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郑丕尧(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9 评论:0

1919—1994


郑丕尧,农业教育家,作物栽培学家。致力于中国作物形态建成与作物生态生理研究领域的创建。以玉米为主要材料从形态与功能的结合上提出了 “叶片分工分组” 观点,发现了同化物半叶运输现象,研究了多种作物的光合性能和碳氮代谢规律,并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群体结构与功能的模拟,为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多次参加边远地区考察,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
郑丕尧,1919年11月11日出生于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他先在省第一实验小学读书,后考入济南市一中,继而进入青岛读高中,一向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秀。1937年 “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侵华,他只得在家自学。1939年,郑丕尧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在大学期间,他刻苦扎实学好每一门课程,培养自己的基本实验技能,广泛阅览农业及有关领域的文献书籍。194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院系实行调整,他继续在北京农业大学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在50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先后主持开设作物学通论、作物学各论、作物栽培生理、作物生态生理等课程; 主编 《作物栽培学概论》、《作物生理学导论》等全国重点统编教材,其中: 《作物生理学导论》被评为农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参加编写《世界农业概论》、《农业百科全书》等着作; 翻译出版《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形态与机能》等专着,发表论文60多篇。在教科结合上,他认真探索作物生产中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并在作物形态建成与生态生理方面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风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农业科技人才。他关心农业生产和边远地区的资源开发,并身体力行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建议。他是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作物生态生理研究室主任、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的首批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作物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作物学报》 副主编等职务。

作物形态与功能研究的主要开拓者


作物形态与功能的研究,是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的重要研究领域,郑丕尧早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学习期间就开始思考这一课题并收集有关的资料。1942年他以绿豆为材料,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从生育状况、气孔与表皮细胞形态、花粉粒、结实性和淀粉粒等方面进行不同倍数体的形态学观察,并将结果发表在《华北农业》上。这是中国较早关于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一篇论文,后来对指导单倍体植株的加倍育种起了一定作用。50年代他以甘薯为材料研究其产品器官形成规律,从组织分化过程、生态生理的发展变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到如何调控薯块形成以及产量的提高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首次阐明了甘薯块根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原细根的第一期形成层的活动和中心柱细胞的木质化程度,块根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是生态条件上应具有相适应的地温系,即一般情况下在地下10~15厘米处构成一个低温或温度变化较大的空间,并指出生产上要采取措施扩大这个地温系的效果以促进块根形成,高畦栽培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这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60年代初针对当时多穗高粱的田间出苗问题,他进行了根茎形态与幼苗出土能力的研究,提出赤霉素处理和浅覆土是解决多穗高粱出全苗的关键措施。80年代末,他利用陕西的 “谷上谷” 品种为研究材料,证实了谷子刚毛是由退化小穗的小穗柄构成的。“谷上谷”刚毛小穗是小穗柄伸长而小穗花不退化所形成的刚毛顶端结实的有益性状。正常谷子小穗的小穗柄伸长和小穗花退化同时发生,而 “谷上谷” 则是异步的,如果条件合适,伸长的小穗可以正常发育并结实。这些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加深作物器官发生特别是产品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认识都是重要的。
在郑丕尧的作物形态与功能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作物叶片分工分组的理论。他发现玉米叶片长度和面积的空间分布,随叶位有1/3分割的变化规律,即玉米总叶片可进行1/3的分组: 下1/3组叶片是由小到大的光叶,上限是光毛的过渡叶片,此组叶片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根茎叶的生长; 中1/3组叶片也是由小到大,上限正巧为穗位叶,此组叶片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穗分化和茎秆生长; 上1/3组叶片自穗位到最上一片叶,由大变小,其变化与中组叶呈对称现象,主要功能是维持籽粒灌浆。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叶龄促控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尔后又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光合速率与叶肉细胞形态的研究,证明近产品器官的叶片在光合作用、同化物输出和叶肉细胞的优化上都具有优势,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叶片分工分组观点。

作物生态生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郑丕尧是中国较早开展作物生态生理的研究者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以水培方式研究过水稻的耐盐性; 在大田环境下研究过小麦越冬过程中植株糖分变化及根系生长。由于解放前政治动荡、社会不稳定、研究经费少、工作条件差,有些研究结果没能形成正式论文发表,但他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初步结果对于后来跟随他工作的人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在长期的科学实验中形成了对作物形态生理研究的一套思想体系,主张从田间条件的实际出发,研究作物主要生理过程在生育进程中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外界因素作用的关系,特别强调研究内容要和作物栽培与育种相结合,以指导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为主要目标。1955年他在北京农业大学罗道庄试验站进行了春玉米生育过程的研究,明确提出,以生育低限温度确定北京地区玉米适宜早播的时间,前期缓慢生长可为后期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蹲苗应在穗分化前进行,以及加强后期管理争取多果穗增产等原则措施,为后来制定北京地区春玉米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从80年代开始,他主持开展了玉米、大豆、大麦、小麦、黑麦、燕麦和高粱等作物在全生育期的光合性能研究,测定上述各种作物的不同叶位叶片,从伸出到衰老的交替过程中在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上的变化,明确了各个叶片在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实际贡献,进而分析了不同叶片变化规律的内在结构特点。他还指导博士生进行了同化物定向分配规律的探索,首次发现禾谷类作物存在叶片 “半叶运转”现象,并证明这种现象与各种作物维管束的联络和长期系统发育形成的功能调节体系有关。他又以玉米为主要对象,在积累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取田间调查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分析了植株整体形态和不同层次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测定所建立的各种数学模型进行了群体结构与功能的模拟研究,为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分析作物群体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与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多次参加边远地区农业生产考察


郑丕尧认为,农业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深入生产,从实践中学习,向第一线人员和农民学习,然后才能指导生产。1950年夏,他受西北军区的委托,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地区勘察荒地,白天沿途认真考察记录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农业气象特点、农牧生产情况等,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晚上则在艰苦的宿营地对所获观感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一个暑假期间的考察,他完成了 《从西北公路到柴达木盆地东西边线上的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发表在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1卷第1期上。该报告的一些观点至今对发展西北高原农业生产仍有重要参考意义。例如,他在分析沿途的作物种植和生产条件时指出,“六盘山、六明山是农业地理上的两座界石”,强调 “从改造农业地理环境和作物本身想办法,把两个方面归纳到我们的生产目标中”; 针对黄土高原的突出问题,呼吁 “不仅要保土防旱,而且也必须进行保持水土,进行植树造林是迫切和急需的事”; 他从大农业的发展战略提出: “我们必须总结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经验,结合着现代的科学技术,大力去克服风、霜、寒、旱可能侵袭的困难,在现有基础上,稳步而积极地发展农林牧三位一体的农业经营形式”。
1952年夏至1954年春,在参加西藏农业考察中,郑丕尧深知发展当地农牧业生产对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和增强民族团结是至关重要的,何况这一大块版图又是中国农业区划的一个空白地区。他和所有成员一样,以极大的毅力,克服语言、交通、生理和生活上的困难,跑遍了前后藏的主要农区。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访问、收集资料和作物种子以及集体分析和讨论,他写出了近10万字的 《西藏高原的农业生产情况》考察报告。这个报告就西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农区 (田) 分布、作物种类及其分布地区、栽培管理概况、农业发展前景等作了较系统的阐述,这是关于我国西藏高原农作物生产最早而最详实的一份技术资料,对指导当时西藏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规划有重要参考意义。在报告的结尾,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应当拿出百折不屈的精神来把握高原上的宝藏,唤醒它所有蕴藏着的潜力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大家群策群力来共同建设祖国的高原——世界屋脊”。这不但体现了郑丕尧对祖国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而且表现出他对边疆建设的坚定信念。在考察期间他积极协助进藏部队发展农业生产并筹建了拉萨和日喀则两个农业试验站。
1964年和1965年夏,郑丕尧先后赴云、贵、川三省交界区及晋北、陕北、内蒙古等干旱贫困地区进行农业考察,所到之处都因地制宜地对农业生产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受到地方领导的重视。1980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玉米生产技术顾问组组长,还经常到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指导大田作物生产。尽管他在专业上偏向于作物栽培的基础性研究,但作为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始终把为农业生产作贡献视为一生中的神圣职责。

严谨治学 认真育人


郑丕尧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执教50余年,从不放松每一次的课堂准备。整齐的教案,工整的挂图和挂表,规范的讲义,生动简要而又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发人深思的提问与启示,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都给听过他课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都说,听郑先生的课收获大,能引起兴趣,坚定专业思想。有一次他在备课中让一个同学画了几张图表,上课前一天晚上忽然发现其中有错,赶紧找来另一位同学连夜加班重新绘制,直到他认为满意为止。他说: “我不能让同学们看到粗制滥造、不准确的图表”。他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细水长流地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
科学化的思维,规范化的操作,是他培养学生提高科研素质的前提。他进行的试验,不论是室内还是田间都很讲究规范。认真细致,严格要求,是人们形容郑丕尧的常用语。他喜欢读书,也非常爱护书。他读过的书完好如新,从不在书上勾勾划划。每读完一本重要的书,总要工整地摘录要点,写出评述,有的内容写成卡片,分门别类,以便检索,日积月累就建成了自己的知识资料库。他做实验时,工具、器皿、材料的放置整齐有序,操作也很仔细。他不但这样要求自己,而且严格要求别人。他认为科学探索必须建立在认真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这些基础之上。在培养研究生上他更是严格要求,并有自己独特的指导风格。他经常说: “培养研究生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就像对待幼儿走路,可以抱着走,可以指引着学走,也可以撒手不管。抱着走,永远培育不出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不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有因才施教加以指导,让研究生在自己反复的科学实践中总结提高,才能逐步提高其研究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帮助研究生确定选题时,他强调分步指导的作用。首先同研究生反复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讨论,启发他们在广泛的农业领域中思考设计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在此基础上,帮助研究生确定研究范围,提供基本信息,再让他们查阅文献资料,走访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然后与研究生反复商讨,逐个问题剖解,逐个细节斟酌,最终由研究生自己写成比较充实的研究方案,并要求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在学术上,郑丕尧提倡博采众长,反对门户之见。他总是提醒研究生不要只理解导师的意图,还要走访他人,特别要听取不同的意见作为完善自己工作的参考。他还经常教育研究生树立巩固持久的专业思想、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郑丕尧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为开发青海、西藏边远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察。“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年积累的科技资料丧失殆尽,身心也受到摧残,但从未动摇他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继续为作物栽培和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呕心沥血。70年代初,他身染克山病,后来又患严重的肺心病和脑梗塞,在身体极其衰弱的情况下,仍以极大毅力坚持工作,奋力拼博。1994年1月21日,他离开了人世,与一生所热爱的农业科教事业告辞,但他的治学态度、创业精神和高尚品德将永远鼓舞着后人。

简 历


1919年11月11日 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1927—1933年 在山东省第一实验小学学习。
1933—1936年 在济南市一中读初中。
1936—1937年 在青岛市读高中。
1937—1939年 在山东淄博市自学高中。
1939—1943年 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43—1949年 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助教。
1949—1953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讲师。
1953—1980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
1980—1994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授。
1994年1月21日 病逝。

主 要 论 着


1 郑丕尧.秋水仙素诱发之绿豆倍数体及一般形质之观察.华北农学报,1954 (6)
2 郑丕尧.从西兰公路到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上的农业生产情况.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1 (1)
3 郑丕尧.西藏高原的农业生产情况.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6,2(2)
4 郑丕尧.北京地区春、夏玉米生育过程的观察.农业学报,1959,6(4)
5 郑丕尧.甘薯块根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农业学报,1959,6(6)
6 郑丕尧.多穗高粱幼苗器官形态及生态的初步观察.作物学报,1974,1 (3)
7 郑丕尧.夏玉米“京黄113某些生物学性状的观察”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1)
8 郑丕尧.夏玉米“农大54” 的生育进程及其某些生物学性状与栽培技术措施间相关效应的初步观察.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2)
9 郑丕尧.关于玉米叶片分组的初步观察.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1(1)
10 郑丕尧,王法宏,王瑞舫,王树安 .大豆形态特征及解剖组织结构Ⅱ.生理功能.中国油料,1989 (2)
11 郑丕尧,傅天明,王瑞舫.夏大豆植株的光合性能研究.中国油料,1991 (1)
12 郑丕尧,曹嘉喜,王瑞舫.夏大豆植株碳氮化合物的消长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中国油料,1991 (1)
13 郑丕尧,蒋钟怀.夏播 “京早7号” 玉米生育规律及营养元素和剪叶的器官效应
14 郑丕尧,蒋钟怀,王经武.夏播 “京早7号”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消长规律的研究.华北农学报,1988,3 (1)
15 郑丕尧,李小云.玉米不同叶位叶解剖结构的研究 Ⅰ.不同叶位叶片、叶鞘及苞叶光合细胞的观察.中国农业科学,1985 (4)
16 郑丕尧,李小云.玉米不同叶位叶解剖结构的研究 Ⅱ.不同叶位叶片维管束系统的观察.中国农业科学,1986 (6)
17 郑丕尧,赵明,傅天明. “谷上谷” 生育性状的观察 Ⅰ.穗分化进程与刚毛小穗的发育.作物学报,1989,15 (1)
18 郑丕尧,赵明,傅天明. “谷上谷” 生育性状的观察 Ⅱ.不同叶位叶片解剖组织结构的观察.作物学报,1990,16 (4)
19 郑丕尧,杨孔平,王经武,周殿玺.水、陆稻在水田、旱地栽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Ⅱ.稻株碳、氮代谢的生态适应性观察.中国水稻科学,1990,4 (2)
20 赵明,郑丕尧,王瑞舫.夏玉米个体生长发育中叶片光合速率的动态特征.作物学报,1992,18 (5)
21 郑丕尧,李雁鸣.不同播期生态条件下燕麦叶片细胞形态的观察.作物学报,1992,18 (3)
22 郑丕尧,潘波.黑麦不同叶位叶片、叶鞘叶肉细胞形态及其功能的研究.作物学报,1993,19 (1)
23 李小云,郑丕尧,王瑞舫等.玉米叶片 “半叶运转”现象的发现.科学通报,1991
24 郑丕尧等.作物生理学导论.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25 郑丕尧等.作物栽培学概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2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