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兆松(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海南名人)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92 评论:0

王兆松, 1875年 (清光绪元年)生于文昌县清澜镇南海乡义门村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是老三。父亲王才冠虽然成天忙在海里,却养不了老婆和孩子。王兆松9岁时还光着屁股,仅读过1年书。
为了寻找一条活路,年仅13岁的王兆松便挥泪辞别了父母兄长,在乡邻的携领下搭帆船到南洋自吃其力。初时在沙捞越琼侨张锦兴店中当学徒, 继而到马来亚雪兰峨州浮罗吉胆埠操其幼年在故乡所熟睹的 “作海”业, 捞虾为生。
1906年,王兆松回故乡结婚,是个不被人们看上眼的穷“番客”。次年生下儿子。老婆是个有志气的女人,勉励王兆松再次到南洋去“闯世界”,不弄出一点 “名堂”来不见面。1912年王兆松再次回故乡,全部行李仅是一个面粉袋,气得老婆不让进屋子,只好叫时年5岁被闩在屋子里的儿子国泮开门。在南洋 “作海”,赚不了大钱,却还可积存个路费,在故乡 “作海”,连老婆和孩子都养不了。相比之下,还是在南洋“作海”好。于是王兆松扔下妻儿, 第三次到南洋去,还是在马来亚雪兰峨州浮罗吉胆埠捞虾。
有个英国商人在吉隆坡开办了一个 “典目公司”,需要一个人在浮罗吉胆埠近邻的巴生为其推销冰块,在一起“作海”的推举王兆松担任此职。20余年“作海”积累起来的经验,对王兆松担任此职甚有好处。他根据各种渔船的不同需求,主动用舢舨把冰块运上渔船,用自己的勤劳和诚实换取了信誉。稍有积累,便及时买来了一辆汽车,除推销冰块外,还经营冰鱼运销业,把渔船上的冰鱼,从巴生运到吉隆坡去批销。由于推销冰块很有成绩, 英国商人对他另眼看待, 于1916年被委为“典目公司”总代理, 到吉隆坡 “坐书房”, 是年王兆松41岁。
王兆松目光远大,又善于经营,以 “典目公司”总代理、经营冰鱼运销业为基础,逐步开展其他经营项目,除了投资经营房产、树胶种植、锡矿开采等实业之外,还经营酒店、戏院等先进服务行业,资产越滚越大,马来亚的吉隆坡、槟榔屿、新加坡、怡保、巴生等地以及香港,均有他的生意。这时,他已是马来亚琼侨中屈指可数人物,开始跻身于侨领之林。
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办事实实在在,深获侨胞的崇敬和信赖,被公举为吉隆坡琼州会馆总理、吉隆坡中华大会堂董事、吉隆坡尊孔中学、坤成中学董事、积善慈善堂广东义山、广东会馆产业受托人、南洋英属会馆联合会监察及执行委员等职。他的贡献和为人,获得了官方人士的认可和器重, 1930年被马来亚雪兰峨州政府委为华人参事局员和太平局绅, 是年王兆松55岁。
1936年1月, “琼联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发起成立 “琼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的在于开发琼崖垦植、矿产、渔盐等业,并设立银行以流通金融。王兆松是发起人之一,两次投资1350股,计款13500元, 被举任这个公司的董事及副总务。
这个公司在万宁县禄马坡附近置地8000余亩,先辟300余亩种植树胶及其附属物业,委托林尤生、陈德辉经管。由于经管有方,虽然日寇侵占海南期间与马来亚的一切交往完全断绝, 但是所种植之树不受重大损失, 日寇无条件投降后已可开割获利。
1948年8月,这个公司召集发起人会议,把公司名称改为“琼崖企业有限公司”, 王兆松、郭巨川、林熙英等人增投股金,派郭新、王谟仁返琼视察业务,除整理原有胶园之外,再辟地种树胶100亩。海南解放后,这个公司所种植的树胶全部接受“改造”,并入国营东岭农场,总数共20000余株。
日寇侵占海南前夕, 香港琼胞冯裕芳博士和周文治、黄坚等, 以“琼崖旅港商会”、“琼州旅港同乡会”名义,向海外琼籍各侨领发出邀请, 建议召开 “海外琼侨和港澳琼胞代表会议”, 共商保卫琼崖事宜。1939年1月23日,会议在香港召开,王兆松应邀出席。这次会议成立了“琼崖华侨联合总会”,王兆松被举任救济部主任。“琼崖华侨联合总会”议决进一步发动海外侨胞和港澳琼胞积极捐助, 支援琼崖抗日斗争,并组织“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回海南与海南人民并肩战斗。1940年,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队长冯白驹曾两次致函王兆松,感谢“琼崖华侨联合总会”的捐赠, 并希望海外琼侨再接再厉, 继续支援故乡抗战。
王兆松为开发海南和保卫海南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故乡的公益事业, 王兆松表现出了无比的热忱。1926年, 海口市知名人士发起筹办海南医院 (院址为今海口市龙华路海南农垦第一招待所),派员赴海外发动捐助,王兆松慷慨解囊,捐助大洋一千元,被聘为名誉董事。
1927、1930、1936年,私立琼海中学(校址为今府城镇海南中学)三次派人往南洋募捐, 王兆松每次都热情献金, 被聘为名誉校董。
王兆松是文昌中学校董之一。文昌中学的前身是文昌县蔚文高级学堂,创办于1906年,三十年代在较场建新校址,王兆松独资赠送一座图书楼,此楼目前仍然完好。日寇侵占海南,文昌中学迁往南阳墟授课, 王兆松又和郭巨川合赠一座教学楼。
位于清澜镇南海乡的南岛小学,最初的名字叫 “崇本小学”,是王兆松等人在一间简陋的祠堂里创办起来的, 王兆松为这间小学建一座教学楼,名叫 “王才冠、王兆松、王国泮楼”;位于冠南墟的冠南小学,王兆松也捐赠有一座教学楼, 也叫 “王才冠、王兆松、王国泮楼”。
富了,不忘记穷人,海外琼侨的这一美德,在王兆松身上有充分的体现。义门村一带到马来亚去的 “新客”,上门去找他的, 王兆松首先是给吃给住,然后征求意见,顾意在他的产业部门工作的留下,要走的给路费。过年过节,他经常寄钱或物回故乡,分派给贫苦乡亲,表示一点心意。
从清澜镇到冠南墟之间,有一条穿越沿海各村庄的沙质公路,几乎每年都要维修一次,维修费由沿途各村庄摊派。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义门村到冠南墟长约两公里半这一段的维修费,从1934年起,王兆松全部包下。他用 “黑盐木”在这一段路上修起了5座桥,一座是机动车桥,四座是人行桥。维修费每年从马来亚汇回,日寇侵占海南期间中断过, 日寇无条件投降后又继续。
为了省掉从马来亚往海南汇款的麻烦,日寇侵占海南前,王兆松在冠南墟买下铺面三间, 1948年又在海口市买下楼房两座 (现新华北路的 “长安旅店”和德胜沙路的51号),托人代理,租金全数用作公路维修费和帮助乡亲解决具体困难使用, 不足部分才从马来亚汇给。
王兆松于1955年在马来亚吉隆坡病故,终年80岁。他的遗志由大儿子国泮继承。海南粮食紧张时期,国泮从马来西亚寄回麦片等食品,分派给贫苦乡亲,传为佳话。1962年,在符致逢的动员下,国泮授意给当时海口市房产代理人赵禹声, 将海口市房产租金七千余元拨给文昌华侨中学作为办学经费。赵禹声旅居香港后, 海口市房产由王茀喜代理,国泮又授意,将1962年至1966年海口市房产租金拨给南岛小学使用。1985年又拨给一千元修理校舍。
王兆松有九个儿子:国泮、国洤、国池、国涪、国满、国洪、国漳、国汉、国溱;五个女儿:连颜、连仙、边梅、连平、连×。大儿子国泮毕业于香港大学商科,经营新加坡大华酒店和大成戏院,兼典目公司代理处顾问; 次男国洤在香港大学商科肄业, 任典目公司代理处英文秘书;三儿子国池在香港商科就读时,因香港被日寇侵占,逃难重庆,入中央大学,不久奉派随美军赴缅甸,当少校翻译官;四子国涪,曾于抗战时期在桂林加入美军部当翻译官;长女俏云(连颜),在吉隆坡中、英文各校肆业多年,加入雪兰峨飞行俱乐部练习飞行,毕业后曾自驾机飞槟城、缅甸等地, 后改经营商业。
马来亚存在多种语言:英语、巫语、华语、印度语;在华语中,又有普通话、福建话、广州话、汕头话、客家话、海南话,各有各的流通范围。为了增强子女的故乡观念,王兆松定了一条家规;在外面使用那一种语言都可以,但是在家里一定要说海南话,家庭成员中的任何人都不例外。
现今,义门村还有王兆松发家后修建的一座屋子,由财产代理人王
喜看管。这座屋子建筑面积864平方米(长48米, 宽18米),钢筋水泥加木石结构,三进、五厅、十六房、五庭、水磨石地面,多数房间建有阁楼, 1937年动工, 1938年建成, 用料作工都很讲究。
1938年王兆松第三次回故乡, 屋子还没有完工, 便把老婆和大儿媳妇带到马来亚去,委托一个族妹继续把屋子建好,并代为看管。之所以要修建这一座屋子, 照王兆松的话说是要留下一点 “摇篮迹”,便于子孙后代访宗问祖和激励后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67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