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赵其国(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45 评论:0

1930—


赵其国,着名土壤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土壤地理与资源研究,对热带土壤发生分类、资源评价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 指出依据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为研究红壤的发生与定量分类提出了新的途径; 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评价方案,为制定热带作物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建立了 “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 在长期深入研究红壤的基础上,提出红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及开发方案。
赵其国,男,1930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抗日战争时期,就读于重庆市广益中学,抗战胜利后,回到武汉市,在武汉市上智中学高中毕业。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刚出校门的赵其国,就参加了全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橡胶宜林地调查。
天然橡胶在军事工业等重工业上一直是人工合成橡胶无法替代的重要物资,中华民国时期,我国没有自己的橡胶种植业,完全依靠进口,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国对华封锁的形势下,处境十分困难。国际上也曾经断言: 在北纬15°以北不适于生长橡胶。为了打破封锁,加强国防建设,党中央发出了 “自力更生建设我国自己的橡胶基地” 的号召,并在全国动员了数以千计的知识分子和数以万计的人民解放军投入这场战斗。赵其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投身于橡胶宜林地调查的。他在老科学家的带领与指导下,与一大批热血青年深入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等深山密林中开展工作。他们风餐露宿,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溪水,睡的是帐篷,即使在冬天,也常被蚊虫、蚂蟥咬得手脚红肿淌血。1958年,赵其国担任考察队的领导,开展了定位观测研究。通过长达10年之久的野外调查、研究,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土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评价方案,为制定热带作物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他所参加的 “橡胶北移栽培” 研究,1982年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一等发明奖。
1965年,根据中古科学院协定,赵其国奉命到古巴从事土壤科研工作。此前,美国人曾在古巴进行过土壤研究,但有组织、有系统地全面开展土壤研究,是从中国专家去后才开始的。赵其国在古巴先后担任专家组副组长、组长。他除领导创建古巴土壤所、培养干部外,并负责进行古巴土壤性质、土壤地理及资源利用的深入研究。他带领古巴学生进行全国土壤调查和制图。在4年多时间里,他们几乎跑遍了古巴全国的山山水水,采集了数以千计的土壤样品,首次对古巴土壤地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该国土壤资源评价、土壤发生分类等提出新的建议,最后完成了1:25万古巴土壤图及 《古巴土壤》 专着,由古巴科学院正式出版。这两项成果不仅对古巴的土壤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国际土壤学界产生了影响。
为了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布署向 “北大荒” 要粮的任务。当时组织了全国有关科技力量,在黑龙江省进行荒地资源考察,建立商品粮基地,力争向国家提供25亿千克粮食。赵其国作为考察队队长,与来自科学院和该省的数百名同志共同投入了这场战斗,在近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连续工作了8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在面上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定点试验示范研究,并逐步加以推广。最后,在4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选出了266.67万公顷宜农荒地,指导当地开垦种植,不到5年,开垦荒地16.67万公顷,增产粮食10亿千克。
赵其国一贯坚持土壤科学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针,在国家号召开发黄淮海平原时,50多岁的赵其国亲自承担并领导了国家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开发研究”。依据熊毅等老一辈科学家积累的治土改土经验,通过对该地区8县近8666.67公顷盐碱、风沙、洼地的治理开发,使这一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3年翻了一番,仅封丘县从1986年到1990年,粮食年增产量就达1350万千克。这些成功经验为黄淮海同类地区的治理提供了范例。
自90年代开始,年逾花甲的赵其国除了继续关心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外,与国内外同行一起,把土壤科学研究提高到地球圈层的高度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潜心研究红壤的退化及其红壤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问题。
赵其国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科学研究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1983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后,为使该所的科研力量面向 “主战场”; 开拓研究领域; 扩大国际合作; 争取科研资助; 开展学术交流; 培养土壤科技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既为土壤研究所注入了活力,也对全国土壤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表彰他的工作成就,1986年被国家授予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称号; 1987年被选为 “江苏省劳动模范”。并连任两届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和三届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
赵其国先后出访美、英、德、法、俄、日等35个国家和地区,或参观访问,或讲学,或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会议,足迹遍布五大洲,为吸收、引进国际先进经验、理论、方法与成果,传播中国土壤科学及农业成就,促进国际交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跻身于国际土壤学界做了大量有益的事情。
赵其国在国际土壤学界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威望。曾先后被选为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协会副主席及该协会第二届主席; 两届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 国际土壤学会土壤及环境委员会副主席; 国际土壤学会山地中心理事等职。
赵其国着述颇丰,迄今已有280余篇。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红壤的形成及其退化机理与调控


长期以来,国内外土壤学者对红壤的成土条件、基本属性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对红壤现代成土过程的本质、物质迁移转化规律,特别是红壤发育年龄等问题尚未能深入阐明; 同时过去对红壤研究多采用野外与室内的静态方法,缺乏长期定位与动态的系统研究,在论证成土过程与发育年龄上,也缺乏定量依据。为了进一步阐明红壤形成过程与发育年龄,赵其国在江西鹰潭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利用排水采集器等装置,通过定位观测与计算机模拟,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红壤水热动态规律,物质迁移与平衡的定位观察,并从动态与定量角度对其成土过程与发育年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首先表明,我国红壤的形成是脱硅富铝化与生物富集过程两种相互作用的结果。脱硅富铝化过程是红壤形成的基础,它与红壤古风化壳的形成有密切联系,而生物富集过程是现代生物富集作用影响红壤发育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对红壤形成的影响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次,我国红壤发育虽经历了长期的古风化过程,但当前的生物气候条件对其形成有明显影响,表现出红壤现代成土过程的特点,并进一步说明在当前生物气候条件下,红壤的脱硅富铝化与生物富集作用仍在不断进行中,这一认识对进一步阐明红壤形成的实质与合理利用红壤资源均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三,根据土壤溶液中硅的含量所进行的元素迁移计算说明,由玄武岩发育的红壤 (亦称砖红壤) 完成全部脱硅过程的绝对年龄为1. 5MBP,大体上相当于晚期更新世地质时期。这一结果虽需深入论证,但在我国红壤发育年龄的研究中是第一次提出,它对进一步探讨红壤发育与第四纪地质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另外,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含量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并进而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和新的途径,为在红壤研究中采用诊断系统分类打下了基础。围绕上述工作,先后发表了论文百余篇,专着4本,多次获得国家及中国科学院的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美锷、李连捷、吴征镒指出 “中国红壤及区划专着是我国当前热带、亚热带土壤研究的指导性专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土壤学会专业委员会负责人H. Eswaran (美)、S. W. Boul (美)、B. Breburda (德国)、Hagaski (日本) 等指出 “中国红壤及区划专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热带土壤研究上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赵其国组织并领导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基金 “我国东部红壤丘陵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演变、退化机理及调控对策” 研究。我国东部红壤丘陵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但是,长期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整个地区生态与环境遭致严重破坏,土壤退化问题极其严重。赵其国主持的该项目从土壤的环境条件、基本特性及发生过程出发,研究东部红壤区土壤侵蚀、肥力下降、酸化、重金属污染及生物多样性衰减等主要退化类型的时空演变与分布规律、发生过程与形成机理及其对土壤生产力和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 在综合评价土壤退化与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不同类型区防止及恢复重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调控体系。

研究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成绩卓着


赵其国多年来结合完成国家热带橡胶宜林地调查,黑龙江荒地资源考察,黄淮海平原豫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任务,对我国华南、东北及华北等地土壤资源的开发提出具体布局与方案。例如,通过长期调查,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热带作物开发利用、土壤分布与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作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特别是从土壤地理研究的角度,对橡胶在我国北纬15°以北种植的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又如,通过8年的黑龙江荒地调查,对全区80万平方公里土壤资源及荒地进行了详查,科学论证了全区土壤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提出划分荒地开垦的具体标准,对266. 67万公顷荒地开垦的难易程度及开垦顺序作出了具体建议。近年来,他在领导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开发的工作中又作出了新的贡献。在这方面共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专着3本。由于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成就,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和省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5项。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美锷指出,“《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土壤资源》一书不但在理论上有创见,而且对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国家农业生产均有重要贡献”。

从地球圈层角度将土壤学研究引向深入


随着人类活动由地表向地球各圈层 (包括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 扩展,土壤学的研究也不断由 “土壤” 向 “土壤圈”,并进而向地球各圈层的方向及其相互关系上推进。土壤圈是处于地球各圈层的界面,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它对人类生存及环境变化起重要影响。当今世界进行的 “全球变化” 及 “全球土壤变化” 研究,就是以土壤圈及地球各圈层间相互密切相关为出发点的。从土壤学的发展看,过去多侧重于对土壤本身 (水、气、固相)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研究,同时也联系到各种成土因素的影响。赵其国预见到,随着土壤科学向系统化、综合化、工程化发展,其研究内容必然向土壤圈物质及能量循环的功能、机制及其对人类与环境影响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深化。
土壤圈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圈层的概念,虽然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提出,但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只较多地注意到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对土壤圈的影响,而土壤圈对自然界其他圈层的影响以及相互影响则很少注意。本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给人类进步带来了很大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对食物需求的日益增加,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一些大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土壤变化、生物种群变化等。地球上的这些变化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自然界各类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构成自然界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物质碳、氮、硫、磷及某些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在自然界的正常循环。这些物质的正常循环一旦遭到破坏,将引起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就土壤而论,土壤肥力的种种退化现象,无一不与物质在土壤一水一植物体系中平衡遭受破坏有关。研究表明,土壤中的碳、氮、硫循环产生的某些 “温室气体”和硝酸盐可对大气及水体产生影响;进入土壤中过量的有机、无机物质也可以从土壤迁移到水体和生物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而土壤圈却是全球循环中物质迁移转化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由于土壤圈所处的特殊地位,它成为地球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发生强烈交互作用的基地。土壤圈内的各种土壤类型、特征与性质,都是过去和现在大气、岩石、水及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记录与反映,土壤圈贮存了丰富的记录过去地球表面变化的信息。提取这些信息,研究现在进行的土壤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有助于对未来全球物质循环的规律和全球变化的趋向作出科学的预测。因而土壤圈物质循环的研究成了当今土壤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并受到许多相邻学科的注意。
据此,赵其国认为,今后土壤学研究的总趋向,将是 “土壤圈及其在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性质与能量循环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的影响”。
这一总趋向表明: 首先,未来土壤学研究必须从土壤圈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出发;其次,土壤圈的内涵、功能及其与其他圈层的物质、能量交换,是今后土壤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第三,土壤学研究将朝 “全球变化”方向推进,这将导致理论上和解决人类生存与环境问题的实践上出现突破性进展。赵其国及其同行进而提出了未来土壤圈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同时,在赵其国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组织了一批青年科技骨干,从事土壤圈物质循环的研究。为了扩大研究工作的影响和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研究,他创办了英文版的《土壤圈》(Pedosphere,1991. 2.创刊),向国内外发行。现在,土壤圈的研究工作正在不断深入。

简 历

1949—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53—1963年参加华南及西南热作宜林地考察,并任云南贵州队队长,助研。
1964—1968年在古巴工作,任专家组副组长、组长。
1973—1978年负责黑龙江荒地资源考察,任队长。
1979—1990年负责南方14省土壤区划、黄淮海农业开发及红壤物质循环研究项目。
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并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
1986年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第13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当选为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同年被聘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被国家批准为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87年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1988年担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任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
1990年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第14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当选为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协会副主席;被授予国际道库恰耶夫奖章和证书;任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
1991年任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协会第二届主席;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5月任江苏省科协第五届副主席、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
1994年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第15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
1995年任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任国际土壤学会土壤及环境委员会副主席。
1997年任国际土壤学会山地中心理事。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2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