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施光南

施光南生平事迹《唱响希望》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234 评论: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大潮首先从农村兴起。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在短短的几年里,全国农村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野上的美好前景激发了许多文艺工作者按捺不住的创作激情。
 当时,《歌曲》月刊的编辑、诗人晓光,先后到四川、河北、湖南、安徽等地深入生活,亲眼看到处处充满蓬勃的生机,亲身感受到了农民朋友发自内心的喜悦,深刻体会到了改革给祖国大地带来的新的活力,他发现在中国的田野上,希望正在萌发。这时,一首反映新农村生活的作品正在他的脑海里酝酿着。
 1981年初,中国戏剧家协会《歌曲》编辑部计划举办一场“农村题材歌曲音乐会”。编辑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晓光,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天,在农村深入生活的晓光,突然灵感闪现,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激动地写出了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把歌词寄给了《歌曲》编辑部。
 施光南正在家里写作,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话筒一听,是《歌曲》编辑部的一位编辑打来的。这位编辑告诉他说:“我们刚刚收到了晓光从农村寄来的一首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编辑部的同志都认为这首歌词写得很好,想请您为之谱曲。”
 施光南说:“您把歌词念给我听听。”
 编辑遵嘱念了一遍。
 施光南听了后,感觉歌词写得的确不错,于是便说:“歌词写得是好,我愿意谱曲。您念我记。”
 编辑说:“词较长,还是我寄给你吧。”
 “那会耽误时间的。”施光南是把时间看得比金子还宝贵的人。
 “那我现在就出发,直接送到您家。”
 “来回太麻烦了。还是您慢说,我快记。”
 于是编辑在电话里一字一句地念,施光南一字一句地记。
 记完歌词后,歌词中的炊烟、小河、冬麦、荷塘,勾起了他对小时候在故乡一段生活的回忆。虽然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农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小时候的美好记忆,使他对这首歌词有了亲切感。他立即进行构思。他在《我怎样写歌》一书中写道:
 拿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后,我考虑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体现时代的特点,我认为这是塑造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的关键。这首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政策落实的威力,祖国的面貌尤其是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是觉醒的新农村,实际上是歌颂了整个神州大地新的腾飞。我意识到,这首“农村歌曲”应不同于以往那种常见的模式,单纯运用民歌小调已远远不够了,要找到80年代新农村的特点。
 对于这一点,他在给晓光的信中说得更具体:
 ……为您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时,我给自己提出了两条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第二,要努力体现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我以为写80年代的农村歌曲,既不能拘泥于《信天游》《小放牛》那种历史上的乡土气息,又不能完全搞成《乡间小路》式的校园歌曲。要在创作中找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节奏和旋律。
 为了能表现上面的想法和追求,在形式上,他决定采用表现力比较丰富、气魄较宏大的领唱加合唱。同时,他要采用一种熔南北民间音乐特点为一炉的风格,使得歌曲别具一格,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主题结构上,他要将全曲的音乐发展建立在两个基本主题上,一是热烈欢快、锣鼓式节奏的动机,先是出现在歌曲的前奏中,后来主要是在歌曲的后半部。二是豪迈宽阔的音调,出现在歌唱的开始,并成为整个歌唱部分的主体基础。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刻画出歌曲内容所要求的80年代新农村、新农民的形象。
 想好这一切之后,他立即坐到钢琴前,投入了谱曲。
 在合唱特有的引子中,施光南采用了富有特色的衬词:“哦咿!哦咿!哦咿!”使得朦胧的“哦咿”声与管弦乐奏的音乐主题相呼应,刻画了广阔的田野在薄雾、晨曦中孕育着活力。
 这个引子所造成的空旷、深远的气氛,为后面热情奔放的歌曲主体作了铺垫。以“静”准备了即将出现的“动”,他通过黎明前田野的寂静预示着祖国大地正在苏醒。
 过门采用了较快的节奏和跳跃式的音调,展现出田野上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他认为这是全曲的基调:朝气蓬勃,明朗向上。
 在开始的女高音领唱和合唱“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句时,他把“我们的家乡”定为音乐主题,明朗、深情,具有梆子腔特色的甩腔,更显得跌宕多姿。而紧接着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又在主题的基础上,对广东音乐传统音调进行了上下环绕的修饰,使得音调更具韵味,增添了婉约、秀丽和明朗的感觉,展现出祖国田野的宽广、明媚和壮丽。
 在领唱中,他化用了民歌风宽广的旋律,而在伴唱中则用了群众歌曲式的铿锵音调,使这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在“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两句中,他吸取了山东、皖北民歌中醇朴、敦厚的特色,使得旋律舒展明快,加强了新农村和大自然和谐美好的感觉。
 在写到“一片冬麦”时,他想到了北方民歌那种“八度大跳”的特色和粗犷豪迈的气质,用到这里,拉开了旋律节奏,使人豁然开朗。
 而“一片高粱”,他则用了南方戏曲常见的那种拖腔的韵味,音色显得纤巧俏丽。
 一是粗犷豪迈,一是纤巧俏丽,加上快速流动的伴奏音型,好像汽车奔驰在祖国的田野上,美好景象,尽收眼底。
 写到这里,施光南思考再三,根据内容需要,他增加了一组衬词:“呀儿咿儿哟……”这组衬词的节奏既带有机械运动的特点,暗喻了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带有劳动号子的特点,使歌曲更富有生活气息。
 在这组衬词后面的四句,施光南将其处理成全曲最舒缓的地方,音乐豁然嘹亮宽广,在女声开阔的旋律下,男声反复唱“呀儿咿儿哟……”恰当地运用了“紧打慢唱”、相反相成的对比原则,使得音乐更加奔放热烈,增加了动力感。
 施光南在创作这首歌曲时,调用了他在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上的积累。除了在上面提到的外,还有一些新颖别致的化用手法:
 先看副歌的衬词:“哦咿”“哎嗨哟嗬”“呀儿咿儿哟”“咿嗨哟”,他是分别从苗族民歌,华北、湖北汉族民歌以及云南白族“大本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里移植过来,融会、嫁接在一起的,风格迥异。前者是北方风格,显得浑厚有力;后者是南方风格,显得秀丽婉转。施光南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是为了显示出多民族的情感,别具匠心,生动自然。
 在歌曲的后半部,施光南将进行曲的节奏和戏曲风的旋律完全交融在一起。“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这一句的旋律是典型的梆子风乐句骨架音,而节奏却是小军鼓常用的节奏型。施光南正是将多民族的民歌与进行曲的不同因素巧妙结合,构成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个基本特点。
 在第一、第二段结尾,施光南巧用了山东琴书和安徽泗州戏“拉魂腔”的真声换假声唱法的特殊情调,向上高翻八度,显得酣畅淋漓、一泻千里。
 施光南在《努力做到雅俗共赏——谈〈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音乐创作》一文中写道:
 这些不同的素材,在创作时,按照原有主题发展的自然逻辑,凭着过去的积累,根据细致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吸收、融会的。因此,形成了一个总体的风格,又兼收各地民间音乐的一些特色。这种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化出来的新旋律,更好地表现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样比较广泛的内容。
 他认为结束句“为它幸福,为它争光!”是全曲最辉煌之处,因此使用了高音拖腔,显得华丽、高亢。但他认为,这还不是全曲的高潮,其实只是一个有气势的结尾。他把歌曲旋律的高潮布局在下面衬词的位置上:“哎咳哟嗬呀儿依儿哟,咳!”
 他在《我怎样写歌》中说得很清楚:
 因为在这之前的四个大乐句,分别具有明朗、潇洒、乐观、秀美的气质,旋律舒展流畅地自然展开,虽有跳荡,并没有爬到坡顶,而是在为异峰突起进行准备;这时,出现了用衬词唱出的豪迈乐句,更加强了爽朗、坚定的气质。所以说,“哎咳哟……”是旋律线的转折,是感情的进一步升华,凝聚在此一处,也即结构中高潮所在。
 歌曲谱好后,施光南将它寄个了晓光,并附了一封长信说了自己谱写这首歌的想法和追求。
 晓光看到曲谱后,十分满意。不仅词意曲韵相得益彰,而且升华了词意,打开了飞扬的空间。
 1981年岁末的一个深夜,在中央电视台的录音棚里,开始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录制工作。施光南、晓光和这部电视片的导演邓在军坐在工作间的角落里,喜悦和不安交织在施光南的心头。
 这次,领唱这首歌的是空政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杨淑清。她和合唱队员们融会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唱出了对土地的热爱、对新农村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彩色的农村》盒带封面


 当最后一段合唱录制完毕,演员、乐队和录音师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他们在祝贺一首成功作品的问世。
 施光南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谦逊地说:“是大家唱得好。我作曲嘛,算是‘歪打正着’吧!”
 当时只有33岁的晓光,紧紧握着施光南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施老师,这首曲子真是太棒了!”
 “是我要感谢你,写了一首好歌词。”施光南拍着晓光的肩膀说。
 临分手时,施光南对晓光说:“别忘了,到音协去为责任编辑请功。他比咱们辛苦……”晓光点头称是。
 1982年8月,施光南、晓光与当时只有19岁的彭丽媛见面,施光南、晓光听彭丽媛试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彭丽媛唱完后,施光南觉得她的乐感、节奏、音色和情感都把握得很好。经过他们的推荐,1982年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春节晚会”上,彭丽媛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很快,这首歌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神州大地……
 


 

《在希望的田野上》奖牌


 很多听众都希望得到这首歌的简谱或录音带。云南德宏自治州广播电台播音员梁戈想将这首歌放给云南边疆的听众听,可是没有好的录音带,于是,他写信给彭丽媛,希望她帮忙提供这首歌的录音带。当时正在中国音乐学院读书的彭丽媛很快就给梁戈回信。在信中,彭丽媛的语气非常谦逊,她遗憾地表示,自己也没有这首歌的录音带,但她认为中央电视台应该有,并提供了联系方式。在信末,彭丽媛写道:“我的演唱水平还很有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希望对我今后的演唱多提宝贵意见。”
 为了满足广大听众的愿望,北京市音像出版社及时出版了彭丽媛独唱歌曲《彩色的农村》磁带,其中就有《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
 【相关链接】
 ※1985年12月,在文化部、团中央主办的“当代青年喜爱的歌”评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荣获一等奖。
 ※1989年6月,《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中国唱片总公司创作特别奖。
 ※1989年10月,《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五洲杯”四十年广播金曲奖。
 ※1989年在“改革十年全国优秀歌曲评选”活动中,《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优秀创作奖。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访问韩国期间,在国宾晚宴上,韩国精心挑选的欢迎曲目就是中国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韩国少年合唱团演唱,尤其引人注目。
 ※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飞行器搭载“中国音乐芯片”飞向太空,其中就有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在长达八天的探月旅行中,中国音乐家和歌唱家的激情和梦想一路唱响在浩瀚太空……
 


 


 

《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获奖证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guangnanzhuan/2022121779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