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张献忠假扮敌酋》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82 评论:0

“假扮敌酋”是明末大西皇帝张献忠扫荡明军残部时所采用的谋略。

公元1641年2月,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攻破襄阳以后,即向明军展开了全面的战略进攻。他挥师湖北,进兵豫南,旋战川湘,所向披靡,威震江南。他攻克武昌后,杀明宗室贵族,沉楚王朱华奎于江中,然后入驻楚王府,即“大西王”位,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大西农民政权。后又弃楚入湘,进军四川,打算以蜀为根本,然后北伐,平定全国。公元1644年底,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国号大西,改元大顺,称成都为西京。大西政权建立之初,不甘灭亡的明军残部和四川各地地主武装大约有十万之众,盘踞在中江、射洪一带,争夺地盘,割据自立,是大西政权的严重威胁。

张献忠决心扫荡明军残部,以巩固农民政权。他根据这些割据势力相互兼并,都企图攀附靠山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从而挟天子以令诸候,以增强自己势力的情况,决定采用“假扮敌酋”的谋略,打入敌人内部充当内应。其具体做法是:利用敌人攀附高枝的心理,派人假扮明朝旧王,打入敌营;在摸清敌人内部情况的前提下,与大西军里应外合,荡平残寇。

根据既定之谋,张献忠派人假扮早已在成都被大西军处决了的内江王朱至沂,投奔敌军。果不出张献忠所料,敌人攀枝心切,顾不得辨别真假,于是差崇隆遇,言听计从,供为上宾。这位“内江王”摸清情况后便与张献忠合谋定计,里应外合,兵不血刃,全部解除了这些残余势力的武装。

“假扮敌酋”是巧用内间误敌制胜的谋略,它充分利用敌人的心理,投其所求,天降敌酋,造成了敌人的盲从,从内部控制了敌人,因而收到了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效果。此谋的成功运用,也为现代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经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1160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