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无中生有》出处、《无中生有》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1日 阅读:211 评论:0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计名起源】

无中生有一计的哲学味道比较浓厚。《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战国时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与楚国,希望楚国和齐国断交。楚怀王利欲熏心地答应了。之后齐楚断交张仪却赖账,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秦齐趁势结盟,楚军大败,楚怀王剖地求和。

【原文】

诳①也,非诳②也,实其所诳也③。少阴、太阴、太阳④。

【注释】

①诳:欺骗。

②非诳:不是完全的欺骗。

③实其所诳也:让欺骗变成真的。

④少阴、太阴、太阳:“少阴”指半真半假;“太阴”指完全的假象;“太阳”指完全的真象。本句的意思是: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译文】

欺骗,并不是要欺骗到底,而是要在一定的虚假诳骗之后,把假相变成真相,让对方意想不到。

【评析】

无中生有的计策实施比较复杂。在人际关系上,无中生有常常意味着莫须有,是一种不大光明的行为。但是在战场和商场上,无中生有常常是制胜的良方。无中生有的运用一定要注意:首先,“有”并不能真的从“无”中得出来,任何以无中生有取胜的意图,或依靠大量的欺骗宣传,或靠对于局势的深刻观察。容易让人相信的,就引导他。不容易让人相信的,就欺骗他。其次,在宣传技巧上,要采用故意突出、强调的手段,使别人信以为真。谎言说千遍就成了事实,这说明了炒作的重要。在引导技巧上,则要尽可能低调,不露痕迹,使人不怀疑其中有诈。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特别奏效。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

【兵家智慧故事】

指鹿为马

秦始皇在外地巡视中不幸病死。他身边只有小儿子胡亥。太子扶苏正在北方边境与蒙恬一起防御北方匈奴入侵,未能及时接受遗诏。

丞相李斯与宦官赵高合谋伪造了两份诏书。一是说传皇位给次子胡亥,二是说将扶苏、蒙恬赐死。

后来,扶苏、蒙恬接受伪诏书后都自杀了。

胡亥本是懦弱无能的昏庸之徒,又因年纪小没有经验,以致完全受制于赵高。赵高势力越来越大,但是还惧怕李斯的力量。索性在秦二世第二年就诬陷李斯通匪。胡亥信以为真,就将李斯腰斩并诛灭了九族。这本是“无中生有”的罪名,而秦二世胡亥反而感激赵高:“如果没有你,我几乎被李斯所害!”赵高见胡亥如此愚蠢,越发依仗权势而胡作非为了。

李斯死后,赵高升为宰相,越发统霸天下,总揽国事,杀害异己,无恶不作。秦二世也乐得不问朝政,整日荒淫无度。

赵高仍不满足于位其人臣,唯恐群臣因他出身低贱不听他调遣,还想篡夺皇位。于是想出一计以试天下的反应。

有一天,他特意带来了一只鹿献给秦二世,他说:“臣献给皇上一匹马。”胡亥虽然愚蠢,但不至于连鹿与马都分不清,于是,笑着对赵高说:“丞相你弄错了吗?这明明是鹿,你怎么说是马呀?”赵高没有回答。秦二世转问左右的大臣们:“你们说这是鹿呢,还是马呢?”朝臣中许多人畏惧赵高的权势,不敢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便说:“这当然是一匹马了。”

望梅止渴

公元195年,曹操统帅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去宛城征讨张秀。路上他们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由于找不到水源,将士们已经三天没有喝到水了,时值初夏季节,烈日高照,闷热异常。将士们身穿铠甲,肩荷武器,还要拼命地向前赶路,真是精疲力竭,烦渴难忍。所以士兵们都怨声载道,曹操心急如焚,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军心就要不稳。

这时曹操急中生智,突然用马鞭指着前面,大声地对将士们说:“我以前走过这个地方,记得前面有一片梅林,树上长满又酸又甜的梅子,我们大家快点走,取那梅子解渴。”将士们听说有梅子,想起那股酸劲,顿时口舌生津,打起了精神。后来,又走了一段路,找到了一处水源,终于渡过了难关。

前面本来就没有什么梅林,但曹操却故意编造说前面有又酸又甜的梅子,但就是这个编造出来的谎言,却产生出同真实情况一样的效果来。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一是给大家一个切近的目标,为追求这个目标,而使人精神振奋起来;二是因条件反射,口舌生津,解了燃眉之急。这就是无中生有中的以假化真之计。

宋太祖杯酒收钱财

北宋初年,宋太祖担心军队将领们的兵权太重,将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因此来了个“杯酒释兵权”。从此以后,这些将领只顾积蓄财产,吃喝玩乐。宋太祖此时又忧虑他们积蓄的财产过多,所以又想出一个“杯酒收钱财”的办法。

宋太祖先赐给每位将领一块宝地,让他们修建住宅。因宅地是皇上所赐,这些将领当然不敢怠慢,立即大兴土木。住宅完工后,宋太祖又赐宴招待他们,酒宴上宋太祖再三劝酒,结果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连家都回不去了。宋太祖让每位将领家中来个公子,把他们的父亲搀扶回家。宋太祖送到大殿门,若无其事地说:“你们的父亲都表示愿意捐献给朝廷10万缗(1000钱为1缗)钱。”

将领们酒醒后发现自己已经回到家里,忙问家里人: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在皇上面前是否有失礼的行为?在询问中,他们知道了捐钱之事。将领们尽管怀疑自己在酒醉时说过向朝廷捐钱的话,但是第二天他们还是乖乖地上交了10万缗钱。

宋太祖担心将领们积钱太多,对皇权不利,就想从他们手中收取一部分。可是堂堂的皇上怎么能向手下臣子伸手要钱呢?于是,宋太祖想出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计策。如此这般,既不伤皇上的尊严,朝廷又得到了好处,将领们还无话可说,真是一石三鸟,高妙无比。

莫须有

很多看似无中生有的事情,不过是施计者抓住了某些不易察觉的蛛丝马迹,顺势引导的结果。岳飞的风波亭事件,就是秦桧善于揣测皇帝心理,从而施计无中生有的范例。

南宋时,宋高宗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中原夺回曾经的领土。因此南宋初期对金国的政策只是防御。在当时,看得透皇帝心事的就是宰相秦桧了。他深知这个本来没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普通亲王,在经历了泥马渡江的仓皇逃窜之后,早已没有了恢复中原的锐气。况且从理性的角度说,南宋刚刚建立,维护稳定确实是首要的问题,主动开战不是理想的选择。秦桧敏感地捕捉到了宋高宗幽暗心理的内核,那就是他害怕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所以也不打算把被金兵俘虏的徽钦二帝迎接回朝。金国人曾经发出威胁,如果宋高宗敢于进攻,他们就把两个老皇帝送回来,到那时一个皇帝是高宗的父亲,一个是高宗的哥哥,长幼有序,宋高宗想不退位都难。这样南宋初年朝廷上最大的政治问题,也就是北伐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并不隐讳但却不能被忽视的宋高宗个人的兴衰荣辱问题,蒙上了浓厚的人情关系色彩。秦桧不愧是老狐狸,精于人际关系的他敏感地把握到了这一点,提出要和金国议和,和平共处。这种保证天下无事的政策当然得到宋高宗的喜欢,秦桧一路加官晋爵,荣宠有加。

但是就有人不明白这一点,偏偏要不断踩踏宋高宗的心理底线。这个人就是岳飞。岳飞的政治主张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是北伐恢复国土,所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第二是迎回被俘虏的两个皇帝,所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就已经超出了宋高宗所能容忍的范围。但是在当时,岳飞的主张是舆论所普遍持有的观点,岳飞在舆论上占据着制高点。这使得宋高宗很痛苦,但是又不敢公然训斥岳飞,因为那样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只好苦苦隐忍,还要不断地提升岳飞。

岳飞骁勇善战,却缺乏窥探他人心思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已经成了吃又吃不下、吐又吐不出的鱼刺,仍继续不断推进北伐事业。岳飞在朱仙镇打败金兀术,已经要夺取开封城,恢复中原的大业唾手可得之时,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强行收兵,满含遗憾的岳飞在收兵不久之后就被处死。罪名是什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莫须有”三个字。关于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解释很多。尽管韩世忠指责秦桧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是岳飞的罪名绝对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他的命运早已经在秦桧的意料之中。秦桧敢于无中生有定岳飞的罪,无非是把握了宋高宗的意图罢了。

天险不可恃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讲的是陈后主陈叔宝荒淫亡国的故事。在这个故事背后,是隋朝大将贺若弼借助无中生有的计策,突破长江天险的成功战例。因为陈叔宝是个荒淫无道的君主,治理国家没有什么才能,虽然还没有内乱的危机,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隋文帝杨坚,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杨坚决心灭亡陈朝,结束中国四百年的分裂状态。581年,杨坚任命贺若弼进攻陈朝。尽管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利于隋朝,但是陈叔宝还有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长江天险。贺若弼深知长江的厉害,在自己之前一代雄主曹操和苻坚已经先后在长江边折戟沉沙,贺若弼不能不小心行事。

首先贺若弼在陈朝都城附近的长江北岸安营扎寨,一时间人喊马嘶,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样子。陈朝驻守军队大惊,以为隋军将会不日渡江,立刻厉兵秣马开始战备,一时之间长江两岸剑拔弩张,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中。奇怪的是过了几天之后,隋军又把营寨撤离了。陈朝将领摸不着头脑,只能根据经验判断隋军的船只不足,又平安无事了一阵子。不久以后,隋军卷土重来,又是一副决战的架势,陈朝军队又开始再次备战。可是隋军过了几天之后再次撤离。如此反反复复了几次,陈朝军队疲惫不堪。最后隋朝军队到江边打猎装样,陈朝军队也见怪不怪了。戏做到了这个程度,贺若弼开始行动了。当真正的攻击来临之时,陈朝军队看到隋军备战,也不以为然,战备很放松,结果隋军突然渡江,慌乱的陈朝军队四散奔逃,隋军最终达到了目的,灭亡了陈朝。

地利因素在战争中举足轻重,但是人谋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长江天险对于陈朝的军队来说,既是一个帮手,也是一个负担。陈朝的军队就是因为太相信长江的作用,所以才会对隋军的意图视而不见。试想如果一马平川隋军兵临城下,那么就算是贺若弼如何假装懈怠,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陈朝军队也断不能视同儿戏一般。想当年西晋政权进攻东吴,东吴过于相信长江防线,于是用铁打成长几百丈的连环锁链,用木桩安置在险要的江面,企图使战船无法通过。结果西晋军队用麻油焚烧铁索,烧断之后大军顺流而下,一举灭亡东吴。可见险不可恃,有无为一线之间,无中生有要谨防。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anshiliuji/20221114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