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三国历史

卢毓人物生平传记_卢毓历史评价_卢毓是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5日 阅读:176 评论:0

在平坦的原野上,凛冽的寒风正恣情地呼啸着,鹅毛般的大雪肆意地飞舞着。大雪纷飞处不时显现出一个身影,正在吃力地跋涉着。一步深、一步浅,越来越近,也越来越高大,只见此人头戴官帽,身穿长袍,脚蹬官靴,被风雪迷漫的脸上刻着岁月留下的沧桑,他仔细地勘察着地形,不时弯腰查看一下土质。此人就是刚刚被皇帝降职的睢阳典农校尉卢毓。

卢毓字子家,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他的父亲是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卢植。卢植不仅精通经学,且是个将才,官至尚书。不幸的是,卢毓10岁的时候,父亲便死了。不久,两位兄长也在战乱中死去。割据冀州的袁绍与割据幽州的公孙瓒交战,由于连年混战,给幽州和冀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华北大地上到处是荒芜的土地和瘦骨嶙峋,衣衫褴褛逃难的百姓。夜晚看不到灯火,到处是一片漆黑,没有人声狗吠,只能偶尔听到野地里发出的阴森的饿死鬼的吼叫声,让人不寒而栗。百姓家中无存米,田地里无青苗,饥饿和苦难使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当时卢家虽然是官宦人家,但是由于战乱加饥荒,日子也过得相当艰难。因为父兄都去世了,卢毓便用瘦小单薄的身躯支撑起门户,开始养家糊口,在如此困苦的日子里,他依然供养寡嫂和兄长的遗孤,并坚持读书,用功学习,他的学识和品行被人们称道。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生存的能力。

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征召卢毓主管门下贼曹。他在任期间,想方设法捉拿盗贼,为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治安做出了成绩。不久崔琰荐举他为冀州主簿。当时,社会很不稳定,常有人逃亡,所以对逃亡者都予以严惩,逃亡罪要株连妻室儿女,一人逃亡,全家被斩。卢毓任职时正碰上一个逃亡者,他的妻子白氏,刚嫁到丈夫家只有几天,还没有与丈夫见面,丈夫就逃亡了。当地官吏知道了这件事后上报要处白氏以死刑。对此,卢毓很不以为然,他反驳说: “按常情,女子与丈夫接触后才产生恩爱,成为夫妇后才情深义重。所以《诗经》上说:‘没有见到那男子,我心中很悲伤,见到以后,我心中才平静。’又如《礼记》上说: ‘尚未在宗庙中参见公婆之灵的妇人死了,要送回女方亲族的墓地安葬,因为她没有正式成为儿媳。’现在白氏等人生前有未见丈夫的悲哀,死后有未成妻子的痛苦,可是主管官员却准备对她处以死刑,那么,如果是已经与丈夫同桌而食,共枕而眠的妇人,又如何加罪呢? 并且《礼记》上说: ‘施刑从轻’儒家一向主张‘仁爱为本’,治人的罪过,要从轻发落,以轻的处罚条例为比照。《尚书》上还说: ‘与其杀无罪之人,宁可失去不守正法的人。’意思是担心处罚过重。如果认为白氏已接受聘礼,是上门媳妇,适当施以处罚是可以的,但处以死刑却是量刑过重,不近人情。”曹操听了后非常赞赏,说: “卢毓所持看法是正确的,他又引经据典,很有深意,我赞同他的意见。”并因此让卢毓任丞相府法曹议令吏。后转任两曹议令吏。还做过几年吏部侍郎。

延康元年(220)十月,曹丕终于让傀儡皇帝汉献帝下台,由他“代天受命”,君临天下,他便是魏文帝。

卢毓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侍从文帝。不久,文帝派他到地方做官,历任济阳(郡治今山东定陶)、梁郡(郡治今河南商丘县东南)、谯郡(郡治今安徽亳县)太守。谯郡地处山区,穷山恶水,土地贫瘠。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毫无保障,在死亡线上挣扎。可谯郡是魏文帝曹丕的故乡,所以曹丕诏令全国各地的百姓大量向谯郡迁移,让他们聚集开垦土地。迁移来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犹如雪上加霜。面对百姓的贫苦生活,卢毓深表痛心,便上表要求将百姓迁移到土地平坦,水草肥美的梁国的土地上去。卢毓的建议违反了皇上的心意,但皇上无奈,表面上同意了卢毓表章上所说的意见,心中却很忌恨他,于是降低卢毓的官职,并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卢毓敢于为民请命,并且熟悉地形,由他亲自带领移民到睢阳(郡治今河南商丘南)担任典农校尉。卢毓将自己的荣辱升迁置之度外,一心想解除百姓的贫困,使百姓获得实惠,所以毅然赴任。他到任后,顶风冒雪,餐风露宿,带领百姓勘察地势,选择村址,检测土质,尽量挑选好地方让百姓居住。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他一心一意的辛勤工作赢得了百姓的称赞,广大百姓不但信赖他,而且非常爱戴他。由于他出色地工作,后来升任安平(郡治今河北冀县)太守,后调任广平(郡治今河北曲周西南)太守,任职之处他都广施仁政,竭力为民众做点实事,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青龙二年(234),卢毓调入京城任侍中。在此之前,散骑常侍刘劭曾接受当朝天子魏明帝曹睿的诏命制订法律,尚未完成。在为政生涯中,卢毓深深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各阶层利益,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上疏论述古今法律的意义,认为法律应该明确,不应该有模棱两可之处,使那些奸猾的官吏得以钻法律的空子而循私情。

明帝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侍中高堂隆对此事提出尖锐的意见,明帝对此大为不悦。卢毓说: “臣听说君王贤明,臣下就正直,古代圣明的君王担心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所以设置让臣下敢于进谏的鼓。亲近正直的臣子尽心规劝,直言相谏,这正是我们这些人不如高堂隆的地方。高堂隆这个人,大家都认为他狂放直率,陛下应该宽容,赞赏他才对。”在卢毓任侍中的三年期间,修订法律,举荐人才,在重大问题上积极提出建议,认为皇帝不正确的主张就极力劝谏,对朝政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其坦诚、正直的品德颇为时人称道。

明帝下诏说: “任命官吏,按才能评定品级,这是连圣明的君主都感到棘手的事情。要想把国家治理好,推荐合适的人才,废弃不能胜任的人很重要。要使人民富足,社会稳定,必须有好的辅佐。侍中卢毓生性贤贞,心境公平,为人纯正,在为官期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经过考核,政绩突出,是一位尽职尽责,追求上进的人。特任命卢毓担任吏部尚书。”明帝对卢毓非常信任,要他自己挑选接替他工作的人,明帝说:“挑选的接班人像你这样的才行。”卢毓举荐散骑常侍郑冲,明帝说: “文和(郑冲字)这个人我很了解,再举荐我所不知道的人,”卢毓经过仔细考查,慎重考虑,又举荐了阮武、孙邕,明帝便任用了孙邕。

在卢毓任吏部尚书前,御史中丞尚书诸葛诞与侍中尚书邓飏等人在朝中博取名誉,当时有所谓“四聪”、“八达”的讥嘲,明帝对他们很厌烦。这时要荐举中书郎,为了能得到得力的人才,明帝把此事交给了卢毓,下诏说: “能不能得到合适的人,就取决于卢先生了,挑选、举荐人才不取有名的人,因为名声好像地上的画饼,是不能吃的。”对于曹睿的观点,卢毓不同意,他反驳说: “根据名声选拔不能得到奇异的人才,但可以得到正常的人才,得到称职的人才。正常、称职的人才服从教令,向往善行,然后便有了名声,这是不应该讨厌的。愚臣既无能识别奇异人才,可主管的工作又正是以根据名声,考察正常人才为职责的。我们只有在其任职后才有办法考察其是否真正合格和称职。所以古代考察官吏、选拔人才时,先让被举荐的官吏陈述自己的经历,然后考察其实际的工作情况,检验其工作的实绩。现在考核官吏工作情况的条文已经废除,也就是说对官吏的考核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在考察官吏时完全根据人们的贬斥或称誉来决定官吏的进退升降。所以真假混杂,虚实难分。”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刻下诏制订考察官吏的制度,官吏考察制度的制订使官吏考察纳入了规范化、正常化轨道,增加了客观性,减少了人为因素。

此时,正好司徒空缺,卢毓荐举处士管宁担任,明帝不予任用。明帝又问还有谁可以担任,卢毓回答说: “如果就忠诚、厚道、身体力行而言,应该是太中大夫韩暨; 如果就坦率、正直、清廉而言,则是司隶校尉崔林; 如果就坚贞、为人纯正而言,应该是太常常林。”明帝经过考虑后任用了韩暨。卢毓在任吏部尚书期间,为朝廷举荐选拔了一批人才。他评价人及选拔官员,首先着眼于气质、品行,然后再考察才干、能力。黄门侍郎李丰曾经问卢毓这样做的原因,卢毓回答说:“才干是用来办好事的,所以大才办成大好事,小才办成小好事。现在很多被认为有才干的能人却不干好事,他们相互勾结,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一种优秀的品质,这样的人才能越大,对国家的危害就越大。”李丰等人很佩服他的见解。

景初三年(239),明帝病死,曾是齐王的曹芳继承皇位,赐给卢毓关内侯的爵位,当时曹爽把持朝政,准备树立他的党羽,任用他的亲信,所以调卢毓任尚书仆射,让侍中何晏接替卢毓的职务。不久,又把卢毓调出尚书台担任廷尉,司隶校尉毕轨又向皇上曹芳打小报告诬陷卢毓,皇上因此罢免了卢毓的职务。许多官员为卢毓鸣不平,要替他辩冤,皇上不得已让卢毓担任光禄勋。后来,曹爽与司马懿争权夺利,被司马懿杀死。司马懿让卢毓代理司隶校尉,审理曹爽的案件,接着又给卢毓官复原职,担任吏部尚书,加领奉车都尉,封为高乐亭侯,转任尚书仆射,照旧负责选举,加领光禄大夫。

嘉平五年(253),权臣司马师废黜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进封卢毓为大梁乡侯。他的一个儿子被封为亭侯。正元二年(255)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起兵,传檄天下,讨伐专断朝政的司马师。司马师率兵讨伐,卢毓留在京城管理朝廷事务,加领侍中。由于长期为政辛勤操劳,身体损耗很大,正元三年(256),卢毓患病,要求退休,朝廷不但不同意他的要求,反而提升他担任司空,卢毓坚决推荐让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或司隶校尉王祥担任。曹髦拒绝了他的荐举,下诏派使者授予他印章、授带,进爵为容城侯,食邑2300户。甘露二年(257),卢毓走完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闭上了他那双曾审视、考察过许多官吏的慧眼,离开了这个世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anguolishi/20221116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