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晋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北疆军事重镇,名士辈出。王昶出生在书香门第,又生活在晋阳这样的天下名邑之中,颇受家风、水土的影响,才华出众。同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王凌,也是少年英俊,二人互相仰慕,结为知己。那王凌年龄小些,但王昶对他很是尊敬,过从来往,像对待兄长一般。王凌自然也是以礼相待。
王昶生活的时代,动乱不安,天下三分,曹操、孙权、刘备鼎足而立,已成定局。曹操的长子曹丕,被立为继承人,为了日后坐天下有一批得力的帮手,他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王昶品学俱优,曹丕听说后,便迫不及待的把他召到门下,任命他为太子文学,旋即又让他做太子中庶子。这两个职务都是太子属官,没什么权力。但是,却是一种极好的官场锻炼。
延康元年(220)十月,曹丕终于代汉称帝,他便是魏文帝。
他做太子时网罗的人才一个个被委以重任。王昶出任洛阳典农中郎将,主管洛阳附近的屯田、农垦等事。王昶在其位谋其职,非常关心农业生产,认为农业的兴旺与否是国家能否富强的关键。当时洛阳及附近树木成林,大量占用耕地,造成农作物匮乏。针对这种情况,王昶倡导砍伐树木开垦荒地,劝勉百姓,勤于农桑,开垦的田地特别多,保证了农业生产。政绩突出,被提升为兖州刺史。
曹丕做了7年皇帝,于黄初七年(226)病死。太子曹睿即位,是为明帝。
对于前朝大臣,明帝格外礼敬,王昶被加授扬烈将军,还得到了关内侯的爵位。王昶为官从不枉食俸禄,他虽然在外任职,心中却想着朝廷。他认为魏国沿袭了秦朝、汉朝的弊端,法制苛刻琐碎,如果不对国家的典章制度大大改革一番使之合乎先王的规范,要想使当前的政治局面和社会风气好转,是不可能的。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加上自己丰富的积累,伏案疾书,写出了《政论》一书,全书有20多章,从各方面阐述了目前政治制度的利弊,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政论》完稿后,他又撰写了《兵书》十多篇,阐述了用兵的方策。他把这两部书献给明帝,供皇上参考。
青龙四年(236),明帝下诏,让文武大臣推荐有文韬武略且忠心报国的贤才,不问年龄大小,不管地位高低,唯才是举。他要求卿校以上的官员每人荐举一人。时任太尉的司马懿,有识人之明,觉得王昶是个人物,遂把自己推荐的那个名额,给了王昶。
过了三年,明帝去世,太子曹芳即位。
王昶调任徐州刺史,封武观亭侯,升任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徐州诸军事。当时,魏军驻扎在宛城(今河南南阳),离襄阳(今湖北襄樊)300多里,各军又分散驻扎,而战船远在宣池(今湖北宜城南汉江边),布局非常不合理。王昶认为,一个国家虽然经常保有一支一定规模的军队,但是打起仗来并不能保证常胜不败; 地形虽具固有的险要,但防守却无一定的模式。这样一旦战事紧急就不能火速组织起来迎击敌人,还是不能取胜,于是他上书朝廷要求把军队移居新野(今属河南),在二州操练水军,并且广辟田地发展生产,使农业发展迅速,获得了大丰收,仓库里的粮食储备丰厚,为一旦发生战争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时,朝廷内部曹氏皇族与权臣司马氏的争斗日趋激烈。嘉平元年(249),太傅司马懿杀掉了大将军曹爽,控制了朝政大权。司马懿想有所作为,以赢得更高的声望,遂奉请曹芳,多方咨询大臣们关于政事得失的意见。王昶从国家利益出发,大胆上表,陈述了有关治国方略的五件事:
第一,应该尊崇正道注重学问,抑制消灭浮华的风气,让公卿大夫的子弟进入太学并努力办好学校教育;
第二,应该推行考试制度,考试就好比准绳,没有不用准绳而仅凭主观就能断定曲直,废弃进退考核的标准却能凭空衡量官员的胜任与否的;
第三,应该让官员担任一个职务的时间长久一些,这样才有利于考察他的政绩,有了政绩就应该升擢官品,赐予爵位,以进行鼓励;
第四,应该控制官员的数量,裁减冗员,增加官员的俸禄,使他们有较丰厚的收入,以便用高薪养廉,告诫他们不要骄横奢侈,要为官清正,真正地为百姓做点实事,不和老百姓争利;
第五,应该消灭奢侈浪费,一定要推崇节约勤俭,这是祖先遗留下的美德。如果奢侈浪费成风,国库就会空虚、军备废驰,给百姓带来灾难,给国家埋下祸根。要让人们穿着符合自身身份的服饰,不要追求华丽高贵。让上上下下等级分明。要储积谷物布帛,以备灾荒,战乱之年补用。教育百姓克服攀比思想,恢复朴实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殷富强盛。
朝廷对王昶的建议非常欣赏,曹芳下诏对其建议加以褒扬称赞。因而又让他编定考核百官的办法,王昶认为虽然尧舜的时候就有了考核官员的规定,但其具体的考核办法却没有传下来。到周代的时候,朝廷设有冢宰这一官职,由他负责掌管考核百官的政绩以决定处罚或奖赏,但也仅此而已。周代的时候没有制定考核百官的具体制度。王昶从多方面考虑,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后说,圣明的君主对任用贤才应该是非常明智的,他们提出升降官员的具体条件,而具体实行起来则让冢宰或宰相负责,自己只掌握总的纲纪,因而他对官员的胜任与否可以从宏观上掌握。他的观点得到了朝野的赞同。
东吴的孙权,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并与蜀国修好。曹操虽然平定中原,地大物博,兵力雄厚,一时也难以制胜吴国和蜀国,终成遗憾。后来孙权嫉贤妒能,流放忠良之臣,嫡子庶子矛盾纷纷,闹得不可开交,造成国内局面混乱,内部不和,给了魏国可乘之机。嘉平二年(250),王昶上奏朝廷说:“现在东吴内部虚弱,可乘此机会出兵以制服吴国和蜀国; 从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到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等地都处在长江以北,这里的百姓与我国新城郡(今湖北房县)的百姓接触密切,可以袭击攻取。”朝廷采纳了王昶的建议,派遣新城太守州泰进攻巫县、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去攻打夷陵,王昶则领兵去攻打江陵。吴兵引沮漳河水淹没江陵以北地方,以阻魏兵。王昶用粗大的竹索作为桥梁,魏兵悄悄地渡过沮漳河,敌人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皇逃奔南岸。之后,吴军开了七条通道进行反扑。王昶沉着应战,等吴军靠近时,让连弩同时发射,吴军溃乱,大将施绩连夜逃入江陵城,魏兵乘胜追击,杀敌几百人,获得了初步胜利。吴兵擅长水战,王昶考虑到长期在水上交战对魏军不利,想把敌人引诱到平地和他们会战,于是设计迷惑敌人,一面命令部队顺着大路撤回,让敌人放松警惕,另一面让人披上缴获的铠甲,骑上缴获的战马,提着斩杀的吴兵的头颅,围着江陵城来回奔跑以此来激怒吴军,并设下埋伏准备伏击他们。吴军果然上当,大将施绩率兵追赶魏军,行至半路,魏军调转头去与吴军交战,将施绩打得大败。施绩舍弃部队,仓皇逃跑,魏军斩了他的部将钟离茂、许旻,缴获了吴军的旌旗战鼓兵器珍宝仪仗等物,大振了军威,凯旋回师。另外两路王基、州泰也都凯旋而归。朝廷非常高兴,升王昶为征南大将军,并给了他仪同三司的待遇,进封他为京陵侯。
正元二年(255)正月,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举兵反抗专制朝政的司马师。司马师亲率大军围剿,王昶也参与了这次军事行动,且立下汗马之功。消灭了毋丘俭、文钦后,朝廷论功行赏,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关内侯,王昶则升为骠骑将军。
甘露二年(257)五月,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两淮一带起兵,反抗把持朝政的司马昭。东吴出兵支援诸葛诞,形势一时颇为紧张。
司马昭从前几次用兵上看出王昶颇有将才,这次又让他统兵去镇压诸葛诞。王昶根据当时的形势,占据夹石(今湖北远安)以威逼压制江陵的吴军,牵制施绩、全熙的军队使其不能东进声援诸葛诞。诸葛诞断了后路,无法坚持,兵败被杀。朝廷下诏书说: “从前孙膑围魏救赵,立下奇功。而今王昶挥军西逼江陵,这也壮大了我军东征诸葛诞的威势。”王昶因为平叛有功增加食邑千户,加上以前的共有4700户,升任司空,持节、都督仍和过去一样。
王昶成为朝廷重臣。不过,这时的朝廷已是司马氏的天下了。王昶虽然没有屈身事奉司马氏,但也不与司马师做对,有时还围着司马氏的指挥棒转。
王昶谨慎谦逊,对晚辈要求甚严。他为侄子和儿子起名,全本于谦虚诚实的意义,来表达他的深意和期望,所以一个侄子名默,字处静; 另一个名沉,字处道。他的儿子一个名浑,字玄冲; 一个名深,字道冲。体现出他的良苦用心。他非常关心晚辈的成长,写信告诫他们说: “作为儿辈应遵循的原则,没有什么比珍惜生命和不断地完善德行,从而光宗耀祖更为重要的了。这三点人们都知道是好的,但是有的人却避免不了身遭险恶、家破人亡的灾祸,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崇奉仿效的不是正道啊! 孝敬仁义,是各种品行中最重要的,具有这样的美德,并且以此立身于世,人生才有意义,这是修身立德的根本所在。孝敬长辈就会使宗族安宁,举家和睦; 仁义待人则会受到乡人的敬重,并可以在世上留下美好的名声。人如果不真诚地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心灵,只追求华丽的外表,舍本求末,就会陷于浮华。”他不厌其烦地谈古论今,训导后代。他说: “我很希望你们淡薄名利。君子有时得到了名利却不能安然处之,这是为什么呢?是厌恶它不是从正当途径得来的罢了。值得担扰的是人只知进取而不知退避,只知索取而不知满足,因此就有了困顿受辱的牵累和悔恨的事。人应该知足,知足才能长乐。俗语说: ‘如果不知满足,就将失去所喜欢的东西。’回首看看往事的成败,一味贪求而不知满足却能保持家世不衰,福禄寿终的,从来没有。”
甘露四年(259),王昶去世,谥号穆侯。王昶为官多年,功勋卓著,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