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
张万儒,森林土壤学家。长期从事森林土壤学科的理论研究与科学实践,特别在森林与土壤相互关系规律性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中国森林土壤学应用基础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持编着的 《中国森林土壤》等专着,对促进森林培育学科建设、奠定森林土壤学基础、推动林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张万儒,字宇澄,1926年10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 (今嵊州市) 富润镇。幼年深受父母影响,立志学医,对文学也感兴趣。1947年在绍兴稽山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在上海工作一年后,1948年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 (奖学金生),1949—1952年转入上海复旦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在校期间曾当选复旦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分工负责宣传工作,经院系调整,并入沈阳农学院 (今沈阳农业大学) 土壤系,1953年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林业部调查设计局从事森林土壤工作。从此,张万儒就在这座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人生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的抱负。
1953—1956年张万儒参加并主持了白龙江、大兴安岭、横断山脉 (云岭、沙鲁里山)、小兴安岭南坡等原始林区的森林土壤调查研究工作。50年代初,林区交通很不方便,有一次在西南横断山脉林区作路线调查,从云南丽江翻过大雪山到四川木里,共步行了30天,后从木里到西昌又步行15天,野外调查虽异常艰辛,但却拓宽了视野,取得丰硕成果。
为了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科技人才,1957—1960年林业部选派张万儒到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进修森林土壤专业。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受到导师着名森林土壤学家C. B.佐恩教授的高度赞扬。他仅用了2年多时间,利用苏联科学院的先进仪器、设备和苏联南泰加林北方试验站的土壤定位研究条件,完成了 “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区的森林土壤” 和 “苏联欧洲部分南泰加林云杉、松树林型下几个重要的土壤因子动态” 等项研究;在进修期间他还对苏联科学院的各大土壤定位试验站进行了考察,了解他们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为回国后,从事此项研究作了理论准备和实践锻炼。
1960年从苏联回国后,他一直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从事森林土壤研究工作。为中国森林土壤学科建立与发展,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他主持“中国森林土壤研究”、“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条件研究” 和 “用材林基地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等项目,他还主持制订了 《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与研制《森林土壤国家标准物质》,为中国森林土壤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取得10项科研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主持编着森林土壤方面的专着11部,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 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和一大批林学科研与教育的高层次人材。他的着作、论文在国内外林业科研、教育界被广泛引用。张万儒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农业部先进工作者。
开展森林与土壤规律性研究
从1953年起张万儒就主持并参加过白龙江林区、大兴安岭林区、小兴安岭林区、长白山、祁连山、云岭、沙鲁里山脉、米亚罗、卧龙自然保护区、北京西郊油松、白皮松人工林、河南黄泛区杨树人工林、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幕阜山、武夷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等的林区森林与土壤相互关系调查研究工作。揭示了这些林区森林土壤资源及其分布规律、森林土壤与林木生长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并改良森林土壤的措施与途径。
1949年以前,中国一直缺乏适用于林业的森林土壤学,大都借用农业土壤学;新中国成立后翻译一些苏联的森林土壤着作,但缺少中国特点。有感于此,他在长期从事森林土壤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主持编着了 《中国森林土壤》 专着,全面表述了中国重要天然林区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基本性质、分布规律、森林与土壤的相互关系等共150万字;在 《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条件》专着中,揭示了中国主要造林树种与人工林土壤的形成条件、基本性质、森林与土壤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共80万字。这两本专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森林土壤调查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填补了世界森林土壤中国部分的空白,对森林土壤学科理论研究和教学生产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现已成为林业科研、教育、生产重要的基础工具书。《中国森林土壤》专着在学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1990年获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着作类) 三等奖。
倡导并发展了中国森林土壤定位动态研究
自1958年起,张万儒便对苏联寒温带南泰加林区云杉林下的生草灰化土、中国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下的棕色针叶林土、暖温带北京松栎林下的褐土、黄泛区平原加拿大杨人工林下的沙质幼年潮土、亚热带江西大岗山杉木、马尾松、毛竹林下的红壤、青藏高原边缘横断山脉米亚罗林区岷江冷杉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卧龙自然保护区高山垂直分布的森林土壤等进行了系统的森林土壤的生态定位研究。通过长期定位研究,在获得大量科学数据的基础上,他主持编着了《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森林土壤生态管理》等专着。通过对中国不同森林气候带林下土壤生态定位研究,定量动态地揭示了森林植物对土壤状况的影响以及森林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找出了森林与土壤动态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指出了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与障碍因子,为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并把中国森林土壤学科建设推向更高层次。他主持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土壤动态研究” 成果,填补了中国高山森林土壤动态研究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该项研究作为 “八五”期间的优秀技术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龙门书局编入《中国 “八五” 科学技术成果选》 1996年版。
制订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研制森林土壤国家标准物质
以张万儒为主研制的 《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1~9分册) 是中国第一部森林土壤分析方法方面的国家标准,这项国家标准可以使不同单位的同一测定项目都能取得比较准确、可靠,又可相互比较的分析结果。它对统一分析数据、统一教育内容以及土壤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森林土壤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他主持首次研制的 《森林土壤国家标准物质》,内容包括石灰性褐土、黄红壤、杉木叶等3类5项国家标准样品,标定的标准值:森林土壤有氮、磷、钾、钙、镁、铁、锰、铝、硅、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森林植物有氮、磷、钾、钙、镁、铁、锰、铝、硅、氯等共定值47个项目,确定33个标准值、12个参考值、2个信息值。它的定值数据是由国内12个具有较高水平的土壤实验室共同测定的结果,数据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规范进行统计处理、审定。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为国家标准样品,它具有森林土壤、植物测定项目含量的标准值,可用来检测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标定仪器以及查定各实验室分析数据的精确度。是 “八五”期间的优秀技术成果之一。
在森林立地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森林立地学是研究环境条件对林木生长影响及其分异规律的科学。“七五” 期间,张万儒主持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 “用材林基地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该研究运用现代林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林业系统工程原理,对中国东部季风立地区域14个重点用材林基地 (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北部、中部和南部,黄泛平原,江汉平原,天目山东部和西部,幕阜山,武夷山,雪峰山,南岭山地,十万大山) 和9个主要用材树种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长白落叶松、杨树、泡桐、刺槐、杉木、马尾松) 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立地分区、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调查研究,开辟了中国森林立地综合多因子生态分类及预测预报森林生产力的新途径,建立了中国4级制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系统和森林立地应用技术管理系统,首次在中国用材林基地选择、适地适树及预报森林生产力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上,形成了完整而全面的体系。该成果已在东北山地林区、华北中原复合农林区、南方丘陵山区用材林基地的速生丰产林选地上,推广应用达500多万公顷,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成果材料由张万儒主持编写成《中国森林立地》专着。该项成果对中国林业建设的宏观决策和用材林基地的规划布局,提高造林经营技术水平,具有很高理论和实用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森林立地分类、立地质量评价及其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使中国森林立地理论与应用进入了新阶段。该成果1992年获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被收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版《中国科学技术文库》。
提出大兴安岭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的规划设计
要在森林火灾迹地恢复森林资源,向来是一大难题,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资借鉴。自大兴安岭北坡1987年 “五·六”特大森林火灾的第二年,1988—1989年,年过花甲的张万儒受命主持“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火灾区森林更新方法咨询及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根据阿木尔林业局27万公顷林地的森林立地条件及森林火灾程度,结合个人多年的科研实践,以森林立地类型小班为基础,提出了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火灾区森林更新方法咨询报告》 和《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提出在立地生产力高的缓坡草类林、河漫滩杨柳林的极重度和重度火烧 (林地火烧面积>61%) 迹地上,由于土质条件好,采用人工更新方式; 在中度火烧 (31%~60%) 及部分重度火烧 (61%~90%) 的针叶林,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在轻度火烧 (〈30%) 林,采用天然更新方式恢复森林资源。更新后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适当提高了樟子松、红皮云杉的比重,林分针叶树比重达70%以上,林木生长量高于原有林分。由于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进而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所以他对大兴安岭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受到林业部的表彰,在国际上也产生较大影响。
热心学会工作 推动学科发展
张万儒1982年起是国际土壤学会会员,第四、八届中国土壤学会理事、第五、六、七届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主任,《土壤学报》 编委;第六、七、八届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主任,《林业科学》编委;第五、六届北京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在他任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多次组织全国性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和专题研讨会,内容涉及森林土壤学科各个方面;多次出版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这些学术活动对森林土壤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与交流,对推动、提高森林土壤学研究水平,促进林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993年中国林学会授予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陈嵘奖。张万儒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张万儒一生在科研事业上永不自满,深知学无止境。他清醒地看到中国森林土壤学与国际间的差距,他总强调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均土壤资源相对贫乏,因此,保护好、利用好森林土壤资源,始终是决定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课题。
(凌云)
简 历
1926年10月23日 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 富润镇。
1948—1949年 在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
1949—1952年 在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
1953年 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土壤系。
1953—1957年 任林业部调查设计局技术员。
1958—1960年 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及莫斯科大学进修森林土壤专业 (访问学者)。
1960—1991年 历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3年)、副研究员 (1978年)、研究员 (1985年),森林土壤研究室主任 (1978—1991年)。
1954—1998年 先后当选为北京土壤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中国林学会理事。
主 要 论 着
1 张万儒等.土壤调查.见: 森林调查内业资料汇编.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56,265~356.
2 张万儒.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区的森林土壤.土壤学报,1962,10(2):107~144.
3 张万儒.关于西南高山地区冷杉林下的土壤形成过程的若干资料.土壤学报,1964,12(1):94~97.
4 张万儒,黄雨霖,刘醒华等.四川西部米亚罗林区冷杉林下森林土壤动态的研究.林业科学,1979,15(3):178~193.
5 张万儒,李贻铨,杨继镐等.中国森林土壤分布规律.林业科学,1981,17(2):163~172.
6 张万儒,黄雨霖,刘醒华等.四川西部米亚罗林区冷杉林下的主要森林土壤.见: 张万儒主编.森林与土壤.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6~39.
7 张万儒.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土壤及其垂直分布规律.林业科学,1983,19(3):254~268.
8 张万儒,刘寿坡,李贻铨等.我国山地森林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 自然资源,1984,(4):9~18.
9 张万儒.中国森林土壤.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0 张万儒,许本彤.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11 张万儒.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12 张万儒.森林与土壤 (第四次全国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13 张万儒.横断山脉云杉、冷杉林下的土壤条件.见: 张万儒主编.森林与土壤.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9~23.
14 张万儒,许本彤,杨承栋等.山地森林土壤枯枝落叶层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土壤学报,1990,27 (2):121~131.
15 张万儒,庞鸿宾,杨承栋等.卧龙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状况.林业科学研究,1990,3 (2):103~112.
16 张万儒,杨承栋,许本彤等.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通报,1990,21 (3): 97~102.
17 张万儒,许本彤,杨玲等.北京西郊白皮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下淋溶褐土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1991,4 (1):91~95.
18 张万儒.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动态研究. 见: 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1~228.
19 张万儒,杨承栋,屠星南.山地森林土壤渗滤液化学组成及生物活动强度的研究.林业科学,1991,27(3):261~267.
20 张万儒,许本彤,杨玲等.北京西郊白皮松、池松、柏树林下土壤动态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1991,4 (6):602~607.
21 张万儒.用材林基地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林业科学研究,1991,4 (增刊) .
22 Zhang W R. Advance of the Forest Soil Science in China. In: Development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Technology Press,1991,51~57.
23 张万儒,刘寿坡.森林与土壤 (第五次全国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4 张万儒,盛炜彤,蒋有绪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林业科学研究,1992,5 (3): 251~262.
25 张万儒,黄雨霖,屠星南等.我国寒棕壤系统分类的初步研究.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66~169.
26 张万儒,刘寿坡,盛炜彤等.大兴安岭林管局阿木尔林业局火灾区森林资源更新规划设计方案.见: 森林土壤生态管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92~423.
27 张万儒.森林土壤生态管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8 张万儒. 中国森林立地.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
29 张万儒.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条件.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