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周芳纯(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22 评论:0

1935—


周芳纯,竹类专家。发现了竹子节间生长规律,提出了区划竹林类型理论和方法、“南竹北移” 的规划布局和培育技术,以及竹类植物秆形生长和材质生长的概念。建立的竹林结构理论,为竹林培育奠定了基础。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反映全国竹业情况和建议,为发展中国竹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芳纯,字竹子,1935年4月28日生于湖南省零陵县永和乡 (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镇) 的一个数代书香家庭。曾祖父周临江是清朝的太学生,祖父周茹芝是 “五四” 运动北京大学学生代表之一,父亲周维藩,在家务农。周芳纯少年时代,在家乡的永和小学读书。1949年冬,周芳纯考入湖南省立第七中学,后转入东安县中 (现耀祥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零陵农业技术学校学习林业。1953年暑期,他在湖南南岳衡山林区实习,开始接触到林区的大自然,对林业逐步发生兴趣。同年他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春,他随零陵农业学校林科调到湖南长沙林校。由于他学习成绩优秀,1954年秋,被保送到华中农学院森林系。1955年秋,随华中农学院森林系并到南京林学院 (今南京林业大学) 林学系。1955年学习测量课时,他设计了 《视距测量计算图》,刊登在1956年的 《测绘学通报》上,后编入中等林业学校的 《测量学》教材中。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春,他和20位同学到江苏宜兴山区经济作物局,参加绿化工作期间,总结群众经验、观测竹子生长、开展竹林抚育、造林等科学试验和调查研究工作,于1959年由他整理并执笔撰写了 《毛竹的抚育》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58年夏,他在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森林经营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年他随学生下放到浙江南部的常山、丽水、龙泉、开化、庆元等地调查总结浙南竹林培育经验; 给学生现场教学,编写了40万字的 《森林学讲义》; 发表了 《淡竹的生长发育的研究》 和 《浙江西天目山森林群落的研究报告》。由于他成绩突出,1960年出席江苏省和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大会。1961年考取南京林学院森林学研究生,在熊文愈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毛竹的生物学特性和竹林类型。1965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森林学教研组副主任、主任。1960—1964年,他在南京林学院下属林场蹲点,亲自肩挑背扛仪器设备上山,建立毛竹林定位观测站,观测竹林小气候和土壤水分、养分动态,测定竹子生理指标,研究秆形、冠形结构、叶面积指数等生物学特性和竹材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1964—1966年他在浙江莫干山地区蹲点搞样板,总结出了护笋养竹、劈山抚育、松土施肥、及时钩梢、挖除竹蔸、防治病虫、排水灌溉、合理砍伐等毛竹林培育8条经验。在1万公顷竹林中推广,每年提高产量40%~50%,并在莫干山举办全国竹林培训班上,推广了8条经验。
1969—1978年,他主管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今南京林业大学) 的科学研究行政工作。1972年协助农林部制定 《1973年全国农林牧渔科学研究计划》 和 《全国农林牧渔科学研究1973—1977年五年规划》。1973年他组织研究人员,对南竹北移进行了调查。他还从各地先后引种了200多种竹子,建立了南京林学院竹类植物园。本项成果,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了奖励。
1975年他在《植物学杂志》上发表了 《我国黄河流域的竹林》一文,由日本 《富士植物园报告》 全文译刊。1975—1980年,他在广西桂林地区荔浦县,主持了 “毛竹林开花结实和开花竹林复壮的研究”。1978年他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他被授予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79—1986年,他主持林业部重点项目 “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的研究”,该项目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毛竹林结构理论和丰产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芳纯认为竹业是一个国际性的事业,应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1966年他随中国造纸专家组出访东巴基斯坦,考察援建造纸厂的可能性时,他对该国竹林资源报告进行细致审查,发现原料不足,从而取消了这项8 000万美元的外援计划。1983年他率领中国竹林经营考察团赴孟加拉国考察,向该国政府提出在恒河沿岸营造竹子护岸林的建议,受到了该国政府的高度评价。1984年应全日本竹产业联合会的邀请讲学、参观,受到了日本同行的好评和尊敬。1987年泰国一位大学校长来访后,称赞他为 “竹子之父”,他回答说,“不,我是竹林之子,笔名叫竹子”。1988—1991年他与德国汉堡大学合作,主持研究了36种竹材的超微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1985年周芳纯被授予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创立竹林类型学说 提出竹林分类方法


1965年他创立竹林类型学说,提出竹林分类方法。森林类型学说,是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过去苏联及欧美一些国家学者,以天然林为基础,提出过立地条件分类、植物 (森林) 群落分类和生物地理集团分类等,但对人工竹林的分类,尚无合适的方法。毛竹林是长期人工培育的林种,用天然林的分类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他提出了毛竹林按经营等级、立地条件等级和生长等级的 “三名分类法”。经营等级是人们经营活动强度的指标,可分三级: 一级是集约经营; 二级是一般经营; 三级是粗放经营。立地条件等级是竹林立地条件好坏的指标,可分五级: 一级至五级是由最好至最差的立地条件。生长等级是竹林现实生长的指标,可分五级: 一级至五级是由最好至最差生长的竹林。任何一片竹林,都分别属于某个经营等级、某个立地等级和某个生长等级。因此,竹林类型的特征用三个数字表示。从而奠定了人工经营竹林数量分类学的基础,为中国竹林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次为南竹北移和确定竹子采伐年龄提出科学依据


周芳纯于1973年组织研究人员,对中国7省 (自治区) 的26个地区63个县的南竹北移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他提出了《北方10省 (自治区) 南竹北移调查报告》,其中阐述了南竹北移的规划布局、技术方针和北方竹林培育技术。该报告由农林部、商业部联合备文并转发至北方10省 (自治区),从而纠正了盲目引种的损失,使中国北方竹子引种工作健康发展。他还从各地先后引种了200多种竹子,建立了南林竹类植物园。通过南竹北移,共发展了竹林3.3万公顷,其中乡土竹林2.7万公顷,引种毛竹林0.6万公顷。本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励。
长期以来,竹子的采伐年龄,全凭经验而定,缺乏科学根据。1983年他发表了 《竹类植物生长的研究》,建立竹子生长数学模型,为科学确定伐竹年龄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把竹类植物生长分为秆形生长和材质生长。秆形生长也称体积生长,表现为竹子体积的增大,毛竹秆形生长期约50~60天完成。材质生长也称重量生长,表现为竹材干物质的增加、含水率的下降、基本密度增大,生长期可达10年以上。竹材材质生长是确定竹林采伐年龄的基础。竹子的合理采伐年龄应该是对竹林生长影响最小而竹材质量最好的时候,即材质生长达到高峰、基本容重最大的时候,毛竹材质生长达到最高的年龄为6~8年,刚竹、淡淡竹等中小型竹种为3~5年,丛生竹类3~4年。

对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1979—1986年,他主持林业部国家重点项目 “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的研究”,在10个省的24个林区建立了定位试验站,研究了869个标准地的竹林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分析了110个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性质,采伐测量标准竹5 000多根。对不同竹林类型的竹林的竹材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定工作,测定了127种竹材和43种木材的燃烧热值,分析了28种竹材的纤维造纸性能和32种竹笋的营养成分等,共收集424万个数据,提出了竹林结构理论的数学模型。竹林结构理论认为: 在竹林生态系统中,毛竹林就好像“有机物质加工厂”一样,以太阳光能为“动力”,以土壤、气候、地形为 “条件”,以水、肥、气为 “原料”,以竹秆、笋、枝、叶、鞭、根、箨为 “产品”。竹林加工出“产品” 的多少,不仅与 “动力”、“原料” 和 “条件” 是否充足有关,而且与 “有机物质加工厂”本身的结构好坏有密切关系。竹林结构的好坏,可用加工 “产品” 的多少和光能利用率的大小来衡量。竹林的生物量是竹林结构、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的函数。根据实验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建立起竹林结构理论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指导竹林经营管理工作、预测竹林的现实产量和最大生产能力,评价经营措施的增产效果等。1992年他根据竹林结构理论,主持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毛竹林丰产技术》。为了推广竹林培育技术,他撰写了 《竹林培育》、《笋用林培育和竹笋加工》、《竹林培育和利用》、《竹林培育学》 等着作。用自己收集的竹子标本、样品、礼品等5 000多件,建成了南京林业大学竹类陈列室。周芳纯爱好古典文学,认真研究中国竹文化,收集、整理了中国竹子诗词一万多首,1992年出版了 《潇湘竹子诗词》。

为发展竹类事业 积极献计献策


周芳纯认为竹业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了促进中国竹业发展,他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1972年他提出了 《关于南方5省竹子生产情况调查报告》,建议国家投资修筑林区公路,被商业部采纳,投资修筑了毛竹林公路8 000多公里。1983年他提出 “种竹是解决我国造纸原料不足的重要途径” 的建议,胡耀邦总书记批示: “这个建议倒很好。” 根据这个批示,林业部和轻工业部联合发出 (1984) 轻纸字第13号文件,决定在宜宾、宜春、抚州、邵武等地建立4个年产5万吨的竹浆造纸厂。1984年他参加发起中国竹业协会,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他任所长兼党支部书记。1986年他建议召开竹子造纸座谈会,被中共中央书记处采纳后,召开了林纸结合专家座谈会。1987年他发现乱砍竹、乱挖笋严重,向国务院提出建议,田纪云副总理批示,由林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轻工业部联合发出文件《关于加强竹林管理制止乱砍滥挖的联合通知》。他3次赴海南考察,提出了 《关于海南省发展竹子生产的建议》,田纪云副总理批转海南省省长,受到了海南政府的重视。1991年他建议家乡零陵地区发展竹业,地方委员会决定: 建设 “永州竹城”,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全地区的 “种竹节”; 成立 “潇湘竹文化研究会”; 举办 “潇湘竹文化节”,对发展竹林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育林育人 为人师表


周芳纯认为发展竹业的关键是培养竹业科技人才。40年来,他亲自编写教材,举办全国竹业培训班30多期,共培训技术人员2000多名; 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 举办两期国际竹业培训班,为亚非拉10个国家培训竹业技术人员30名。
周芳纯在大学生时就捧着一颗红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每年用5~6个月的时间深入竹林调查研究,每日工作时间16小时以上。他的座右铭是: “节高心虚冬更翠,百丈冰下芳正纯;勿到死时丝不尽,要毁自身照后人。” 他的性格是: “刚直心虚玉肤洁,狂风不弯宁可折。” 他的抱负是: “有材不补天,欢乐洒人间。” 他曾多次遭受迫害,但从不屈服,他在 《雪压竹》 中写道:“竹上压白雪,林下暗无日; 日出雪成水,竹翠林更辉。”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中国竹业 “四十年来勤奋斗,百万里路作调研,日夜里工作不停息,凝心血。” 他性格耿直、艰苦奋斗、思想开放、人格高尚,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治学十分严谨,重视科学实践、重视亲自动手、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 坚持发表文章对科学和生产负责,鄙视把它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尊重别人劳动,绝不允许在别人的文章上挂自己的名字。他的着作及学术观点,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与他严谨治学,深入实际的学风分不开的。他谦虚、热情,对于来访者,不论职位高低,都热情接待。他生活俭朴、勤俭节约,但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和同事总是慷慨相助。他对自己的儿子要求十分严格,决不用自己的关系为他们谋求好处。

(陈新芳)


简 历


1935年4月28日 出生于湖南省零陵县永和乡 (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镇)。
1954—1955年 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学习。
1955—1958年 南京林学院林学系学习。
1962—1965年 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森林学研究生。
1965—1978年 任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森林学教研组主任、助教。
1969—1978年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主管科学研究工作。
1985年 被授与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1978年 由助教破格晋升副教授。
1978—1985年 任南京林学院竹类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70—1977年 《南林科技》 副主编。
1977—1985年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 副主编。
1985—1988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副主编。
1985—1995年 任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教授、党支部书记,中国竹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竹类研究》、《竹业讯息》杂志副主编。
1995年3月 退休。

主 要 论 着


1 周芳纯,王味武,李周直等.毛竹抚育.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1~118.
2 周芳纯等.关于我国北方发展竹林生产的规划意见.竹类研究,1975,(1):46~49.
3 周芳纯.竹类植物的开花结实.竹类研究,1976,(2):45~49.
4 周芳纯.毛竹林类型划分的探索.竹类研究,1977,(9): 1~8.
5 周芳纯.毛竹秆形结构的研究.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1,(1):16~69.
6 周芳纯.竹林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1,(2): 46~73.
7 周芳纯,易世基等.毛竹林的立竹度对秆形的影响.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1,(3): 127~134.
8 周芳纯.104种竹 (木) 材燃烧热的测定.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1,(3): 54~69.
9 周芳纯. 我が国の黄河流域の竹林. 富士竹类植物园报告,1981,(25): 24~31.
10 周芳纯.毛竹竹冠结构的研究.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2,(3):46~73.
11 周芳纯.世界竹子生产和利用 .竹类研究,1982,(2): 104~107.
12 周芳纯等.莫干山地区毛竹林丰产技术总结.竹类研究,1982,(2):1~7.
13 周芳纯.毛竹林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竹类研究,1982,(2):38~60.
14 周芳纯.气候对毛竹林产量的影响.竹类研究,1982,(2):95~103.
15 周芳纯,易世基等.毛竹林丰产原因分析.竹类研究,1982,(2):8~31.
16 周芳纯.竹类植物生长的研究.竹类研究,1983,(2): 17~39.
17 周芳纯等.孟加拉国竹林经营管理和利用考察报告.竹类研究,1983,(2): 1~6.
18 周芳纯,高尚愚. 日本国竹林生产和利用情况考察报告.竹类研究,1984,(3): 1~10.
19 周芳纯,易世基等.毛竹林丰产技术研究总结报告.竹类研究,1986,(3): 1~39.
20 周芳纯,易世基等.苏南地区毛竹林丰产技术研究.竹类研究,1986,(3): 40~47.
21 周芳纯.毛竹林结构的数学模型.竹类研究,1987,(1): 14~36.
22 周芳纯,易世基.笋用竹林培养和竹笋加工.竹类研究,1987,(4):1~70.
23 周芳纯.中国竹林的生产和利用.见: 自然科学年鉴 (第二篇),1990,65~69.
24 周芳纯,乔士义,张春霞等.竹材构造和性质的研究报告.竹类研究,1991,(1): 1~100.
25 周芳纯.竹材性质、利用、处理.见: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森林工业卷.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3,433~434,436~438.
26 周芳纯,肖江华,易士基等.毛竹林丰产技术标准.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行业标准.第一版.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1~8.
27 周芳纯.竹类培育学.竹类研究,1993,(1): 1~96.
28 周芳纯.竹林培养和利用.竹类研究,1998,(1,2) 1~320.
29 周芳纯.竹林培育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23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