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计名起源】
唐·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红楼梦》九十七回:“(李纨)一头走着,一头落泪,想着:‘……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到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①,而后乘之。曳其轮也②。
【注释】
①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友军,盟友。更,改变。抽,抽调。
②曳其轮也:本句出自《易经》“既济”卦。既济卦为离下坎上,上卦为坎卦代表水,下卦为离卦代表火。水处火上是救火的样子,火随水灭,是大功告成的样子。既,成功。曳,拽住。本句的意思是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译文】
频繁地更换友军阵容,抽调友军的主力,等它自己衰败,然后乘机兼并它。就像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评析】
所谓“友军”,往往存在危险。由于在很多时候所谓友军不过只是暂时拼凑的松散联盟,所以“兼并盟友”是常事。本计的运用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要能够顺利地进入友军的决策过程,只有对友军的决策发生影响,才能顺利地对友军的阵容偷梁换柱。当然,军事眼光也是重要的,要有一眼看出对方梁柱的本事,然后才能不断拆毁对方的军事大厦。最后,要善于利用同仇敌忾的氛围,使得对方对自己的拆台举动失去戒心。
【兵家智慧故事】
难如移山填海,易似唾手吹灰
要偷梁换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梁柱乃是家邦的基础,为公众目光交集之所,欲在众目睽睽之下偷梁换柱,或者要和房子的监护者达成一致,或者要欺瞒哄骗对方要防治白蚁,所以拆梁柱下来做防腐处理。
秦始皇建立秦朝,自以为江山一统、铜墙铁壁的江山,是子孙万代的家业。加之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身体还不错,所以太子的位子一直没有公开。围绕接班人问题,宫廷内出现了两个彼此敌对的政治集团。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结盟的军人集团,一个是幼子胡亥、赵高结盟的太监集团。长子扶苏恭顺好仁,在全国人民中有很高的声誉。秦始皇一开始也确实想立扶苏为太子,为了锻炼他,就派他到著名将领蒙恬驻守的长城防线做监军,在前线挂职锻炼。秦始皇的幼子胡亥被秦始皇留在身边,秦始皇很宠爱胡亥,对他不加管制,在宦官赵高教唆下胡亥只知吃喝玩乐。
秦始皇喜欢到处巡视,借以震慑六国贵族的造反企图。但是天意难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突然一病不起。秦始皇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向李斯传达密诏立扶苏为太子。不巧的是,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赵高。赵高早有野心扶持胡亥,将来好专权夺国。于是他故意扣压秦始皇的密诏,等待时机。
关于赵高为什么要和秦朝过不去的问题,现在很难下定论。不过有观点认为,赵高是已经覆灭的赵国王室的远亲,秦灭赵后,赵高作为战利品被屈辱地迁徙到秦国,赵高本人身负国仇家恨,再加上个人身心遭受到重大的摧残,于是产生了向秦王讨还血债的念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精明的他为了迎合秦朝的法家治国路线,刻苦钻研秦律,终于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经过不懈的努力,秦始皇认为赵高精通法律,可以委以重任,于是让他进入宫中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担任胡亥的老师教他法律。赵高一步一个小心,终于找到了这个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台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就在此时赵高找到了李斯,赵高说皇上赐给扶苏的秘诏还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完全是你我之间的事情。李斯当时一惊,按说操控废立是灭九族的大罪,但是赵高对李斯讲得非常明白: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蒙家在秦国数代出将入相,实力庞大,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一定换人。说起这个蒙恬可不是一般人,蒙恬的爷爷蒙骜和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弟弟蒙毅也是秦国重臣。和所有受重用的年轻人一样,蒙恬也是从学法律专业入手,从事过狱讼文书工作,随后被秦始皇封为将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现了一则可怕的预言:“亡秦者,胡也”。意思是将来一定是胡人灭掉秦朝,当时实力强大的少数民族只有匈奴,于是蒙恬受秦始皇的调遣率领三十万秦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秦军战斗力强,击退匈奴七百余里,收复了河套地区。此后蒙恬修长城驻守塞外,但是因为手握重兵,家族势力很大,蒙恬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也大得惊人。
赵高这样一说,李斯听到这里果然心动,加之局势确实控制在自己手里,二人当即合谋制造了假诏书,诏书要求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是个孝子,看到诏书也只是泪流满面,他拒绝了蒙恬核实真相的要求,自杀身亡,蒙恬也自杀了。赵高未动一兵一卒就用偷梁换柱的手段把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灭掉项羽,战功卓著。司马光曾经评价韩信:“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尤其是破赵时,韩信以数万之众背水一战,打败陈余二十万精兵,堪称用兵如神。但是韩信不会搞政治,造成军权两次被刘邦剥夺。因此刘邦探测出了他人性的弱点,这一点,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元前204年,即汉高祖三年闰九月,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会战,刘邦大败,差点被俘。当时韩信、张耳率军驻扎在修武,一天清晨,走投无路的刘邦带着自己的亲信夏侯婴来到韩信军营叫门,自称是汉王使者,驾着车冲进了营门。当时韩信、张耳还在酣睡,刘邦直接进入营帐拿走了二人的官印和兵符,亲自接管了韩信的军队,调整了人事部署,把精兵全部调走参加荥阳会战去了。韩信、张耳起床后方知刘邦来了,不禁大惊失色。公元前202年,即汉高祖五年正月,刘邦再次以闪电战夺取了韩信的军权。不同的是当时刘邦、韩信、彭越联军刚刚打败项羽,韩信帅三十万汉军驻军定陶,刘邦平定楚地后经过定陶,又是由夏侯婴驾车叫开营门,夺了韩信的军队。由于这次夺军,韩信被迫离开他经营多时的齐地,被徙封为楚王,并且失去了统率军队的机会,只好任人宰割。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就是偷梁换柱的代表作。综观《红楼梦》全书,从整个贾氏家族的意愿来看,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一开始也不是不可接受的选择,但是林黛玉身体多病,这直接影响了她在这场婚姻中的胜算。王熙凤曾经说过,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弱不禁风,一个是装聋作哑。尽管如此,薛宝钗的扮柔守拙仍强于林黛玉的弱不禁风。王熙凤对待林黛玉原本也不错,但是事关贾氏家族的传宗接代,其高于一切的政治工程,自然不容有所闪失,所以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情投意合,但是贾府上下也不得不棒打鸳鸯。
为了给贾宝玉和并非其意中人的薛宝钗完婚,王熙凤亲自出马。婚礼当天,凤姐吃了早饭过来,便要试试宝玉,走进房间说道:“宝兄大喜,老爷已择了吉日要给你娶亲了。你喜欢不喜欢?”此时宝玉神志已经失常,只管瞅着凤姐笑,微微地点点头儿。凤姐进一步试探:“给你娶林妹妹过来好不好?”宝玉却大笑起来。凤姐看着也猜不透他是明白还是糊涂,干脆下猛药道:“老爷说你好了才给你娶林妹妹呢,若还是这么傻,便不给你娶了。”宝玉忽然正色道:“我不傻,你才傻呢。”说着,便站起来说:“我去瞧瞧林妹妹,叫她放心。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她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至此凤姐清楚,只有偷梁换柱一条路可走,忙扶住了宝玉说:“林妹妹早知道了。他如今要做新媳妇了,自然害羞,不肯见你的。”然后布置了一偷梁换柱之计。
洞房花烛之时,宝玉揭了新娘盖头,睁眼一看好像宝钗,心里不信自己,一手持灯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宝钗吗!宝玉仍旧坐下,两眼直视,半语全无。本来原有昏聩的病,加以今夜未称自己主意,便什么也不顾,口口声声只要找林妹妹去。贾母等只得满屋里点起安息香来,让他安定下来,扶他睡下。
王熙凤机关算尽,利用贾宝玉神志不清的时候蒙骗了他,成功地偷梁换柱。可惜什么都可以换,唯有人与人的感情是很难换的。结婚之后,贾宝玉对薛宝钗视而不见,但凡一遇风吹草动勾起回忆便通过各种方式纪念林黛玉。薛宝钗一直督促贾宝玉的仕途上进,也因为贾宝玉的神志失常变得和废人一样,贾府的光景一天不如一天,而这一切都要依靠薛宝钗独自支撑,这位红颜薄命的有才女子就这样被世事和感情的双重不幸所淹没,这也许才是她人生的一种大不幸。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anshiliuji/202211146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