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学 分 制》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93 评论:0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谋略。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计算的依据。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教学既要保留基础科学的课程,又要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课程体系越来越庞大。在一定的年限内,学生不可能全部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只能就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发展和改进是在美国,美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逐步地在大学推行了选课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导致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一个能够适应各种教学计划的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于是产生了学分制。

学分制计算方法。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

美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实行学分制,现在美国绝大多数大学已实行学分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推行了美国式的学分制。中国的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曾实行美国式的学分制,50年代初起采用前苏联大学的学年学时制,70年代末由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些大学试行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115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