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成立》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阅读:162 评论:0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为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谋略,根据《克里米亚会议公报》、《波茨坦协定》和《苏美英法关于德国管制机构的声明》等国际协议,1945年7月由苏、美、英、法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组成对德管制委员会,总部设在柏林。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共同处理全德有关问题,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消除其战争潜力,促使建立民主和平的德国。在一般情况下,管制委员会每月开三次会,由四国总司令轮流一个月担任会议主席。在委员会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曾就对德国军事管制各方面问题,从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和政治民主化到德国赔偿、鲁尔区管辖等问题,从方针、原则到具体措施进行商讨研究。由于各国代表在各占领区内行使最高权力仅对本国政府负责,而且对委员会决议拥有否决权,因此,该委员会形同虚设。代表们根据本国政府指示,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要求、计划和方案,都想把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战略方针的轨道,不少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在1948年3月20日苏方退出管制委员会之前,该委员会总共一致通过了百余项法律、命令和布告。有的纯是形式主义的官样文章;有的完全成为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共同执行;有的则是各作解释,自行其是。1953年5月,苏联宣布取消苏联对德管制委员会。1949年9月美、英、法三方成立新的盟国管制德国(联邦德国)高级委员会,到1955年6月《巴黎协定》生效后方告取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1142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