,原子能要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原子能最初被用于军事目的。1942年底,美国科学家费米等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此后,一些大国的科学家逐渐掌握了原子能技术。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苏联在1949年8月也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2—1953年,美苏又制造成功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强大的氢弹。从那时到60年代末,英国、法国、中国先后研制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

50年代中期,人类踏上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历程。1954年,苏联在奥布林斯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翌年,美国也建立了原子能商用发电站。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核电站的发电成本普遍高于火力发电,加上大量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之类的技术问题,制约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速度。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原子能在当代能源中所占的地位更加引人注目。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共有370余座核电站投入发电,占全世界发电量的约1/8。而更多、更大、更安全的原子能电站还在继续建设中。

第三是空间技术的进步。空间技术是人类飞出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并在太空中航行的综合性技术。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的火箭和导弹技术为直接基础。五六十年代,火箭技术和制导系统得到迅速发展。1957年,苏联率先试射了超远程多级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也不甘落后,于1958年1月发射了“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次年又发射“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万千米。1961年4月2日,苏联发射“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人类从此进入太空时代。60年代末,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人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收集标本,拍摄照片,装置仪器。这是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此后,美苏两国又开始建立地球轨道空间站和研制航天飞机。

空间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广泛的民用用途,它促成了通讯广播、资源勘测、气象预报、导航定位以及大地测量等领域技术面貌的根本改变,并衍生出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和航天遥感技术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等国还在加紧研究兼有航空、航天两种特性,不需借助火箭起飞的航天飞机。这种飞机的建成将大大增加航天的安全性、稳定性,使人类早日建立太空产业,实现太空旅游等梦想。

第四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突破。生物工程技术以战后诞生的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即遗传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术。战后,科学家在对各种生命过程特别是人类自身的生命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突破,为生物工程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继50年代沃森和克里克建立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科学家们在60年代发现了构成DNA的64种遗传密码。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和博耶成功地进行了DNA重组技术的试验。不久,运用这一技术的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干扰素应运而生,生物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医疗保健等方面。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公布了基因图谱,这标志着人类破译基因密码的又一重大成就,为未来基因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前景。

新材料是利用当代技术、工艺研制,具有优异特性、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技术革命向纵深的拓展是新材料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的动力,新材料的不断问世反过来又加快了新技术革命的步伐。目前受到广泛应用的新材料有耐热、耐磨、耐腐蚀的精密陶瓷,光电能转换效应好的非晶态硅,高强度、低比重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两大特点的超导材料的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1998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用甲烷制取甲醇的新方法。用于未来智能建筑的有机材料也已问世。

此外,包括海底石油、矿藏开采、海洋能源利用、海水资源提取、水产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在内的海洋工程技术,太阳能的利用等,都有巨大的进展。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量子通信技术方面,已开始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389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