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日本

《日本贸易立国策》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209 评论:0

日本历来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国土少、人口多;二是自然资源十分贫乏。这就决定了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对海外市场依赖性很大,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日本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但是二次大战期间,日本的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出口贸易几乎陷于停顿,尚不及战前的7%。

为了摆脱经济落后状态,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战略。即利用外国资源,不断扩大工业加工品的出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技术的进口需要,推动工业实现现代化,从而积累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贸易立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肯定,并视其为国策。为贯彻这一国策,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之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从战后日本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看,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是日本发展出口的重要战略。因为日本政府认识到要贸易立国,增加出口商品创汇能力,长期依靠轻纺工业品出口是没有前途的。1952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就指出:出口商品结构应向重工业、化学工业方向发展,因为当时亚洲国家的轻工业已经发展,日本发展轻纺工业的余地不大。在1960—1970年度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提高出口中重工业、化学工业品的比重。计划规定在10年内机械类出口要提高5.8倍,而纺织品出口只要求增加不到1倍。为了促进重化工业发展从而带动扩大出口,日本实行了以下政策:①把出口轻纺工业品换来的有限外汇集中用于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本国不能生产的资源和能源,以及本国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设备,以保护国内工业。②利用严格的审批制度及关税等手段,限制需要保护的重化工业品的同类产品的进口。③为发展重化工业,积极鼓励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拓重化工业的国外市场。上述政策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也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最初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后来发展到钢铁、彩电、汽车等加工组装产品,达到了提高实际创汇能力的目的,大大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成立振兴出口的组织。1954年8月设立了半官方性质的日本贸易振兴会,专门筹划振兴出口的贸易事宜,并派人出国调查市场情况和举办出口商品展览会。1954年9月,根据内阁会议决定,设立了出口会议,就出口政策、出口目标等有关出口的重要事项,需要在有关行政机关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和协调的,进行调查审议。1964年起还举办海外现场商品贸易会议,通产省主办,由通产省职员、驻外使馆人员、日本贸易振兴会驻外办事处人员,贸易业驻外人员等在海外现场举行会议,研究有关的政策、措施等。这项活动提出了许多现实的富有成效的建议,在制定切合实际情况、极为细致的政策措施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1949年到1960年6月,日本政府实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为当时日本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商品的竞争能力低,不能打入国际市场。但是为了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还必须进口大量的能源和原料。进出口的严重失衡使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大量逆差。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日本政府采取了奖出限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第一,限制进口。为了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外汇预算体制。即把外贸权利高度集中在政府手里,由政府直接管理和使用外汇。企业需要进口某种物资时,必须事先向政府申请,取得一定的“外汇许可证”,政府根据进口物资的必要程度给予审批。②进口配额制。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金额规定限额,不得超过。③灵活运用清帐制度。政府审查进口商品清单,剔除不急需、不需要或不必要的项目,保留对日本经济有利和急需的项目。第二,奖励出口政策。日本的贸易立国实际上是出口立国,他们历来把“出口第一”作为发展经济的中心,积极采取奖励出口的措施:①实行“出口收入扣除”制度,即对企业或个人出口收入的一定比例不课税的制度。②实行双重价格制度,即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按大大低于国内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在国内则以高价出售,用国内盈余来弥补国外损失。③给出口企业优惠贷款。日本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出口银行”,对出口企业给予长期优惠贷款。④变相的出口补贴措施。对出口亏损企业通过其他途径给予补助。

四、自由贸易政策。到50年代末,日本保护扶植国内工业已取得一定成就,一些工业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一部分工业品已能与国外商品竞争。同时日本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急需寻求国外市场,实现贸易自由化,开放门户就可以换来外国放宽对日本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于1960年6月发布了《贸易和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大纲规定:①原材料尽早实现自由化;②产品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小逐步实行自由化;③那些正在扶植的产业,如汽车、电子计算机、重型机械等,要根据其竞争能力提高情况而实行自由化;④对一时难以实现自由化的产品如农产、水产、畜产品、中小企业产品,推迟实行自由化。日本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根据以上原则逐步实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实行贸易自由化,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工业的发展,并未出现进口剧增的情况,除煤炭以外,一般产品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其次,分期分批实行贸易自由化,不是无限期的保护落后产业,对被保护的产业是一种压力和动力,促使其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总之,日本推行贸易自由化是比较顺利的,不仅国内市场没有被进口的外国商品所占领,反而扩大了出口,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对外贸易收支趋向顺差。

战后日本实行“贸易立国”的战略从三个方面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一出口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从而摆脱了国际收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第二出口刺激了日本改变其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从而增强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第三出口的扩大增加了有效需求,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iben/2022121039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