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录平(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海南名人)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9 评论:0

王录平,高级农艺师。1940年11月出生于文昌县迈号镇头园村。在家乡读完小学和中学。1966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8年至1987年5月的20年间,一直在昌江县农科所和昌江县科委工作。他怀着对人民多做益事的愿望,甘当农科园辛勤的园丁,热情、积极钻研业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经常深入黎村苗寨进行调查研究,解决了当时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为振兴当地的农业经济作了贡献, 获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

王录平在工作实践中, 发现昌江县粮食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种田不留种,每年要向外地调进水稻种子100多万斤,造成种子多、乱杂,有时调种不及时,还误了季节,严重地影响了生产。于是,王录平决心从选育水稻良种上大下工夫。他和科技人员一起, 先后引进了20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培育了昌江红529、包珍47、昌科2号、科老包等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昌江红529荣获海南区、昌江县1981年科技成果三等奖和一等奖; 包珍47号荣获昌江县二等奖,他搞的 “再生稻试验”荣获广东省科委奖。这些科学成果对于促进昌江县水稻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75年,他引进的“小家伙”试验成功,第二年全县种植3000多亩,单产达831斤, 比县里原种的 “科六”每亩增产250斤,获得自治州1975年科技成果二等奖。1977年昌江县大面积推广 “小家伙”,早造就种上了35000亩, 占全县早造面积近一半, 获得大面积丰收,加上采取了其他增产措施,使这一年早造总产比1975年增产900多万斤,不仅改变了该县长期调种的被动局面,而且还向省内外调出种子300多万斤。王录平还积极培育水稻高产品种。他培育的昌江红529, 1979年参加海南区品种区域鉴定,名列省区组第一。这个品种经过5年种植,表现耐肥抗倒、抗风,一般亩产600至800斤,高产的千斤以上,全县种植29000亩。包珍47是王录平在1978年用珍珠矮11号与粳稻品种桂猪杂育成的,经过3年在昌江县不同地区试种鉴定,证明是适合本县晚造种植的矮杆良种。1982年晚造,全县共种24000多亩, 亩产平均达500斤, 最高的达700多斤, 获得显着的增产效果。

1980年以前, 昌江县种植花生少, 食油靠外调,1981年后, 由于县委领导的重视,昌江县花生生产大发展,食油自给有余。但由于花生留种不过关,每年要调进种子,成本高。为了解决花生种子问题,王录平于1982年7月至12月,与昌城公社农科站合作,搞大面积种植花生高产试验,400亩试验田,平均亩产211斤,其中杨柳大队种植175轩,亩产257斤, 超过了海南秋植花生的高产水平, 为秋植花生树立了榜样,解决了秋植花生的难题,对昌江县花生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试验荣获自治州1983年科技成果四等奖、昌江县科技成果二等奖。

王录平1987年5月至12月在自治州科协当副主席期间, 主持编写了《自治州获奖论文(建议)选编》。1988年1月以后,王录平任三亚市科协主席, 被选为海南省人大代表,, 并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6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