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埃及共和国的成立与苏伊士运河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阅读:172 评论:0

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被迫宣布埃及“独立”后,实际上仍从各方面严密控制着埃及。1936年的《英埃同盟条约》使英国在埃及享有驻军等多种特权。埃及国内仍处于半封建主义之下,极为贫困落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30%以上的耕地被用来种棉花。民族资本薄弱,并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挤。1946年的400家公司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只有20家。以法鲁克国王(1936—1952年在位)为首的封建势力巧取豪夺,王室与宫廷就占有全国1/4的可耕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户只拥有全国35%的耕地,有200万户农民根本没有土地。

从1945年开始,埃及人民要求废除《英埃同盟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埃及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英国拒绝。于是,埃及发生了大规模的反英群众运动。在反英运动的压力下,英国玩花招,同意谈判修改条约,但仍然坚持在新协定中保持英国干涉埃及的权利——英国在认为埃及的安全受到威胁的任何时候,可将军队开进埃及。1951年10月,埃及政府向国会提出了废除英埃条约的决议,得到批准。但英国反而增派部队,加强对各战略要地的控制,再次激起各地的抗议活动。1952年1月,英国勾结埃及王室制造“开罗纵火案”,以“秩序混乱”为借口,迫使主张废除英埃条约的华夫脱党下台。随后的新政府宣布全国戒严,设立军事法庭,逮捕了数以千计的爱国者。

英国殖民主义的顽固与埃及王室的腐败,使埃及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转入更为激进的轨道,发生了“七月革命”。1952年7月20日,由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等领导的,长期在军队中秘密进行民族主义活动的“自由军官组织”,在开罗举行紧急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法鲁克王朝。22日晚,起义在首都爆发,经过一整夜激战,自由军官组织完全控制开罗。三天后,起义军队开进亚历山大城。随后,向国王发出退位通牒。法鲁克国王被迫在“退位诏书”上签字,携妻子逃往意大利。

“七月革命”成功后,自由军官组织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纳吉布任主席,行使国家权力。埃及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如废除社会等级和贵族封号、没收王室土地和财产、颁布土地改革法令、废除1923年宪法等。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永远废除君主制。纳吉布任总统兼总理,纳赛尔为副总统兼内政部长。1954年10月,埃及与英国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区,但在运河区受到威胁时可以返回。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降下英国国旗,撤离占领达74年之久的运河区。1956年1月,埃及公布新宪法。6月23日,纳赛尔当选为总统。

在进行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的同时,埃及新政府还采取措施,发展本国经济。其中之一是要在尼罗河中游建造阿斯旺高坝,以增加发电量,扩大灌溉面积。为筹措资金,埃及向外界寻求支援。美英和世界银行起初同意贷款,但因埃及拒绝其附加条件而取消。于是,纳赛尔政府决定,将由英法资本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用运河收入建造大坝。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在庆祝“七月革命”胜利四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说,谴责西方扼杀埃及民族主义的图谋,宣布了《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法令》。

埃及政府的决定震惊了西方,尤其是英法。英国首相艾登当晚召集内阁紧急会议,决定不惜使用武力,维护既得利益。英法开始对埃及实行经济制裁。8月2日,英、法、美发表联合公报,向埃及施加政治压力。接着,包括英、法、美等国在内的22国代表在伦敦集会,提出对运河实行国际共管,遭到埃及的坚决反对。此后,英法与埃及在联合国又进行会谈,亦未能使埃及屈服。

英法在经济制裁、政治压力未能奏效的情况下,决定以武力推翻纳赛尔。英法与以色列秘密勾结,制定了联合进攻埃及的色佛尔计划。10月29日,以军4.5万人分四路入侵埃及西奈半岛。埃及宣布全国总动员,将军队开往东线迎战。次日,英法发出最后通牒,声称运河区受到了威胁,勒令埃、以双方立即停火,从运河两岸各后撤10千米。埃及拒绝了最后通牒。英法出动飞机,对埃及主要城市和部分机场进行轰炸。11月6日,英法陆海军和空降部队8万多人在埃及塞得港登陆。

面对强敌的进攻,埃及军民奋起抵抗。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同情和声援埃及,谴责英法的殖民主义行径。西方国家在中东的矛盾也公开化。美国希望在中东排挤英法,并对英法背着美国对埃及动武极为不满,对英法施加外交压力和经济制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声称,如果英法不停火,苏联将不惜对英国实施核打击。1956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美国提出的立即停火提案。

英、法、以四面楚歌,又遭到埃及的顽强抵抗,被迫于11月6日接受停火。三国军队先后于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撤出埃及。1957年1月,埃及宣布废除英埃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苏伊士运河战争成为老殖民主义的一次葬礼。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386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