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阅读:125 评论: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战胜国英、法、美等基于变化了的国际格局,在战后世界的安排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要求战败国承担战争的罪责,并赔偿战争中协约国的损失;视新生的苏俄政权为致命威胁;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认为需要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常设的国际机构,以维护战胜国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但各国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要求和争霸计划。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首位的美国,不满足于简单剥夺战败国,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是要取得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地位。美国的要求体现在1918年1月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方案中。方案的主要内容为: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打破经济障碍,实行平等贸易;裁减武装力量;公平处理殖民地;组织“国际联盟”等。这是美国首次提出的安排世界秩序的纲领,特别关注用国际联盟来作为“世界和平的委托人”,取代实力均衡和集团对立的“旧秩序”,其实质是要在全世界实行“门户开放”、“自由贸易”等原则,以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和主宰世界。英国在大战中受到了削弱,但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殖民地以及军事尤其是海军实力方面,仍是世界强国。它仍然实行“均势”政策,既要削弱德国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又不愿过分削弱德国,以免法国称霸欧洲。它还要反对美国的国际自由贸易,以保护自己的海外市场。法国在大战中损失惨重,亟待得到尽可能多的赔偿以利恢复,并借机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意大利则要求英法履行战前密约,得到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大片领土,获得有争议的阜姆港,取得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的支配权。日本力图使它战时在中国和太平洋攫取的权益合法化,妄图独霸中国。各国利益能否实现,取决于其综合实力,也取决于战后的外交运作。

1919年1月18日,协约国对德国及战败国媾和会议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会议共有3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苏俄受列强孤立,被拒于和会之外。德、奥、土、保等战败国则不许与会。与会者中只有英、美、法、意、日五大国代表才可出席一切会议,其余国家的代表只能参加全体会议,对大国的决定举手表决。五大国中,实际决定权又操在英、美、法三大国的首脑手中,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雷孟梭左右着决定重要问题的最高会议,称为“三巨头”。

在不见于和会议程的“俄国问题”上,列强态度一致,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的东线部队,建立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组成的所谓“防疫地带”,还批准了反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计划。巴黎和会实际上成了策划干涉苏俄的大本营。

在和会议程上的重大问题即对德和约等问题上,与会的各大国代表争吵激烈。在对德国殖民地是直接瓜分还是由国际联盟委托统治的问题上,美国主张由国联托管的意见压倒了英法的要求。对中国山东,美国为遏制日本独霸野心,并使中国门户开放,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但日本得到英法支持,又以不签署国联盟约相要挟,结果巴黎和会无理地把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交给日本。意大利对阜姆的要求因得不到英、法、美支持而未逞,故而极为不满。在德国领土、赔款等问题上,法国力主严厉处置,遭到英美一致反对。经过反复讨价还价,列强终于就对德和约达成协议。1919年5月7日,和约文本拟就,条约极为苛刻。德国国内一片抗议,但面临协约国的强大压力,德国政府不得不屈服。6月28日,《协约国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正式签字。

凡尔赛条约分15部分共440条和一项议定书,有关德国的有406条。按其关于德国边界和领土的规定,德国人口损失1/10,领土减少1/8;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地区的矿井让给法国;萨尔区由国联代管到1935年;欧本、马尔梅迪等领土划归比利时;什勒什维格地区由公民投票决定对德国或丹麦的归属;波兰复国,一部分原德国的土地划归波兰,但泽为自由市;西里西亚一部分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所有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在军事方面,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禁止生产装甲车、坦克、飞机和毒气;对海军舰队严加限制,拆除莱茵河以东50千米内的工事。德国赔款数将由特别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提出,在此之前,德国先赔偿200亿金马克。此外,还规定德国关税不得高于他国,德国境内几条主要河流为国际河流等。

可以看出,英、法、日的主要要求均已达到。美国没有达到全部目标。事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该条约。1921年8月,美德单独签订了和约。和会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归日本,在中国引发强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其后,战胜国于1919—1920年间先后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依条约,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规定了对这四国的领土或属地的变更和赔款及其他安排。这些条约和凡尔赛条约一起,规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然而,这个体系所包含着的各种矛盾使它从一开始就具有不稳定性。首先,它是建立在对战败国极为苛刻的掠夺的基础上的,从而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败国特别是德国,对凡尔赛条约极为不满。打破凡尔赛条约的压制,成为德国朝野的共识,从而埋藏了新的不稳定根源。其次,战后欧洲政治版图的划定主要基于列强削弱战败国等需要,造成中欧新的民族矛盾,极易成为大国撕毁凡尔赛条约的突破口。第三,凡尔赛体系将苏俄排斥在外,并无视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继续对亚非拉广大地区实行殖民统治。苏俄的存在与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必将强有力地冲击这一新秩序。最后,战胜国间因分赃不均而互相争吵,其争霸斗争的继续将从内部削弱这个体系。美国游离于国际联盟之外,也无助于这个体系的稳定。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38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