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抛砖引玉》出处、《抛砖引玉》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1日 阅读:158 评论:0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计名起源】

抛砖引玉的典故来源于唐代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传说常建十分仰慕同时代的大诗人赵嘏的诗才,他一直想看看赵嘏作诗的样子。有一次他听说赵嘏游览灵岩寺,就先一步赶到灵岩寺,在寺庙前墙显眼的地方题了几句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明显是一首没有完成的五言律诗,赵嘏来到寺中一抬头看见这半首诗,就诗兴大发,于是便接了下去:“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时的人都认为续诗比原作更好,所以认为常建的做法是“抛砖引玉”。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原文】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注释】

①类以诱之:类,类似的东西。本句的意思是用类似的东西引诱敌人。

②击蒙也:本句出自《易经》“蒙”卦。蒙的意思是愚昧不开化。本句的意思是打击这些受到蒙骗的人。

【译文】

用类似的东西去引诱敌人,并进而打击那些被蒙骗的敌人。

【评析】

抛砖引玉固然物超所值,但是便宜的买卖也不好成交。要把抛砖引玉做得完美,也是有一些说道的:首要的,虽说是抛砖,但那也只是比喻的说法,实际上如果抛出去的真是砖,也不一定能引出玉来。无论如何,这块砖也要有一定的价值,才不会让怀玉者倒了胃口,望风而逃。如果常建前几句诗无味,那赵嘏是绝对没有兴致接下去的。如果绞国不缺柴禾,樵夫对绞国人来说和蚂蚁一样无须理睬。因此与之相应,施计人要对施计对象的个性、心理、处境做一番全方位的分析,这样才能用砖头换回美玉。

【兵家智慧故事】

一块砖的使宜也占不得

抛砖引玉的主导者,都是精于算计的人。那么看见砖头就扔玉璧的人,也在为自己打着算盘,不可能无所求地献上去,然而一旦打定主意要出手,这美玉即将送之于人了。

魏昭王六年,秦国胁迫赵国一起攻打魏国,并约定取得胜利后把魏国的邺城作为酬劳分给赵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魏国,举国震动。魏国多年以来和秦国保持着卑微的臣属关系,刻意放下姿态侍奉秦国。在秦国的蚕食鲸吞之下魏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最重要的是魏国丧失了崤山函谷关这一天然屏障,在秦国面前没有任何的险关可守,只能任人宰割。然而秦国不但不领情,反倒纠集赵国一起来瓜分领土,魏王见大难临头立即召集将帅商量对策。在朝上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魏国相国芒卯说话了:“在这个时候忧虑已经不解决问题,大王放宽心,我觉得赵国和秦国也不是没有矛盾,他们之所以联合起来,无非是为各自谋取一点利益罢了。我看只要咱们也派一位能言善辩的舌辩之士出使赵国,虚与委蛇地给赵国一些好处,暂时让他们和我们联合,只要拆散他们与秦国的关系就行了,剩下的事微臣已经计划好了。”大难临头,又无更好良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魏王于是全权委托芒卯进行这次关乎存亡的公关活动。

芒卯从朝臣之中选择了一位叫张倚的舌辩之士出使赵国,临行前芒卯把张倚叫到家中互相沟通商量对策后,就派他去赵国了。张倚到赵国后迫不及待地要求见赵王,一见面就谦卑地说:“听说大王要联合秦国来攻打魏国,由此看来我们肯定是保不住邺城了,依微臣看来,为了两家不伤和气,我们魏国愿意主动把邺城献给赵国,您一定要接受我们国君的善意。”赵王没想到所想之物得来全不费功夫,魏国先吓垮了,尽管如此,赵王仍然很警觉:“魏王的美意令人感动,只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不知贵国对我们又有什么要求呢?”张倚回答说:“我们也没什么过分的要求。大王请想,我们赵魏两国原来世代友好,我们和韩国一样是从晋国分出来的兄弟之邦。当年同在晋国的时候,两家的先祖一起侍奉晋君,祸福共享,荣辱与共,两家一起经历了无数的危机和荣耀,那是几百年的交情。而秦国呢?魏国与秦国有世仇。当年秦国用欺骗的手段从魏国抢走了崤山函谷关,几百年来动不动就把军队开进魏国,逼您的祖宗割地纳贿,让魏国不得安宁。大王您要想清楚,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秦兵的凶残暴虐天下闻名,您和秦国结盟有什么长远好处呢?魏王派我来就是希望向您重申我们和赵国永远和平的意愿,大王如果还看得起几百年兄弟之国的情分和世代先祖的交情,就应该和秦国断绝关系。我们已经把邺城收拾干净,只等大王前去接收了!”利益诱人,赵王立刻召集了大臣们商量,赵国相国说:“如果我们和秦国联合攻魏,就算是兴师动众,也不过是得到一座邺城,现在兵不血刃就可以得到,有什么不好?况且还得到了魏王的感激。”赵王不再犹豫,宣布了和秦国绝交,并终止了和秦军联合的事。秦国没想到赵国如此背叛盟约,为了杀一儆百,秦国暂时放过了魏国,反而开始进攻赵国。

为魏国牺牲了和秦国的关系,赵王只剩下邺城这个收获,当赵王派出的使节赶到魏国去接收邺城时,却迎面遇到了芒卯带领的军队。赵国使臣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芒卯听了之后做出非常吃惊的样子说:“怎么会这样?派张倚出使贵国是为了保全邺城,怎么可能授权张倚把它让给你们呢?一定是张倚背叛了我们魏国,这太可恨了。请回去告诉赵王是他弄错了,没有这回事。”赵王得到使者的回报才知道上当了。

就在此时,传来了秦国和魏国一起进攻赵国的消息,赵王只好割让五个城邑给魏国以息事宁人,请求魏国不要和秦国合作。魏国能够化险为夷并且因祸得福,完全是扔出“邺城”这块砖而得到“五个城邑”这块玉起到的回天之功。

商鞅树木立信

通过抛砖,能引出种种的宝玉。但是再名贵的宝贝,都比不上一个人的信任。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商鞅变法时“树木立信”的故事。秦孝公时期,秦国也只是西方的强国,对于中原各国的事务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尽管多年以来实力也在缓慢增长,那也是因为中原各国彼此攻击给秦国留下了战略空间。秦孝公是一个有抱负的君主,希望能够通过一次彻底的改革来提高秦国的实力,这种想法主要是受了邻国的启示。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魏国称霸中原几十年,变法的力量已经获得公认。秦国本身是奴隶制度残存得最为严重的国家,大贵族对于国家政权的贡献寥寥,却消耗着大量的国家财富,占有着大量的人口,浪费着巨大的生产力潜能。急于图强的秦孝公想要聘请一位具有霹雳手段的法家人物,进行一个总的改革。

商鞅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当他来到秦国和秦孝公一番畅谈之后,秦孝公决定启用商鞅作为变法的总设计师。作为一个法家人物,商鞅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打破贵族和平民身份鸿沟,以军功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形态,建立保甲制、小农的土地制度和宗族家长制,任务非常复杂。然而商鞅则认为,首要的任务不是这些,而是获得民众对改革的信任。因为在一个贵族和贱民二元分割的社会里,要打破这种贵族垄断,就要获得贱民阶层对改革的认可。取信于民,是法家政策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讲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就是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达成的改革契约。

但是这种彼此之间的信任在当时的社会基本不具备可能性,因为在奴隶主当政的时代,在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身份和国家义务上的鸿沟,统治阶级依靠先天获得的高贵身份来实施统治,奴隶和普通百姓服劳役提供国家财富,在两者之间只有绝对的服从,彼此的信任因素比较淡薄。加上秦国是西方的国家,向来被认为近似于夷狄蛮族,所以在统治方式上比较血腥野蛮,老百姓和贵族之间的关系缺少亲近感,更谈不上彼此信任。

为了获得这种信任,商鞅在当时的首都栎阳城进行了一次改革的推广活动:他在栎阳北门竖起了一根木头,木头不高也不粗,然后公然宣称,如果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便能获得五十金的赏钱。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全城都沉浸在惊讶、猜测和激动当中,五十金是普通百姓很难挣到的,但是百姓对于商鞅也存有不信任感,大家都围在北门对着那根木头指指点点,但是谁也不敢出手一试,都害怕钱没拿到却丢了小命。这时有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看到赏金丰厚,自认原本一无所有,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于是走上前去抱起木头往南门走,不一会流浪汉就来到南门。商鞅听说有人吃螃蟹了,立刻赶到现场,向这个流浪汉兑现赏金,看到这个衣衫不整的穷鬼一下子翻身做了有钱人,大家都后悔莫及,人们从此相信了商鞅,各项政令的推进从此获得了民众的信任。

杨行密堆钱物大败叛军

公元888年,宣州(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市)刺史秦彦率领军队叛乱,渡过长江,占领了广陵(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庐州(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刺史杨行密收到讨伐秦彦的文书,便领兵去攻打广陵。秦彦听到消息,就把他的军队开到城外,排成阵势准备应战。

两军对垒,杨行密看到秦彦军队的士气还很旺盛,要是硬拼硬打必然遭到很大损失,就决定用计谋战胜秦彦。

杨行密把军队带回营寨,先叫士兵把军营中所有的金银财宝、布匹粮食,全部堆放在营寨当中,让少数老弱士兵看守着;又让战斗力强的士兵布置到营寨四周,埋伏起来。一切布置妥当,他就带着1000多人到秦彦的军营前去挑战。秦彦见杨行密的人数不多,急于取胜,即命令全体兵将一齐出动。两人只交手几个回合,杨行密就假装被打败,带着军队往自己的营寨里逃去。

秦彦带着军队紧追过去,来到杨行密的营前没受到一点阻挡,就冲了进去。秦彦的士兵一冲进营寨,看到堆放在一起的金银财宝和布匹粮食,便纷纷去抢,你抢我夺,乱成一团。秦彦大声呵斥也阻止不住。这时,杨行密预先埋伏在营寨四周的士兵,一拥而上,把秦彦乱成一团的军队包围起来。一阵厮杀,秦彦的兵有的被杀死、杀伤,有的举手投降当了俘虏。

引班先将砖打扮

《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法内容记述了353年东晋贵族在今浙江绍兴的一次学士聚会,会后王羲之为参会高士在会上创作的文集《兰亭集》作序,这篇序就是举世称颂的《兰亭序》。《兰亭序》王羲之在世时就闻名天下,王羲之去世后,《兰亭序》辗转收藏到了他的七世孙僧人智永手中。智永是和尚,没有后代,他本人圆寂后《兰亭序》传到了弟子辨才和尚手中,辨才知道这东西的宝贵,就在寺庙的大梁上凿了一个暗槛收藏。

当时正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宗本人酷爱书法,他手下的很多大臣像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书法名家,太宗本人的书法也很有水平。作为书法爱好者,太宗是王羲之的疯狂追随者,他身为天子富有四海,也收集到了很多王羲之的作品,却得不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皇帝资源丰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地毯式寻查后,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这件事就浮出水面了。唐太宗亲自召见了辨才,希望他能把《兰亭序》交出来,可是辨才坚持说自己确实从师傅那里看到过《兰亭序》,可惜师傅死了之后就失去了这宝贝的下落。这显然是借口,但是唐太宗也不好明抢,为此感到很苦恼。大臣们都知道皇帝的心思,尚书右仆射房玄龄思来想去向皇帝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因为这个人有才有谋,可以派遣他和辨才协商,智取得到《兰亭序》,太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就授权萧翼去做这件事。

萧翼领了王命,他向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的普通作品。然后把自己的官服脱去,换上了普通人的衣服,来到了辨才的寺庙,借说自己是过路的客商,要在本地逗留一段时间,想在寺庙里暂住。因为过去的寺庙也有客栈的色彩,所以辨才没有反对。住了几天之后,萧翼开始和辨才谈论诗赋书画,并拿出准备好的几幅王羲之杂帖评价其优劣。两个人谈得非常愉快,于是辨才一高兴拿出了《兰亭序》,萧翼又惊又喜,非常认真地欣赏了一番,故作遗憾地说:“这幅书法的功力很高,可惜还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萧翼同时还指出了书法中的几处瑕疵。辨才的书法鉴赏水平有限,对于萧翼的结论信以为真,于是感到很失望,怀疑师傅留下的非真品,便不再把《兰亭序》藏在房梁上了,而是随便放在案条上。

有一天趁辨才不在寺庙时,萧翼从辨才的禅房桌案上拿走了《兰亭序》,立即连夜返回长安,把《兰亭序》献给唐太宗。后来萧翼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再见辨才时,辨才才知道自己受骗了。太宗得偿所愿,辨才不久就郁郁而终。

《兰亭序》后来陪葬在太宗的昭陵。但关于《兰亭序》后来的下落,现在却有很多说法。据说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有人盗掘了李世民的昭陵,在太宗墓室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放置石箱,石箱里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据说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拿了出来,但是千余年来下落不明。也有说法是,同样作为王羲之作品的喜好者高宗李治并没有完全执行父皇的遗愿,而是把《兰亭序》真迹陪葬于自己的乾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anshiliuji/202211146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