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如,名嘉树,字耀如,原姓韩,名教准,因12岁时过继给姓宋的舅父而改姓宋。文昌县昌洒镇古路园村人。生于1866年。他在我国近代史上名重一时,人们称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父亲”,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都各有作为,他的女婿孔祥熙、孙中山、蒋介石,都是中国的权力人物。
宋耀如9岁时,随哥哥到东印度群岛去做工。三年之后,一个姓宋的膝下无子的舅辈收养了他,把他带到美国波士顿,多年来的传闻认为,当时年幼的宋耀如在波士顿港偷渡到考尔费斯号缉私船上,船长钟斯雇佣他当仆役,引导他成为基督徒,并且让他接受了高等教育。宋耀如知恩图报,在受洗时就以钟斯船长之名为教名。这一说法后来被再三地传述,几乎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直到1949年,一个曾在美国海岸防卫队任职的新闻记者涂尔泰特发表《宋氏与美国海岸防卫队》一文后,人们才得以明白他的真实情况。宋耀如在1879年初逃到波士顿港阿尔拔·格列丁号缉私舰上。指挥官盖布利森船长征募他充当仆役。1879年元月8日,宋耀如的名字开始被列入点名册内,成为美国海岸防卫队的一员。1880年5月,盖布利森船长调掌北卡罗来纳州威明顿港考尔费司号缉私船。同年7月,宋耀如也自请解职前往北卡罗来纳州,于8月1日再入盖布利森船长麾下。盖氏是虔诚的卫理公会教徒,不但给宋耀如灌输基督教义,而且每次泊岸,必携他同往教堂。1880年11月7日,14岁的宋耀如在李克德牧师的主持下,于威明顿第五街卫理公会教会受洗,并且以CharlesJonesSoon为教名 (1886年,他回到中国后,才添一字母将Soon改为Soong)。
随后,宋耀如获得达拉膜殷商卡尔的帮助,得以继续接受教育。1881年4月他进入杜克大学的前身“三一学院”,成为 “特别的预科学生”。当时的三一学院仅有两幢建筑物,6位教授,学生则不到200人。宋耀如受教于院长克列文门下。隔年秋天,他再转入田纳亚州凡德比大学神学院就读。每年暑假,宋耀如都制销吊床勤工俭学,并且帮助牧师们从事信仰复兴的传道工作。
1885年春天,宋耀如从凡德比大学毕业。他原热切希望能再接受医学教育,认为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往后的传教工作将有莫大的帮助。身为修道会长的卡尔先生也愿意继续在经济上支持他,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教监麦提厄尔的反对而作罢。麦氏当时身兼凡德比大学托管委员会主席,他认为年青的宋耀如若继续留居美国,将会日渐习溺于安逸的生活,而不会再有冲劲远归中国去开始艰苦的传教生涯。因此,在麦氏的坚持之下,宋耀如正式隶属北卡罗来纳州基督教 “美南监理会”,接着被任命为牧师并被派前往中国传教。
1886年元月,宋耀如回国抵达上海,11月,中国传教士会议指派宋耀如前赴苏州教区。翌年,宋耀如与徐光启 (中国最早的基督徒之一) 的后裔倪桂珍结婚。1889年,宋耀如转而任职于上海教区后,曾抽空在数所学校教授英文。
1892年他的上司《万国公报》的主编杨爱伦对于属下根本没有基督博爱宽容的思想,他拒绝宋耀如探望双亲,甚至非常轻视宋耀如所受的教育,认为他是一个早已 “失去民族性的支那人”。另一方面,这一年宋耀如夫妇已有一女,次女也即将出世。在他写给美国友人的信中提到,他根本无法仅仅依赖 “十五块美金的月薪”来养活一家人。因此他毅然辞去了神职。
宋耀如辞去神职之后,仍然是一个极为活跃的基督徒。他成立 “美华书馆”发行中文版圣经。他在商业上的成就虽然与宗教信仰的追求没有直接的联系,却促使他成为上海卫理公会教友中杰出而有影响的领袖。在往后的日子中,他创办了中国的“基督教青年会”,与上海“美国圣经公会”维持密切联系,在主日学授课; 并且从经费上大力支援卫理公会的教会。他的太太在上海也以从事教会活动而出名,他们的家成为过往的外籍传教士聚会之所。
1902年夏,宋耀如回文昌老家探望亲人。那时正值仲夏,天气酷热,中午时分,他常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摇着葵扇躺在卧椅上乘凉。在家探亲访友将近20天后回上海。翌年,他寄信回家请婶母去上海,婶母在上海住数个月后回老家。轶事真情,在家乡久为流传。
1905年,宋耀如再次赴美。一方面探视昔日的好友与恩人,一方面安排长女宋蔼龄接受学院教育。
宋耀如除了商人及教友领袖的身份外,他也曾扮演革命者的角色。1894年前后,宋耀如在上海与孙中山晤面,成为早期接受孙中山革命理论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虽然他往后的革命活动不多,但仍然是孙中山的好友与热诚的支持者。民国成立之后,他的长女宋蔼龄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13年,宋耀如夫妇携宋蔼龄陪同孙中山前赴日本。在宋蔼龄嫁给孔祥熙之后,次女宋庆龄随即接任其姐的职务。1914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完婚。
1918年5月3日,宋耀如因患血癌病逝于上海。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61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