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
张宜春,土壤肥料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改良、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在土壤普查、低产土壤改良,建立现代农业测试实验室,土壤磷营养及核农学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宜春,研究员,中共党员。1926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自幼丧父,随母亲在外祖父帮助下生活,学习。1942年读完高中一年级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1946年毕业。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土壤组,师从黄瑞采、樊庆笙、裴保义、史瑞和教授,攻读土壤学课程并聆听了分别由马溶之、宋达泉、陆发熹教授主讲的专题讲座,还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室余皓教授指导下进行实习。
1949年8月,执教于南京市农业职校,从事土壤及化学等课程教学工作。1950年初,应聘于中南农林部,从事土壤肥料工作。1951年,在广西省恭城县参加土地改革后,调入新成立的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50年代,在陆发熹、刘海蓬教授带领下,进行粤汉铁路湘南段沿线土壤调查。在黄肇曾、屠启澍研究员指导下,进行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和有关的土壤肥料及绿肥栽培利用研究。1955年被借调到治淮委员会,在沈梓培研究员领导下,参加淮河流域土壤调查及室内分析工作,为治淮提供了土壤基础资料和评价依据。
1958—1960年,参与主持湖北省第一次土壤普查,随后又主持了飞沙土及平原湖区 “坐蔸” 低产田的改良研究。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张宜春承担了农业部投资兴建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测试中心” 的筹建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80年代起,先后主持并参与了粮棉多熟栽培中的平衡施肥;推荐施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素的有效性等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论文多篇。
他曾先后历任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系副主任,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 副院长兼农业测试中心主任; 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院技术顾问等职。曾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多次赴欧洲、南亚地区出席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英国传记研究所授予他1992年及1993年 “世界名人” 称号。美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他 “20世纪成就奖证书”。
张宜春为人廉虚谨慎,工作认真负责,知识领域较宽,学术思想活跃,富有献身精神,善于团结同事,关心青年成长,无论在行政领导和科研工作上均获得同志们好评。
主持湖北省土壤普查 提出改良飞沙土的方法
1958—1960年,张宜春与华中农业大学杨补勤教授共同主持了湖北省第一次土壤普查,并请何金海研究员进行指导。他们深入基层办试点,培训骨干,制定普查工作规范,提出与全国接轨的湖北省土壤分类表,在省农业厅领导和勘测大队的共同努力下,首次查清了全省耕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山区、丘陵、平源各类土壤的特性、肥力及利用状况等,为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和因土耕作等增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依据;绘制出湖北省第一幅土壤分布图;制定出相应的土壤改良及土地利用类型和区划;提出了改良鄂北粘质土、鄂南酸性土及江河沿岸飞沙土(细沙质土)等低产田的建议。在80年代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他又被聘为全国土壤普查顾问组成员和湖北省土壤普查顾问组组长。
60年代初,张宜春主持了湖北省飞沙土低产田利用改良的研究。面对大面积飞沙土,借助客土和增施有机质进行改良是极不现实的。他通过实地对飞沙土地区地下水变化和毛管水上升与土壤质地的关系以及土温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研究,再经过多次田间试验和考察,提出了生物改良措施:适时早播早熟粮油作物,避过旱害;保持适当地下水位,减轻旱害;在有灌溉水源处,改沙地为水田;多留根槎,配之以增施有机肥料,为改良飞沙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实践证明,此方法可使粮油作物获得较好收成。
70年代初,他在主持湖北省平原湖区水稻 “坐蔸” 低产田改良时,明确提出,平原湖区的石性有机质含量高的潜育性水稻土,严重缺锌是其低产的主要原因。同时该土壤有效磷钾量亦偏低。因此,加强开沟排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配合施用锌、磷、钾肥,即可使水稻产量获突破性增长 (从1公顷产3000千克提高到5250千克左右)。这一改良措施迅速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引起湖北省土肥工作者和农民研究和施用锌肥的兴趣和关注。
率先建成我国现代农业测试中心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农业部决定在我国兴建一批以先进仪器设备装备的农业测试中心。张宜春承担了湖北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 的筹建任务。他首先组织人员在国内多方考察,同时向外商广泛征集仪器资料。在此基础上,派遣人员到有关单位学习,掌握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技术,熟悉仪器的类别、型号和零配件情况。经过调查学习,反复比较,开出了仪器配置清单和实验室基建技术要求。以较快速度和较高质量率先建成我国第一个配备有等离子光谱仪,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仪,自动分析仪,电子显微镜,气、液相色谱仪,红外、紫外、荧光分光度计等,大中型仪器设备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农业测试中心。同时还培训出一批能掌握及使用相应仪器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一支年青的维修队伍,并建立起一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全国最早投入使用,较快承担了国家及部、省农作物资源品质鉴定,食品质量检验,农药质量检验及残留分析,土壤肥料测试及试验研究任务的农业测试中心。张宜春还担任了全国农业分析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参与组织审查制定农业分析方法标准,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科苑勤耕耘 研究结硕果
80年代以来,张宜春虽担负行政领导工作,但他始终没有放松有关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研究工作。在这期间,他仍然主持、参与和指导了多项科研课题。在主持 “推荐施肥” 研究中,他与美国奥本大学艾文斯 (C. E. Evans),米契尔 (C. C.Mitchell) 教授及德国维泽爱姆斯农业研究所菲特 (H. Vetter)教授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在 “水稻高产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研究中,他把土壤、肥料与高产水稻植物体中养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变化研究,随时注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校正,大量试验分析数据经计算机整理后,提出了鄂中、鄂北丘陵岗地稻区,中稻1公顷产7500~11250千克的 “水稻高产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软件。在大面积应用中取得显着效果。
在与植棉专家张驹研究员和核素示踪专家郭智芬研究员合作的 “棉田经济施肥” 研究中,运用15N示踪,揭示了棉花各生育阶段,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及黄棕壤粘质土棉田土壤容重对氮素养分吸收、分配、利用和对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影响,以及棉麦套种栽培中两季作物对氮素吸收利用的相互矛盾与促进的关系,从而为制定棉花两熟栽培中水、肥、耕作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措施。在 “双季稻连作中养分归还与有效利用” 研究中,运用15N、32P、36Rb同位素示踪,查明了不同有无机肥配合施用情况下,土壤、植物体系中养分吸收利用、残留和再利用的状况; 提出了早稻施用含氮磷养分高的猪厩肥,晚稻施用含钾素养分高的早稻草还田,再配施适量氮素化肥,不仅能获得双季稻高产,且能保持土壤中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的平衡,缓解土壤磷钾养分亏损,达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在 “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有效性及对植物磷营养贡献” 研究中,应用蒋柏藩—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磷素新的分级体系,采用原子反应堆照射和放化合成法,制备出低载体高比强的不同形态放射性磷酸盐,直接标记石灰性土壤中相应的磷酸盐,通过植物吸收试验,从而对其有效性及对植物磷营养的贡献,作出直接准确的评价。以上研究成果获得部、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各两项。
张宜春曾先后主持编写了 《湖北土壤》、《中国核农学》、《农产品及制品质量检验手册》等专着,还主持翻译了 《植物营养原理》。在若干国际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热心科技交流活动
张宜春积极热情致力于科技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曾率组参加在瑞士召开的 “第十一届国际钾肥会议”、在德国召开的 “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在奥地利召开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应用核素研究土壤植物的学术会议”,以及相继在中国、前苏联、印度、挪威等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1998年8月率组在美国奥本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与科技交流。
他曾担任中国土壤学会第四、五届理事,第六、七、八届常务理事;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一届理事;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 中国农学会农业分析测试分会第一、二届名誉主任及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六届理事长等职,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为我国土壤科学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简 历
1926年3月 | 出生于南京。 |
1946年 | 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 |
1947年 | 金陵大学农学院土壤组学习。 |
1949年8月 | 南京农业职业学校教师。 |
1950—1951年 | 中南农林部农业处工作。 |
1952—1965年 | 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系副主任。 |
1978—1997年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副院长兼农业测试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技术顾问。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21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