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姚毓璆(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90 评论:0

1920—1992


姚毓璆,花卉专家。对兰花和菊花有较深研究。编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兰花专着 《兰花》; 对浙江省兰花品种的收集、野生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古时浙江兰花的查考作出了贡献。在菊花品种整理、分类、育种和探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着出版了 《菊花》; 主持设计了浙江省建德市月亮坪公园、浙江省青田县太鹤公园等。
姚毓璆,1920年3月生于浙江省青田县。1932年2月入青田县姚吉庵私塾学习。他的启蒙教师姚吉庵是位治学有方、艺花有道的晚清秀才,在教馆之侧种菊养兰,并准许 “学而优”之学生入内赏花。儿时的姚毓璆获此殊荣,经先生的耳提面命,不但可代先生浇花锄草,还能不时赋得吟兰咏菊之句与先生应对一二。
姚毓璆中学时代酷爱自然科学。193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该校丰富的生物标本,完善的教学设备,使他如鱼得水,更加热爱生物专业,还经常去搜集生物标本。大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资助他出国深造,便到中学任生物教师。出于对生物的钟爱,他不但搜集了许多资料,而且还善于野外观察研究,1945年出版 《生物趣味》,该书深入浅出,描述生动活泼,成为40年代后期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科普读物之一。其中 “梅” 篇已被收入1984年出版的 《中国科学小品选》 (1939—19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毓璆开始了专业工作的生涯。1949年11月由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员会组织部介绍分配至杭州市工务局园林管理处任技士。1951年任杭州市建设局园林处花圃一级技术员。当时花圃的3公顷地上仅栽种着少量兰花和菊花。为了改变面貌,姚毓璆四处搜集花卉种类,建立育种基地。为丰富花种类,他住到基层搞杂交育种工作。1951年11月,他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在60年代自然灾害及以后的 “文化大革命” 时期,姚毓璆的专业活动相对停滞。70年代,他又开始调查野生花卉资源,足迹遍及浙江天目山、莫干山、雁荡山等许多山脉。1979年,姚毓璆为杭州市园林学会作了 “菊花探源与研究动向” 的专题报告,1981年发表了 “浙江省兰花资源和品种的保存与发展”的论文。姚毓璆的事业心很强。1982年他不顾年迈体弱,还去考察天目山野生花卉的垂直分布,并构想 “山花移向西湖栽”。
姚毓璆热心于社会工作。1958年至1980年任杭州市园林学会秘书长,1981年任副理事长。1980年后曾任浙江省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常务理事、《园艺学报》编委、《中国花经》编委、《园艺词典》 副主编。他还担任中国兰花、山茶花、杜鹃花、荷花、梅花腊梅等协会顾问。1984年至1986年任浙江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兼职教授; 1990年被聘为浙江农业大学园林花卉品种分类研究生课程教师。

致力于浙江省兰花研究


浙江省兰花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以产兰着名。如兰溪、蕙水等地就因盛产兰蕙而得名。姚毓璆刚到杭州市建设局园林处花圃工作时,兰花品种寥寥无几,数量也不多。因此,他决定一边收集种类,一边进行调查研究。经过查考,确认浙江省古时兰花许多品种一直保存至今。但也有不少着名品种,如春兰中的翠钱梅、头贵梅、武一品梅、陈雪梅、梁梅、韩公寺梅以及蕙兰中的江荷水仙素、秋字、盖字、圣林梅素、肃山素、翠蟾、滴翠、太极图、陈秀素、玉蝶、大绿梅、碧荷花等在清末就已失传。又如浙江省宁波市古时有一种 ‘雪兰’,珍贵异常,却早已失传。姚毓璆对浙江省兰花野生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浙江省主要兰花原种有春兰、蕙兰、秋兰、寒兰和台兰,以春兰、蕙兰为主; 秋兰、寒兰、台兰只产于浙江南部山区,有一定地域的限制。他发现浙江省山区春兰的分布在海拔300米至500米的高度; 蕙兰多分布于500米至800米的倾斜山坡。一般春兰、蕙兰混合生长,并无明显的界限,有的山头甚至全是春兰,也有的全是蕙兰。兰花喜阴,经常生长在树林下,春兰要求树阴郁闭度70%~95%。蕙兰要求50%~80%。调查中发现,兰花是喜湿润植物,但在溪涧两旁却没有兰花。这些资料对兰花的引种、栽培等研究均有指导作用。浙江兰花栽培品种几经丧失,他认为绿云、大富贵、宋梅、西湖梅、翠一品、龙字、文团素、迎春蝶、大一品、程梅、崔梅和金岙素等12个品种足以代表浙江的传统特色。在对兰花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姚毓璆与诸有仁合作,编着了 《兰花》一书,于1959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发行。
浙江拥有丰富的兰花种质资源,但对于浙江山区长期以来的乱砍滥伐,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姚毓璆很痛心。为了保护浙江省兰花种质资源,他多次呼吁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保护区,以加强统一管理。他说,要保存种质资源,还必须加速繁育、促其发展,如建立兰花种质资源原始材料保存圃,进一步发掘过去被流散的品种和保护经过选育的新品种。

为菊花探源、分类、繁育作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城菊花种类很少,为了美丽的城市,姚毓璆想方设法扩大数量。经过几年的引种、育种,至1965年增加至2000个品种。菊花品种的命名是系统整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既要遵守国际命名法则,又要不更改已有品种的名称。他给菊花命名时,寓意比物,以景拟花,总是选简炼而富有思想内容的词汇,把花与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 “金龙闹梅”、“紫蟹初肥”、“银燕展翅”、“清风明月” 等等。多年来他命名的菊花达1千多个品种,不但提高了菊花的鉴赏价值,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姚毓璆为了菊花探源,查阅了大量历代菊花史料,从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开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汉代有将菊种传植京师(即今洛阳)的记载,认为是菊花引种栽培的开始。宋代有菊48种,从《杭州府志》“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成花塔”,说明中国开始有菊花展览会。元代有菊136个品种、明代有274个品种、清代有233个品种等。关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580年)载有“菊花之品九百种”认为其“九”可能是“凡”字之误。因王象晋《群芳谱》(1630年)有菊花达274个品种之多的记载。综合文献资料,姚毓璆认为菊花在中国的演变发展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但菊花的被发现,可能更早,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载。
菊花的变种、变型和品种很多,分类方法全国各地均不一致。姚毓璆根据自己的工作,结合杭州的实际,撰写了 “我国菊花品种发展及对系统分类的初步意见” 的论文,参加中国园艺学会1983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共同确立菊花分类的依据。

鞠躬尽瘁的园丁


姚毓璆晚年患有肾病,身体虚弱,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工作。凡是全国各地的来信,每信必复。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在客厅搭一小床,每晚半躺在床上回信或修改文稿,直到深夜。他热情关心、扶植青年人才,经常帮助青年人修改文稿。他的着作累计180万字左右,而他帮助青年整理、修改的书稿达300多万字。
1982年,姚毓璆设计了占地13.3公顷的浙江省青田县太鹤公园。之后,在离退休和退居二线老专家组成的 “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杭州市区和近郊风景资源的调查” 项目中任副组长,不顾跋涉之苦四处奔波,终于患病住院,但病床上仍放一大堆资料,只要精神略好就工作起来。该成果获杭州市1985年度科技情报调研成果一等奖。
1983年至1984年间,为了把房子让给大龄的儿子完婚,姚毓璆夫妇暂住进同事早先搭建的一间柴棚。房内摆上一张床后只剩一条离墙约60厘米宽的空间,而此时姚毓璆正在撰写 《菊花》书稿。他坐在床边一张小凳上,弯着膝盖,稿纸放在大腿上写作。1989年至1990年,他身体更加虚弱,血色素只有5.5克。作为 《西湖四十年》一书主要编纂者之一,他顽强地为此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
姚毓璆热爱生活,一生中作了很多诗文。1991年他患尿毒症病重住院,而后双目失明,为了把各个时期所作的诗歌整理成集,除大部分抄自发表报刊上或亲友书信外,有些是在他妻子屠恩美的协助下,由他背诵而笔录下来的。姚毓璆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正如他的一首词中所表达的: “问我残生怎过,栽花写字听歌” (听 “歌” 指听收音机)。

(郭达初)

简 历


1920年3月 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船察区洪府前村。
1932—1933年 浙江省青田县姚吉庵私塾学习。
1933—1937年 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处州中学学习。
1939年 考进福建省私立协和大学生物系学习。
1943—1949年 先后在浙江省立温州中学等学校任生物教师。
1949—1951年 杭州市工务局园林管理处任技士。
1951—1956年 杭州市园林管理局苗圃一级技术员。
1956—1957年 杭州市园林管理局花圃工程师。
1961—1978年 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技术科副主任。
1979—1983年 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技术科主任工程师。
1983—1990年 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技术科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8年 退休。

主 要 论 着


1 姚毓璆.生物趣味.上海: 上海开明书店,1945
2 姚毓璆.种子植物分类大纲.上海: 文化出版社,1959
3 姚毓璆,诸友仁.兰花.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4 姚毓璆,诸友仁.中国的兰花.生物学通报.1959(4): 148~151
5 姚毓璆.菊花探源与研究动向.杭州市园林学会专题报告.1979
6 姚毓璆.浙江省兰花资源和品种的保存与发展. 园艺学报.1981,8(3): 59~64
7 姚毓璆,王继仁,江钦蓉等.家庭盆栽花卉,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8 姚毓璆.菊花品种系统分类初步意见.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文集.1982: 31~33
9 姚毓璆.菊花.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 姚毓璆,潘仲连,刘延捷.盆景制作与欣赏.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1 施奠东,吴子刚,姚毓璆等.西湖风景园林.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8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