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徐廷文(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48 评论:0

1919—


徐廷文,大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大麦科学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青稞研究,论证了中国是大麦起源地之一,制定中国大麦分类体系和变种鉴定标准,开展常见性状遗传研究,并利用密穗直立型矮秆种质育成一些矮秆高产青稞、大麦品种在川、藏地区推广。
徐廷文,1919年4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芦山县大川乡。曾祖父是前清秀才,到祖父时家境已衰落。父亲是私塾教师,母亲以种地养蚕为业。徐廷文5岁读私塾,11岁参加农业劳动,能吃苦耐劳,对农民有深厚感情。14岁进入雅安基督教会办的明德中学,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家境清贫得到学校的关照,给予助学贷金才得以完成学业。1938年,徐廷文在明德中学毕业,被介绍到成都明德小学教书。1939年秋天,徐廷文考入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三年制农林科,该校由抗战后西迁的北洋大学部分教职员组建而成,农林科主任是中国着名的老一辈棉花专家冯肇传教授。由于徐廷文学习努力,成绩出众,深受学校和冯肇传教授器重,并给予奖学金和其他资助。1942年他随同冯肇传到康南各县考察农业,收集作物种质资源,学到了不少生产实践知识。冯肇传还将未发表的 《绿豆为遗传研究之优良材料》英文稿交与他作为写毕业论文的参考,这就更加激发他对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兴趣。
1942年7月徐廷文作为国立西康技专的优秀毕业生留校任助教,兼任农牧实验场技术员。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技专校长周宗莲还特意送给他一本达尔文 《物种起源》英文版,从中他学到许多物竞天择的进化理论。1945年,徐廷文转往新疆任建设厅技士,初到时曾因无具体技术工作可做,学习过一段时间俄语。不久他被派往吐鲁番任农林试验场场长,进行一些棉花、粮食作物的品种试验和杨树、榆树等育苗工作。但国民党统治下的新疆当局为了镇压伊犁等三区人民的革命,频繁调动部队,农场被占领作野战医院和后勤供应站,无法开展工作,他便请假离去。1948年徐廷文被介绍到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任技正。这时全国人民解放战争捷报频传,西康省旧政府人员纷纷东走。徐廷文经常收听解放区广播,亲睹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人民生活陷入苦难绝境的现实,决心留下保护好农业改进所的公共财物,迎接解放。1949年12月他参加了西康省政府起义大会,随后担任康定军管会建设接管处秘书,办理农业改进所的交接工作。
1950年8月,徐廷文被任命为西康省康区农事试验场场长。以后相继担任乾宁农牧试验场副场长、炉霍县农业试验站站长、甘孜州农牧科学研究所农艺师和农牧学校教师。在此期间,他先后开展了青稞栽培、育种以及大麦起源、分类和遗传等研究,取得了显着成绩。1978年4月他被推选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他完成的 “栽培大麦起源和种系发生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同年8月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组织的青海省植物资源考察,对该省大麦属植物有了较深入的了解。1979年徐廷文调任四川农学院教师,讲授遗传学、作物育种和作物栽培课,1983年任副教授兼硕士生导师,1987年任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1981年他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 “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负责大麦的考察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这项综合考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前期,他应邀参加 《中国大麦品种志》、《中国大麦学》撰写、组稿与审稿和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大麦条的审稿工作。1986年10月,他在日本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大麦遗传学讨论会上提出 《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发生》 论文,受到同行的重视。“六五”、“七五” 和 “八五” 期间,主持国家和四川省大麦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进展。徐廷文先后参编、主编和翻译着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他先后在青藏高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达30年。1988年获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奖章、奖状和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徐廷文1980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中国大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顾问,《大麦科学》杂志顾问。

献身高原农业科技事业


1951年,徐廷文在西康省乾宁农牧试验场时搜集青稞、大麦、小麦、马铃薯、豆类等优良农家品种和外地品种100余个,经两年观察和比较试验,筛选出南大2419、玉皮小麦、本地白六棱、黑六棱青稞和岷县青稞及道孚紫皮马铃薯等品种在康区推广种植,其中南大2419小麦增产显着,成为50至60年代该区主要推广品种。他在调查当地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隔年休间为麦、豆、薯三年轮作,变麦类撒播为条播,推行畜力机械耕作等。
1955年西康省撤销,乾宁农牧试验场改为四川省甘孜州农业试验站,徐廷文任副站长。他专门从事高原主要粮食作物青稞的研究,详细观察了青稞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得出当地青稞具闭颖授粉习性,一般在抽穗前2~3天开始开花,抽穗后2~3天终结。他还观察到,如果青稞在开花期进行剪颖使花药外露,则结实率大为降低,甚至全穗不育,他认为这可能与高原上强大的太阳辐射有关。
1958年,徐廷文调到炉霍县农业试验站任站长,他继续对青稞幼穗分化进行研究,得出青稞生长锥伸长期和小穗原基分化期显着比小麦早,需要提前供给养分。他观察到,青稞穗的顶端小穗在营养不良条件下很快就停止分化因而使穗粒数减少,如果水肥充足、气温较低,则顶端小穗可继续分化结实,据此他提出青稞栽培应重施底肥、早施追肥。1963年徐廷文又调回甘孜州农牧科学研究所工作,那时甘孜、炉霍、道孚等县经常发生春旱,导致青稞减产。他到这些县调查后认为,影响青稞前期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影响后期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于是提出该地区青稞的播种期不宜过早,应考虑在分蘖至拔节期间能够遇到一次透雨为宜,播种期掌握在使青稞苗期能及时扎根生长,迎接雨季到来; 但播种也不宜过迟,避免后期低温和早霜危害,才能获得增产。在此期间,他曾用白六棱青稞×岷县青稞育成了早熟、抗病、高产青稞良种6284,一度在甘孜州种植。1976年徐廷文被调到甘孜州农牧学校任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师,他在教学之余总结20多年来对青稞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写成《青稞栽培》一书出版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青稞的专门着作。

论证中国大麦起源


自瑞典E.艾伯格(Aberg,1938)在中国西康道孚县发现野生六棱大麦 (Hordeum agriocrithon),并认为中国是大麦起源地以后,引起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大麦起源问题的争论。多数研究认为栽培大麦起源于野生二棱大麦 (H.spontaneum),在中国没有发现野生二棱大麦,因此栽培大麦的起源地仍有争议。自50年代初以来,中国科学家程天庆、邵启全、李璠等先后在西藏、青海发现了包括野生二棱大麦在内的各类型野生大麦,并从同工酶谱、核型等研究证明它们与中国栽培大麦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1964年,徐廷文在甘孜县再次发现野生六棱大麦的同时,也发现有野生二棱大麦和中间型野生大麦。他将三种野生大麦分别与六棱裸大麦杂交,结果二棱、脆穗轴、有稃三种性状都是显性。三种野生大麦中只有野生二棱是完全纯合的野生种。因此他认为,大麦的六棱、坚穗轴、裸粒是由二棱、脆穗轴、有稃进化而来的,栽培大麦的始祖是野生二棱大麦。结合前人研究和生态学分析,徐廷文得出结论: 中国的青藏高原不仅是六棱大麦的起源地而且是二棱大麦的起源地。这时国内有人对此提出怀疑,理由是青藏高原的野生大麦只是存在于栽培大麦田间地埂上的 “杂草型”野大麦,是次生产物,不如近东野生二棱大麦原始。徐廷文通过对甘孜和以色列两种野生大麦基因型比较研究认为,甘孜野生二棱大麦的春性 (Sh2)、小穗轴长毛 (S)、穗粒深色 (B,B1,Re) 等性状都是纯合的显性或上位性,比以色列野生二棱大麦的半冬性 (Sh,sh2 sh3)、小穗轴短毛 (s)、穗粒浅色 (b,b1,re) 等隐性或下位性性状为原始。因此中国的野生二棱大麦不是次生产物,也不是从近东传入的,中国是世界大麦起源中心之一。
通过从西藏、青海和川西考察收集的大量大麦样本以及全国主要大麦品种资源的鉴定分析,徐廷文提出,中国栽培大麦是以野生二棱大麦为起点在野生状态下同时向栽培六棱和栽培二棱方向进化,以前者的进化系统较为完整。这就是: 野生二棱大麦(Hordeum spontaneum)→尖稃大麦 (H. spontaneum var.ischnatherum) →芒稃大麦 (H. spontaneum var. prockowetzii) →瓶形大麦 (H. spontaneum var. lagunculiforme) →野生六棱大麦(H. agriocrithon) →野生六棱裸粒 (H. spontaneum var. gymn-ocrithon) →青稞 (H. vulgare var. nudum)。
徐廷文研究了中国汉、藏历史文化和考古证据,认为青稞是中国最早栽培的大麦。中国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5 000年)已在青藏高原东部开始栽培大麦。他的关于中国大麦起源的论述已为大部分国内外学者所接受。

制定中国栽培大麦分类体系


中国过去对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鉴定没有成套的规范和标准可循,在研究大麦种质资源时常遇到一定困难。自F.科恩尼克 (Koernicke,1885) 将4个栽培大麦林奈种归入普通大麦(H.vulgare L.) 一个种并制定种、亚种、变种三级分类体系后,国外有关大麦分类着作存在着多种体系、一个种和多个种、种以下界限不清、级次不一等混乱现象。尽管如此,W.M.鲍登 (Bowden,1956) 的分类 (即将栽培大麦与其近缘野生大麦合并为普通大麦一个种的观点),则得到1969年第二届国际大麦遗传学会议的肯定。但他只定野生二棱大麦 (H.spontaneum)为亚种,而将野生六棱大麦 (H.agriocrithon) 视为变异类型。近年П.А.冈几里扬(Гандилян,1980)又提出了包括栽培大麦及其近缘野生大麦五个种、413个变种的五种二级体系。但这五个种实际都属于普通大麦一个种,而且他把野生瓶形大麦(H.lagunculiforme) 也定为一个种,这是难以被接受的。看来大麦的分类很不一致,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统一体系。徐廷文结合中国大麦的实际情况和上述问题认为,所有栽培大麦及其与近缘野生大麦之间并无种间隔离机制; 中国西藏和蒙古大麦与中国中、东部大麦只是生态型差异,也无种间差异,它们都应同属普通大麦一个种。野生六棱大麦与野生二棱大麦在形态和某些酶谱上有较大差异,前者是在青藏高原存在已久的稳定类型,变种多、分布较广,应与野生二棱大麦并列成为普通大麦种的两个亚种。瓶形大麦与野生六棱大麦的差异仅是侧小穗柄的有无,只能作为后者的一个变种。他认为四级体系层次太多,应用不便; 二级体系又太简单,难以处理数目大、类型多的中国大麦变种。亚种是种的再划分,可以把庞大的变种群加以归类。因此他建议,中国栽培大麦分类应采用一种三级体系,即在普通大麦一个种下,划分包括近缘野生大麦在内的五个亚种和若干变种。其具体名称如下: 普通大麦种 (sp.Hordeum vulgare L. emend Bo-wden )包括五个亚种,即野生二棱大麦亚种 (ssp.H.spontaneum( Koch ) Asch. et Graeb. ),野 生 六 棱 大 麦 亚 种( ssp. H. agriocrithon ( Aberg ) Hsu ),二 棱 大 麦 亚 种[ ssp.H.distichon ( L. ) Koern. ],多 棱 大 麦 亚 种[ ssp.H. vulgare ( L. ) Orlov] 和 中 间 型 大 麦 亚 种(ssp. H. intermedium Koern.)。徐廷文参考A.A. 奥尔洛夫(Orlov) 等按大麦皮裸性、棱型、穗密度和护颖、芒、穗和籽粒等特征制定的大麦变种鉴定标准加以修订补充,特别补充了中国大麦的复杂芒形和籽粒颜色部分,制定了中国栽培大麦变种鉴定标准和检索表。他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侧小穗顶端和基部形状等标准,制定了近缘野生大麦变种鉴定标准和检索表。他制定的中国大麦分类体系得到全国大麦学术界的认可和采用。
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徐廷文主持和指导下,从全国收集的8 000多份栽培大麦及其近缘野生大麦种质资源中已鉴定出普通大麦种1个、亚种5个、变种597个,其中新变种465个,多数由他或在他指导下命名。这些研究显示,中国大麦种质资源之丰富和变异类型之多都居世界各国之首,而且有不少具早熟、矮秆、大粒、多粒、高蛋白和抗逆性强等性状的特异类型。

开展大麦常见性状遗传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徐廷文结合大麦育种和品种资源工作开展若干常见性状的遗传研究,包括春冬性、株高、棱型、皮裸性、芒长短等多个性状。其中在育种上较为重要的性状如下:
春冬性 控制大麦春性显性基因为Sh2和Sh3,其中Sh2可单独存在,Sh3一般都伴随Sh2而不单独存在。徐廷文用中国春性野生二棱大麦和栽培大麦与冬性栽培大麦杂交,F2春性对冬性为3:1比率,表现春性为单显性基因遗传。他认为,控制中国野生二棱大麦和栽培大麦春性的是同一对显性基因Sh2,这和日本高桥隆平得出的中国野生六棱大麦和栽培大麦的春性基因是Sh2的结果完全符合,都属东方型。它们与近东由Sh (对Sh2为下位性) 或sh2 sh3控制的冬性或半冬性野生二棱大麦和栽培大麦迥然不同,也与近东由一对隐性基因sh或两对显性基因Sh2Sh3并存控制的春性栽培大麦不同。他的研究不仅表明中国大麦有其独特的基因型,而且对春性早熟大麦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穗型 大麦棱型受二棱 (V) 和六棱 (v)、侧小穗能育 (I)和不育 (i) 两对基因控制,纯合的二棱大麦基因型为VVii、六棱大麦基因型为vvII。徐廷文在二棱×六棱大麦的研究中得出,由于杂种受Vv和Ii基因对侧小穗育性的影响,F2六棱植株的穗粒数比六棱亲本增多,但侧小穗的千粒重却比六棱亲本大大降低,使得穗粒重低于六棱亲本; F2二棱植株的穗粒数比二棱亲本稍有降低,其仅有的两列中间小穗千粒重却比二棱亲本增加,使得穗粒重大大超过二棱亲本。因此,他认为,由于粒重比粒多对穗重的增量大,二棱大麦与六棱大麦杂交对育成高产的二棱大麦品种有利。
株高 徐廷文用矮秆 (60~65厘米) 品种矮秆齐和立夏黄分别与中秆品种甘孜809杂交,两组合F2中秆对矮秆的比率均为3:1,并测得矮秆齐的矮秆与密穗性状连锁,其重组值为17.4±1.87,推测是位于染色体3的uz与lc的连锁。他根据矮秆齐、立夏黄两品种矮秆、短芒、短叶、株型紧凑等基因多效性性状推断,它们的矮秆性状都是由一对半矮生基因uz控制的。他从两个中秆 (甘孜809和甘孜813) ×中秆 (青海69早) 组合的F2中发现有特矮植株 (<60厘米) 的分离,其频率为1/64,表明矮秆性状至少受3对隐性基因控制。他分析了亲、子代一些性状的关系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认为矮秆、密穗、直立穗、粗秆都是密直穗基因ert的多效性性状,甘孜809和甘孜813都具ert基因。他还测得青海69早的光芒 (r) 与密穗基因 (1) 连锁,重组值为45.69,表明该品种具密穗基因1,而1对ert的矮秆、穗密度和穗粒数有累加效应。因此他认为上述矮秆性状是受ert和1等多对基因控制的。研究还显示ert对uz无累加效应,但有上位性效应,ert能克服uz表现的穗小、粒轻和根系弱等缺点。
徐廷文用系选法育成的甘孜809和甘孜813青稞是70年代甘孜藏族自治州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70年代,他用甘孜813×青海69早育成了甘孜1172、甘孜34两个密直穗型矮秆青稞品种,后者高产抗倒,至今仍在自治州种植。1973年他又用甘孜1172的姊妹系与昆仑1号杂交,经选育至F4后因工作调动由甘孜州农科所继续选育,育成了康青1号、2号等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他到四川农业大学工作后,又用1172的衍生系杂交和系选,育成了川裸1号、川农大1号、3号等早熟、高产啤用和饲用大麦品种在四川盆地推广种植。
徐廷文从5岁起到23岁大专毕业的19年求学时间中,受正规教育仅9年,其余是读私塾、农村劳动或工作之余自学,实际上属于半自学成才之列。他读私塾时已打下较好的汉语文基础,在教会学校受过外籍教师的英语训练,他曾向藏族喇嘛学藏文,向天主教神甫学拉丁语,向着名学者学习植物分类命名等不少现代科技知识都是后来在处境困难或工作需要时努力自学、多方求教得来的。他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即使在 “文化大革命” 中被调离工作岗位,住进马厩喂马、放马的艰苦日子里仍坚持在地边种上一些杂交材料,然后将收得的种子寄给他在农村插队的子女加代繁殖,以继续研究。他经常利用夜间统计数据、阅读文献、撰写论文,直到深夜。1979年他调到四川农业大学后,除讲授本科课程外还积极带领硕士研究生开展专题研究。他对研究生、青年教师和校内外科技人员无私地 “传帮带”,言传身教,使他们迅速成长,做出贡献。80年代后期他带领本校大麦课题组完成了我国首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成为我国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先导。此外,还经常通讯指导国内有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帮助解决大麦 (青稞) 遗传育种、分类和变种鉴定中的一些问题。他做学问稳慎求实,恪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但不固步自封,而是敢于探索,认为科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不能故弄玄虚,欺世盗名。他对各地送请他评审的论着文稿都认真审阅,一丝不苟,个别作者因评定职称来信请求 “笔下留情”,均遭到拒绝。一位朋友曾对他的为人之道作过概括: “治学以勤,处事以忠,待人以诚,律己以严”。徐廷文则将此言恭录下来作为座右铭。

简 历


1919年4月18日 出生于四川省芦山县大川乡孝和村。
1933—1938年 在雅安明德中学学习。
1938—1939年 任成都明德小学教师。
1939—1942年 在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农林科学习。
1942—1944年 任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农林科助教。
1945—1947年 任新疆省建设厅技士,吐鲁番农林试验场场长。
1948—1949年 任西康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康定农业职业学校教师。
1950—1957年 任西康省康区农事试验场场长,西康省乾宁农牧试验场副场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试验站副站长。
1958—1962年 任四川省炉霍县农业试验站站长。
1963—1975年 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农艺师。
1976—1979年 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学校教师。
1979—1983年 四川农学院农学系教师。
1983—1987年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副教授。
1987—1988年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1988—1994年 退休再应聘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1995年 退休。

主 要 论 着


1 徐廷文.青稞穗的分化及其营养条件问题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1963(2):48~50
2 徐廷文.从甘孜野生二棱大麦的发现论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发生 .遗传学报,1975,2 (2): 129~137
3 徐廷文.几个大麦品种的矮秆遗传规律研究.遗传学报,1978,5 (3):236~243
4 徐廷文 .青稞栽培.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
5 徐廷文,刘学儒.二棱大麦Bomi×六棱大麦特青穗型的遗传研究.遗传学报,1982,9 (3):196~202
6 徐廷文.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遗传学报,1982,9(6):440~446
7 徐廷文. 中国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1982,5(6):40~47
8 徐廷文,马得泉,顾茂芝,吴淑宝,康运城.西藏山南地区大麦种质资源的分类和分布.中国农业科学,1984(2): 41~48
9 徐廷文.大麦属的亲缘关系与分类. 四川农学院学报,1984,2 (1):11~18
10 徐廷文.我国普通大麦种若干性状遗传研究.大麦通讯,创刊号,1984,9~15
11 Xu T.W. The wild close relatives of cultivated barley in Qinghai-TibetPlateau.Barley Newsletter,1985. Vol. 29: 105-106.Milwauke,Wis-consin,USA
12 徐廷文,顾茂芝.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的分类和系统发育.见: 中国大麦文集.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53~60
13 徐廷文.论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系统发育.见: 中国大麦文集.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34~44
14 Xu T.W.Origin and phylogeny of cultivated barley in China.Barley Genet-ics V.1987.91~96.Okayama,Japan
15 徐廷文.大麦遗传研究进展.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7,5(2): 140~145
16 徐廷文,孙立军,高达仕.中国主要栽培大麦变种及其分布.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8(1): 1~7
17 徐廷文,孙东发.大麦栽培.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8 徐廷文.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的进化.见:获得性遗传与进化.泰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377~390
19 徐廷文.中国大麦品种概论.中国大麦品种志.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9,1~11
20 徐廷文,黄文俊.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的几种同工酶研究.见: 中国大麦文集第二集.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5~223
21 徐廷文,孙东发,庞启华等.不同地理来源大麦品种资源的光合灌浆特性比较研究.见: 中国大麦文集第二集.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33~241
22 徐廷文.大麦的起源和分类系统研究进展.见: 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第一集)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3,17~39
23 徐廷文.青藏高原大麦遗传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见: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180~185
24 徐廷文,蔡联炳,马得泉,孙立军.大麦的分类.见: 中国大麦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58~110
25 徐廷文,邵启全,李安生.大麦的起源.见: 中国大麦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17~136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7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