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潮席卷了全社会。文艺界也卷进这个浪潮,有些人犯了急性病,但在这时,刘少奇却保持冷静的头脑,提出了后来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谋策。
他指出:①几千个剧团都国营,会搞掉积极性。这不是促进,而是促退。该搞合作社,而搞了国营,这就是“左”。任何事情都一样,没有明显的优越性,不要去改,至少慢一点改。②要适当组织个体劳动。文化用品生产能搞合作社的就搞合作社,不行的就个体劳动,对流散艺人,可让他们登记,发给执照。说鼓书也是个体劳动,要让他们到处跑跑,但要适当组织,要适应他们的活动情况,便于他们的精神劳动。③我们的方针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但“出新”不能勉强。文艺改革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怀孕就要生孩子,这是不可能的。④戏改不要大改,有害则改,无害不改。有些老戏很有教育意义,不要乱去改。新文艺工作者到戏曲剧团搞戏改,不要犯急性病。一定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⑤外行提意见应采取商量的态度,不要站在作家之上。作家、艺术家要尊重群众的意见,但不是非听不可。否则这人说一句,改一下,那人说一句,又改一下,就会改得不成样子,也就没有个性了。
刘少奇对文艺改革工作的这些谋略都是慎重的,正确的。然而在一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能引起某些有关方面的重视,出现了瓜不熟而强摘的现象,因此使文艺改革产生了夹生饭。若干年后,人们再看刘少奇的决策,文艺改革的实践确乎是必定要“瓜熟”才能“蒂落”,更进一步证明了刘少奇当时谋划得正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112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09主编
2022-12-07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