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周晓峰,森林生态学家。提出 《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创建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坚持该项研究,提出以 “个体、种群、群落、系统四个水平同步进行” 为中心的研究途径,已获得多项新数据、新结论,积极倡导和推广生态林业,提出 “低耗高效” 和 “适应、多样性、边缘效应” 等重要原则和可行的实践模式,为建立可持续林业奠定基础。周晓峰,浙江诸暨人,1933年3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抗战胜利后返回浙江,高中时就读于当时全国四大名中之一的以数理见长的杭州高级中学。在报考大学前的一段志愿辩论中,全年级几乎全是报考理工科,只有包括他的3人报考农学科和生物学科,他的辩论内容就是 “必须有发达的农业,才会有富强的中国”。经过全国统考,他进入了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一年后经选拔留苏,赴北京学习俄语,后因海外关系未出国。同样原因未出国的同学基本都留在北京有关的各大学中,唯有他受“兴安岭、长白山茫茫林海” 所吸引,而自愿转到东北林学院学习,从此与大森林结缘。
在他学习过程中,曾得一些着名学者的亲授,对他日后学术思想的形成和研究方向的选定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中林学原理课的 “森林与水”部分是由着名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讲授的,阳先生特别重视水分条件在植物生长和分布中的限制作用,这一句 “水分不够” 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在日后定位研究中,一开始就从水分循环入手,并长期坚持下来,终而使他在方法上和成果上均走在全国的前列。
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不久即参加苏联着名林学家柯比可夫教授来华举办的林型研究班,赴南京及广东鼎湖山等地调查研究。1957年 “反右” 运动后期,因为不愿给一位老同学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而被撒消党藉,这对他是一次沉重的政治打击,但他共产主义的信念并未动摇。1979年得以恢复党藉,党龄从1956年算起。
1958—1959年,他参加实验林场的建场劳动以及凉水林场“三万立方米突击任务”,虽然消耗了大量宝贵时间,也给身体留下了难愈的伤痛,但接触了采种育苗、扶犁铲趟、植苗造林、主伐更新、伐木集材和装车等等林农业的各个劳动环节,磨炼了耐劳精神和坚忍意志。使他对生产的每一环节都有了深切的体验和认识,为他日后在教学和科研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取得显着成效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65—1966年春,他参加林业部组织的三门主干学科教材编写。在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的主要局 (场) 与工人实行三同,总结了当时采育矛盾及解决采育矛盾中采伐和更新技术上的经验。他负责将新青、乌敏河、根河等局的经验总结为“三采三集循回作业法”等一整套采伐育林工艺过程和技术并编入了《森林经营学》、《森林培育学》等教材中。这一套工艺过程和技术直至今日在确保采育结合方面仍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1973年,他插队落户结束返回学校。为了追回被 “文化大革命” 夺走的宝贵时间,他立即投人到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工作中,并邀集一批教师将国外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编译,并出版了专集。同时,组织力量开展定位研究。在既无经费又无设备,生活和交通条件都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并逐步吸引了多个相关学科的教师参加。他们选定的课题既在基础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又与生产有密切关系。1979年开始,定位研究得以在林业部立项,随即转入 “六五” 期间的重点课题,以后一直得以延续。这一正确研究途径的确定及坚持实施,为他个人及生态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他发表了 《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从理论和方法上对这一途径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988年他与同事联合国际林联召开了国际北方森林经营管理学术讨论会,使生态林业这一新兴的经营途径得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随后几年中,他作为黑龙江省科学顾问委员会林业组顾问,积极参与解决林业 “两危” 问题的调查及解危方案制定的工作。他的 “低投入、高产出” 的思想和发展生态林业的专题报告被纳入在上报国务院的报告中。
1986年开始,他受邀参加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1989年出版) 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1990年出版) 的编写工作,负责撰写《森林生态系统》、《针阔叶混交林》等7个条目及参与林业学科全部条目的改稿、定稿工作。翌年,他与陈大珂共同主持的 “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的研究” 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林业部科技司主持,由他负责组织,有全国11个站参加,在帽儿山林场召开了林业系统的定位研究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全国联网及专家组,推举他担任组长。同时决定立即着手编写《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为总结定位研究成果又编写了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这是使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走向网络化、规范化的一次重要会议。
1993年,他分别担任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长白山生态系统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山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系统开放实验中心等单位学术委员。1994年由他主编或参加编着的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有林经营管理导论》、《中国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等6本着作出版。
由于他在多篇论文中提出并强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的必然性,受到中国新兴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界的重视。他是黑龙江优秀专家,主持的 “原始林次生林生态系统研究” 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 “森林公益效能的经济评价”课题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三等奖。
1997年他受台湾大学邀请赴台北参加海峡两岸生物技术与环境变迁对森林生态系影响研讨会。1998年他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东部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被批准,他作为两名主持人之一,又投入紧张的研究中。
倡建栽针保阔途径和生态林业
东北林区的地带性顶极红松阔叶林的主伐更新问题,一直受到中国林学界的关注,50年代后期曾有过集中的热烈讨论。由于当时盛行的 “人定胜天”思潮的影响和片面学习苏联大面积皆伐经验,使“皆伐—人工更新”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主流,生产中甚至号召 “砍掉杨桦,大造红松”。周晓峰在参加1960、1961年的 “主伐更新科研大会战” 中,对数百块各类林型和采伐迹地的调查分析后,与陈大珂教授合作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了 《对东北红松林更新的初步意见》。文中,他针对当时 “砍掉杨桦,大造红松” 的错误做法,提出 “应该尊重森林演替等自然规律”、“应充分运用自然生产潜力——天然更新的阔叶树” 以及 “留阔栽红的更新途径”。1982年他又在汇集一些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发表了 《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一文,全面地论述了尊重与运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地带性顶极与非地带性顶极的相互关系、地带性顶极的弹性极限以及栽针保阔几种实验方式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在以后他们课题组发表的多篇论文及 《天然次生林——结构、动态、功能与经营》 一书又对此途径作了进一步阐述。80年代中,他通过林业系统的会议、讲习班以及东北地区营林工作现场会议,宣传推广栽针保阔途径,使之成为东北林区恢复红松林的主要途径,还进一步影响到南方林区 (栽杉保阔) 和西南林区。
1985年开始,他依据生态系统基本原则,通过优化结构提高功能,以生物自肥、系统自给为主线,设计了食物链加环的林一鹅一鱼一稻的生物循环系统和林药多层结构,在定位站实施并在林业部干部培训班每期设立生态系统与生态林业课程,他亲自进行讲授和现场实习,1986年发表了 《生态林业中的适应与边缘效应》一文,1990年在全国生态林业研讨会上作了 “适应、多样性、边缘效应——生态林业的重要原则” 的报告,并参与组织林业部的全国生态林业试验联网,担任东北片的联络员。
在研究栽针保阔途径及生态林业的过程中,他将核心论点之一的 “适应的前提”,从建立人类生态伦理观念的角度,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的哲学基础,并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从1994年开始,他在研究生课程中系统讲授,他的论点还受到我国新兴的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界的重视。他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二次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研讨会,在大会上做了 “适应是人与自然协调进化的关键” 的报告,翌年,发表在该次会议的论文集中。他还参加了《中国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农林复合经营》两书的编写。
坚持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但生育周期长而且效应滞后,在研究时,如果仅仅采用一般短期的或涉及因子较单一的方法,往往难以确切揭示其规律和机理。周晓峰参加工作后,初期的10余年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这些实践,使他深切感受到当时的研究方法难以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相适应,在野外调查中常为寻找有足够可比性的对照样地而为难,这种感受驱使他在1973年插队落户结束返校后,立即开展定位研究,并着力于设计可比性尽可能强的试验,包括沿梯度线的对比,同时力求 “长期连续”,以便掌握整个生态过程。
当时定位站的条件极其困难,只有一间破房子,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自己动手解决野外观测设施,包括几座近10米高的观测架,还要自己打柴、担水、做饭,有时一个月吃不上一滴油,有时春节期间一个人在山上坚守。他们顶住了政治压力,用自己正确的研究方向和艰苦的创业行动终于争取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逐步吸引了多个相关学科的师生参与,促使了定位研究的不断深入。1979年定位研究得以在林业部立项,以后又转入 “六五” 重点课题。从此获得了比较稳定的经费支撑,使“长期连续” 得到一定的保证。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他于1991年正式提出了以 “个体、种群、群落、系统四个水平同步进行”为中心的一套定位研究途径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第一集,1991),成为他们开展定位研究的指导原则。这一套途径的提出,要比国际着名的LTER(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计划) 早3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对不同尺度的生态过程的研究日益深入,不断获得成果,包括一批新的数据和新的结论。他们通过7条梯度线路的3年连续测定,发现三大硬阔(东北林区珍贵硬阔叶树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的通称) 的适应立地条件是在山坡中部,而并非国内、外文献中所记载的 “河谷两岸、山麓缓坡”,从而纠正了生产实践中依据传统文献误导而屡遭失败的做法;关于边缘效应,国内外有关论述全是属于正效应的。他通过东北林区的大量混交林调查,特别是定位站中专门设置的超过30年生的可比性很强的混交林固定样地所提供的数据证实,边缘效应有正、负之分,树种搭配不当的混交林会产生负效应,使生产力下降,而搭配合理的则产生正效应。这正是系统的合理结构导致 “系统自给”、“生物自肥” 的机理所在,从而为 “低耗高效” 又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通过多次连续测定,他们发现蒙古栎不仅具有较高的养分转换效率,特别是具有很高的富含养分的树干径流量,超过其他森林类型的数倍至十几倍,不仅揭示了蒙古栎耐旱耐瘠薄的机理,而且为东北林区增加了一个极具培育价值的优质用材树种。他领导的课题组在森林水分循环的研究中,不仅大量收集不同面积的大小流域的水文资料进行较长时间跨度的比较分析,而且自行设计了对比集水区和不同类型、不同采伐方式的径流平衡场和封闭径流样方的试验测定,从而获得了水分循环各个环节上一系列可比性很强的数据,在森林对径流的增或减和消洪补枯问题上得出了比较明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联合中国林学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8月共同主持了国际森林水文研究方法学术会议,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出版了论文集,其中一些测定方法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赞赏,并在一些定位研究站得到推广。
在1992年林业部科技司主持的全国11个定位研究站工作会议上,他被推选为专家组组长,从此投入了为全国联网的规范化、网络化的努力中。为调整和增设站点赴海南、四川、新疆等地实地考察; 为总结研究成果、统一研究方法,组织出版有关的专着文集; 为改善、提高测试手段向有关部门宣传、说服,争取经费等等。从而使站网的研究工作和水平有了显着的进展。所获得的数据、结论,许多成为所在区域以至全国性的环境建设、森林经营和国土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他多次组织和接待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培养了大量博士、硕士研究生; 各个定位研究站均已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良好基地。1995年以来,他又在初步实现了 “长期连续” 研究的基础上,将定位研究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更大尺度范围扩展,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并与国际联网IGBP项目建立了固定联系。目前,他们所具备的研究基础和努力的方向已为建立林业系统的创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惠勋 杨素华)
简 历
1933年3月 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
1951—1952年 在南京大学森林系学习。
1952—1953年 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二部俄语培训学习。
1953—1956年 在东北林学院林学专业学习。
1956—1985年 东北林学院助教、副教授,曾任室主任。
1985年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系副主任 (1989年止)、生态站站长(1994年止)。
1986年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林业组顾问。
1989年 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森林水文专业委员会理事。
1992年 林业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全国联网专家组组长。
1993年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
1993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山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系统开放实验中心学术委员。
1993年 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 要 论 着
1 陈大珂,周晓峰.对东北红松林更新的初步意见. 黑龙江日报,1961-12-05.
2 周晓峰,王义弘,赵惠勋.关于三大硬阔的适生立地条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0,(4): 1~10.
3 周晓峰,王义弘,赵惠勋.十个主要用材树种的生长规律.东北林学院学报,1981,(2): 49~59.
4 周晓峰.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 . 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增刊): 18~28.
5 陈大珂,周晓峰.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的研究 (Ⅰ)、(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4,(4): 1~11; 1985,(1): 1~18.
6 周晓峰.生态林业中的适应与边缘效应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6): 1~8.
7 Zhou X F. The Problem on Forest Hydrological Research in Northeast Chi-na. In: Proceeding of Workshop Forest Hydrological Resources on AnalyticalAssessment. Arizona: U.S.MAB,1987.
8 Zhou X F.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s to Develop Ecological Forestry Uni-versity. In: Symposium Proceeding Northern Forest Silviculture and Manage-ment(IUFRO Working Party SI.05-12.) .Harbin: Northeast ForestryUniversity Press,1988.
9 周晓峰.振兴黑龙江省林业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同步发展.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6): 81~88.
10 周晓峰.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作用及其体系的建立. 见: 中国高级专家研讨会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56~69.
11 周晓峰,李俊清.次生黄菠罗林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19 (水胡黄椴专刊): 140~146.
12 Wang C K,Zhou X F. Studies on Forest Benefit on Decreasing FloodDischarge and Increasing Base Runoff. In: Northeast China InternationSymposium on Forest Hydrology. Japan,Tokyo: 1994,345~349.
13 周晓峰.适应是人与自然协调进化的关键.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11.
14 Zhou X F,Wang Q G,Meng Q F.The Relation Between Diversity of Fo-rest Plant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 Gradient in Maoershan Mountain.Internation Symposium on RESD in NE Asia and Its AdjacentRegions.China,Shenyang: 1996,176~178.
15 周晓峰.黑龙江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及林业对策.林业科学,1997,33(2): 97~106.
16 周晓峰,赵惠勋,葛剑平.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响应机理的样带研究.见: 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主编.海峡两岸森林生物技术及环境变迁对森林生态影响研讨会文集.台北: 1997,16~29.
17 周晓峰.红披云衫.见: 中国树木学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78.
18 周晓峰.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第一集)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
19 周晓峰等 .现有林经营管理导论.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20 周晓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21 陈大珂,周晓峰.天然次生林——结构功能、动态与经营.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